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探究我院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现状。方法选择2014年~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冠心病住院患者,按照是否进行二级预防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在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观察组危险因素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发生主要终点事件、次要终点事件以及全因死亡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戒烟率、血压达标率、血脂达标率、血糖达标率、运动达标率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观察组服药总依从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1)。结论住院冠心病患者加强二级预防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促进心脏功能康复,优化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探究基层医院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现状及心血管管理护理门诊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南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血管管理护理门诊指导。统计所有患者危险因素控制率及服用药物依从性现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绞痛发作、日常生活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96例患者中戒烟率为64.56%,体重指数(BMI)达标率为33.33%,运动量达标82.29%,血压达标率67.71%,血脂达标率66.67%,血糖达标率70.83%,服药总依从率为69.79%。干预后,观察组戒烟率与BMI、运动量、血压、血脂、血糖达标率、服药总依从率与积极心态、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合理用药率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且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基层医院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依从性较差,心血管管理护理门诊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及生活质量,提高服药依从性,减少心绞痛发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随访手册的应用及其对患者随访率、正规服药率等与疾病长期预后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进行PCI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出院当天发放PCI术后随访手册,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年在随访率、正规服药率、重要临床及化验指标监测、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方面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正规随访率、正规服药率、正规检测、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后随访手册的应用,可提高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正规随访率、正规服药率、正规检测率、促进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与减少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天疱疮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病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天疱疮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1~12月收治的天疱疮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与复发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12个月复发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予以天疱疮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其出院后服药依从性,降低患者复发再入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尤炎丽  陈士芳  赵杰刚  赵培培 《全科护理》2020,18(23):3020-3024
[目的]评价心脏专科护士主导的心脏康复干预计划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9例行PCI术后出院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实施心脏专科护士主导的PCI术后心脏康复干预计划,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指导,比较两组病人实施干预前后的6 min步行距离(6 MWD)、日常运动锻炼达标率、合理膳食达标率、戒烟限酒达标率、服药依从性等指标。[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6 MWD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日常运动锻炼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合理膳食达标率、戒烟限酒达标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心脏专科护士主导的PC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干预计划可以提高病人运动康复能力及日常运动锻炼依从性,改善病人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不良行为的控制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出院电话随访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12月结核科94例肺结核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医院病房常规护理、出院指导及常规门诊随访,随访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于出院后1月、3月、6月和9月进行电话随访,每次随访结束后,使用Morisky服药依从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结果随访组患者出院第1个月、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服药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电话随访对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周瑛 《当代护士》2018,(1):62-64
目的探讨信息平台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随访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甲状腺癌根治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及对照组(n=42),对照组出院后行常规门诊随访,观察组出院后应用信息平台对其实施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比较两组出院后治疗依从性情况、术后复发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门诊随访率、饮食依从率、用药依从率、锻炼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机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状态、社会职能、情感状态、精神健康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平台能有效提高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拟行PCI治疗的ACS患者102例,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PCI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率(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74.51%)(P0.05);护理后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ACS患者PCI术后服药的依从性,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对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效果。方法将160例行PCI术老年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81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常规药物治疗,6个月后进行1次电话随访;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出院后12个月内,根据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原因,实施电话随访,共8次(如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服药依从性欠佳则随时予增加随访次数)。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12个月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冠状动脉再狭窄率及再住院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冠状动脉再狭窄率、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能提高PCI术后冠心病老年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元联动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符合标准的44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组建多元联动护理小组,制订并实施多元联动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0.91%,对照组服药依从率为6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生活质量主观感受及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等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症状管理、医患沟通、护理流程、服务效果、服务技术及满意度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元联动护理模式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并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住院全程,出院后随访1a。出院后随访1a末研究组完成观察45例,对照组42例,脱落病例不计入统计结果。