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7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头部伤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在颅脑损伤死亡患者中占29%~43%。对DAI的发病机制、损伤特点、影像学特征、分型、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于2001年1月-2006年10月共收治76例DAI患者。  相似文献   

2.
李言秀 《西南军医》2011,13(4):742-743
弥散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DAI是原发性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惯性力所致的弥散性脑损伤.临床表现以伤后持续性昏迷和伴发脑干受压病征为主,病情危重,预后差,伤残率和病死率高,是颅脑损伤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重型脑损伤中占20%,病死率高达42%~62%.最常见于车祸颅脑损伤病人,也可见于高空坠落伤者[1].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及时治疗、合理的护理对策是改善患者伤情和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方冬秀  胡丽娟  廖凯兵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142-1144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严重的闭合性脑损伤,也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重度致残、植物状态生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美国每年有210万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 injury,TBI)患者,在非占位性TBI病死率和致残率中DAI占35%[1]。所以早期正确诊断DAI对指导治疗及预后判  相似文献   

4.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颅脑损伤中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损伤,以胼胝体、脑干等脑中线部位局灶性病变及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为特征,患者常伤情重,治疗难,预后差[1].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表明,DAI的发生有其独特的致伤机制,即由外力使颅脑产生旋转和(或)直线加速度,脑组织内部发生剪应力作用导致神经轴索和小血管损伤,同时颅脑特殊结构对于应力分布和应变响应也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影响DAI病灶的形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5.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颅脑损伤中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损伤,以胼胝体、脑干等脑中线部位局灶性病变及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为特征,患者常伤情重,治疗难,预后差[1].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表明,DAI的发生有其独特的致伤机制,即由外力使颅脑产生旋转和(或)直线加速度,脑组织内部发生剪应力作用导致神经轴索和小血管损伤,同时颅脑特殊结构对于应力分布和应变响应也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影响DAI病灶的形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颅脑损伤中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损伤,以胼胝体、脑干等脑中线部位局灶性病变及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为特征,患者常伤情重,治疗难,预后差[1].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表明,DAI的发生有其独特的致伤机制,即由外力使颅脑产生旋转和(或)直线加速度,脑组织内部发生剪应力作用导致神经轴索和小血管损伤,同时颅脑特殊结构对于应力分布和应变响应也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影响DAI病灶的形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7.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与救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头部遭受加速性旋转外力作用时,因剪切力而造成的以脑内神经轴索肿胀断裂和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脑损伤,多数病情危重,是颅脑损伤后植物生存、重残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也是临床救治的重点和难点。我院1997—2004年收治86例DAI患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是外伤直接引起的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是闭合性颅脑损伤中最严重的原发性损伤之一,占重型颅脑损伤20%,占死亡病人的29%-43%。其临床特点为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这就给临床治疗和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早期行亚低温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将大大提高病人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命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4年8月至2003年8月收治的105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70例,非手术治疗35例。死亡23例(21.9%),存活82例(78.1%)。随访8个月至4年,49例恢复正常,29例CT提示脑软化灶,4例继发外伤性癫痫。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应尽早确诊,选择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是降低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头部旋转、成角运动造成的广泛的白质损害,是颅脑损伤患者致死、植物生存状态的重要原因。深入研究其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其诊断水平和患者预后评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于1988年由Gentry等。最早用于颅脑损伤的诊断,近年来在DAI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11.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由颅脑损伤导致的大脑半球、胼胝体、脑干(有时为小脑)轴突的弥漫性损伤,其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恢复困难.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高压氧治疗并常规治疗48例DAI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常规治疗的DAI患者45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由颅脑损伤导致的大脑半球、胼胝体、脑干(有时为小脑)轴突的弥漫性损伤,其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恢复困难.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高压氧治疗并常规治疗48例DAI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常规治疗的DAI患者45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由颅脑损伤导致的大脑半球、胼胝体、脑干(有时为小脑)轴突的弥漫性损伤,其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恢复困难.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高压氧治疗并常规治疗48例DAI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常规治疗的DAI患者45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在外力作用下颅脑加速度运动过程中造成的轴索和小血管损伤[1,2].DAI是一种严重的闭合性脑损伤,是引起死亡、严重残疾及植物状态的主要原因,尤其合并明显出血的患者预后更差[3].因此,明确有无出血灶、出血灶的量及部位对预测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价值.笔者旨在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在出血性DA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压氧综合治疗弥慢性轴索损伤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原发性颅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 ,其临床特点是病情危重 ,治疗困难 ,死亡率高。为了探讨高压氧 (HBO)对其疗效的影响 ,我们收集从 1992年 5月~ 1996年 5月和 1996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两组 DAI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发现应用 HBO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结果 ,现报告如下 ,供同道们参考。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76例 ,我们将 1992年 5月~1996年 5月收治的 DAI 36例 ,由于未用 HBO治疗 ,定为对照组 ;而将 1996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DAI 40例 ,由于应用 HBO治疗 ,…  相似文献   

16.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导致非火器性颅脑损伤患者重残及植物生存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脑组织的加速、减速及旋转运动均可造成DAI,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轴索断裂后形成轴索球。本文综述了DAI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1972年1月至1982年5月共收治急重型颅脑损伤365例,死亡125例(其中特重型颅脑损伤65例,急重型颅脑损伤60例;闭合性颅脑损伤10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7例),死亡率为34.2%。1974年以前死亡率为40.3%。1974年以后为32.9%入院后6小时内死亡率为13.6%。现对本组死亡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原因,探讨降低死亡率的可行措施。方法选取1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脑水肿、脑肿胀、颅内高压等致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6例患者中,入院后24 h 内死亡36例(24.65%),24 h后死亡11例(7.53%),死亡率达32.2%。死亡原因主要有:合并伤伴休克(17.0%)、弥漫性轴索损伤(12.8%)、多发脑挫裂伤伴脑肿胀(48.9%)、原发性脑干损伤继发颅内损伤(21.3%)。结论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患者颅内高压、血肿及脑肿胀等并发症;对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并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是早期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弥漫性轴索损伤(DIA)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中的特殊类型,其预后在颅脑损伤的各种类型中相对较差。1996~2002年,我院共收治弥漫性轴索损伤92例,占同期颅脑外伤的2.2%,占同期重型颅脑外伤的8.5%。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死亡原因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颅脑损伤死亡原因探讨赵洪洋李美华回顾性总结我科47例颅脑损伤死亡病例,探讨各种死亡原因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防治措施,并对颅脑损伤的临床评价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临床资料我院自1994年1月~1996年7月共收治颅脑损伤536例,死亡47例,死亡率为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