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寻觅诊断小儿肾发育不良最好的检查方法。方法 对7例正常排尿的间歇期有会阴部滴尿的患儿,均经超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肾动态显像(SPECT)、静脉尿路造影、(IVU)和CT尿路成像(CTU)检查。并对照术后诊断,比较CTU、IVU、超声、SPECT对肾发育不良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7例患儿的发育不良肾CTU均清楚显示,左侧3例,右侧4例。增强后实质期图像示病变侧腰大肌前方明显强化的肾样小结节,分泌期图像可显示集合系统及输尿管腔,MPR、3D、4D像直观、立体,显示了发育不良肾的大小、位置、轮廓及其输尿管走行。CTU诊断符合率100%。ECT检查仅1例显示发育不良肾,诊断符合率14.3%(1/7)。IVU、B超均未能显示发育的肾和输尿管。CTU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SPECT、IVU及B超。结论 如疑有肾发育不良或经超声初步检查仅发现一个肾,应行CTU检查,以明确是否为单侧肾发育不良。CTU是目前诊断肾发育不良最准确的非创伤性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合并单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报告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合并单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985年以来对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合并单输尿管异位开口女性患儿11例,采用发育不良肾脏及输尿管切除治疗。术前经静脉尿路选影(IVU)、CT、MRI、利尿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CDI)检查。结合手术探查及病理发现对这些检查手段进行评价。结果:本组8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于阴道,3例开口于前庭。除1例逆行造影发现肾脏外,IVU,CT,MRI和常规B超仅能发现间接征象。利尿B超检查8,5列发现患肾;CDI检查7例中,5例发现肾脏。结论: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合并单输尿管异位开口较为少见,超声检查(处尿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为首选的检查手段,其治疗原则上均应行发育不育肾脏及输尿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腹部超声诊断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了解腹部B超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了我院1999~2003年409例小儿急性阑尾炎住院的诊治经过。结果 409例患儿中225例患儿术前未行腹部B超检查,17例误诊,其中15例手术探查未发现明显病因。184例(44.99%)行术前腹部B超检查,其中27例入院诊断为腹部其他疾病,经腹部B超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184例B超检查病例中3例误诊,20例漏诊,漏诊患儿中单纯性阑尾炎11例,化脓性阑尾炎7例。结论 B超检查能减少小儿急性阑尾炎误诊率,有助于阑尾炎的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7例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儿均为女性。左侧18例,右侧9例。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阴道逆行造影、CT、MRI等检查证实,17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于阴道壁,3例开口于尿道与阴道口之间。16例发现发育不良的肾脏。27例患儿均接受了发育不良肾及输尿管切除术。结论 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开口异位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及影象学检查,可于术前得到确诊,手术切除发育不良的肾脏及输尿管,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26例先天性输尿管开口异位病例资料。其中18例为单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并输尿管开口异位,1例为双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并单侧输尿管开口异位,5例为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并输尿管开口异位,2例为单侧肾异位伴发育不全输尿管开口异位。结果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6例行上肾部输尿管切除术;1例行患肾上肾部及输尿管切除术;2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5例肾发育不良和2例异位肾并肾发育不全输尿管开口异位患儿行患肾及输尿管切除术。26例均痊愈出院,获6个月至1年的随访,滴尿症状均消失,2例术后半年行膀胱尿道造影未见膀胱输尿管返流,疗效满意。结论先天性输尿管开口异位易误诊或漏诊,B超、静脉肾盂造影、磁共振泌尿系统水造影是诊断的主要手段;诊断明确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小儿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红林  李启忠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7):1132-1132,1176
目的探讨小儿输尿管囊肿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输尿管囊肿39例进行总结分析。病例均行B超和静注尿路造影(IVU)检查。IVU不显影者行CT检查14例,行MRI检查8例。行膀胱镜检查10例。结果13超确诊31例,IVU确诊17例。行CT、MRI、膀胱镜检查者均得到确诊。输尿管囊肿39例中行上肾段及输尿管切除26例。行囊肿切除加输尿管膀胱移植术7例,经尿道行囊肿电切开窗术6例。并发症:膀胱输尿管返流3例,囊肿边缘出血、输尿管残端感染各1例。结论B超适于囊肿的筛选。IVU可了解肾脏功能及畸形情况。CT、MRI对IVU不显影有帮助。膀胱镜对了解囊肿大小、位置起确诊作用。囊肿侧肾发育不良或伴严重积水者行上肾段及输尿管切除;囊肿大者宜行囊肿切除加输尿管膀胱移植术,较小囊肿可经尿道电切开窗术。  相似文献   

7.
