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烧伤是临床常见创伤 ,小面积烧伤病人的麻醉处理无特殊性 ,烧伤面积超过 5 0 %或头面部等特殊部位的烧伤病人麻醉有相当大的困难性。本文总结我院 2 4例烧伤病人的麻醉情况 ,旨在探讨烧伤病人麻醉方法的选择及术中处理。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烧伤病人 ,其中火焰烧伤 2 5例 ,电击伤 2例 ,烫伤 3例。烧伤面积从 2 0 %~ 85 %不等。共计手术 34例次 ,其中头颈面部手术 11例次。均在复合麻醉下行削痂植皮和整形等手术。麻醉方法 :①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 15例次 ,采用 0 .1%氯胺酮静脉滴注复合安定或羟丁酸钠。②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和氯胺酮麻醉 5例…  相似文献   

2.
吸毒者胃肠道金属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吸毒者剖腹探查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1 0 8例吸毒患者分为两组 ,Ⅰ组 (92例 )静脉注射氟哌利多0 .1mg/kg、2 .5 %硫喷妥钠 5~ 6mg/kg、芬太尼 4 μg/kg、氯化琥珀胆碱 2mg/kg后气管插管 ,以 1 %~ 2 %异氟烷、1 .6 %普鲁卡因 +0 .1 %琥珀胆碱复合液维持麻醉 ,术中间断追加芬太尼 ;Ⅱ组 (1 6例 )术前 1h口服可乐定 5 μg/kg ,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氯化琥珀胆碱 2mg/kg后气管插管 ,以 1 %~ 2 %异氟烷、1 %普鲁卡因 +0 .1 %氯胺酮 +0 .1 %琥珀胆碱复合液维持麻醉 ,术中适量追加芬太尼。连续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和芬太尼用量。结果 与术前比较 ,Ⅰ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明显增高 (P <0 .0 5 ) ,SpO2 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Ⅱ组MAP、HR、SpO2 均无显著性变化(P >0 .0 5 )。芬太尼用量Ⅰ组较Ⅱ组明显增多 (P <0 .0 5 )。结论 可乐定和氯胺酮联合用药不仅可以防治戒断反应 ,而且可以增强麻醉作用。术中要注意加强监护 ,维护循环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氯胺酮及羟丁酸钠在小儿烧伤整形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 12 8例行四肢及躯干部位烧伤整形手术患儿 ,年龄 0 8~ 6(3± 2 3)岁 ,体重 6~ 2 0 (11± 6)kg ,以氯胺酮 4~ 6mg/kg肌注行基础麻醉 ,术中间断推注氯胺酮和羟丁酸钠维持麻醉 ,记录 12例大面积烧伤的血常规、电解质、术前术后血气 ,术中监测心率、血压、SpO2 。结果 :12例大面积烧伤患儿术前术后血气、血常规、电解质无显著差异(P >0 0 5 ) ,心率增减在 2 0次 /min之内占 4 1 3% ,增快大于 2 0次 /min ,占 5 1 9% ;呼吸频率变化小于 5次 /min ,占 62 5 % ,增快大于 5次 /min ,占 2 3 1%。SpO2 为 96 3± 1 5 %。结论 :四肢及躯干部位行烧伤整形手术选择静脉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麻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氯胺酮和丙泊酚用于成年人特重烧伤削痂植皮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 18~ 71岁的特重烧伤病人 4 1例 ,共行 82次削痂植皮术 ,在保留自主呼吸下 ,单次静注咪唑安定 0 .1~ 0 .15mg/kg ,分次静注氯胺酮 ,首剂量 1.5~ 2mg/kg ,追加量为 1mg/kg ,持续泵注丙泊酚 2~4mg/kg .h维持静脉麻醉 ,结果 :82例次手术麻醉过程顺利 ,术后病人清醒快 ,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满意率高。