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低压船实验比较了9名末训练和11名受训(T)自行车运动员在轻度低压(MH;50mmHg(6.7kPa,约580m)条件下,对血氧状态和*0。m。x的影响。两组*OZm。x值分别为51士3和77士1M/k-‘·mh‘。在最大运动期间,两组动脉hOZ下降明显,其作用随*H而增加。T组&OZ和*0。m。x变化更加显著。在*H期间,终末SaOZ为86.5士0.9%。综观资料,可能约有65%的SaOZ变异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有关。在海平面,T组最大运动时PaO。处于血红蛋白载氧曲线的陡峭部位(T:68.3士1.3Torr;未受过训练的为89.0士2.gTorr)。低压反…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低压氧舱模拟海拔5000m低氧环境4周,通过交流阻抗技术测量小鼠红细胞的介电谱,采用Cole--Cole公式的非线性数值计算和曲线拟合分析,探讨模拟高原低氧对小鼠红细胞介电性能的影响。作者选取ICR小鼠,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平原对照组(13只)放置常氧平原环境笼内饲养,自由进食饮水;模拟高原低氧组(17只)放置在人工低压氧舱内饲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富氧水对急性缺氧大鼠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取14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2组:①低氧组(n=7):低氧模型是将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400m低压氧舱内3d;②富氧水组(n=7):置于模拟海拔5400m低压氧舱内,每天早晚各灌服富氧水一次,每次5mL,连续3d。第4d上午在模拟海拔5400m的低压氧舱内,低氧组和富氧水组动物用10%氨基甲酸乙酯腹腔麻醉,分别经右颈外静脉插入心导管至右心室、肺动脉,用多道生理记录仪连续描记5min肺动脉压力曲线,测定心率(HR)、肺动脉压力(PAP)、右室收缩压(RVSP)和舒张压(RV-EDP)、右室等容收缩期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大速率和右室等容舒张期心室内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富氧水组较低氧组HR、RVSP、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降低,±dp/dtmax增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1或P〈0.05);RV-EDP和肺动脉舒张压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富氧水具有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传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递增负荷低氧训练对调节大鼠骨骼肌血管生长和舒张相关基因(eNOS、HO-1、VEGF)的影响。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训练后分为常氧安静组,常氧训练组,常氧递增训练Ⅰ、Ⅱ组,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低氧递增训练Ⅰ、Ⅱ组,共8组;所有训练组进行4周水平跑台训练,常氧训练组(35m/min)和低氧训练组(30m/min)采用恒定负荷,1h/d,5d/w,持续4周;4个递增训练组采用递增负荷,1h/d,5d/w,持续4周。低氧组每天在低氧环境(氧浓度13.6%,模拟海拔约3500米)中生活。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股外肌eNOS、HO-1、VEGF mRNA表达。结果:(1)低氧训练组骨骼肌eNOS mRNA表达较常氧安静、常氧训练和低氧安静组显著下降(P<0.05),常氧递增训练Ⅱ组较常氧训练组显著上升(P<0.01),低氧递增训练Ⅱ组较低氧训练、低氧递增训练Ⅰ组均显著下降(P<0.05)。(2)常氧训练、低氧训练组骨骼肌HO-1 mRNA表达较常氧安静和低氧安静组均显著下降(P<0.05),常氧递增训练I组较常氧训练组显著上升(P<0.05),低氧递增训练Ⅱ组较低氧训练和低氧递增训练Ⅰ组显著性下降。(3)常氧训练、低氧训练组骨骼肌VEGF mRNA表达较常氧安静组显著上升(P<0.01),低氧递增训练Ⅱ组较常氧递增训练Ⅱ、低氧训练、低氧递增训练Ⅰ组均显著降低。结论:(1)低氧环境长期训练抑制股外肌eNOS mRNA表达;一定强度常氧递增训练促进其表达,低氧递增负荷训练则抑制其表达。(2)4周常氧和低氧训练均抑制股外肌HO-1 mRNA表达;低氧和常氧递增负荷对HO-1的影响与对eNOS一致。(3)常氧训练和低氧训练可促进股外肌VEGF mRNA表达,低氧环境下增加训练负荷抑制其表达。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观察慢性缺氧及缺氧复合运动大鼠心肌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代谢酶活性变化及其特点,探讨缺氧复合运动与高原习服适应机制的关系。作者选取24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并随机分为4组:平原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平原运动组和缺氧复合运动组。缺氧复合运动组大鼠持续暴露于模拟海拔5000m低压舱内5周,每天将低压舱模拟海拔高度调至4000m进行游泳运动1小时(6天/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水平表达及毛细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选用6周龄雄性SD大鼠120只,经3周适应性训练和力竭实验筛选出90只,随机分为9组:常氧安静对照组、持续低氧安静组、间歇低氧安静组、低住低练组、高住高练组、高住低练组、低住高练组、高住高练后复氧训练组、高住低练后复氧训练组.