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先天性梨状窝瘘是一种少见的颈部鳃源性疾病 ,临床极易误诊。本院近 2a来收治 2例 ,现予以报道。1 病例介绍例 1 女性 ,17岁。反复发作左颈部肿痛 10a,每次发作时应用抗生素数天后好转。本次上呼吸道感染后 ,再次发作 ,伴发热 ,体温波动在 38.5℃左右。内科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 ,予以强的松片 10mg,4次 /d口服 ,治疗 10d ,局部肿胀明显 ,疼痛加剧 ,体温 39.5℃。转入本科。查体 :颈前局部皮肤表面发热 ,有红斑 ;甲状腺左叶Ⅲ度肿大 ,明显触痛 ,有波动感。白细胞 18.3× 10 9L-1,中性 0 .88。血清FT3 ,FT4 ,TSH均正常。B超…  相似文献   

3.
4.
临床上梨状窝瘘较少见 ,其以颈深部感染为主要表现 ,常被误漏诊。笔者总结 1999年在北京儿童医院进修时收治的 2例及本院的 1例梨状窝瘘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 1,女 ,11岁。近 3年因左颈部红肿 3次来我院求诊 ,经抗炎后红肿均消退。 1年前被误诊为左侧寻常鳃瘘而手术 ,手术时左甲状腺上极区域疤痕明显 ,未找到明确瘘管 ,仅行疤痕组织切除。术后 6个月复发 ,出现左颈部脓肿行切排术。怀疑梨状窝瘘 ,炎症消退后 6周行食管吞钡确诊。术中经直接喉镜发现左侧梨状窝约 0 .3cm开口 (右侧无开口 ,仅有隐窝 ) ,插入连硬导管 ,注入美蓝 ,手…  相似文献   

5.
6.
梨状窝瘘是颈部腮源性囊肿或瘘的一种少见类型,是导致儿童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主要原因[1]。作者1990年1月~1997年10月收治经吞钡检查和(或)手术证实为梨状窝瘘患儿1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女各5例,年龄2~9岁,平均56岁。6例患儿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颈部炎性肿块者8例,均位于左颈前。2例为左甲状腺叶内囊性肿块,术前曾诊断为“左甲状腺囊腺瘤”。8例有反复发作史。5例脓肿形成,曾自然破溃或切开引流,脓液培养结果:2例肺炎双球菌,2例为溶血性链球菌,1例为表皮葡萄球菌。10例发作期前或后测血清T3…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烧灼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3例先天性梨状窝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77例,右侧6例,首次发病年龄3个月~47岁,中位数6岁,术前检查包括食道造影、CT、超声等,73例行食道造影,其中64例可直接诊断,阳性率为87.7%,均给予抗感染治疗后行内镜下微创治疗。结果术后随访7~40个月(中位数18个月),83例患者中有8例复发,5例患者出现声嘶,余未见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内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烧灼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安全、有效、微创,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 患者男,53岁,因"上腹痛3 d,发热伴恶心、呕吐1 d"于2009年2月28日急诊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科.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6岁,因反复咳嗽、咯痰3年,加重半月,发热、胸闷1天于1984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于1982年初始咳嗽、咯白色泡沫粘痰,有时咯出支气管管型,此后反复发作。1984年4月因症状加重伴发热在外院摄胸片发现“左肺肺炎”,经抗菌治疗后缓解。  相似文献   

11.
第55例——反复发热、腹胀、便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史摘要入院病史 男 ,4 0岁。因反复发热伴腹胀 4 0d ,便血 5次 ,于 1998年 10月 30日入院。同年 9月2 0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腹胀 ,2d后出现腹泻 ,每天排便 4~ 5次 ,不成形 ,常伴有黏液 ,无腹痛 ,无里急后重。在外院就诊 ,经抗感染治疗 3d后 ,体温降至正常 ,症状缓解。在这期间曾出现 2次便后带少量鲜血 ,不伴肛周疼痛 ,自服云南白药后 ,便血消失。 3d后再次出现高热与腹泻 ,每天排便 2~ 3次 ,稀汤样 ,伴有腹胀 ,仍以抗炎治疗 3d后体温正常 ,症状缓解。 10月 11日再度发热 ,经妥布霉素治疗体温未下降 ,再次入往外院 ,经抗感染…  相似文献   

