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龄胆胰疾病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的围术期安全性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胆胰疾病接受ERCP治疗的172例高龄患者(80~97岁)临床资料,分析其操作成功率、并发症率及病死率,总结ERCP围术期安全护理要点。结果ERCP操作成功169例(98.3%);发生并发症11例(6.4%),其中发生胰腺炎7例、胆管炎3例、出血1例,无穿孔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高龄胆胰疾病患者行ERCP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围术期安全护理需重视术前评估,掌握术中配合要点,术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这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王维  周藜蔾  龚姝 《华西医学》2012,(3):104-106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12月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措施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全部患者术前均顺利完成留置鼻肠管,术后除7例患者分别发生堵管、咽炎、腹胀、营养液返流等并发症予以及时处置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安全完成肠内营养治疗,患者营养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和恢复。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良好的护理可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显著改善患者围术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在外科持续腹腔冲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4 年 1 月至 2015 年 3 月,实施前馈干预措施,具体包括组建科室前馈控制专项管理小组,分层级进行护士培训和考核、使用视觉识别标识和腹腔冲洗安全查检单、建立基于现况-背景-评估-建议沟通程序的交接班报告模式、制订不良事件的应急处理与上报程、分阶段开展患者安全教育。 结果2012 年1月至2013 年12月腹腔冲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 26.19% 下降到 8.33% ;腹腔冲洗护理质量评分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前馈控制应用于外科持续腹腔冲洗的安全管理中,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患者转运交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时间段将500例手术患者分为前馈控制前和后各250例,前馈控制前按照传统的手术室术前术后患者转运交接方法进行转运交接,前馈控制后将前馈控制理论应用于患者转运交接中,观察比较两组护士核对手术患者情况评分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前馈控制后护士核对手术患者情况评分优于前馈控制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和发生率低于前馈控制前,前馈控制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前馈控制应用于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管理中,能有效地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的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胸外科围术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胸外科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胸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0%,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围术期安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应用于胸外科围术期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而且安全、高效,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前馈控制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同时将护理隐患和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分析前馈控制应用前后,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及其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 :运用前馈控制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后,2012年全院上报护理隐患(A类事件)625例,2011年与2010年无A类事件上报记录;2012年上报护理不良事件(B类和C类事件)总例数为44例,较前增加(2011年36例、2010年39例);2012年对患者产生影响的护理不良事件(C类事件)占比为25.00%,较前降低(2011年为52.78%、2010年为61.54%)。结论 :运用前馈控制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可鼓励护士对不良事件进行上报,降低不良事件对患者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前馈控制管理在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21年8月-11月符合标准的295例全麻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47例和对照组148例。对照组采用围麻醉期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基于前馈控制管理下的围麻醉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躁动情况,拔管时与术晨的血压、心率,躁动引发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拔管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与术晨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前馈控制管理可显著降低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应用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04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5例患者实施前馈干预措施,具体包括组建科室前馈控制专项管理小组、分层级进行护士培训和考核、使用视觉识别标识和安全检查单、建立基于现况-背景-评估-建议沟通程序的交接班报告模式、制订不良事件的应急处理与上报流程、分阶段开展患者安全教育;对照组403例患者选择常规术后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硬膜外血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应用于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安全管理中,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护理管理流程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患者按实施肠内营养护理管理流程为指导的护理方案前后进行分组,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47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肠内营养护理管理流程为指导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肠内营养的耐受率和达标率。结果肠内营养耐受率观察组87.80%、对照组65.96%,达标率观察组70.73%、对照组36.17%,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时,采用肠内营养护理管理流程为指导的护理方案,可提高患者耐受性和肠内营养摄入达标率。  相似文献   

10.
