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虚元鉴》虚劳治疗总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虚元鉴》一书,明末绮石撰。绮石对诊治虚劳有独特的经验,他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体会,著成《理虚元鉴》这本虚劳治疗专书,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拟对此书治疗虚劳的总纲作一探析。 1 治疗虚三本论 《理虚元鉴》曰:“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关于虚劳的治疗,《素问·三部九候论》提出了“虚则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了“劳者温之”的  相似文献   

2.
明末绮石先生,姓名居里,均不可考,所著《理虚元鉴》为我国治虚劳仅有的专著。他对虚劳病的阐发,证治大法的论述以及预防措施等都自成体系,特别是他的“三本、二统”论,发前人所未发,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虚劳证治作出了贡献。本文就其证治大法谈几点体会:一、治虚有三本绮石先生,博学多才,他在前人论治虚劳的基础上根据脏腑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提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肾、治脾,治虚之道  相似文献   

3.
汪绮石脾胃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末医家汪绮石《理虚元鉴》于辨治虚劳病中所论述的脾胃学术理论很有特点:在虚劳病因病机认识上,重视精气火(神)的关系,认为阳虚三夺统于脾;在辨治方面,强调了脏腑的整休整体联系,提出治虚有三本,脾肺肾也,而三者之中又特别重视脾土的作用,这充分体现了“脾为百骸之母”的重要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4.
补法的运用     
补法是针对虚证而设的。《素问·三部九候论篇》云:“虚者补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指出了补虚的总原则。《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云:“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  相似文献   

5.
全真一气汤是明清之间医学大家冯兆张在所著《冯氏锦囊秘录》中,为弥补前人在治疗“……脾肾阴阳两虚,上焦火多,下焦火少……”之不足而设,用于“凡治中风大病,阴虚发热,吐血喘咳,一切虚劳重证,更治沉重斑疹,喘促燥热欲绝者…”。冯氏  相似文献   

6.
肾炎症状复杂,涉及中医病证较多,如“水肿”“血尿”“虚劳”“淋病”等。但从水肿这一主要临床表现来看,肾炎与水肿之关系极为密切,故临床多从水肿论治。而水肿的病机是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使水液停聚于体内而出现面目四肢或全身浮肿。三脏之中,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肺主一身之气,在辨证施治过程中,根据个人体会,将肾炎之水肿分别从肺脾肾三脏论治则较符合临床实际。从肺论治急性肾炎水肿多由肺气失宣、肺经热毒、肺气壅塞、水邪犯肺、肺阴虚和肺气虚等因引起,可分别以宣、清、降、泻、补五法  相似文献   

7.
明末医家汪绮石,善治虚劳诸证而名传天下,其法以《内经》为宗,博采众家,著有《理虚元鉴》一书,构思精细、立意巧妙、观点代表性强,提出了"治虚二统"之说,从肺脾二脏论述虚证治法,生理上认为"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病理上认为阳虚统于脾,阴虚统于肺;治法上认为治肺者清金保肺,治脾者培土调中。阴虚者,补肺滋源,阳虚者,补脾建中;用药多为清润,补中有泻,宣降得当。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炎在中医文献中,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归结于“水肿”,同时也散见于“虚劳”、“腰痛”等证中。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其病本在肾。正如《景岳全书·肿胀》篇指出:“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其中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制水之脏。若外邪侵袭,饮食起居失常;或劳倦内伤,均可导致肺不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而致本病。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  相似文献   

9.
从“小建中汤”与“肾气丸”两方谈仲景治虚劳要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小建中汤”与“肾气丸”两方谈仲景治虚劳要略卞一明北京中医药大学主题词虚劳,中医药疗法,治脾、肾,张仲景虚劳一病,古代医学所论颇多,远在两千多年前,《内经》就有“精气夺则虚”、“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五劳所伤”等记载,尔后,《难经》详论虚损证...  相似文献   

10.
双调脾肾法治疗虚劳证的体会陶庆文,阎小萍(中日友好医院100092)关键词:双调脾肾法;虚劳;贫血临床上血虚所致的虚劳证因于肿肾两虚者较为多见,其主要见症为:面色苍白无华、精神疲惫、体倦乏力、爪甲不荣等,酷似现代医学的贫血。我们在临床上以双调脾肾法治...  相似文献   