于入组时、出院时及出院后随访6mo末、12mo末,采用自编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入组时两组服药依从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出院后6mo末、12mo末,研究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HBM)联合标准化饮食护理对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8例T2DM肥胖患者分成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与标准化饮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HBM干预。比较2组的疾病知识水平、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糖水平、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的依从性。结果2组在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后的T2DM疾病知识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同期对照组高(P均<0.05)。观察组在出院6个月后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3个月及6个月后,2组的BMI均低于入院时(P均<0.05),且观察组的BMI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出院6个月后,2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入院时(P均<0.05);观察组在出院3个月及6个月后的2项血糖指标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HBM干预联合标准化饮食护理可提高T2DM肥胖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改善其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的依从性,降低其BMI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积极出院随访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行PCI术的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出院后实施每两周一次的电话随访和首月的单次家庭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电话随访的基础上,进行7次定期家庭随访,对服药情况欠佳的患者增加随访次数,在家庭随访过程中实行个性化服务,建立和落实服药计划.比较两组患者院外服药的依从性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误服、漏服、重复服药和未按时服药等服药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出院随访可明显提高PCI术后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余娜 《当代护士》2016,(12):22-23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对中青年PCI术后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科自2014年3月~2015年10月100例PCI术后患者,满足年龄≤55岁,会使用微信的条件,按照住院号单双号分成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及出院时均由护士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其中观察组出院时,指导患者加入我科室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给予患者健康宣教,两组患者出院时均只给予一定时间段的药量,于出院不同时间组,根据门诊随访患者剩余药物数量,分别统计各个时间组漏服药物的患者人数。另外,患者出院1年后,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合理饮食、定期复查、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将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微信平台监测的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明显提高。结论微信平台能有效提醒PCI术后出院患者服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合理用药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循环科住院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基于跨理论模型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率和合理用药自我效能。结果出院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和合理用药自我效能均有所提高;出院3个月和6个月时,试验组的服药依从率和合理用药自我效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冠心病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服药行为,提高患者的合理用药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增强自我效能联合强化健康教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心理负担、药物依从性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8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PCI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出院1年内,两组均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予以出院指导及健康宣教,观察组予以提高自我效能感及强化健康宣教,采用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8条服药依从性量表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心理负担情况、药物依从性及主观幸福感,并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与健康宣教,分析不同程度自我效能感联合健康宣教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负担评分、服药总依从率、主观幸福感总评分、正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负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与健康宣教对患者心理负担总评分、服药总依从率及主观幸福感评分、正性因子均呈正相关,与负性因子呈负相关,且不同程度的自我效能感与健康宣教相关性不同。结论:增强自我效能感并强化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心理负担,同时显著提高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药物治疗依从性效果。方法将160例老年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实验组(81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常规药物治疗,6个月电话随访1次;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出院后12个月内,根据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原因,实施电话随访,共8次(如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服药依从性欠佳则随时予增加随访次数)。比较出院后12个月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冠状动脉再狭窄率、再住院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冠状动脉再狭窄率、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话随访能提高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维度心脏康复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220例PCI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心脏康复模式,观察组进行多维度心脏康复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康复锻炼[采用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EAQ)]、心功能[采用心功能分级(NYHA)]、预后[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及出院后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再入院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MMAS-8、EA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NYHA分级、SA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0.01);出院6个月,观察组MACE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心脏康复模式能够提高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心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管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患儿生存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儿出院后进行常规性出院指导,观察组患儿出院后行延续性护理管理,分别于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患儿生存质量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儿定期复诊、按医嘱服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合理作息等方面的依从性。结果:与出院时相比,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SF-36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P0.05),且SF-36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出院后6个月定期复诊、按医嘱服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合理作息等方面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管理可提高患儿自护能力,改善患儿生存质量,有利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因检测联合专人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CCU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进行基因检测及不同随访方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治疗指导用药,传统当班责任护士健康宣教及出院后电话随访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因检测联合专人管理。两组患者随访1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再住院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住院时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后第6,12,15个月,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因检测联合专人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再住院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