结论 :咪唑安定、氯胺酮和丙泊酚用于成年人特重烧伤削痂植皮术的麻醉 ,用药量少 ,效果好 ,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院 1997~ 2 0 0 0年采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行小儿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麻醉及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 0例 ,男 140例 ,女 6 0例 ,年龄 3~ 13岁 ;体重 10~ 36 kg。房间隔缺损 110例 ,室间隔缺损90例。心功能 ~ 级。1.2 麻醉处理 :术前肌注哌替啶 1~ 2 mg/ kg,东莨菪碱0 .0 1m g/ kg,对不合作者肌注氯胺酮 8m g/ kg,入睡后进入手术室。桡动脉穿刺成功后进行麻醉诱导 :静注咪唑安定 0 .1~ 0 .2 m g/ kg,依托咪酯 0 .2~ 0 .3mg/ kg,芬太尼 10 μg/ kg,琥珀胆碱 1m g/ kg,潘库溴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在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效果、副作用的发生率、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同期与传统的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麻醉相比较,是否更具优越性。方法40例切痂植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组(Ⅰ组n=20)和氯胺酮-羟丁酸钠全麻组(Ⅱ组n=20)。全部病例静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3mg/kg、阿曲库铵0.3-0.5mg/kg做诱导插管,然后Ⅰ组微泵持续注射丙泊酚4~6mg/kg·h,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mg/kg及氯胺酮1-2mg/kg维持。Ⅱ组微泵持续注射氯胺酮1-2mg/kg·h,4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mg/kg及羟丁酸钠80-100mg/kg。分别记录2组病例在用药期间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效果、停药后苏醒时间、苏醒后再入睡、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Ⅰ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循环稳定;而Ⅱ组术中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术中肢体有不自主的躁动现象,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Ⅱ组比Ⅰ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用于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植皮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可控性强,苏醒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优于氯胺酮羟丁酸钠麻醉。  相似文献   

7.
刘燕洁 《医学文选》2000,19(5):687-688
1997年 6月至 1999年 10月 ,我院共收治 2 32例扶贫项目唇腭裂患儿 ,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32例中男 15 5例 ,女 77例 ,年龄 8个月~15岁。体重 4.5~ 32 kg,ASA均为 ~ 级。其中单纯唇裂5 0例 ,单纯腭裂 10 0例 ,唇、腭裂 82例。1.2 麻醉方法 全部患儿术前肌注东莨菪碱 0 .1~0 .2 5 m g。不合作患儿肌注氯胺酮入室。简单的唇裂修补术 ,手术时间不超过 1h者 ,采用氯胺酮麻醉 ,其余均采用静吸插管全麻。全麻诱导 :安定 0 .2 m g/ kg,芬太尼 0 .0 2 m g/ kg,琥珀胆碱 1~ 1.5 mg/ kg,静脉快速诱导。