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小魁  陈茁  杨万石 《中国医药》2012,7(2):245-245
患者男,42岁.因腰椎骨折、骨盆多发骨折于2011年8月16日收入院,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术前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入院第3天在局部麻醉下行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球囊后凸成形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头孢美唑抗感染治疗3d.因患者骨折部位疼痛,故给予赖氨匹林0.9~1.8g入壶静脉滴注,1次/d,共14 d.术后第10天患者出现高热,体温高达40℃,颈部及躯干部见大量斑丘疹,化验血白细胞减低,2.8×109/L.次日患者仍发热,体温39.7℃,予赖氨匹林退热,四肢出现大片斑丘疹,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静脉滴注.术后第12天患者全身大片斑丘疹,呈暗红色,融合成片,口唇较多水疱,直径1 ~2 cm,张口困难,双眼睑、外耳道见较多黄色浆液性渗出物.继续予抗过敏治疗,皮疹进一步加重,散在大疱,有渗出、糜烂.双眼睑皮肤大疱样改变,睑缘糜烂,睁眼受限.阴囊部皮肤水疱破溃、糜烂.血白细胞1.8×109/L,谷丙转氨酶64 U/L,谷草转氨酶54 U/L,乳酸脱氢酶412 U/L,心肌酶344 U/L.请全院多科室会诊,考虑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赖氨匹林的药物不良反应可能性大,结合病史,诊断: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双眼Steven-Johnson综合征、继发性白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女,19岁。自4岁开始,左手掌常在碰撞后出现水疱,7岁起在吃硬物后引起口腔粘膜起疱,进而在普食后也常常起水疱或血疱,数日即愈。11岁时在无机械性刺激情况下,头颈、躯干部位出现瘙痒性水疱,皮疹消退后遗留圆形、椭圆形白色浅表疤痕或形成白色丘疹。四年前,左胫前因碰伤引起淡红色至紫红色丘疹及结节皮疹。瘙痒、搔抓后扩大凸起。不久右腿对称部位也发生同样皮损。个别为厚壁水疱,缓慢发展,逐渐增多,持续不愈。无家族发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  相似文献   

3.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2岁。主因双手掌心、双足底丘疹、水疱伴瘙痒2d,双唇肿胀、口腔水疱1d入院。入院后查体:口唇轻度肿胀,口腔唇部内侧有少许米粒大小的疼痛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部分已破溃形成小溃疡,其上覆有黄色结痂;双手掌心、双足底密集粟粒至米粒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右手大鱼际肌处可见一米粒大小的水疱,无破溃及渗出(图  相似文献   

4.
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物品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我校于1999年9月~2003年9月,笔者在高校对新生入学体检时即诊断,根据皮疹特点和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9121病例报告例1,女,8岁,因发热3d,皮疹2d入院。入院前3d因感冒发热服用安乃近1片(0.5g),2d前患儿全身出现红色皮疹伴水疱,唇、口腔、眼、外阴均受累。半月前因感冒发热曾服用安乃近后颜面及躯干出现少许红色皮疹,停药后皮疹消失。入院查体:T37.8℃、P90次/min、R20次/min,急性重病容,神清,皮疹广泛,全身分布,头面、躯干、四肢及掌趾广泛对称性发病,为针尖、米粒、绿豆至指盖大,鲜红、暗红至紫红色丘疹、红斑及斑丘疹,部分皮疹中心可见水疱,右颊部及躯干上部可见大疱,疱液黄微混,眼结膜充血…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6岁,新调入传染病科护士。于1989年5月第一次在0.5%过氧乙酸溶液中(20%过氧乙酸系本院制剂室配制)浸泡双手后数小时,双手感觉发痒,尔后双手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进而在斑丘疹处出现水疱。此次未作任何治疗。1周后渐愈。  相似文献   

