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披风式潜水面罩(以下简称面罩)是潜水装具的主体——呼吸器。为了使我国潜水装具的更新换代和满足防救事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借鉴国外几种先进面罩的结构优点,研制出国产新型面罩。试验检测和使用证明,各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能满足援潜救生和潜水作业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
海军航保部为满足防救部队大深度潜水的需要,于1997年上半年在海军医研所举办为期10天的“海军潜水混合气体配制与分析培训班”,这是根据海军1997年度航海保证工作计划而开设的,由该所潜水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和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教员培训。学员来自各舰队防救大队、广州测量大队、潜艇支队及潜艇学院、海军医高专等单位。  相似文献   

3.
1997年11月22日17:30,我海军8名潜水员,从100mHe-O_2饱和环境下,安全减压出舱,标志着我海军现场大深度He-O_2饱和-巡回潜水实潜训练获得圆满成功。训练是在南海舰队榆林基地防救船大队,南救506船上,利用我国第一次自行设计建造的艇用300m饱和潜水系统进行的。从10月6日开始,参训人员进入第一阶段饱和潜水基础理论学习,设备系统装置、装具的熟悉和操练;然  相似文献   

4.
SCNR是半闭式氮氧循环呼吸器(semi-closed circuit nitrogen-oxygen rebreather)的缩写,SCNR型潜水装具主要用于40m以浅的浅滩潜水,使用的呼吸气体为氮氧混合气。该装具可以极大地改善潜水作业的实际条件,有效保障水下作业的安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潜水作业的效率,为军队提供了—套新型装具,对提高我军防险救生、解决部队潜水实际问题将起到良好的技术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5.
简讯     
海军举行空气自携式潜水竞赛海军于1991年9月10~15日在海军医学研究所举行首届空气自携式潜水竞赛。各防救部队、海测大队、试验基地、海医所等8个代表队51名潜水员,经过5天竞赛,决出9个单项的前3名。旅顺防大王守利、北海防大鲍兆强、旅顺防大刘培喜分别获个人三项全能前三名;北海防大、旅顺防大、试验基地分获团体部分前三名;海医所获精神文明队。(曲志兵)  相似文献   

6.
由海医所科研人员编制完成的《舰艇军需设施规范》,在上海通过了由海军后勤军需部主持召开的技术审查会的审查。我国舰艇种类繁多,型号复杂,以往,配置舰艇军需装备无统一规定,影响了舰艇军需装备建设。科研人员在认真实地调查、查询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规范。该规范首次全面规定了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军需保障设施的配置要求。规范内容既考虑到我国舰艇现有军需装备情况,又能满足海军未来发展需要,对于加强我海军舰艇装备的现代化建设,完善舰艇军需设施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携式潜水装具是一套脱离水面、直接支持潜水员的、自给自足的单人水下生命支持装置.应用自携式潜水装具执行轻潜水作业任务,必须由身心健康、训练有素、能在水下自由游泳及独立执行潜水技术任务的潜水员[1]携可靠的潜水装具来完成.为了提高我海军轻潜水作业能力,海军某部组织了自携式潜水装具的潜水训练,笔者为此次训练提供了医学保障,保证了训练人员的安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1987年6~7月,海军组织一次大深度现场邦司(bounce)、饱和潜水。由东海舰队301船担负此项任务,海军医学研究所、二军大海医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东海舰队防救部队等11个单位共同协作完成。这次实潜作业的成功,累积了宝贵的资料。标志  相似文献   

9.
为今后在海上实施大深度饱和潜水实潜打好基础,由海司航保部牵头,南海舰司航保处主持,海军医学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的94海军饱和潜水预训班训练,于1994年lO月30日至11月25日,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的饱和潜水综合实验室内进行。参训的12名潜水员在完成为期9天的饱和潜水技术基础理论和有关生理医学知识的学习,饱和潜水设备系统和国产 HS-801新装具的操作使用,以及进行了管供式潜水和潜水钟帮司潜水(bounce diving)等一  相似文献   

10.
1概述为了适应人类向海洋进军的需要,潜水技术、潜水装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潜水装具是为了适应水下环境佩戴在潜水员身上的所有器材之统称。当前,潜水装具在商业潜水、军事潜水、娱乐潜水和科教潜水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潜水装具通常可分成常规潜水装具、饱和潜水装具和  相似文献   

11.
海军为普及饱和潜水技术,适应部队和四化建设发展需要,1984年8月16日~10月23日,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举办了首次饱和潜水技术训练班,取得园满成功。这是国内第一次举办的较大规模的饱和潜水技术训练班。训练期间,海军刘华清司令员、杨国宇付司令员、海后王建英付部长在所内视察期间,分别到饱和舱看望了潜水人员和工作人员,并和  相似文献   

