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6月5日讯:由中国民协、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和河北省文联、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协会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一行80人,到扁鹊行医圣地——河北省内丘县,先后实地考察了国家4A级景区扁鹊庙、太子岩风景区、扁鹊药园等扁鹊文化遗存,并深入走访扁鹊传说留存丰富的神头村,听取了该县在扁鹊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开发、扁鹊中医文化和故事传说的挖掘、整理和传承方面所做工作的汇报。  相似文献   

2.
正4月18日,河北省邢台市卫计委在内丘县召开全市中医工作会议,推出四项举措,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一是做好今年中医药文化示范医院创建申报工作,要求邢台市中医院、沙河市中医院严格按照《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医院创建标准》进行中医药文化建设,争取年底通过验收。二是继续发挥内丘县扁鹊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作用,开展祭祀、宣传活动,普及中医  相似文献   

3.
《河北中医》2012,(6):889-889
6月9日,河北省政府特邀咨询孙士彬到内丘县进行中医药工作调研,先后实地参观了扁鹊祠、中药材种植基地、县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就进一步发掘传承扁鹊文化、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省卫生厅副厅长于素伟和省文物局、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相似文献   

4.
神医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莫州(今河北任丘)人。青年时曾替贵族管理客馆,结拜了名医长桑君,得其真传,开始行医生涯。他天资聪颖, 善于汲取前代、民间经验,逐步掌握了多种治疗方法,后来医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随之巡诊列国。扁鹊拜师听老辈人讲,扁鹊的原名叫秦越人,祖籍渤海鄚州,那他咋来到咱任丘呢,这还得从扁鹊拜师说起。  相似文献   

5.
祭扁鹊     
<正>由中国农工民主党河北省委员会、河北省卫生厅等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冀港澳台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发展大会"在河北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前往邢台市内丘县扁鹊庙举行的扁鹊祭拜仪式,祭文如下:岁序乙未,金秋气爽;太行东麓,鹊山之傍。神头村畔,汉柏苍苍;肃穆凝神,祭我药王。秦氏越人,名讳昭彰;神医扁鹊,史迹远扬。渤海郑人,里籍郡望;河北任丘,永被荣光。  相似文献   

6.
扁鹊调养汤     
相传,战国时期,我国著名医学家扁鹊,创造了八宝汤(又名还魂汤)。据载,一次扁鹊行医来至虢国(今陕西省),得知虢太子发病经过,死后情况,觉得虢太子不是真死,而是尸厥(假死),决定为虢太子治好病。虢君听后,便欣然同意扁鹊抢救太子。扁鹊进了宫,对太子进行了仔细诊断,发现太子尚有微弱呼吸。于是命徒弟针刺三阳五会(即百会)等穴位,太子很快苏醒过来。扁鹊随即  相似文献   

7.
永济扁鹊庙     
正星级推荐:☆☆景点异名:永济扁鹊墓文物保护:山西省级重点文保单位/1996.1地理位置:山西运城所辖永济市虞乡镇清华村以东、洗马村以北省道边。扁鹊墓在庙之西约500米省道运永线北侧,斜对清华中学。相关信息:西南遙见清末王官别墅及中条山麓王官峪景区;东行可至解州关帝庙。扁鹊墓祠另见河南汤阴、河北内丘、任丘等地。景点简介扁鹊,本上古神医名,《史记》所载秦越人,春秋战国间游走黄河流域行医,在赵者名扁鹊。曾为赵简子诊脉、起虢太子尸厥、望齐桓侯之色,医术神奇,名闻天下。永济清华一带,时称河东,古道经此通往渡口。相传扁鹊路过,适逢当地夏瘟,即设大釜  相似文献   

8.
正各有关专家、有关单位: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历代名医如: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为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象思维是中医原创思维的重要内容,钱学森曾提出建立"唯象中医学"体系。脉学是由扁鹊发明并沿用至今的中医诊断方法,正如《史记》中所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加强对象思维及扁鹊脉法的整理研究具有重人意义。为此,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空达维尔医学研究院协办的"第三届国际中医原创思维与扁鹊脉法论坛暨中医药文化寻根之旅活动"将于2014年6月在西安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9.
扁鹊名号与东夷鸟图腾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扁鹊因在针刺、脉学、四诊等诊断学、治疗学、预防学方面的重要贡献,而被推尊为"方者宗";承续于东夷文化的齐地,最终产生了以扁鹊学派为代表的齐派医学。  相似文献   