张玲  陆美芹  许容芳  冒小平 《全科护理》2023,(28):3952-3955
目的:探讨Reason模型在肝癌介入术病人围术期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Reason模型对2020年6月—2021年6月22例次肝癌介入术病人围术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不安全行为、不安全性前提、不安全监督、组织管理4个方面分析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比较方案实施前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Reason模型后肝癌介入术病人围术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135%,显著低于实施前的0.586%(P<0.05)。结论:基于Reason模型的管理有利于深度挖掘护理管理问题,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改变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上报的态度,保障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最佳证据, 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8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08例胃癌术后患者, 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总结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最佳证据, 通过基线审查、评估证据应用临床情景及障碍, 构建并实施最佳证据应用策略。比较应用证据前(2021年3—5月, n=55)和应用证据后(2021年6—8月, n=53)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证据应用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应用证据后, 正确营养评估率由基线审查时的41.82%(23/55)提升至90.57%(48/53),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执行率由0提高至45.28%(24/53), 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由(3.75±2.33)d缩短至(2.06±1.38)d, 术后优先口服营养执行率由63.64%(35/55)上升至86.79%(46/53), 营养相关并发症由40.00%(22/55)降低至20.75%(1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最佳证据的应用可以缩短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 减少术后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 促进患者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胃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依从性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胃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依从性"为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患者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中依从性低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和患者对肠内营养支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护士在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观察和处理能力评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发现胃癌围手术期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依从性的比例由活动前的54.76%提高到了84.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以此同时,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提高护士和患者对胃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护士自我评价能力。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可提高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依从性,还可促进肠内营养支持更加规范化,提高护士综合能力和品管圈能力以促进胃肠病区专科护理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癌合并Ⅱ型糖尿病41例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术前营养支持,全组术中置鼻肠管,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对肠内营养过程中血糖的护理管理、监测及控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1例均按计划完成肠内营养,平均输注营养液时间(10.2±3.5)d.术后发生低血糖2例,高血糖5例,其余均控制满意.术后并发颈部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酮症酸中毒2例.均顺利度过围术期,痊愈出院.结论: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需要严格监测和控制血糖,加强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合理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区护士长绩效考核管理及效果。方法以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率、护士满意率、实习护士带教满意率、护理论文发表数等对护士长进行月岗位考核、季度综合目标考核和年度述职及奖励性考核。结果实施护士长绩效考核管理后,在出院病人数、危重病人数、床位周转率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由90%上升至10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62起下降到49起,患者满意率由94.6%上升至96.8%,护士满意率由88%上升至96%,实习护士带教满意率由86%上升至92%,护士论文每年发表由36篇上升至54篇。结论实施病区护士长绩效考核能有效调动护士长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长工作效率和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医院科学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质量.方法 调查改进前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患者的健康宣教、肠内营养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不良事件的处置等,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改进目标,制定肠内营养的新护理流程并具体组织实施,统计改进前后相关护理指标.结果 改进后护士肠内营养知识普及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胰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治疗性ERCP患者做好术前、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性ERCP均取得成功,无残留结石,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未发生严重内镜操作相关并发症,疗效满意,住院时间4~10 d。结论:治疗性ERCP治疗多种胆胰疾病效果满意,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方法。方法:从专科护理评估及对策、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无缝隙健康教育模式、医护一体化患者安全管理、延续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5个方面来开展规范化围术期管理。结果:通过1年的临床实践,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护理质量、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开展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切实保证了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解决围手术期患儿留置针应用早期意外脱管和导管型号应用不适拔管,术后早期病房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等问题。方法:通过前馈控制对围手术期患儿静脉输液治疗风险环节予以干预。结果:围手术期留置针的安全管理,减少了患儿再次穿刺的恐惧和痛苦,手术室首次穿刺成功率由69.95%提高到89.87%;手术室留置针首次穿刺留置1d及以上由70.47%提高到90.51%,有效提高了术后患儿静脉输液治疗的质量。结论:前馈控制使围手术期患儿静脉输液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高,安全留置时间长,减轻了患儿再次穿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智慧护理交互系统的护理临床决策支持功能在泌尿外科围术期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选取2020年6-10月系统运行后泌尿外科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20年1-5月系统运行前泌尿外科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级别符合率、风险评估准确率、护理诊断正确率以及护士对操作系统体验的满意度。结果基于智慧护理交互系统的护理决策支持功能运行后泌尿外科围术期患者护理级别符合率由运行前的84.1%上升至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评估准确率、护理诊断正确率由运行前的81.8%上升至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操作系统体验的满意度较运行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智慧护理交互系统的护理临床决策支持功能既可以提高泌尿外科围术期患者的护理级别的符合率、风险评估准确率、护理诊断的正确率,还可以提高护士对操作系统体验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前馈控制的围术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环境管理、护理文书、安全管理、行为规范、护理操作、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安全管理、行为规范、护理操作、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85%,低于对照组的28.46%(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前馈控制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普外科患者术后恢复,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