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晶晶   《中国医学工程》2011,(3):148-149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我国现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均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患者个体差异、性别、年龄、遗传、给药方法及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给药剂量、浓度等均为影响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7度我院各科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生物制剂的中药制剂的药品不良反应有上升趋势,临床反应以皮肤黏膜反应、消化道反应较为多见,严重的极少。结论:需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避免或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警示,指导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方法:以150例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报告为样本,从病人的基本情况、药品分类、给药途经、临床表现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我院肿瘤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有70例(占46.7%);注射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它途径给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胃肠道反应最多;男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女性。结论:定期分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对临床工作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抗感染药引起的二重感染、药物依赖性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不包括药物过量、药物滥用和治疗错误。医院作为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最集中的场所,其医、药、护等医务人员应关注药品不良反应,适时监测,早发现、早报告,避免更多的人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监测并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在我院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8~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分别从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涉及的药物品种分布等统计与分析.结果 涉及不良反应的药物有24种,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37例(58.73%),其次为中药制剂12例(19.05%);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为皮疹、斑丘疹、寻麻疹、皮肤瘙痒、面部潮红、紫绀、过敏样反应或注射部位红肿等;以静脉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85.71%).结论 认真监测分析总结药品不良反应,是临床合理和规范用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洪斌  马晶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2):177-177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集并上报的12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在121蚀药品不良反应中,抗微生物药、中药注射剂和静脉给药途径是引发不良反应的三大主要因素。结论积极开展不龌反应监测工作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7.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1.药品上市前对其安全性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用动物试验方法验证药品的安全性,因动物与人有种别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不完全一致;临床试验方法验证药品的安全性,试验对象又经过严格的筛选,一般不包括老人、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及病情严重者等,而且Ⅱ期临床试验病例数有限,所以安全性资料有局限性,新药上市后可能会出现某些新的不良反应。2.药物的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其轻重程度与用药剂量有关。同一药物不同的剂型和不同的给药途径会引起不同的不良反应。如口服氯霉素时引起…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2年11月门诊上报的所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统计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上报情况,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结论:药务科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最多,头孢类抗菌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最多,注射给药发生的不良反应高于其它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9.
浅谈门诊西药房管理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萍 《中外医疗》2008,27(32):98-99
门诊西药房是医院药剂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监督,指导医生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品的责任.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用药,以发挥最大的药品疗效,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很好的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使药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在门诊西药房工作的30年间,我今就我的一些经验谈谈门诊西药房管理及注意事项:(1)对于发药前药物的用法在药品包装袋外面一定要详细注名;(2)对于同名不同厂家,同厂同药不同剂量,同药不同包装的药物在发药时一定要对患者作出明确交代;(3)发药前一定要交代清楚药物的正常反应与不良反应;(4)加强人员管理;(5)加强药品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和统计分析,方法:对3年间由医生、护士、药剂人员填写的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从6个方面跟踪分析。结果:统计显示药物不良反应有三个特殊,即男性患者比例较大;高龄患者比其他年龄组高;抗感染药,解热镇痛及抗肿瘤药发生反应比率大;而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为皮肤反应,中枢神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居多。结论: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建立起药物不良反应的有效监察报告制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