7.
王军  宋明姝  徐开荣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32-1332
例1。男,7岁。因发热、吞咽痛、双眼红肿伴皮疹5d在我院五官科按红斑性天疱疮治疗无效,拟诊渗出性多形性红斑转我科治疗。查体:T 38.0℃,神志清楚,精神差,嗜睡状,呼吸稍急促。躯干部及四肢皮肤可见多样化皮疹,斑疹、丘疹、荨麻疹、疱疹,在斑丘疹的中央出现水疱,溃破、糜烂。双眼睑中度肿胀,睑球结膜充血明显。唇红,口腔粘膜大面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6岁。因左踝部外伤后剧痛,活动受限30分钟,于2004年12月23日急诊入院。自诉30分钟前,驾驶一摩托车,穿一双硬皮鞋,突遇道路被若干机动车辆堵塞而紧急刹车,致左足尖部突然滑落地面,当即感足部距小腿(踝)关节剧痛难忍,活动完全受限,不能负重。患者介绍周围无障碍物,亦未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伤后被他人立即送到我院就诊。患“风湿性关节炎”已半年,经常感左踝关节肿胀、疼痛,一直未愈。查体:血压100/70mmHg。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40岁 ,因全身起丘疹伴头痛、咽痛 5d入院。患者曾因扁桃体炎自服米诺环素片 (成都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批号 990 60 1) 0 .2g ,bid ,3d后 ,双手腕出现散在淡红色小丘疹 ,边界清楚。第 4天又服 0 .2g ,共 1.4g ,阴囊、阴茎开始出现红斑 ,病情逐渐加重 ,继而四肢出现大疱 ,波及全身 ,以手足大疱为重 ,皮疹大致对称分布 ,水疱尼氏征 ( ) ,伴灰褐色素沉着斑 ,双眼睑粘合 ,有分泌物 ,口腔粘膜大片糜烂 ,阴茎、阴囊大片糜烂、渗液。急诊科以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收入院。患者精神差 ,急性病容 ,眼结膜、巩膜充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102例12岁以下儿童于6月份中下旬因接触或食用芒果,均见手、口周,面部等处出现不同程度的搔痒,继而星见红斑、丘疹、水疱,甚者伴见皮损中心有密集的丘疹、水疱,伴见渗出和糜烂。有10例发生继发感染。其中40例作斑贴试验(用芒果蒂汁加10倍蒸馏水稀释的方法)结果38例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性大疱病是一种少见的糖尿病特异性皮肤并发症,本院自1980年~1999年以来,共收治11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病例中,男8例,女3例,年龄29~71岁,平均47岁;糖尿病病程3~16年,平均9年;胰岛素依赖型(IDDM)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9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采用WHO(1980)标准.水疱形态:11例中有10例水疱为大小不等的清晰水疱,疱壁紧张透明.水疱周围无炎性红晕,酷似烧伤性水疱,1例为血疱,最大的水疱达3.5 cm×3.9cm.水疱位置:8例位于两足背,2例位于两足踝部,1例位于前臂部.水疱数量:11例中有8例为单个水疱,3例为2~6个多水疱.实验室检查:11例患者的空腹血糖测得值:86~21.3mmol/L,平均12.4±2.10 mmol/L,尿糖(?)~(?).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35岁,因手指捏碎银杏皮(白果皮),约1h后局部皮肤开始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继而迅速出现皮疹,伴有灼热、瘙痒感。皮肤科检查:双手掌、手背,尤其右示指、中指,红肿明显,其上密集粟粒状丘疹,布满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紧张,内容澄清,个别水疱破溃,有大量渗出,两面颊也有少许红斑、  相似文献   

