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春梅  梁霞英  区燕云 《护理研究》2012,26(26):2451-245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早期先兆流产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2例早期先兆流产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得分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因子(偏执除外)得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早期先兆流产病人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急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术后对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 将228例急诊VSD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护理.两组患者在认知行为干预前后使用SAS量表进行焦虑评分.结果 两组在认知行为影响后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明显改善.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急诊VSD术后对患者的焦虑情绪作用显著,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感恩情绪干预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感恩情绪干预;对比两组化疗前、化疗2周期及4周期后疲乏、焦虑及抑郁评分,同时对比患者化疗依从性及护理干预满意度。结果化疗2周期后,干预组患者情感及认知疲乏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周期后,干预组情感、躯体及认知疲乏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化疗周期增多,对照组各疲乏维度得分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患者行为及躯体疲乏维度得分明显升高(P0.05),而在情感及认知疲乏维度得分在4周期后明显下降(P0.05)。在负性情绪影响方面,化疗2周期后干预组患者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4周期后,干预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化疗依从性干预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1);且干预组评价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恩情绪干预可明显改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疲乏程度,从而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焦虑、抑郁的现状,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9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2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 结果 2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中应积极开展心理干预,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内女性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进入IVF-ET周期的女性患者中筛选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包括心理疏导、认知行为改变、睡眠卫生教育、家庭支持、音乐疗法。结果:经认知行为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血浆皮质醇浓度明显提升(P0.05),且观察组SDS、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进入IVF-ET周期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与血浆皮质醇激素水平,降低了其负性情绪,避免了睡眠障碍,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父母的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NICU患儿的父母进行认知和行为干预,在干预前后发放焦虑调查问卷,比较干预前后焦虑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父母均存在焦虑(P>0.05),干预后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焦虑得分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得分下降不明显.结论 NICU患儿父母存在焦虑情绪,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行为认知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行为认识干预。采用SDS,SAS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SA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行为认知干预有利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控制,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10月经确诊为恶性肿瘤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顺序,随机分为单号干预组60例,双号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再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未给予认知行为干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认知行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负性情绪,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心理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治疗的150例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作为研究对象,认知行为干预前(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的女童66例作为对照组,认知行为干预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的84例女童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种干预方法下儿童的抑郁及社交焦虑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女童抑郁症自评量表(CES-D)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女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运用于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健康教育中,可有效缓解性早熟女童忧郁情绪及社交焦虑,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和自我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将72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疾病认知、遵医行为、焦虑、哮喘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哮喘防治知识的知晓度,并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焦虑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5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心理干预,包括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认知干预、情绪干预及行为干预。观察2组患者焦虑、疼痛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度焦虑得分及疼痛分级为Ⅰ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分级为0级发生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均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焦虑及疼痛,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科8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和负性情绪,增加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团体益智类游戏对于改善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情绪状态和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防治痴呆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团体益智游戏干预,对患者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得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得分均高于干预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总分高于对照组,焦虑得分、抑郁得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或P0.05)。结论团体益智游戏的开展有助于提高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显著改善情绪状态,对于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照护和养老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4例面部烧伤的青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伤后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干预前2组患者之间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干预后2组患者之间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减轻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6例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包括讲解相关知识、发现不良认知、认知重建、健康行为塑造。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且成本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前列腺炎(CP)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同时给予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包括建立信赖基础、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及跟踪随访)。护理干预前后用CP症状积分指数表(NIH-CPSI)、自制的病人健康行为问卷调查表、自制的病人治疗依从性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干预前后CP症状、焦虑情绪均有改善;观察组疼痛不适、生活质量、焦虑评分、健康行为、治疗依从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P病人实施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帮助病人知晓CP的相关知识,改善认知态度,选择有益的生活方式,坚持遵医嘱用药、体格检查,提高CP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68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治疗,对照组在护理常规的基础上接受一般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主要包括理性情绪疗法、放松训练、健康教育、术后康复训练.介入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知行为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抑郁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依据认知行为疗法为患者制定了周密的干预措施,加强了相关知识的指导和宣传,提高了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其不良行为,缓解其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了患者的心身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结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程序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和路径式健康教育。对比2组入、出院时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对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2组入院时焦虑得分、抑郁得分、健康知识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时抑郁得分、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研究组健康知识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结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对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 将600例PCI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护理.两组患者在PCI前后使用SAS量表进行焦虑评分.结果 两组在PCI术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为(31.7±1.7)、(42.9±1.2)分,术后3个月SAS评分为(29.2±2.1)、(39.3±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焦虑明显改善.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PCI前后对患者的焦虑情绪作用显著,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就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门诊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时、3个月时焦虑抑郁情绪及自我效能水平.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及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时、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自我管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提高其健康行为的自我效能水平,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