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甄权是初唐时期著名的针灸医家,对他精湛的针术,医书、史书均有记载。如《千金翼方》云:“安康公李袭兴(按:《新唐书》作“李袭誉”)称武德中出镇潞州……时有深州刺史成君绰忽患颈肿如数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已三日矣。以状告余,余屈权救之,针其手次指之端(相当于“商阳”穴,而《铜人经》于“少商”穴下引录此文,后世针灸书咸从之,误也,考证从略)如食顷,气息即通,明日饮噉如故”。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甄权编撰的针灸著作有:《针经钞》三卷、《针方》一卷、  相似文献   

2.
刘樊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8):542-543
《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可见上古医者非常重视灸法的作用。艾灸温阳益气、温经通络、散寒止痛、行气通郁之功是针石难以比拟的。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对灸法的运用甚多,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对外治灸法的记载颇为丰富,并有专篇论述。如《千金要方》:"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  相似文献   

3.
三姓考正     
叶明柱  冯禾昌 《中国针灸》2005,25(12):898-899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疥癣第四》(以下简称《千金》)载“灸癣法:日中时,灸病处影上,三姓灸之。”魏稼等所编《〈千金〉针灸临床类编》(以下简称《类编》)认为:“姓”为“炷”之讹字,当作“三炷”。此说值得商榷。最早认为《千金》所用“姓”字为“炷”字之误者,是日本江户时期医家多纪元坚等所撰《影宋本千金方考异》(公元1849年)中称:“‘姓’恐‘炷’譌。”《类编》或据此。然《千金翼方.卷二十四》亦收录此法,文字虽略有出入,而“三姓”却沿袭《千金》,并无不同。又《千金翼方.卷十一》(以下简称《翼方》)还有灸牙痛法:“取桑…  相似文献   

4.
点灸疗法     
点灸疗法,是安徽针灸医院周楣声老中医数十年临床经验之结晶。其法源于古代的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灯芯草灸法。明初朱权《寿域神方》卷三“灸阴症”载“用纸实卷灸,以纸隔之点穴……”与周氏“点灸疗法”更有相同处。1.灸具及灸法灸具为1支点灸笔(亦称阳燧棒)和1张点灸纸。点灸笔长150mm,直径约5mm,呈赭色,由多种中草药经特殊加工而成。点灸  相似文献   

5.
“厥阴俞”一穴,今针灸类辞典及教科书皆言出自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笔者近年逐句、字探究唐·孙思邈二部《千金方》针灸,以为有误,当出《千金要方》。考辨如次: 综览《千金方》,有关“厥阴俞”者有三名,一曰“阙输”,《千金要方·肺脏》卷17云:“胸膈中气,灸阙输随年壮。扁鹃云:‘第四椎下两旁各一寸半名阙输’。”二曰:“巨厥输”。《千金翼方·针灸中》卷27曰:“第四椎名巨厥输.主胸膈中气,灸随年壮。”三曰:“厥阴输”。《千金要方·膀胱腑》卷20云:“胸中膈气聚痛,好吐,灸厥阴输随年壮,在第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那么,“阙输”、“厥阴输”、“巨厥输”三名有何内在联系?笔者以为,穴名虽三,其穴则一,即“厥阴  相似文献   

6.
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要方》)第29卷、第30卷和《千金翼方》(以下简称《翼方》)第26卷、第27卷、第28卷设针灸专篇,总结了唐和唐以前针灸学发展的成就,论述了针灸基础理论及临床经验,现就《千金方》灸疗法则简要考述于下。一、施灸材料与器具《千金》施灸材料仍以传统的艾叶为主,常用农历三月三或五月五日摘采阴干的艾叶三月三日艾多用于治疗急性暴病,取其火力强:五月五日艾叶多用于治疗陈顽难病,取其药力峻猛:如《翼方》卷17中“第一论”  相似文献   