其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阈下剂量氯胺酮用于失血性休克病人全麻诱导时的临床效果。方法 失血性休克患者 4 8例 ,麻醉诱导均采用咪唑安定 0 .0 3mg/kg ,氯胺酮 (1.5mg/s的速度静注 ) ,芬太尼 4 μg/kg ,万可松 1mg/kg诱导插管。根据血压、氯胺酮用量不同分为 4组 :Ⅰ组 (SBP≥ 90mmHg) ,14例 ,氯胺酮 1mg/kg ;Ⅱ组 (SBP≥ 90mmHg) ,12例 ,氯胺酮 0 .5mg/kg ;Ⅲ组 (SBP <90mmHg) ,10例 ,氯胺酮 1mg/kg ;Ⅳ组 (SBP <90mmHg) ,12例 ,氯胺酮 0 .5mg/kg。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给药后 3min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结果  4组病例患者年龄、性别、失血时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①BP :Ⅰ、Ⅱ、Ⅳ组患者应用氯胺酮后SBP均呈显著升高 (P <0 .0 5 ) ,分别增加达 2 0 %、15 %和 13% ,舒张压升高不显著 (P >0 .0 5 ) ;Ⅲ组患者应用氯胺酮后 ,SBP和DBP均呈显著下降(P <0 .0 5 ) ,分别减低 15 %和 10 %。②HR :Ⅰ、Ⅲ组HR增快显著 (P <0 .0 5 ) ,分别达 15 %和 2 5 % ,Ⅱ、Ⅳ组增快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阈下剂量氯胺酮用于失血性休克病人全麻时 ,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笔者观察了 40例在安定、羟丁酸钠、芬太尼复合麻醉诱导下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选择无心血管疾病史的全麻手术患者 40例 ,ASA ~ 级 ,其中男 31例 ,女 9例 ,年龄 16~ 6 2岁 ,体重 45~ 71kg。入室前肌注阿托品 0 .5 mg,苯巴比妥钠 0 .1g。麻醉诱导方法 :入室建立静脉通道后依次静注安定 0 .3mg/ kg,羟丁酸钠80 m g/ kg,芬太尼 2 .0 μg/ kg,地塞米松 10 mg。静注时间为 8~ 10 m in,同时面罩供氧。然后静注琥珀胆碱 10 0 mg,待下颌松弛后 ,以喉镜暴露声门进行气管插管 ,插管操作均在 1min内完成 …  相似文献   

10.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 42例阑尾炎患者 ASA ~ 级 ,男 2 0例、女 2 2例 ,年龄 2 0~ 5 6岁 ,麻醉前用鲁米那 0 .1g术前 0 .5 h肌注。全部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选 T1 1~ 1 2 或 T1 2 ~ L1 椎间隙向头侧置管 3~ 3.5 cm,常规直入法硬膜外穿刺 ,麻醉效果确实 ,平面控制在 T7水平以下。硬膜外阻滞用药 , 、 两组均为 1.3%利多卡因 +0 .375 %布比卡因 (内含 1:2 0万肾上腺素 )的混合液。 组在初量混合液 13m l内加入芬太尼 5 0 μg。开腹及腹腔探查时 ,如患者有难以忍受的牵拉痛及恶心时 ,两组均静滴氟哌啶 2 .5 mg、哌替啶 5 0 m…  相似文献   

11.
郑珊 《华夏医学》2001,14(4):564-564
1 病例介绍患儿 ,女 ,8岁 ,体重 19kg,因先天性腭裂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腭裂修补术。术前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正常。入室前 30 m in肌注苯巴比妥钠 30 mg,东莨菪碱 0 .1mg。入室后接监护仪 ,测血压 13.9/ 9.1k Pa,脉搏 95次 / min,呼吸2 4次 / m in,Sp O2 99%。以 γ- OH5 m l(1.2 5 g)及芬太尼 30 μg静脉诱导 ,行右侧鼻腔气管插管顺利 ,再以 γ- OH、芬太尼维持麻醉 ,保持自主呼吸。术中麻醉减浅时 ,缓慢静注 1%氯胺酮 2 m l(2 0 mg)欲加深麻醉 ,注毕患儿呼吸停止 ,给予手控呼吸 ,此时患儿 Bp、P、Sp O2 均正常。给药后 10 min喉头…  相似文献   

12.