采用常压低氧舱以13.6%的氧浓度(相当于海拔3500m的氧浓度)作为低氧环境,根据血乳酸一速度曲线确定大鼠常氧训练的强度为35m/min,低氧训练的强度为30m/min.低氧训练持续时间为6周,每周训练5天.在第6周末的最后一次运动后休息48小时后处死大鼠并取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骨骼肌VEGF mRNA表达及毛细血管密度.结果:与常氧安静对照组相比,高住高练组骨骼肌VEGF mRNA表达明显提高(P<0.01),而高住低练组和低住高练组变化不明显;高住高练后复氧训练l周,大鼠骨骼肌VEGF mRNA表达有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回到常氧安静组水平.与常氧安静对照组相比,高住高练组和低住高练组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增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高住高练比高住低练和低住高练更能显著提高骨骼肌VEGFmRNA表达水平.(2)低氧-常氧的反复刺激更有利于血管生成.低氧下训练比常氧下训练更有利于提高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低住高练和高住高练对血管生成的效果好于高住低练.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的目的是阐述急性高山病与海平面氧分压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是在安弟斯山探险期间进行的。在探险前测定其中一些生理参数,即受试者的一些生物统计学的参数(最大氧耗量、体脂含量、体质指数),肺功能(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出量),通气和心脏的反应则是在4500m测定的(低氧通气反应,低氧』心脏反应和寒冷加压试验).为达到目的,11位受试者进行低压可变二氧化碳低氧试验,在4500m静息时或运动中研究其每分通气量、呼吸频率、潮气未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低氧通气和低氧心脏反应,手部的寒冷加压试验(在5℃的冷水中5分钟),…  相似文献   

8.
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血红素氧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机体骨骼肌血红素合酶(HO-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周龄SD雄性大鼠120只,经3周适应性训练和力竭实验筛选出90只,随机分成9组:常氧安静对照组、持续低氧安静组、间歇低氧安静组、低住低练组、高住高练组、高住低练组、低住高练组、高住高练后复氧训练组、高住低练后复氧训练组。采用常压低氧舱以13.6%的氧浓度(相当于海拔3500m的氧浓度)进行低氧训练,根据血乳酸-速度曲线确定大鼠常氧训练的强度为35m/min,低氧训练的强度为30m/min。低氧训练持续时间为6周,每周训练5天。第6周末最后一次运动后休息48h后处死、取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试大鼠骨骼肌HO-1mRNA表达。结果:与常氧安静对照组相比,低住低练组大鼠骨骼肌HO-1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高住高练组、低住高练组非常显著升高(P<0.01);高住低练组与低住低练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高住高练后复氧训练组大鼠骨骼肌HO-1mRNA表达与高住高练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基本回到常氧安静对照组水平。结论:高住高练和低住高练可提骨骼肌HO-1mRNA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大鼠脑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常氧训练组(LoLo)、高住高练组(HiHi)、高住低训组(HiLo)、低住高练组(LoHi)和高住高练低训组(HiHiLo),每组8只。依实验方案,各组大鼠分别在常氧(模拟海拔1500m,大气压为632mmHg)或/和低氧(模拟海拔3500m,大气压为493mmHg)环境中居住及递增负荷训练5周,每周训练6天。最后一次训练后在常氧环境恢复72h,力竭运动后即刻取样。差速离心提取线粒体。分光光度法测定呼吸链酶复合体(CⅠ~CⅢ)活性。结果:4个低氧训练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CⅠ活性与LoLo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LoHi组CⅡ活性显著下降(P<0.01),降低76.199%,其余各组无显著性差异。HiHi组、HiLo组和LoHi组CⅢ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分别降低71.496%、65.240%和87.838%,HiHiLo组显著性上升(P<0.01),提高170.145%。结论:在模拟海拔3500m的4种低氧训练中,髙住高练低训提高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作用优于髙住高练、高住低训和低住高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讨口服三康胶囊对高原移居青年体力作业效率及亚极量运动心率的影响。作者在海拔3700m对平原进入高原一年的10名健康男性,年龄(18-22)岁,进行了口服三康胶囊15天前后做踏车运动的研究。每位受试者共进行2次自行车功量递增负荷运动。受试者于服药前1d的上午10:00-14:00时开始进行第一次渐增负荷运动,采用自行车功量计,运动负荷从50W(60rpm)起,  相似文献   

11.