7.
关于针灸处方四大要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灸处方,即针灸临床治疗的实施方案。孙思邈《千金翼方》26卷《取孔穴法第一》谓:“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指出处方是针灸辨证论治的中心环节。针灸处方的内容,有人认为选穴至关重要,也有人认为足够的刺激量是决定疗效的关键之一。然而,作为全面的处方,应当包括腧穴、疗法、操作、时间四大要素。只有恰当优选和组合应用这四大要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针  相似文献   

8.
"温针"之名首见于《伤寒论》《,千金翼方》有云"凡病皆由气血奎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通之";《灵枢·寿天刚柔》中记载"黄帝曰:刺寒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焠之"。由此可见,祖国医学"温针"历史源远流长。内热针源于温针灸,是一种基于人体解剖学而兴起的新型针尖针体均可控温的治疗手段,在操作方面更加安全、简便、有效、环保,适宜推广,成为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的又一创新利器。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两者理论依据、操作方式、适应症的异同,揭示了两者相互交融、一脉相承的关系,体现了中医治疗手段的守正创新,从而逐渐阐明内热针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针灸升提法的临床应用210029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邱仙灵针灸升提法是用针灸以升阳益气,提举下陷的治疗方法,应用于清阳不振、气虚下陷的各种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下者举之”。《灵枢·经脉》篇谓:“陷下则灸之”。《官针》篇说:“上气不足,推而扬之...  相似文献   

10.
“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浅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必取三里 ,灸必加关元”,就是在针灸治疗或保健实践中 ,针刺时必取足三里 ,灸时必加关元穴。这一原则 ,作为我们治疗与保健的基本原则之一 ,运用于临床 ,具有相当的普遍性。1 关于“针必取三里”足三里 ,又名下陵 ,出《灵枢·本输》篇 ,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内经》云 :“合治内府”,胃与肠相连 ,所以 ,胃肠疾患可取此以治 ,然参考诸文献 ,其当能治一切脏腑经络气血之疾。《千金翼》云 :足三里“主腹中寒 ,胀满 ,腹中雷鸣 ,气上冲胸 ,喘不能久立……胸腹中瘀血 ,小腹胀……伤寒热不已 ,热病汗不出……口苦壮热……喉痹不能言……胃气不…  相似文献   

11.
陈秀华 《中医杂志》2002,43(5):396-396
古云:“急则用针,缓则用药”,“药之不及,针之所及”。刺血疗法是中医学中独特而重要的急救方法,现就刺血疗法在中医急症中的应用简介如下。刺血泻热:急症病因多火热。刘河间在《素间·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指出:“热无度不可止,刺陷骨穴出血。……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他主张刺肘膝以下特定穴出血以泻郁热,创制了八关大刺法治疗急症。后世认为八关在手十指间指蹼缘。《针灸聚英》指出:“偷针眼,视其背上有细红点为疮,以针刺破即差,实解太阳之郁热也。”《针灸大成》云:“十宣治乳蛾,用三棱针出血,大效。”《灵枢·寒热论》记  相似文献   

12.
苏礼 《陕西中医》2000,21(4):186-187
<正> 九十年代,笔者等先后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资助的“千金方古本的发掘整理研究”、“千金翼方整理研究”两项中医药科研课题,现各项CBDM定研究目标均已完成,其最终成果《孙真人千金方》、《千金翼方校释》、《备急千金要方校释》(繁体、简体本)三部四种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公世。本文谨就笔者在千金方有关问题校释中的点滴体会略述如下。 1 阿是穴 阿是穴之称首见于《要方》卷二十九针灸上·灸例第六:“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  相似文献   

13.
艾灸疗法是基于传统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中医外治法。《灵枢·官针》:“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艾灸的治疗效果十分突出。但传统艾灸操作方法复杂,难以有效解决艾烟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限制了艾灸疗法的应用。长期以来,市场上的艾灸器材种类繁多,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虽然给人们带来一些便利,同时也一直存在着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14.
灸法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能》曰:"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由此可见,灸疗的范围很广,有些疾病用针刺或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使用灸法,针灸并用.唐代王焘在其《外台秘要·中风及诸风方》中倍加注意灸疗的应用,提出灸为"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  相似文献   