12.
病历摘要 患者男,16岁,反复发热、皮下结节3年半,肝脾肿大1年.2009年12月21日入院.本次入院前3年半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0℃,无畏寒寒战、咳嗽、腹痛等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13.
病史摘要 女婴,6个月15d,因发热3d,神志不清1d于1987年2月5日9:00第4次入院。入院前3d无诱因突然发热,次日脸色变黄,大便色白,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第3d起呻吟、烦躁,对刺激无反应,呕吐1次为咖啡色粘液约100ml。 患儿生后10d因发热首次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T(R)39.6℃,巩膜、皮肤轻度黄染,咽部充血,肝肋下3cm,脾肋下2cm,质软。余未见异常。Hb160g/L,WBC18.2~15×10~9/L,P0.57~0.40,L0.42~0.58,E0.01,M0.01。给青霉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 患者,女,36岁,因面色苍白伴皮肤红点2个月,发热并右腋下肿物5 d于2008年5月10日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2008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反复皮肤红点,可自行消退,伴月经增多,就诊于我科,查体轻度贫血外观,皮肤可见少量出血点,余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4.2×109/L,血红蛋白93 g/L,血小板34×109/L.  相似文献   

15.
病历摘要 患者女,67岁,因发热、气短、肌痛4个月,咳嗽咯痰半月于2008年1月22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伴气短,全身肌痛.自服抗生素无效.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38岁,因“颈部软组织反复感染30余a”入院. 患者3岁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部皮肤破溃,并有脓液流出;经清创、抗感染处理后好转.2a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并时有气泡冒出,在外院给予脓肿切开引流后好转.  相似文献   

17.
病历摘要 患者女,47岁,因间断发热、头痛5年,智力减退伴走路不稳1个月于2006年8月入院.患者于2001年7月突发高热,39℃以上,并出现头痛、反应迟钝.当地腰椎穿刺,白细胞30个/mm3,蛋白轻度升高,糖及氯化物正常.诊断病毒性脑炎,经抗病毒治疗半个月痊愈.  相似文献   

18.
病历摘要 患者男,32岁,反复腹痛、腹泻伴发热9个月.本次入院前9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持续性隐痛,伴腹泻,为黄色糊状便,每日2~6次不等,无黏液、脓血,无里急后重感.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急性阑尾炎"并行"阑尾切除术".8个月前,患者上述症状复发,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为39.0℃.至当地另一医院就诊,肠镜示"降结肠以上肠道广泛糜烂、充血",血常规示"白细胞24.99×109/L,中性粒细胞0.881",大便常规提示"白细胞1+,红细胞6~8个/高倍镜视野(HP)",经一般抗感染治疗1周无好转,疑"肠结核"予"异烟肼300 mg口服1次/d、利福喷汀450 mg口服2次/周、乙胺丁醇750 mg口服1次/d"治疗10余天,腹痛、发热无缓解.本次入院前6个月首次收入我科,多次肠镜示"结肠广泛溃疡及炎症",活检提示"黏膜中度慢性炎伴糜烂及灶性坏死,浅表溃疡形成".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7岁,因间断发热、头痛5年,智力减退伴走路不稳1个月于2006年8月入院。患者于2001年7月突发高热,39℃以上,并出现头痛、反应迟钝。当地腰椎穿刺,白细胞30个/mm^3,蛋白轻度升高,糖及氯化物正常。诊断病毒性脑炎,经抗病毒治疗半个月痊愈。2003年11月患者再次发热,最高38℃伴头痛、恶心、呕吐。在当地抗感染治疗好转。之后,每隔2~3个月发热一次,持续5~20d,轻至中度发热,有时伴咳嗽、咳痰,当地曾诊断肺炎;有时仅有头痛、反应迟钝;并曾出现一次口腔黏膜白斑,诊断念珠菌感染。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病情好转。2004年1月胸片发现纵隔肿物,诊断胸腺瘤并行手术切除,病理显示为良性胸腺瘤。  相似文献   

20.
李俊  张烜  钟宝荣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8):2730-2732
病历摘要患者男,53岁,主因“多关节肿痛8个月,咳嗽气短2个月”于2004年11月24日入院。2004年4月患者无诱因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足第一趾关节疼痛、肿胀,并伴晨僵半日。外院查红细胞沉降率(ESR)26 mm/h,类风湿因子(RF)阳性,诊断类风湿关节炎。雷公藤多苷30 mg 3次/d治疗1个月,症状无缓解停药。6月双手掌指关节、双腕、双踝出现肿痛、晨僵,伴四肢肌肉疼痛,近端为主,予甲氨蝶呤12·5 mg 1次/周、柳氮磺吡啶500 mg 3次/d、吡罗昔康治疗,症状仍无改善。9月出现胸闷、活动后气短,逐渐加重,伴咳嗽,白黏痰,无发热、咯血。9月28日外院予地塞米松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