12.
潜水装具是为潜水员在水下工作提供安全用气、御寒保暖和水下作业所需佩戴的全部器材的总称。潜水装具通常由潜水呼吸器、潜水服及其附件组成。目前我国拥有各类潜水装具20多种,常用的有10多种。潜水装具按照不同的着眼点可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按照承受静水压力的能力,可分为抗压的潜水装具和不抗压的潜水装具^[1],还可以按照功能、气源、呼吸回路进行分类,但这些分类都是相对的旧J^[2]。  相似文献   

13.
1994年6月,为了了解潜水训练的营养需要情况和膳食调配保障工作达到的程度,我们对进行潜水训练的学员,进行了膳食调查。训练潜水深度为14m,使用三螺栓通风式重潜水装具,膳食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500m饱和潜水设备系统,是海军“七五”期间重要的科研、训练设备,1988年7月在海军医学研究所建成。根据设备交货验收大纲规定,需要进行一次载人的350m氦氧模拟饱和潜水试验,以进一步检查验证该设备的设计性能、建造和安装质量。经过积极准备,海军医学研究所和海司航保部防救研究室,会同军内外150多名科技、医疗和工程技术人员,于1989年1月3日,进行350m氦氧模拟饱和潜水实验研究。经过29小时30分钟加压(不含停  相似文献   

15.
潜水部队是我海军的重要技术兵种之一,军事潜水急难险重,潜水员的水下作业安全至关重要。潜水军医担负着潜水作业医学保障的重任,各国海军都十分重视潜水军医的培养和管理。我军拥有庞大的潜水员队伍,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潜水军医保障作业安全^[1]。然而,我军在潜水军医的培养和任职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海军医学研究所协同有关单位于1996年2月4日至11日,在该所500m饱和潜水设备系统内,完成了船用300m氦气回收净化循环装置的人体验证及100m He-O_2饱和—120m巡回潜水实验研究。该两项课题任务的完成,为海军新潜水装备配套装置装船使用安全及海军饱和潜水医学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2月4日至5日首先进行第二套船用He回收装置的人体验证。4名潜水员第一天在80m He-O_2环境下,使用回收装置等深度水下出潜30min,进行交替劳动和休息作业,以检验装置回收和净化效能,共8人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海军潜艇“库尔斯克”号的艇毁人亡事故 ,在美海军就援潜救生问题激起了一番争论 ,并反思其实际援潜救生能力。在潜艇艇员单人脱险方面 ,美海军潜艇虽装备了斯坦福头罩 (SteinkeHood) ,但因该单人脱险装具性能差 ,脱险深度浅 (现场脱险 97m、实验室深度 137m曾获成功 ) ,故其实用性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对此不足 ,美海军已决定引进和采用英国海军的Mark10潜艇脱险抗浸装具。该脱险装具具有良好的热防护性能 ,使用简单 ,实艇脱险已达 183m ,最大脱险深度可望达2 6 0m ,而且每套脱险服上还配有救生筏 ,充气后 ,多只救…  相似文献   

18.
潜水人员防循方式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海军潜水人员的防御方式特点和身心健康状况,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用防循方式问卷和康奈尔医学指数对海军某部177名潜水人员进行团体测验,用等级相关系数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潜水人员防循式与身心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不成熟防御方式和中间型防循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较大,身心健康问题较多者应用不成熟防御方式的频率较高,结论:防御方式对潜水人员身心健康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根据海军航保部及北海舰队航保处的年度训练计划要求 ,由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潜水医学教研室教员主讲 ,在训练部苏均平部长及军事医学部王友顺主任的带领下 ,于 2 0 0 2年 7月 1日至 7日在青岛成功举办潜水医学保障培训班 ,参加学员 2 0余名。这是继我院成立军事医学部以来第二次为海军舰艇部队服务 ,此举受到舰队机关和学员的赞誉我院为海军北海舰队举办潜水医学保障培训班@王友顺 @章国松  相似文献   

20.
关于潜艇兵征集体检工作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潜艇兵是海军的高技术兵种 ,从事的专业技术复杂 ,工作环境艰苦 ,装备特殊 ,这就要求潜艇兵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壮的体格。我们依据《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和《应征公民体格检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通过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 ,多年来为潜艇部队输送了大量合格人才。为今后更好地做好体检工作 ,特提出以下建议。1 尽快制订并实施《潜艇艇员心理品质选择标准》由于潜艇兵生活和作业环境的特殊性以及作为高技术兵种面临的专业复杂性 ,不仅要求其具有健壮的体格 ,而且应具有 :①较迅速的感知觉能力 ,能迅速而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