15.
王洪彬  崔建美  赵舒  孙娜 《陕西中医》2014,(10):1423-1424
<正>"灸随年壮"是指治疗某些疾病时采用的艾灸壮数与患者年龄相同,即年几岁,灸几壮[1-2]。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灸随年壮"为艾灸剂量广泛的应用于内、外、妇、儿、皮肤等各个科室各个系统的疾病。1内科疾病1.1神经系统疾病在防治中风方面,《千金翼方·卷第十七·中风下·中风第一》记载"先灸百会,次灸风池,次灸大椎,次灸肩井,次灸曲池,次灸间使,各三壮;次灸三里五壮。其炷如苍耳子大,必须大实作之,其艾又须大熟,从此以后,日别灸  相似文献   

16.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总结唐和唐以前医学发展的成就,纂著了我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要方》)、《千金翼方》《以下简称《翼方》),两方合称《千金》。《千金》针灸学有许多震古烁今的重大研究新成果,对针灸学的发展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是针灸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针刺法的论述较前有所发展,仅考述于后。一、针具《内经》有“九针”,《千金》皆沿用之。但常用的针分两类,即“白针”、“燔针”。白针包括毫针、锋针、铍针及大针。燔针是指火针,火针亦是锋针。《翼方》卷29针灸下日:“九针最妙”。《…  相似文献   

17.
针灸器械从《黄帝内经》之长针、火泻灸法、《伤寒论》温针灸、《肘后备急方》瓦甑灸法、《肘后备急方》隔物灸、《千金翼方》苇管灸、《寿域神方》按摩灸、核桃壳灸,到梅花针灸学派第六代传人周楣声"改革灸具,创新灸法",发明了喷灸仪、灸架、点灸笔等20余项温灸器,针灸器械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重针轻灸,重科研轻临床,重实验轻应用,医院内针灸与民间针灸水平参差不齐,灸法操作流程不合理,艾叶等原材料浪费严重、利用度有待提高。艾灸器械和方法仍然是制约灸法发展的主要环节,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够重视针灸器械,特别是灸具的研究创新。  相似文献   

18.
<正>隔物灸疗法是指将药物、药物研末混合物或其他物体置于相应穴位上,再把艾柱放其上,使皮肤与艾柱隔开进行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对古代隔物灸文献的分析,总结古代隔物灸隔物种类及所治疾病的特点。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主要以电子书籍《中华医典》中收录的先秦到清代的所有针灸推拿医学专著以及《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综合性书籍中涉及隔物灸  相似文献   

19.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医说》卷二云:“若要安,三里莫要干”(化脓灸后,灸疮未愈之前即为不干)。《针灸资生经·第三虚损》:“气海者,元气之海也,人以元气为本,元气不伤,虽疾不害,一伤元气,无疾而死矣。宜频灸此穴,以壮元阳,若必待疾作而后灸,恐失之晚也。”《外台秘要》三十九卷指出:“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足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扁鹊心书》:“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针灸资生经》:“予旧多病,常苦气短,…  相似文献   

20.
火针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有效的疗法。《内经·灵枢》称之为“燔针”;《伤寒论》称之为“烧针”。历代医家通过实践又扩大了它的治疗范围。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有火针治疗痈疽的记载:“针唯令极热,热极便不痛。”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描述火针疗法更详细:“火针即焠针,频以麻油蘸其针,灯上烧,令其通红……宜破痈疽发背,溃脓在内,外面无头者,但按毒上软处,是已溃脓……决破出脓一针。”国内五十、六十年代曾有报导,火针疗法治疗淋巴结结核取得很好的疗效。一、临床应用七十年代初,我科已开始采用火针治疗脓疡,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