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早产儿通过未闭的动脉导管,常有明显的左至右分流,这可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婴的心肺功能恶化,引起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且用毛地黄和利尿剂治疗常无效,以致需要手术结扎动脉导管。前列腺素能影响动脉导管平滑肌的张力,有人提出应用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药物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使导管收缩,甚至完全关闭。消炎痛为强有力的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甚至在用药后24小时内就可使导管关闭。应用氯喹亦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导致血液左向右分流,若分流量比较大,将使由於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而已受损伤的肺功能更进一步地恶化,亦可影响其他肺部疾患的临床过程,如Wilson-Mikity综合征、新生儿肺炎或频繁发作的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等。因此,对於PDA伴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其他肺部疾患早产儿的处理,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成为热烈争论的问题,其中特别是应用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的药理作用来关闭动脉导管,并且在严重PDA患儿中作为取代手术结扎的可能措施,已陆续有过报道。本文就此问题作进一步介绍。  相似文献   

3.
1975年Sharpe首先提出用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消炎痛关闭动脉导管的可能性。Heymann等(1976)的动物实验证明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乙酰水杨酸能引起羊子宫内正常胎羊的动脉导管收缩,从而提示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对关闭早产儿动脉导管可能有效。继之,不少作者的临床研究获得满意结果。Friedman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消炎痛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 方法  对确诊为早产儿PDA的 2 0例患儿 ,以消炎痛每次 0 1~ 0 3mg/kg鼻饲给药 ,每 12小时一次 ,共用 3次为一疗程。结果 :第一个疗程PDA闭合为 16例 ,第二个疗程PDA闭合1例 ,3例未闭合。 结论  消炎痛关闭早产儿PDA成功率高 ,给药时间早 ,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消炎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消炎痛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早产儿PDA的20例患儿。以消炎痛每次0.1~0.3mg/kg鼻饲给药,每12小时一次。共用3次为一疗程。结果:第一个疗程PDA闭合为16例。第二个疗程PDA闭合1例.3例未闭合。结论 消炎痛关闭早产儿PDA成功率高,给药时间早,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药物治疗,是指对心功能不全的治疗和动脉导管收缩的治疗。这两种疗法已成为小儿科医生治疗早产儿所必须的疗法。但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尚未确立,故仅从生理学和药理学方方面已被证明的问题加以解说。胎儿期,由左心室和右心室共同输送血液给胎儿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出生胎龄<28周的超早产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EPI)中.血流动力学异常的PDA如持续存在,不仅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还是早产儿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关于早产儿PDA的管理一直是新生儿医...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 (PDA)发生率、影响因素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提供监测及干预治疗的建议。方法  86例胎龄 2 8~ 3 6周、无呼吸机治疗 (未用或已停用 )的早产儿 ,出生 2~ 5d行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为PDA的早产儿动态超声心动图监测。结果 生后 3~ 4d超声心动图诊断PDA 2 2例 ,胎龄 (3 3 .1± 2 .0 )周。生后 8.5d 2 0例复查 ,16例动脉导管自行关闭 ;4例PDA早产儿经治疗 ,动脉导管关闭 2例 (1例吲哚美辛 ;1例动脉导管再开放 )。最终遗留PDA 3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出生体质量越低 ,PDA发生机率越高 (χ2 =2 .890 7 P =0 .0 891) ;生后窒息及严重疾病增加PDA发生的危险性 (χ2 =4.3 72 9 P =0 .0 3 65 ;χ2 =11.65 90 P =0 .0 0 0 6)。PDA存在使早产儿左心房 /主动脉根内径比值增高 (1.0 8± 0 .18vs 1.0 0± 0 .0 7 P =0 .0 48) ,心功能良好。结论 平均胎龄 3 3周、平均日龄 3d、一般状况较好的早产儿超声心动图诊断PDA机率 2 5 .6% ,85 %早产儿PDA可自行关闭。低出生体质量、出生窒息、严重疾病及症状性PDA发生或持续均是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治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影响早产儿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胎龄和体重越小,发病率越高 [1].早产儿动脉导管管壁薄,缺乏肌肉组织,对氧等刺激收缩的因素敏感性低,对前列腺素等松弛平滑肌的因素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1.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疾病。在早产儿,尤其是低体重儿中其发病率更高。如未及时治疗,往往会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肺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及对症治疗,该文对低体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若未及时诊断与处理,常可诱发或促进充血性心衰、慢性肺疾病、颅内出血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等的发生发展,是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对早产儿PDA的深入研究,一些新的诊疗技术日趋成熟,在临床上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常规的消炎痛三剂疗法治疗早产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sPDA)合并呼吸道疾病时,复发率很高,约3O%病例再发生在到右的分流。作者在3次连续性对照研究中发现,消炎痛给药后10小时引起导管收缩的血清浓度约1.0μg/ml。延长消炎痛治疗使浓度维持在0.5μg/ml,对抑制两种血管扩张性前列腺素PGI_2及PGE_2是有效的。病人及方法前瞻性研究1982~1985年西德一组32名早产儿sPDA,出生体重650~2900克,胎龄25~34周。试用消炎痛分为负荷期、维持期及清除期。治疗开始剂量为0.2mg/kg,肌注,每次间隔12小时,继续用2次,试图在此负荷期的第3次投药后  相似文献   

15.
