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应用弹力袜和空气波压力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全年在本科行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87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应用弹力袜和空气波压力治疗进行护理干预,并与2015年全年同样行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且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的94例患者(常规组)病历资料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例数及平均住院日以评估术后干预措施对预防患者术后DVT的效果。结果干预组发生下肢DVT3例,常规组发生下肢DVT11例,两组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0.66±1.36)天,常规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1.20±1.99)天,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应用弹力袜和空气波压力治疗可有效预防下肢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络弹力袜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妇科盆腔术后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另50例患者为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后即穿经络弹力袜。结果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及足背皮温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术后穿经络弹力袜能增快血液流速及缩短皮温回升时间,对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循序减压弹力袜预防妇科根治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DVT)的效果.方法 将90例妇科根治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对照组46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下采用循序减压弹力袜预防LDVT;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护理预防LDVT.观察住院期间两组患者术后双下肢疼痛及LDVT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LDVT发生率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循序减压弹力袜能有效预防妇科根治性手术术后LDVT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对66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给予早期活动、穿刺、循序减压弹力袜、饮食、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6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5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妇科手术患者148例,随机分为2组,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析观察组不同Autar分级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Autar各分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妇科手术患者148例,随机分为2组,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析观察组不同Autar分级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Autar各分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袜以及不同长度梯度弹力袜在预防妇科肿瘤盆腔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妇科肿瘤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各30例,患者术后均接受常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方法,观察A组术后当天开始穿短筒梯度医用弹力袜,观察B组则选择长筒梯度弹力袜。结果观察A组、B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A组、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下肢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B组双侧大腿、小腿周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弹力袜可有效预防妇科肿瘤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同长度梯度弹力袜效果接近,但长筒梯度弹力袜对舒适度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将8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发生率为15.9%;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2.3%。干预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临床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子艾灸仪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行妇科盆腔手术患者62例,依照盲选法,分成对照组31例,治疗中使用弹力袜,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电子艾灸仪。比较两组患者在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结果: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7天股静脉血流速度。干预前,P>0.05两组比较无差异,干预后第7天实验组左右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艾灸仪与弹力袜联合使用,可增加下肢静脉回心血流量,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可减少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护理资源的浪费,提高护理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屠悦  林雪娟 《全科护理》2016,(21):2194-2196
[目的]分析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进行妇科盆腔手术的68例病人(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行普通护理方式,干预组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4.7%,而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为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病人预后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于上海市浦东医院骨一病区进行下肢手术患者36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186例及对照组1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分级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3例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15例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干预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临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补液、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保护血管同时使用下肢弹力袜(GEC)和间歇充气加压泵(IPC)等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肺栓塞发生率及股、腘静脉血流速度.结果 住院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5.0%和1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肺栓塞发生率分别为0和2.5%,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股、腘静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干预措施,可显著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将300例行下肢骨折手术术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下肢骨折手术术后的患者通过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袜在预防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减轻下肢酸胀沉重感、提高舒适度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并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在手术后第5天拆除弹力绷带后即刻使用弹力袜,而对照组则单纯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2组患者在拆除弹力绷带后第30天、第60天及第90天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患肢酸胀沉重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及患肢酸胀沉重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医用弹力袜能减轻原发性静脉曲张术后患肢的酸胀沉重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能有效预防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妇科病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接收的324例老年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162)和对照组(n=162)。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有8例出现肢体肿胀疼痛,有4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术后有32例出现肢体肿胀疼痛,有22例出现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3,P0.05)。结论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老年妇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袜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老年病人腹腔镜肝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60例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择期手术的老年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预防,观察组采用医用弹力袜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分别在术前1 d、术后第1天~第3天通过超声仪器探测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情况,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下肢肿胀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弹力袜联合气压治疗仪能有效预防老年病人腹腔镜肝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方法 将62例骨科术后患者分层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在药物治疗方法及常规护理等相似情况下,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否有差别。 结果 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医用弹力袜预防开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袜预防开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胸外科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加用医用弹力袜;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预防措施。术后3~10d行血管无创多普勒超声检查或患侧静脉造影,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医用弹力袜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傅坤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2041-2042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本院妇科诊断为妇科肿瘤并行剖腹手术的患者326例,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n=160)和干预组(n=166)。对照组采用传统妇科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针对性健康教育、体位护理和肢体活动等。比较两组术后10d内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0d内,干预组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肺栓塞1例,干预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研究3M弹性绷带与弹力袜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108例下肢骨折患者按年龄、性别配对分为两组,对照组是常规护理加弹力袜护理(54例),干预组是常规护理加3M弹力袜护理组(54例),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在骨折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均无肢体坏死及肺栓塞发生,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日为(31.02.7)d,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日为(22.03.1)d,干预组组的住院日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P=0.012).对照组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1例(20.3%),而干预组仅有3例(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68,5.25;P值分别为0.012,0.042).结论 3M弹性绷带较传统的弹力袜相比,可以明显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减小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