10.
扁鹊之名首见于先秦诸子的著作,可推至黄帝时代。从出土文物"扁鹊针灸行医图"和"老妇问医图"来看,扁鹊是古代图腾崇拜的产物,并逐渐成为高明医生的代称。根据《史记》中的史料记载,扁鹊在春秋间的活动从公元前746年到公元前509年,前后竟跨越245年,可见春秋时期的扁鹊仍是传说中的人物。战国时的扁鹊,主角当为秦越人,其撰著《难经》、见秦武王,乃至被李醯杀害,时间上大致集中在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1.
内丘扁鹊庙     
<正>星级推荐:☆☆☆☆☆景点异名:鹊山祠,扁鹊祠,鹊王庙文物保护:全国重点单位/2006.5地理位置:河北邢台市内丘县城西50里,太行山脉东麓鹊山坡下,今南赛乡神头村边。相关信息:鹊山太子岩景区,另多名胜古迹,相传虢太子后来师从扁鹊,在此采药修行。  相似文献   

12.
曲锋  刘彦廷 《山西中医》2005,21(5):58-59
脉诊是充分体现中医诊病特色的一种诊断方法,在中医诊断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脉诊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象充分携带着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窥视脏腑功能变化的窗口,能够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擅长候脉诊病[1].几千年来脉诊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历代医家不断研究而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时至今日仍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重要的诊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郑郡(今河北省任丘县)人,约生于公元前5世纪——春秋战国时期。青年时代的扁鹊,随一位名叫长桑君的良医学习医术。长桑君发现扁鹊是一个诚恳勤奋、为人正直的青年,就把自己的医疗经验和珍藏多年的药方传授给他。扁鹊刻苦的学习了十几年后,成了一位能“心见五脏症结”的杰出医生。他曾经在今陕西、山西、河北一带行医,为当时劳动群众解除疾苦。  相似文献   

14.
刘鹏 《山东中医杂志》2012,(10):702-703,761
扁鹊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对扁鹊里籍、生平的争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区分"扁鹊"一词所指对象的广义与狭义内涵。扁鹊医派是以研究和阐发扁鹊学说为核心而形成的医学流派。因文献的断层,对扁鹊医派所涉医家、学术思想等关键问题的考证需要更加审慎的研究。扁鹊文化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扁鹊文化研究需要突出与地域文化研究的结合、医学与人文的密切结合,注重探索和挖掘扁鹊文化资源的医学与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史记·扁鹊传》言及扁鹊服用长桑君送与的药物三十日后,“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其中最后一句,几乎所有的注文都释为“只是以诊脉作为名义罢了”,从未有人提出疑义。对此,笔者持有不同之解,现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同仁。首先,从文义看不合适。扁鹊服药后,具有了洞悉病人五脏症结之本领,行医足迹遍及数国,名声大振。其诊断疾病的方法有脉诊(赵简子医案)、门诊(铁太子医案)、望诊(齐桓公医案)等,诊断方法多样,治疗手段多种.但从何处能看出“只是以诊脉作为名义\?令人费解.从下文的“…  相似文献   

16.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在渤海(今河北任丘)一带行医。一日,他正从药罐中取出炮制好的青礞石,准备为一位名叫阳文的邻居治疗中风偏瘫。  相似文献   

17.
淳于意     
淳于意(公元前205?~前150年),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因曾任齐国的太仓长(一说太仓令),人称仓公。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公孙光又将仓公推荐给临淄的公乘阳庆。当时公乘阳庆已年过六十,收下淳于意为徒,将自己珍藏的黄帝、扁鹊脉书、根据五色诊断疾病、判断病人预后的方法、以及药物方剂等书传给他。三年后仓公出师四处行医,足迹遍及山东,曾为齐国的侍御史、齐王的孙子、齐国的中御府长、郎中令、中尉、中大夫、齐王的侍医遂等诊治过疾病。  相似文献   

18.
《中医临床研究》2014,(13):F0002-F0002
<正>中会国[2014]009号各有关专家、有关单位: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历代名医如: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为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象思维是中医原创思维的重要内容,钱学森曾提出建立"唯象中医学"体系。脉学是由扁鹊发明并沿用至今的中医诊断方法,正如《史记》中所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加强对象思维及扁鹊脉法的整理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为此,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空达维尔医学研究院协办的"第三届国际中医原创思维与扁鹊脉法论坛暨中医药文化寻根之旅活动"将于2014年6月在西安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2,(6):391-391
<正>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努力打造齐鲁中医药文化品牌,《山东中医杂志》拟开辟"扁鹊文化研究"专栏,为扁鹊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交流搭建平台,以进一步弘扬扁鹊学术思想,繁荣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20.
论以脉测症     
问诊是诊断手段,问诊是问症状,如果医生问患者什么证,我们还用去看医生吗?同理,脉诊是诊断手段,诊脉的结果也必然是知道症状!《史记》载: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曰:“血脉治也……不出三日必间”。居二日半,简子寤,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田四万亩。《华佗传》载:李将军妻病甚,呼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