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肾损伤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30例小儿肾损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临床表现以血尿,腰腹部疼痛为主,严重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30例中24例行保守治疗,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肾修补术,3例因严重的肾碎裂伤或尿外渗而行肾脏切除,结论:血尿是小儿肾扣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B超、CT或静脉肾盂造影(IVU)检查,能及时确定肾损伤的程度、范围;保守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绝对卧床休息;手术应以尽量保留肾组织和肾功能为原则。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小儿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总结1986~1996年间诊治的肾损伤34例,年龄2~13岁,致伤原因中以高空坠落和交通事故伤最常见,共26例(76.5%)。合并肝、脾、颅脑损伤及其它损伤者15例(44.11%)。临床表现以血尿、腰腹痛为主,严重者伴有休克。经非手术治愈30例(88.2%),因肾损伤手术治疗者3例。除1例因伴多脏器损伤死于休克外,余者均治愈。小儿肾损伤多为肾挫伤及部分裂伤,损伤程度较轻。B超、IVU检查是了解肾损伤程度简单、方便且较准确的方法。绝大部分病例可经非手术治愈,需手术治疗者较少,需肾切除者更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小儿膀胱镜输尿管捕管逆行造影检查术在肾输尿管先天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2806年8月-2008年11月本院收治的经小儿膀胱镜输尿管插管逆行造影检查术诊断为肾输尿管先天畸形的患儿病例资料.71例患儿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43例(60.56%),其中狭窄35例,息肉5例,高位输尿管2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并肾结石9例;输尿管末端狭窄17例(23.94%),并输尿管末端结石5例;输尿管中段狭窄6例(8.45%);肾发育不良3例(4.23%);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2例(2.82%).所有病例依据小儿膀胱镜逆行造影检查的术前诊断进行相应手术,术后随访49例,其中11例行逆行造影检查.结果 71例肾输尿管畸形术前均行小儿膀胱镜输尿管插管逆行造影检查术,术前诊断在术中均得到证实,符合率为100%.其中43例UPJO者均行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并肾结石9例,同期取净结石;3例肾发育不良和2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行发育不良肾、重复肾及输尿管切除术;6例输尿管中段狭窄者行狭窄段输尿管切除、输尿管斜形吻合术;17例输尿管末端狭窄者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并结石者同期取出.出院时疗效均满意.术后随访期间11例再次经小儿膀胱镜输尿管插管逆行造影检查,输尿管均通畅,全程显影,未见狭窄及扩张.结论 随着小儿膀胱镜输尿管插管逆行造影检查术的开展,使得肾输尿管先天畸形的术前正确诊断得到明显的提高,有利于手术方法 的正确选择,从而防止了术中的盲目探查;同时还可进行术后的有效随访.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12例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肾发育不良均为女性。左侧7例,右侧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点滴性尿失禁,静脉尿路造影患肾均不显影,对侧肾显示代偿性肥大。B超探查8例未探及肾脏,仅4例在盆腔探及发育不良肾组织,其中4例接受CT扫描。2例提示盆腔有发育不良肾,12例均接受了发育不良肾及输尿管切除,术中见肾脏体积小,形态及位置异常,术后“尿失禁”症状立即消失。结论 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女孩多见,常伴有输尿管开口异位,主要表现为点滴性尿失禁,B超多不能探及患肾,静脉尿路造影患肾均不显影而对侧肾肥大,易误诊为孤立肾。手术切除患肾及输尿管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