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设计、合成熊果酸与白藜芦醇缀合物,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以熊果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熊果酸-白藜芦醇缀合物,并采用MTT法评价缀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合成了12个熊果酸-白藜芦醇缀合物,其结构经1H-NMR和MS进行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目标缀合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均有抑制活性,其中缀合物13b-c15b-c对MCF-7的抑制活性强于熊果酸、白藜芦醇及阳性药物他莫昔芬。此外,目标缀合物对正常的MCF-10A细胞没有毒性。结论 熊果酸结构中引入白藜芦醇结构单元可提高其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
萘酰亚胺-多胺缀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6个萘酰亚胺-多胺缀合物, 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和MS确证。经MTT法对白血病细胞 (K562)、人乳腺癌细胞 (MB-231) 和前列腺癌细胞 (Ln cap cell) 进行了体外活性测试, 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优于对照品氨萘非特 (amonafide), 其中化合物6d6e6f对正常人肝上皮细胞 (QSG-7701) 和肝癌细胞 (BEL-7402) 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合成喜树碱-甾体新缀合物,考察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喜树碱或者7-羟甲基喜树碱和一系列甾体酸为原料,采用EDCI-DMAP偶合法,合成喜树碱-甾体新缀合物;以喜树碱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进行初步的体外抗HepG2细胞活性筛选。结果:喜树碱-甾体新缀合物的结构通过1H-NMR,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认;化合物2a,3d对HepG2细胞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喜树碱。结论:合成的喜树碱-甾体缀合物2a,3d有较好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设计、合成喹喔啉熊果酸-查耳酮缀合物.方法 以喹喔啉熊果酸为先导化合物,将查耳酮通过酯化反应拼接到喹喔啉熊果酸得到了一系列喹喔啉熊果酸-查耳酮缀合物,并通过MTT法测试其抗癌活性.结果 合成了6个喹喔啉熊果酸-查耳酮缀合物,其结构均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加以确认.初步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这些缀合物对MCF-7、PC-3、GBC-823和KB细胞均有抑制活性,尤其是对MCF-7细胞的抑制活性与熊果酸相比均有提高,其中化合物5(IC50=14.2μmol·L-1),6(IC50=15.3μmol·L-1)和7(IC50=10.6μmol·L-1)对MCF-7细胞的抑制活性甚至强于临床上应用的药物他莫昔芬(IC50=15.9μmol·L-1).同时,这些缀合物对正常的乳腺上皮细胞MCF-10A没有毒性.结论 本研究为开发高效、低毒的的熊果酸衍生物提供了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1,4-二羟基蒽醌的2,3位上,引入烷胺甲基侧链,合成了6个新化合物。另合成在2位引入烷胺甲基,3位为甲基的新化合物9个。大多数化合物在体内外呈现较微弱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芳基取代蝶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由4,6-二氨基-5-亚硝基嘧啶衍生物与对-氨基苯乙腈衍生物通过环化合成目的物;采用MTT法测定目的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设计、合成了9个新化合物(I~III),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等确定。化合物I~III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较明显。结论化合物I~III显示了一定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但它们与小牛胸腺DNA之间并无明显作用,提示可能是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或其他叶酸依赖性酶而起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并合成含有不同取代苯环结构的双芳基脲类化合物,初步评价其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方法以ABT-869为先导化合物,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将其3-氨基-1H-吲唑结构改造为氨基嘧啶环设计新目标化合物;以对硝基苯乙腈为起始原料,经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缩醛(DMF-DMA)缩合、环合、还原、酰化、成脲共5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以索拉非尼(sorafenib)为阳性对照药,采用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抗增殖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8个未见报道的双芳基脲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和MS谱确证;6个化合物显示较好的体外活性,其中,化合物5r活性突出,为对照药索拉非尼的1.8倍;并且初步探讨了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1, 4-二羟基蒽醌的2,3位上,引入离去基团溴和烷氧羰基,合成了10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0能延长L7712白血病小鼠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脱氢枞胺经乙酰化、硝化、还原制得12-氨基-N-乙酰脱氧枞胺,再与相应的取代苯甲醛反应制得一系列脱氢枞胺衍生物的Schiff碱6a~6e.选用Hey-1B卵巢癌细胞株测定了目标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6a~6e体外对Hey-1B卵巢癌细胞株均有一定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4-胺甲酰-1,5-双芳基-1,2,3-三氮唑类化合物,并评价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叠氮化钠为原料,经亲核取代反应制成有机叠氮化物后与丙炔酸甲酯通过Huisgen 1,3-偶极环加成反应得到5-碘代-1,2,3-三氮唑,再与单质硫和苄溴类化合物经3步连续反应"一锅法"得到1-对甲氧基苄基-4-甲氧甲酰-5-苄基硫醚-1,2,3-三氮唑,对三氮唑环上的4-甲氧甲酰基进行胺解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肝癌细胞(Hep G2)、肺癌细胞(A549)和宫颈癌细胞(He La)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5个未见报道的4-胺甲酰-1,5-双芳基-1,2,3-三氮唑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及HR-MS谱确证。其中,化合物7a对Hep G2、A549和He La细胞均表现出中等程度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23.00、33.88、26.66μmol·L-1),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并全合成7-芳杂环高喜树碱衍生物并测试抗肿瘤活性。方法首先合成关键中间体5-乙基-5-羟基.4,5,8,9-四氢氧杂环庚三烯并[3,4-f]中氮茚-3,7,11(1H)-三酮,经Frilander反应得到7-氯甲基-10-甲基高喜树碱,然后与芳杂环生成目标产物。结果与结论合成了3个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FAB-MS谱确证,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7和8c对肿瘤细胞A549、LOVO和MCF-7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优于拓扑替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合成3-氧代齐墩果酸氨基酸偶联物,并测试其水溶性和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具有代表性结构的偶联物的水溶性,并采用MTT法测试这些偶联物对KB和KB/V两种癌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共合成9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结论被测试的6个偶联物的水溶性与3-氧代齐墩果酸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水溶性大小顺序是5e〉5g〉5c〉5d〉5a〉5b和3-氧代齐墩果酸。初步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水溶性较高的偶联物(5e,5g,se)仍保持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合成13-酰胺基取代苦参碱衍生物及研究该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槐果碱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Michael addition),叠氮还原酰化反应,制得系列13-位酰胺取代的衍生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1H NMR等谱确证;选取人肝癌细胞(BEL-7404)和小鼠黑色素瘤细胞(K111)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药理活性筛选。结果 设计合成了9个新化合物,大多数化合物对两株肿瘤细胞都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结论 化合物4b4e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4.
王宾  潘显道  刘红岩  杨晶  吕昭云  赵敬华 《药学学报》2006,41(11):1057-1063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的秋水仙碱抗肿瘤衍生物。方法秋水仙碱首先被转化为硫代秋水仙碱,然后硫代秋水仙碱通过水解得到7-(N-脱乙酰基硫代秋水仙碱),最后经胺的酰化得到目标化合物。用1H NMR,IR,MS和HR-MS确证了这些衍生物的结构,MTT法评价了目标衍生物的细胞毒性;用对小鼠肝癌H22和宫颈癌U14的抑制率评价了衍生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合成了12个硫代秋水仙碱新衍生物。结论尽管一些硫代秋水仙碱衍生物的体外细胞毒性强于秋水仙碱,然而小鼠体内抑瘤活性却较低。  相似文献   