3周高住低练对女子自行车运动员无氧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周高住低练(HiLo)对女子自行车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影响。方法:上海自行车队8名优秀女子运动员进行为期3周的HiLo,每天在低氧环境下(模拟海拔2500m)睡眠10个小时,每周6天,常氧下正常训练。分别于HiLo前后进行内容相同的10sec和60sec无氧功测试,测定运动后即刻、运动后恢复3min的心率。结果:(1)3周HiLo后,两种无氧功测试中的最大功率分别提高了3.43%和3.02%;(2)60sec无氧功测试中的平均功率显著提高了5.72%(P<0.05);(3)在60sec无氧功测试中,第1、2个20sec分段的平均功率分别提高了6.15%、6.17%(P<0.05)。结论:3周HiLo对女子自行车运动员的磷酸原供能能力未产生显著影响;运动员无氧糖酵解能力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氧对雄性大鼠睾酮分泌及其合成相关蛋白和酶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氧、低氧5d、低氧15d和低氧30d组。运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研究了模拟海拔5000m高度低氧5d、15d、30d对雄性Wistar大鼠血中睾酮浓度的影响,以及对睾丸组织中睾酮合成相关的类固醇急性调节蛋白(StAR)、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以及313-羟甾脱氢酶(3β-HSD)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模拟海拔5000m高度低氧15d,大鼠血中睾酮浓度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低氧30d,大鼠血中睾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氧不引起雄性大鼠睾丸组织StARmRNA表达改变;低氧15d、30d,大鼠睾丸组织P450scc mRNA和3β-HSDmRNA表达分别显著低于常氧组(P〈0.05)。结论慢性低氧抑制了睾酮的分泌,并抑制了睾丸组织睾酮合成相关酶P450scc mRNA和3β-HSD mRNA的表达。低氧15d大鼠血中睾酮浓度升高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实验性高原肺水肿的干预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实验性高原肺水肿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实验性高原肺水肿模型组(HAPE组,n=16)和七叶皂苷钠治疗组(SA组,n=16).实验性高原肺水肿模型的建立方法:以20m/min速度运动,每运动2h即将大鼠于低氧低压舱(模拟6000m海拔)放置6h,每天反复3次,...  相似文献   

14.
富氧对缺氧大鼠心肌琥珀酸脱氢酶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富氧对缺氧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低氧组、富氧组,低氧组在模拟海拔5400m低压舱内24h,富氧组在模拟5400m的低压舱内12h,然后富氧(27.0%的氧混合气)12h,观察心肌琥珀酸脱氢酶(SDH)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低氧组心肌细胞灶性变性坏死,肌丝溶解凝固,间质水肿液和纤维素样渗出。富氧组心肌无明显病变,仅滑面内质网轻度扩张。富氧组SDH活性明显高于低氧组。结论:低氧导致心肌SDH活性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富氧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低氧、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低氧和运动刺激后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情况,为探讨运动与低氧适应机理提供依据。方法:7周龄雄性SD大鼠56只,平均体重220±28克。随机分成7组:(1)对照组;(2)低氧对照组,包括4天和7天组;(3)常氧训练组,包括4天和7天组;(4)低氧训练组,包括4天和7天组。对照组不安排任何形式的运动训练。常氧训练组在常氧条件下进行上坡跑训练,每天1h,跑速为20m/min,坡度+10°。低氧对照组不安排任何形式的训练,生活在低氧舱内,低氧舱内氧分压为12.7%(相当于海拔4000米高度),每天在常氧下生活1h。低氧训练组生活环境同低氧对照组,训练方案同常氧训练组。4天组和7天组分别进行为期4天与7天的训练。实验后取材,采用HE染色、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DNA电泳及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凋亡和bcl-2、bax表达。结果:(1)低氧对照7天组及低氧运动7天组大鼠骨骼肌bcl-2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bax表达无明显变化;(2)低氧对照7天组与低氧运动7天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低氧和运动的双重作用不会加重细胞凋亡;(3)常氧运动组运动后未出现明显的骨骼肌细胞凋亡,提示运动诱导骨骼肌细胞凋亡可能与运动强度和/或运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中介素含量及肺组织中介素的分布。