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观察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发生症状性PDA的早产儿22例,出生体质量(1426.59±355.74)g,胎龄(29.95±2.53)周。用口服布洛芬混悬滴剂治疗,布洛芬10 mg/kg,共3次,间隔24 h。用药期间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血糖、尿量、胆红素、电解质。治疗结束后复查肾功能、血常规、超声心动图、头颅B超。结果经治疗14例(63.63%)PDA关闭,疗效与出生体质量有关,出生体质量≥1500 g疗效好于出生体质量<1500 g(P<0.05)。3例(13.64%)在PDA关闭后发生再开放。13例(59.10%)患儿用药后出现一过性少尿[尿量<1 mL/(kg.h)],均发生于第1次给药后;治疗前肌酐和尿素水平与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小板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0例(45.56%)发生喂养不耐受,经减少喂养量或暂停喂养后均好转。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PDA有一定疗效,且安全,使用方便,但尚需进行早产儿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临床对照研究以明确其疗效,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出生48h后进行超声检查诊断PDA的患儿为病例组,按2.5∶1的比例从动脉导管关闭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对照组。将两组早产儿的产科合并症、宫内情况、早产儿相关疾病、生后干预及相关检验指标进行对照研究。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组96例,对照组25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母亲产前用药情况、早产儿相关疾病及生后干预与PDA相关。趋势卡方检验等级效应分析显示,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PDA发生率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感染和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是PDA的独立危险因素,胎龄为独立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2.183、2.935和0.806),P均<0.05。结论本研究中,早产儿PDA与小胎龄、低出生体重、合并感染及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早产儿的特殊生理状态,其自发关闭率较高,但持续PDA开放,不仅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还可增加患儿的死亡率。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和布洛芬,其关闭PDA的疗效已被公认,但也引起心、脑、肾、肠的血流减少,布洛芬对器官血流的影响更小,特别是能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一过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手术结扎是目前关闭PDA的最确实方法,但仍存在发生单侧声带麻痹、气胸、乳糜胸及脊柱侧弯等并发症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肺结构和功能的发育成熟,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自然关闭的可能性较大。但部分PDA分流量大的早产儿很快出现左心衰竭,并易患呼吸道感染。目前国内使用消炎痛关闭动脉导管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其肾脏损害的副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采用美林治疗PDA取得了与消炎痛治疗同样的疗效,减少了肾脏损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口服美林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2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肺结构和功能的发育成熟,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自然关闭的可能性较大。但部分PDA分流量大的早产儿很快出现左心衰竭,并易患呼吸道感染。目前国内使用消炎痛关闭动脉导管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其肾脏损害的副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采用美林治疗PDA取得了与消炎痛治疗同样的疗效,减少了肾脏损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研究发现,早产儿PDA的发生除与自身动脉导管的组织发育不成熟、不易发生重塑有关外,还与动脉导管对氧、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异常相关;遗传因素也参与早产儿PDA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