2002年4月~2005年10月,我们共施行烧伤病人切痂植皮手术28例,均采用神经安定镇痛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16~65岁;体重30~82 kg,ASAⅡ~Ⅳ级,烧伤面积3%~50%,烧伤程度Ⅱ~Ⅲ度。1·2麻醉方法病人术前肌注安定10 mg,阿托品0·5 mg。入室后监测血压、心电图、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用套管针建立静脉通道,持续经鼻导管吸氧,必要时面罩吸氧。于消毒前静注氟哌利多0·1mg/kg,2~3 min后静注芬太尼2μg/kg,使病人入睡。手术开始时先静注氯胺酮1~2 mg/kg,继之用氯胺酮加入生理盐水中配成0·1%溶液…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拟比较等效剂量吗啡和曲马多用于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0例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 ,ASA ~ 级 ,男 18例 ,女 2 2例 ,年龄 19~ 5 0岁 ,体重 46~ 70 kg。1.2 治疗方法 :术前肌注阿托品 0 .5 m g,苯巴比妥钠 0 .1g。入手术室后行 T8~ 9穿刺 ,硬膜外朝头端置管 3cm,从硬膜外导管注入 2 %利多卡因 5 ml,确定硬膜外阻滞有效后为患者行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 ,气管内麻醉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 :芬太尼 0 .0 0 4m g· kg- 1 、咪达唑仑 0 .2 mg/ kg、维库溴胺 0 .0 …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捍平  柴伟  杜洪印 《医学争鸣》2001,22(7):590-590
0 引言 我们观察氯胺酮对异丙酚静脉复合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并以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诱导做对照研究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30例 ASA ~ 级择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 .男2 0例 ,女 10例 ,年龄 18~ 5 5岁 ,体质量 49~ 75 kg,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 ,B组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 ,每组 15例 .1.2 方法 术前 30 min im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 0 .5mg. A组诱导为 iv异丙酚 2 mg· kg- 1 ,氯胺酮 1mg· kg- 1及维库溴胺 0 .1mg· kg- 1 . B组为 iv异丙酚 2 m g· kg- 1 ,芬太尼 2 μg· kg- 1 及维库溴胺 0 .1mg…  相似文献   

15.
覃宝全 《华夏医学》2002,15(3):368-369
国内时有硬膜外麻醉实践中应用氯胺酮的报告 [1~ 3 ]。笔者在 350例应用哌异替啶 -异丙嗪合剂未能克服牵拉反应的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中应用了小剂量氯胺酮 ,效果较好 ,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腹腔手术患者 350例 ,男 2 38例 ,女 1 1 2例 ,年龄 1 5~ 73岁。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 1 0 0 mg,阿托品 0 .5mg。 T7~ 8~T1 0~ 1 1 椎间盘穿刺置管 ,局麻药为 1 .6%利多卡因 +0 .2 %丁卡因 ,阻滞平面为 T4~ 5~ L2~ 3 。开放静脉后滴入哌替合剂 1~2 ml,进腹后探查腹腔出现明显牵拉反应时 ,静脉缓慢注射氯胺酮 0 .5mg/ kg,必要时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在门诊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781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分为3组:A组,264例,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5 mg/kg;B组,276例,芬太尼1.0μg/kg+氯胺酮0.2 mg/kg+丙泊酚1.5 mg/kg;C组,241例,芬太尼1.0μg/kg+氯胺酮0.3 mg/kg+丙泊酚1.5 mg/kg.术中出现体动时,追加丙泊酚20~40 mg/次.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最低脉搏氧分压(SpO2)值、丙泊酚总消耗量、清醒情况、术中麻醉效果、术后6 h镇痛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间术前、术中、术后的MAP、HR以及术中最低SpO2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间丙泊酚总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丙泊酚用量最多[(131.59±30.12)mg],B组最少[(89.13±29.72)mg].B组术后恢复良好率最高(93.48%),术后恶心(6.88%)、呕吐(2.17%)的发生率最低(P值均<0.05);B、C组术后均未发生疼痛,而A组疼痛发生率也较低,仅为1.14%.