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溶剂萃取及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经UV,IR,1H-NMR,13C-NMR,MS以及化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是木犀草素(Ⅰ)、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苷(Ⅱ)、木犀草素-7-O-β-半乳糖苷(Ⅲ)、槲皮素(Ⅳ)、槲皮素-3-O-β-葡萄糖苷(Ⅴ)、槲皮素-3-O-β-半乳糖苷(Ⅵ)、广寄生苷(Ⅶ)。结论这些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2.
3.
罗布麻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目的:研究罗布麻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ODS柱色谱分离,用波谱学方法确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7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山柰酚(Ⅰ),槲皮素(Ⅱ),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Ⅲ),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Ⅳ),香草酸(Ⅴ),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2→1)-O-β-D-葡萄吡喃糖苷(Ⅵ),胡萝卜苷(Ⅶ)。结论:化合物Ⅰ,Ⅴ,Ⅵ,Ⅶ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地菍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为野牡丹科植物地的全草 ,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 ;越南也有。味甘微涩 ,性稍凉。地具有活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便血、痢疾、痈肿、疔疮 [1]。报道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2 ]。根显酚类、氨基酸、鞣质及糖类反应。地的植物资源丰富 ,但是关于地化学成分的研究 ,尚未见报道。前文已报道了地水溶性多糖的研究 [3 ] ,本文继续报道地的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共分离了 1 6种化合物 ,用化学和波谱分析…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Diaion HP-20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等手段从草珊瑚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的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嗪皮素(1)、异嗪皮啶(2)、槲皮素-3-氧-葡萄糖醛酸苷(3)、山柰酚-3-O-葡萄糖醛酸苷(4)、绿原酸(5)、咖啡酸(6)、迷迭香酸(7)、迷迭香酸-4-氧-葡萄糖苷(8)、异香草酸(9)、β-hydroxypropiovanillone(10)。结论化合物3、5、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黄槿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槿Hibiscus tiliaceu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和波谱技术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槿枝叶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β-谷甾醇(2)、香草醛(3)、syriacusin A(4)、hibiscolactone(5)、莨菪亭(6)、臭矢菜素C(7)、反式丁烯二酸(8)、山柰酚(9)、槲皮素(10)、胡萝卜苷(11)、壬二酸(12)、丁二酸(13)、芦丁(14)。结论化合物7、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8、12~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地菍黄酮类化合物对人血清白蛋白Maillard反应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内氨基酸及蛋白质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 (Maillard反应 ) ,反应的终产物AGE(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在糖尿病患者的肾组织、角膜蛋白、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部位、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硬脑膜内及人体皮肤中积蓄。研究表明 ,AGE与糖尿病肾脏合并症、糖尿病性白内障、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性痴样症的发病及人体的老化相关〔1~ 5〕。由于蛋白质糖基化反应作为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病机制学说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 ,故AGE抑制剂的开发研究受到很大的重视。氨基胍作为糖尿病治疗物已开始应用于临床 ,其作用机理是阻碍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刺槐花Robinia pseudoacac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 LH-20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光谱分析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刺槐花的醋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麦芽酚-3-O-[6′-O-(4″-羟基-反式-桂皮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2)、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山柰酚(6)、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7-O-α-L-吡喃鼠李糖苷(7)、山柰酚-3-O-β-D-半乳糖-7-O-α-L-鼠李糖苷(8)、D-甘露醇(9)、D-3-O-甲基肌醇(10)。结论化合物1、3、8~10为首次从刺槐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菟丝子及南方菟丝子的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菟丝子及南方菟丝子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查菟丝子种间及不同寄主植物对四种黄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寄主植物上的菟丝子及南方菟丝子中均含有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金丝桃苷等4种黄酮化合物。金丝桃苷含量较高,为2.790~6.502 mg/g;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的含量范围分别是0.025~0.176 mg/g、0.001~0.213 mg/g及0.001~0.077 mg/g。结论:菟丝子中槲皮素及金丝桃苷的含量高于南方菟丝子;而南方菟丝子中,山柰酚及异鼠李素的含量高于菟丝子。四种黄酮化合物的含量与寄主植物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研究地心芩总黄酮(Melastomadodecandrumflavonoids,MDF)清除氧自由基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以黄嘌吟-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研究MDF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分别以NAPDH-维生素C和Fe2+-半胱氨酸系统诱发的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的产物,研究MDF抗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MDF能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其IC50为46·4mg/L;能抑制小鼠肝匀浆自氧化,能有效地抑制NAPDH-维生素C和Fe2+-半胱氨酸系统诱发的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对肝线粒体有保护作用,并呈浓度依赖作用。结论:MDF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并能预防性对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性损伤,对肝线粒体的氧化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地菍总黄酮体外抗小鼠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地菍总黄酮(Melastoma dodecandrum flavonoids,MDF)清除氧自由基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以黄嘌吟-黄嘌吟氧化酶系统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研究MDF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分别以NAPDH-维生素C和Fe^2+-半胱氨酸系统诱发的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的产物,研究MDF抗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MDF能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其IC50为46.4mg/L;能抑制小鼠肝匀浆自氧化,能有效地抑制NAPDH-维生素C和Fe^2+-半胱氨酸系统诱发的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对肝线粒体有保护作用,并呈浓度依赖作用。结论:MDF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并能预防性对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性损伤.对肝线粒体的氧化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