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1w组、2w组、3w组。对照组置于舱外常氧环境中饲养;其他3组动物置于低压舱内,模拟海拔5000m高度缺氧,每天连续7h。各组大鼠颈总动脉取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介素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介素在肺内的分布。结果对照组,低氧1w组、2w组、3w组血浆中介素含量依次为(138.6±5.3)、(154.6±20.2)、(158.8±21.3)、(166.3±12.2)pg/ml,低氧各组大鼠血浆中介素含量增高。低氧3w时升高最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介素在大鼠肺组织多种细胞中广泛分布。结论中介素在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由于受民航低压舱资源的(海拔)限制,民航飞行员的低氧训练象征性地只在教室内进行。另外,当飞行员从事类似飞行的操作时,低压舱使对飞行员操作错误发生率的观察能力受限。本研究的目的是当减压呼吸器(ROBD)与一个不运动的飞行模拟器充分连接时,可观察较低空的缺氧以及飞行员在这一环境中操作错误的发生率,并确定ROBD在该装置中是否为有效的训练设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预处理对急性低氧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13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2组:低氧组(n=7),将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400 m低压氧舱内3 d;HBO预处理组(HBO组,n=6),进入低压舱前2 d给予HBO预处理2 d,每天1次,然后置于模拟海拔5400 m低压氧舱内3 d.第4天上午在模拟海拔5400 m的低压氧舱内,2组动物用10%氨基甲酸乙酯腹腔麻醉,经右颈外静脉插入心导管至右心室、肺动脉,用多道生理记录仪连续描记肺动脉压力曲线5min,测定心率(HR)、肺动脉压力(PAP)、右室收缩压(RVSP)和舒张压(RVEDP)、右室等容收缩期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大速率和右室等容舒张期心室内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HBO组较低氧组HR、RVSP降低,±do/dtmax>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动脉舒张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RVE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溶解,肌浆网扩张,局部区域形成许多泡状;HBO组心肌无明显病变,仅滑面内质网轻度扩张.结论 高压氧具有改善急性低氧大鼠血流动力学、降低肺动脉压、保护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模拟不同高度对清醒兔奥狄氏括约肌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低压舱中模拟不同高度,观察兔奥狄氏括约肌动力的变化。方法 建立兔慢性奥狄氏括约肌测压模型,应用低顺应性毛细管水灌注腔内测压系统记录清醒兔奥狄氏括约肌收缩活动。在基础状态(地面水平)、模拟升至3000m和5000m高度分别记录奥秋氏括约肌压力30min。结果 ①在5000m高度,兔奥狄氏括约肌基础压力明显比基础状态时降低(P<0.01);②在5000m高度,兔 奥狄氏括约肌时相收缩的频率、振幅和动力指数明显降低(P<0.01),时相收缩的周期时间无明显变化;③3000m高度对兔奥狄氏括约肌动力无显著影响。结论 急性暴露于5000m低压低氧抑制了奥狄氏括约肌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氧反复冲刺训练对篮球运动员速度耐力的影响。方法:16名篮球运动员分为低氧组和常氧组,每组各8人。低氧组和常氧组分别在模拟海拔3000米的低氧环境中和常氧环境中用无氧功率自行车进行反复冲刺训练,每周2次,共计4周。反复冲刺训练前后,两组受试者在常氧环境中进行折返跑测试和Wingate无氧功测试,折返跑测试后分别在即刻、3 min、5 min、7 min、9 min等时间点进行血液采集,测量血乳酸值。记录折返跑成绩、Wingate无氧功测试的相对平均功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训练前相比,4周反复冲刺训练后,低氧组和常氧组的折返跑成绩均显著提高(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氧组的血乳酸清除速率高于常氧组的,且在7分钟时间点有极显著差异(P<0.01);低氧组的相对平均功率有显著性提高(P<0.05),常氧组的相对平均功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两组间的相对平均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反复冲刺训练可以提高篮球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低氧反复冲刺训练可以有效提高篮球运动员机体乳酸清除能力,这种有氧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