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进一步总结我国广东、北京等地诊断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医学专家提出的意见,卫生部对4月14日发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进行了修改,增加了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和出院参考标准,并同时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推荐治疗方案》。2003年5月3日卫生部印发了修改后的诊断标准和推荐治疗方案,本刊予以全文刊发,供工作中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2.
匙刮术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匙刮术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的护理。方法应用匙刮术治疗325例儿童传染性软疣,精心做好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313例儿童传染性软疣经用匙刮术治疗一次后均痊愈。结论操作者除技术熟练外,通过语言和情感交流的技巧,能使患儿主动接受治疗,保证了治疗的一次性成功。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4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资料。结果 4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均治愈。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注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上感期极易误诊。治疗则以针对EB病毒的药物阿昔洛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形式化宣教在改善传染性肝病患者及家属疾病认知程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传染性肝病患者及家属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的患者按照常规的传染性疾病宣教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则以多形式化宣教的方式进行干预,在对患者进行宣教的过程中也将患者家属纳入到宣教范围内。宣教前和宣教后1、4w采用知识问卷的形式进行对患者及家属传染性肝病传播及治疗知识掌握程度评估。结果宣教后1、4w观察组患者对传染性肝病传播知识掌握程度及对传染性肝病治疗知识掌握程度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宣教后1、4 w观察组患者家属对传染性肝病传播知识掌握程度及对传染性肝病治疗知识掌握程度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形式化宣教在改善传染性肝病患者及家属疾病认知程度中的效果较好,对疾病治疗及传播防控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外涂10%碘酊治疗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皮肤疾病。近年来患病人数增加迅速。患者若治疗不当,会很快传染给他人,或自身传染,播及全身皮肤,丘疹可达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用常规方法治疗传染性软疣,患者受到很大的痛苦。采用外涂10%碘酊治疗70例传染性软疣的有效率达100%,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周兰梅 《现代护理》2006,12(30):2898-2898
目的促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康复,减少并发症。方法在病程期间,给予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针对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护理。结果9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经过2周左右的治疗和护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结论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针对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护理,能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BV-DNA 检查在不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应用价值,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取 16例急性扁桃体炎,14例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例不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标本,用 PCR法检测 EBV-DNA。结果:2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DNA阳性17例,其中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阳性率达 78.5%,不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阳性率高达100%,而急性扁桃体炎16例,阳性率仅25%。结论:PCH法检测EBV-DNA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起确诊作用,且可帮助医生更好认识不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利确定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好发于儿童[1]。2010-03-2010-11我科用刮匙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143例,同时加强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丽萍 《临床荟萃》2003,18(16):920-922
目的 分析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家庭中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和发病情况,探讨预防结核发病的有效方案。方法 对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X线胸透及结核茵素试验;对结核菌素强阳性者给予预防性治疗。结果 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儿童为88.2%,成人为90.0%。儿童规则预防治疗组、不规则预防治疗组和不接受预防治疗组的患病率分别为:8.3‰、47.6‰、58.8‰;成人规则预防治疗组、不规则预防治疗组和不接受预防治疗组的患病率分别为:0.0‰、15.9‰、16.9‰。结论 与传染性肺结棱患者密切接触者属于高危人群,给予预防性治疗可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114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治经验和体会。方法 根据卫生部推荐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标准,对内蒙古114例传染性非典肺炎进行诊断,并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机械通气、免疫增强剂、抗生素,支持及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结果 所有病人(重症26.4%)经l~2个月综合治疗(其中39例使用无创正压通气CPAP或BiPAP,2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1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动态改变为主要诊断依据。目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但经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绝大部分病人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促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康复,减少并发症.方法 在病程期间,给予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针对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护理.结果 9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经过2周左右的治疗和护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结论 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针对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护理,能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杨绍基 《新医学》2005,36(3):136-138
1引言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非典)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本病的病原体由WHO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本病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的传染病.对本病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一般治疗、支持治疗、对症治疗、病原治疗、并发症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2013年住院的65例EB病毒感染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两组其他辅助治疗相同,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热程,淋巴结缩小时间,异型淋巴细胞10%时间,转氨酶正常时间及EBV-DNA拷贝量1×103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EB病毒感染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巨细胞病毒感染致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对10例确诊为CM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M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也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损害,所有患儿经更昔洛韦治疗后全部临床治愈。结论在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尽可能性进行病原诊断,除EB病毒感染外,应考虑其他病原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指导各地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 ,在总结了广东、北京等地诊断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经验 ,广泛征求了医学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我部对 4月 14日下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 (试行 )》进行了修订。考虑到随着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认识的深入和诊断治疗经验的增加 ,可能对诊断标准继续修改 ,因此修订后的标准仍试行。此修改包括了以下内容 :一、流行病学史中 1.2发病前两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病人的城市 ,修改为 :发病前两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6.
创伤后传染性湿疹样皮炎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先后治疗创伤后传染性湿疹样皮炎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蒋小青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0):1097-1097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死亡原因谱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目前,恶性肿瘤、慢性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病死率明显上升,急性传染病等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逐渐下降,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由感染性疾病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转移,加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复杂,常与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且无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显得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烧伤合并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临床特点与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烧伤合并传染性湿疹样皮炎进行综合治疗。结果:经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后,平均3d~5d湿疹及炎症反应完全消退,烧伤创面得到及时修复,平均14d~21d烧伤创面完全愈合,均无复发。结论:掌握烧作合并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发病特点,早期控制湿疹蔓延和炎症扩散。并及时去除深度烧伤创面,应用自体皮游离移植修复局部皮肤缺损是综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药物治疗时间。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83.3%比69.1%,P<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药物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不仅能促进症状消失、体征恢复,还可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抗病毒能力,改善机体免疫力。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4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分析,进一步了解更昔洛韦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2月至2006年11月确诊的4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选择更昔洛韦治疗,5ml(kg.次),每12h1次,疗程2周,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3例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无论从热退时间、咽峡炎消失、异型淋巴细胞降低等均有显著效果。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