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手术室护理带教方法多已陈旧,本文旨在探究新型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本院手术室实习的实习护生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实习护生采用常规带教,观察组实习护生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对比2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护生实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成绩(P 0. 05),观察组实习护生实习效果的各项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模式可提升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和素质,改善教学质量,从而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某医院2011年全日制大专实习护生118人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将2012年同校同层次护生120人设为观察组,采取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分别于实习结束前集中考核及发放满意度问卷.结果 观察组护生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沟通能力得分及对实习带教模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观察组护生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可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护理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在ICU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进入ICU实习的5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即培训→实践→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对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专科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GCS评分耗时及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专科护理技能掌握合格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ICU病区临床护生对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及临床技能掌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护理实习生实行全程双导师制带教的临床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6月护理实习生52名为实验组,2012年7月~2013年6月护理实习生46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全程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即每名护生由1名临床专科导师负责专科知识方面的指导,1名全程导师负责实习全过程督导工作。在护生实习结束前进行实习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意愿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全程双导师负责制,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制骨科健康教育路径结合责任制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4名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进行带教,观察组按照自制的骨科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结合责任制模式进行带教。4周专科护理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健康教育理论、实景操作考核及对患者、护生发放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和实景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和护生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结合责任制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能提高带教效果,提升护生专科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肿瘤病房带教中贯彻优质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与优势。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科室实习的82例护生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本科室实习的8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以优质护理理念为指导进行临床带教;比较两组护生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沟通技能的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生对带教模式、带教老师和学习效果的认可程度。结果观察组的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沟通技巧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科室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95.12%)高于对照组(7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带教模式、学习效果的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口腔肿瘤病房护理带教中,可显著增强护生对带教模式及自我学习效果的认可度,优化实习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教学组长与导师制双管理在手术室护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8批次共120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实施教学组长与导师制双管理带教模式。将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手术室实习的8批次共12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带教满意度及实习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满意度、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导师对实验组护生评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习护生中实施教学组长与导师制双管理教学,培养了护生的理论联系实践和操作技能,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评价程序教学法在血液净化护理临床带教中运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来本院血液净化科室实习的60名护生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30名护生采用程序教学法模式带教作为观察组,另外30名护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为对照组。采用自制患者对护生满意度调查问卷与护生对临床带教方法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以及护生实习前后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实习前两组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观察组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临床带教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观察组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教学法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是以护生为中心,护生能得到及时的反馈,真正体现了"以护生为本",有利于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谐护生与患者的关系;带教老师对护生整个带教过程的学习状态能够清楚掌握,更利于加强管理和教育,因材施教,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孙琳琳  何云学 《全科护理》2020,18(18):2283-2285
[目的]探讨微课教学联合闯关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手术室10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手术室10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带教,观察组采用一对一带教+微课+闯关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及技能实践掌握情况、护生对教学满意度情况及医生对护生配合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带教后理论知识得分、技能实践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医生对观察组护生配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课教学联合闯关模式在手术室护生带教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及技能实践能力,提高护生对于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从而提高医生对护生的配合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朱慧 《齐鲁护理杂志》2012,(30):121-12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ICU本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实习效果。方法:将在我院ICU实习的护理本科生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实习4周结束后观察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实践技能操作成绩和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理论和实践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综合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本科护生实习带教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有效提高理论、实践成绩,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带教管理模式在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8年在该院进行实习的护生为本研究对象,根据实习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实习的35名护生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管理模式;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实习的37名护生为研究组,给予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带教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实习生实习结束后的考核成绩、核心能力及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实习结束后,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的核心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带教管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护理实习生的核心能力和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增强了带教老师和护理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应用思维导图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来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管理组各30名。常规组应用常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管理组应用思维导图培训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不同培训方法的效果。结果管理组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护理理论知识、临床思维能力、基础医疗技术护理操作、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临床紧急事件处理考核成绩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管理组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应用思维导图培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临床带教效果,提高护理实习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层面教学方法(3D+RFR)在培养护理专科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将2008年来我院儿科实习的8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试验组的学生在采用常规带教方法的基础上实施3D+RFR培训,对对照组的学生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培训,实习结束时由带教教师对两组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 试验组学生沟通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3D+RFR培训对提高学生的护患沟通意识与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将碎片化的知识有机融合,探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CNP(临床护理路径)内科护理综合实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省海宁卫生学校2016级中专护理专业1613、1614班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614班60人为试验组,采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CNP设计的内科护理综合实训情境化教学模式,组织实施并观察其应用效果。1613班62人为对照组,内科护理综合实训采用常规教学模式。CNP实施前后参考文献自行设计量表调查试验组基于核心胜任力的CNP内科护理综合实训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为(80.100±9.39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50±9.205)分(P<0.05);CNP实施后临床实习后期试验组护生的个人特质、临床护理能力、人际沟通和支持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自我发展能力5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核心胜任力的CNP内科护理综合实训教学模式,能够提升中职护生护理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证护理教学法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9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健康管理科进行临床实习的104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入科实习的51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入科实习的53名护生为观察组,采用实证护理教学法,评价并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出科时的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护生的临床带教中应用实证护理教学法可以帮助实习护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感恩教育对实习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度的68名实习生作为试验组,进行集中培训、情境培训、主题培训等的感恩教育并贯穿于护理实习过程中。2007年度56名实习生为对照组,没有进行感恩教育。两组实习结束后,在理论、操作考试和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出科理论、操作考试和患者满意度调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感恩教育在实习生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实习生的实习积极性和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儿科急诊门诊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4月入儿科急诊轮转实习医生20名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带教;选择2018年5~8月26名实习医生为试验组,以PEWS为引导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医生进行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自评,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试验组实习医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实习医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急诊工作参与度、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EWS引入儿科急诊门诊临床实习教学中是可行的,对实习医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院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方式改革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教学模式.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内科实习的全日制护理实习生共133名作为研究对象,按年度分为试验组65名和对照组68名,试验组采用“学生病区”的带教模式进行临床教学,对照0组采用常规的“一对一”带教模式进行临床教学.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知识及综合技能的个案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试验组学生的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展“学生病区”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更有优势,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师生一体化教学在临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荆州市中心医院的398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的403名实习护生作为实验组,采用师生一体化教学模式。评价并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月随机抽考合格率、结业理论考核合格率、护理教学差错发生率、护生临床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的月抽考合格率、结业理论考核合格率、患者满意度、临床能力总评及各项临床能力自评(除临床管理能力外)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护理教学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师生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实习护生的带教中,有利于强化带教老师的责任意识,调动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规范教学行为,降低护理教学风险,提高实习护生参与临床实践的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临床护理实习生实行全程导师制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护理实习生实行全程导师制带教的临床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由1名带教老师与1~2名护生构成全程导师教学小组,导师负责其实习期间全过程的督导及检查工作,在护生实习结束前进行实习效果评价。结果全程导师制教学后护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优秀率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在综合性教学医院实行全程导师负责制,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