13.
中毒性黑皮病其发病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治疗亦尚无较成熟经验。我所于1973年12月13日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王××,女,23岁,住院号730024,武汉橡胶厂轮胎车间工人,工龄三年。患者于1970年12月进厂,身体健康,分配在轮胎车间操作工,工作接触主要为橡胶、汽油。于次年6月发现在两手背、手腕,及前臂下1/3处,脚足背暴露部出现小红丘疹,剧痒,后成小水疱疹,皮肤逐渐变黑。同年10月开始在颜面部,鼻翼两侧变黑,逐步扩大到整个颜面部(未经出小红丘疹阶段);全身症状,感头昏,无力,嗜睡。当即脱离接触毒物,并转某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14.
【摘要】1 例64 岁男性右肺腺癌患者行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2 周期后发生4 级免疫介导肝损伤而住院治疗,期间服用阿莫西林胶囊0.5 g,q8h 治疗肺部感染,用药约10 h 后躯干部出现斑丘疹型药疹,未行处理。第2 天早上皮疹遍布躯干部及双上药约10 h 后躯干部出现斑丘疹型药疹,未行处理。第2 天早上皮疹遍布躯干部及双上药约10 h 后躯干部出现斑丘疹型药疹,未行处理。第2 天早上皮疹遍布躯干部及双上肢,颜色加深。停用可疑药物阿莫西林胶囊,给予苯海拉明20 mg,im,盐酸西替利嗪10 mg,po,qd。第3 天患者双上肢皮疹消失,躯干部皮疹部分消退,皮疹颜色变浅。第6 天皮疹全部消失。患者既往多次服用阿莫西林,均未发生过敏反应,考虑本次出现第6 天皮疹全部消失。患者既往多次服用阿莫西林,均未发生过敏反应,考虑本次出现阿莫西林致斑丘疹型药疹与帕博利珠单抗使用后引起的免疫状态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
患儿,男,5岁,主因双下肢皮肤紫癜伴踝关节肿胀1d入院。患儿1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紫癜,伴双踝关节肿胀,无发热、腹痛、呕吐,无血尿、蛋白尿,大小便正常。查体:双下肢皮肤散在紫红色斑丘疹、紫癜,略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两侧基本对称,双踝关节肿胀,以左下肢为重。咽充血,扁桃  相似文献   

16.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是药疹中的严重类型,其特点是发病急,皮疹初期面部、颈、胸部发生深红色、暗红色及略带铁灰色斑,很快融合成一片,发展至全身。斑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可以用手指推动,稍用力表皮即可擦掉,如烫伤样表现,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伴有高热和内脏病变,如抢救不及时,可死于感染、脓毒血症、肺炎或出血。  相似文献   

17.
张影华  高琴  肖尹 《天津医药》2011,39(10):906
1病例报告患者男,47岁。主因周身红斑、丘疹、鳞屑伴痒20余年,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1个月,于2010年10月20日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红斑、丘疹,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皮损以四肢伸侧为重,自觉瘙痒。曾在我院皮肤科诊治,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予以对症治疗后皮疹缓解,但反复发作。20年间患者曾接受过  相似文献   

18.
穆双月 《河北医药》2011,33(23):3663-3664
药疹是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在药疹中大疱性表皮松懈型是最为严重的一,特点为发病急、皮疹初发全身皮肤弥散性潮红、深红至暗红及略带铁灰色斑,斑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用手轻轻推动表皮即可剥脱,整个皮肤犹如烫伤样外观,常伴有口腔、眼鼻、消化道及呼吸道粘膜一处或多处受累,表现水疱、糜烂、溃疡。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常伴有高热和内脏损害,病死率10%~30%。2006年8月我院皮肤科收治了1例中毒性大疱性表皮松懈坏死萎缩型药疹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盐酸西替利嗪片预防性治疗PD-1抑制剂所致常见斑丘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12月于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和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适合PD-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用药组和治疗用药组,每组各30例。预防用药组在给予PD-1抑制剂治疗的当天同步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每晚10mg/次,每疗程连续7d,7d内未出现斑丘疹则停止使用,如在预防用药期间出现斑丘疹,则继续口服直到斑丘疹好转停药。治疗用药组使用PD-1抑制剂治疗期间出现1级或以上级斑丘疹,则开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每晚10mg/次,每疗程使用的时间为出现1级或以上级斑丘疹开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至斑丘疹级别小于1级的用药天数,观察4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斑丘疹发生情况,斑丘疹发生后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天数,不同PD-1抑制剂斑丘疹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盐酸西替利嗪片预防用药组斑丘疹发生率(6.7%)显著低于治疗用药组发生率(26.7%,P<0.05)。斑丘疹发生后,预防用药组较治疗用药组用药天数减少(P<0.05)。使用同种PD-1抑制剂中,预防用药组斑丘疹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用药组(P<0.05)。结论 预防性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对PD-1抑制剂所致常见斑丘疹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能显著降低斑丘疹发生率及斑丘疹发生后盐酸西替利嗪片的用药天数。  相似文献   

20.
小儿重症渗出性多形性红斑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形性红斑是一种皮肤炎症性疾病,有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并有特征性的靶形或虹膜样红斑皮疹分布.重症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皮疹分布广泛,出现紫癜性红斑、水疱、广泛的黏膜损害及其他脏器损害,该病病因一般认为与药物及感染有关.我科1997~2005年收治小儿重症渗出性多型性红斑8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