15.
含氮姜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合成具有新结构骨架的含氮姜黄素类抗肿瘤化合物并考察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姜黄素和查耳酮为先导物,利用药效团和骨架迁越原理,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含碱基的姜黄素类似物.选取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对所合成的新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并且用Discovery Studio...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新喜树碱酯衍生物。方法通过酰化反应合成了目标产物,用1HNMR,IR,MS,和 HRMS确证了它们的结构;MTT法评价了目标产物的细胞毒活性;并用小鼠肝癌H22肿瘤模型对这些化合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合成了12个新喜树碱衍生物。结论体内外抗肿瘤试验表明,对小鼠肝癌细胞H22模型,新合成的喜树碱衍生物4的抗肿瘤活性与拓扑替康相近,但毒性低于拓扑替康。  相似文献   

17.
谷氨酸硫酸镧固体配合物的合成,性质及抗癌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新的谷氨酸硫酸镧固体配合物,并确定了该配合物的组成为La2(Glu)4(SO4)3·8H2O.并对其荧光光谱、摩尔电导及抗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K562(红白血病)、H22(小鼠肝癌)和SW480(人结肠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6-取代亚甲肼基嘧啶及三嗪衍生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2,4,6-三氯嘧啶或三聚氯氰、苯胺、苯并咪唑、吡咯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以BMCL-200908069—1为阳性对照药,以H460、A549和H226为测试细胞株,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合成了2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6-取代亚甲肼基-2,4-双吗啉嘧啶及三嗪类化合物,其结构经MS、1H-NMR谱确证。结论体外活性实验显示:该系列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6a活性最佳,其对H460、A549和H226抑制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3.4、0L75、0.86pxnol·L-1,其活性为阳性对照药的28~16.8倍。  相似文献   

19.
A series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an acid ester was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tumor activity on ES-2, A549, and HepG2 cells by the MTT assay. Most compounds showed antitumor activity, while compounds 1c, 2i, and 2o exhibited more potential inhibitory effects compared with dehydroepiandrosterone on ES-2 cells, A549 cells, and HepG2 cell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