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术中麻醉的效果良好,术后镇痛效果佳,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在乳腺区段切除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乳腺区段切除手术病人9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组I:丙泊酚+芬太尼;组Ⅱ:丙泊酚+氯胺酮组Ⅲ:丙泊酚+芬太尼氯+胺酮。麻醉诱导: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l(g,组I2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p∥kg;组Ⅱ静脉注射氯胺酮lmg/kg;组IⅡ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芬太尼1斗∥kg。麻醉维持:以静滴0.1%丙泊酚6-9m∥蚝h速率维持麻醉,酌情追加芬太尼和氯胺酮。结果组Ⅲ术毕苏醒时间与组Ⅱ相比明显缩短(氏0.05)。组Ⅲ芬太尼用量与组I比明显减少(P〈0.05)。组Ⅲ氯胺酮用量比组Ⅱ比明显减少(P〈0.05)。组I和组Ⅱ术中发生呼吸抑制等并发症明显高于组Ⅲ(P〈0.05)。组Ⅱ术中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术前及组Ⅲ(P〈0.05)。结论丙泊酚、芬太尼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术是一种较安全、简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比较丙泊酚、氯胺酮两种药物在支撑喉镜手术中的应用 ,寻求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 :ASAⅠ~Ⅱ级喉外科手术病人 80例 ,无心血管和内分泌疾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40例。术前均肌注苯巴比妥钠 0 2 g、阿托品 0 5mg。以咪唑安定 0 1mg/kg、芬太尼 0 0 0 1mg/kg、琥珀胆碱 1 5mg/kg及Ⅰ组给予丙泊酚 2mg/kg、Ⅱ组给予氯胺酮 2mg/kg诱导麻醉 ,在术者插入支撑喉镜以后 ,用KP Ⅲ (B)型开放式喷射呼吸机进行高频喷射通气。Ⅰ组以 12mg/kg·h速度连续静脉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 ,Ⅱ组以 10~ 15min后追加首剂 1/ 2剂量氯胺酮并以此递减的方式维持麻醉 ,两组均复合琥珀胆碱 0 0 3~ 0 0 1mg/kg·min静滴维持肌松。结果 :氯胺酮相较丙泊酚麻醉、诱导和围术期对心血管系统干扰极大 ,麻醉不够平稳 ;停药后病人完全清醒时间氯胺酮麻醉比丙泊酚麻醉显著延长 ,且氯胺酮麻醉苏醒期多出现精神症状。结论 :支撑喉镜手术应用丙泊酚麻醉优于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硬膜外阻滞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前加用氯胺酮 ,观察全麻诱导时的心血管反应。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4 0例ASAⅠ—Ⅱ级上腹部手术患者 ,随机分成氯胺酮组 (Ⅰ组 )和对照组 (Ⅱ组 )。1 2 麻醉方法 :术前 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与阿托品 0 .5mg。入室 5分钟后监测BP、ECG及SPO2 ,经T8~ 9或T9~ 1 0 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注 2 %利多卡因 3ml,证实硬膜外腔阻滞有效。诱导前行左侧桡动脉穿刺连续监测BP。硬膜外腔注入试验量后 5~ 10分钟 ,静注芬太尼 4 μg kg ,丙泊酚 2mg kg (30~ 6 0秒注完 ) ,氯琥珀…  相似文献   

20.
武璇  金立民  张剑  王虎山  麻海春 《吉林医学》2011,(36):7706-7707
目的:观察采用喉罩吸入七氟烷复合芬太尼麻醉与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烧伤切痂植皮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切痂植皮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芬太尼组(SF组,20例)与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PK组,20例)。SF组单纯七氟烷诱导后置入喉罩,术中持续吸入七氟烷(浓度为1.5%~2%)复合静脉分次给予芬太尼维持麻醉PK组术中持续泵入丙泊酚[速率60~70μg/(kg.min)]与氯胺酮[速率35~45μg/(kg/min)]维持麻醉。两组患者均保留自主呼吸。观察记录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果:①两组年龄、烧伤总面积、体重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SF组患者心动过速次数与持续时间、体动次数、呼吸抑制次数与持续时间均低于PK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比较,与T0时刻比较,PK组HR值在T1~2时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SF组HR值在T1时刻低于PK组(P<0.05);两组各时段MAP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F组患者满意度、术者满意度均高于PK组(P<0.05或P<0.01);④SF组苏醒期2例出现躁动,PK组为6例。结论:采用喉罩吸入七氟烷复合芬太尼麻醉在烧伤切痂手术中的效果优于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