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纽曼健康系统模式下三级预防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焦虑、抑郁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基础上实施纽曼健康系统模式下的三级预防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入组3个月后门诊随访时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曼健康系统模式下的三级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脊髓损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康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运动训练及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两组干预后SAS、SDS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方法 120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60例,比较2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升高,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希望理论干预对晚期肝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以2013-01—2014-09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的180例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加希望理论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和抑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AS和S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评分和SDS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希望理论干预护理可有效缓解晚期肝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骨科手术卧床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骨科手术需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心理干预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损伤鉴定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名精神损伤鉴定患者的家属按案件受理顺序分为观察组63名和对照组61名,观察组给予一对一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第4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CL-90总分、项目总均分及SAS、SD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损伤鉴定者家属进行及时、恰当、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家属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下肢毁损伤急诊截肢患者术后对改善焦虑和抑郁状态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下肢毁损伤急诊截肢患者28例,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的1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的14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而干预组除按常规护理外还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术后1周、2周和4周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术后1周干预组与对照组的SAS、SD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和4周干预组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下肢毁损伤截肢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树立生活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消极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与抑郁心理变化情况,通过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定两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正确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消除消极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心理障碍及病情改善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各58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评估,比较两组患者SDS、SAS分值.结果:73.41%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以抑郁、焦虑多见.经过心理护理之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心理护理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心理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1.
刘俊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130-1131
目的 了解心理干预对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心理干预组进行常规治疗加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前,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治疗12周后,再次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并作干预前后比较分析.结果 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患者治疗12周后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现象,有必要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干预前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干预7 d后,观察组SAS、SDS、SCL-90、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况与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围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0例膀胱肿瘤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膀胱肿瘤围术期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有效性.[方法]将7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音乐疗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1周后两组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治疗组SDS及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更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焦虑及抑郁状态,加速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941-1942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循环化疗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循环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78例,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干预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抑郁焦虑状态进行评价。干预组干预后2周和6周SDS和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干预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恶性肿瘤循环化疗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抑郁和焦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后的心理状况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1例。初次就诊时,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1个月后,再次评价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情况,并和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对视神经间接损伤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视神经间接损伤患者68例,将患者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对视神经间接损伤患者负性情绪有积极影响,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病(MS)患者心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M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MS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HAMD、HA-MA、SAS、SDS、SCL-90评分优于干预前(P<0.01),干预组干预后HAMD、HAMA、SAS、SDS、SCL-90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MS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青年女性颌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青年女性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P〈0.05),2组干预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青年女性颌骨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其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屏南县医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加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结果:护理前2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