11.
张景岳强调“治痢”当辨虚实、寒热,在治疗脾肾中虚型痢疾时,提出温理脾肾之阴,滋补精血,涩肠止痢,达到治疗目的。本文梳理张氏“阳非有余论”及“真阴论”,总结其治痢思想;针对脾肾中虚型痢证,予理阴煎,以熟地、当归理脾肾之阴,滋补精血,辅干姜、肉桂温脾肾之阳;及后世医者仿理阴煎治疗该证型时,温理脾肾之阴,兼顾治表。以期为现代临床治疗痢疾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膀胱过度活动症多是由膀胱逼尿肌的不稳定收缩而产生的一组以“尿急、尿频,伴或不伴有尿失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候群。北京市名老中医黄尧洲教授认为此病属“虚劳病”范畴,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对五脏六腑具有充实濡养之用,若脾肾亏虚,肝气横逆,气机失调,水液代谢异常,则可出现小便不利的症状。本病发病特点以“脾肾亏虚(虚劳)为本,肝气横逆(里急)为标”,符合“虚劳里急”的特点,从“虚劳里急”论治该病有较好的临床意义。《金匮要略》中“血痹虚劳”病篇所列方剂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二陈汤加减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切湿痰证均是二陈汤在临床上的适应证,“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名医方论》云:“二陈为治痰之妙剂,其于上下左右,无处不到,然只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痰本在脾在肾,治者详之”;《证治准绳》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  相似文献   

14.
总结韩明向教授辨治肾性水肿经验,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肺、脾、肾亏虚为本,尤以脾、肾虚损为甚;以湿、浊、瘀为标。瘀血是本病重要的病理因素,贯穿疾病病程始终。治疗应重视补益脾、肾,治水不忘治肺,注重清热除湿,活用经典古方及善用活血化瘀之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根据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属于“虚劳”、“血虚”、“血证”等范畴,其病机主要为牌肾亏虚,肝郁血瘀。脾肾虚损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贯穿其发病过程的始终。临证时应详加审辨,抓住脾肾虚损之本,肝郁血瘀之标,治以补益脾肾,填精补髓,养血疏肝,活血化瘀,临证治疗本病就能执简驭繁。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中药治疗小儿RRI的思路和方法 重辨证,识标本缓急:“治病求本”是指导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根本法则,因此,审证之要首要辨其标本,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根据RRI以正气不足,免疫低下,反复外感为表现的临床特点,中医认为本病以正气亏虚为本,外邪侵袭为标,即本虚标实之证。本病在缓解期主要表现为肺、脾、肾三脏的虚损,以虚为本。根据“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此期重在调补肺、脾、肾三脏。本病在发作期则以外邪侵袭所致外感症状表现明显,以标实为急,急则治其标,兼顾其本,或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17.
根据《医学正传》“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虚以复其真元”的说法,本病当以补虚、杀虫为总的治则。补虚者,调补培元,重在肺脾肾三脏,常言“理虚有三本,旨在肺脾肾”.如何补虚,应根据三脏特点。肺恶寒热,喜滋润,脾喜甘淡而恶湿,肾喜滋润而恶燥.“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骇之母,肾为一身之根”.在用药时,必须彼此相顾,切忌偏极.肺燥时,若偏用滋润寒凉,易伤脾助湿而纳呆.便溏;肺阴不足可致肺卫不固,易患外感.若用药过汗,会使肺阴更伤,肺痨加重;脾肾气虚,若用药温燥,会使虚热加剧.所以应注意补肺肾而不腻,健脾温肾而不燥,解表祛邪而不伤津.具体措施,不同证型给以辨证施治.邪微正盛,证不明显型此型患者,多素体健壮,或初染此病.尚未损及气血,或病变吸收稳定,因此临床无明显症状,苔脉也变化不大,有时乏力易出汗,多在体检时发  相似文献   

18.
痰的产生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反映。脾主运化,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聚而为痰,《诸病源候论·虚劳痰饮候》记载:“劳伤之人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为痰饮也。”肾主水,肾的开阖不利,水湿停聚而为痰;肺生痰,如肺失肃降,治节无权,聚而生痰;“肝为万病之贼”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聚而生痰;心生痰,李用粹说:“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停痰,痰聚心位,此惊悸之所以肇端也。”  相似文献   

19.
王会仍认为,肺系疾病的病位在肺脾肾,肺脾肾亏虚为本,滞、痰、瘀、热为标,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不畅为诱因;强调从肺脾肾论治,主张以“急则标本兼治”“缓则治其本”为治疗原则,兼顾补气理气、清肺化痰、活血化瘀,重视调畅气机,擅长运用虫类药及膏方.  相似文献   

20.
贺志光教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志光教授从事临床、科教研40余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笔者跟师学习,获益匪浅。兹将贺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介绍于下:1在健脾补肾的基础上强调活血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属中医“水肿”范围,其病机是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调,尤以脾肾气虚为主,外因风寒湿邪而诱发。故以健脾补肾为主治疗已被公认。但贺老师观察到单用健脾补肾法往往效果不理想。因肾病日久,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致气虚血瘀。正如清代王清任所说:“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说明本症为本虚标实之候,脾肾两虚为本,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