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朱兴菊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3):453-454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患者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我国现有〈14周岁的儿童约4亿,然而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合理应用药物而导致耳毒性药物致聋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儿童合理用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生存与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初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及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上报的368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资料,对其开展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所选取的368例ADR当中,最易引发ADR的是静脉滴注,由抗菌药所致ADR所占比重为53.53%;中药所致不良反应为23.37%.皮肤损伤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所占比例为.结论:需强化ADR监测,规避ADR发生,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魏令敏 《中外医疗》2011,30(22):186-187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患者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我国现有〈14周岁的儿童约4亿,然而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合理应用药物而导致耳毒性药物致聋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儿童合理用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生存与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胜峰  王娟  任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0):365-366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越来越多,社会各方面也更加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临床上要求在治疗疾病时药品不但对疾病有治疗的作用,而且使用的药品要尽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据WHO报告,全球死于不合理用药的患者约占死亡人数的1/7[1],我国统计数字显示,住院患者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约为20%,其中抗生素导致的约25%[2],合理用药始终是医院药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占胜  王晶  孙亚凌  李飞  姚黎 《医学综述》2013,19(5):935-936
目的探讨儿童应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减少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对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上报的68例药物不良反应按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引起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共涉及39个药物品种,其中抗菌药物21种,占药物品种的53.8%,居首位;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以消化系统症状(41.2%)为主,皮肤及其附件(25.0%)次之。结论 ADR的发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占首位,需加强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保障儿童安全合理用药,同时提高儿科医护人员识别ADR的能力,减少儿童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统计分析鱼台县人民医院住院病人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2003年01月01至2005年12月31日的住院病人ADR监测报告110例,对年龄分布、ADR因果关系、严重程度分级、ADR转归、药物情况及ADR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结果 病人年龄分布广泛(2-92)岁;ADR肯定17例,很可能的58例,可能31例;ADR重度占20.91%,中度占77.27%;治愈好转率为100%。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为77.27%,中药制剂14.55%,其他8.18%。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48.84%),血液系统最严重(3.1%)。结论 我院住院病人的ADR中老年人发生最多;发生ADR最多的是抗菌药物,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首位;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不良反应为主;处方时需注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王华  徐志鹏  韦祎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116-117,120
目的了解海口市琼山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与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上报的249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9份ADR报告中,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但老年人和儿童多见;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占86.35%;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占76.31%(190例);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有123例(47.67%);新的、严重的ADR31例,占12.45%。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我院123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作为妇幼专科医院,用药具有一定特点,也相对比较简单。我院儿科门诊量占全院门诊量2/3以上,儿童门诊输液占全院门诊输液90%。药物不良反应(ADR)相对集中发生在儿童门诊输液,针对这一特点,现将我院2005年至今收集的12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患者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我国现有〈14周岁的儿童约4亿,然而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合理应用药物而导致耳毒性药物致聋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儿童是一个具有特殊生理特点的群体,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差别很大,在不同的阶段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因此,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合理使用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王德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197-4198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分析其中发生的182例不良反应。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中,31.32%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hDP.)发生在消化系统,17.03%的ADR发生在皮肤和附件,66岁-77岁年龄组别中ADK发生率最高达26.37%。多因素L0函dc回归分析显示不合理用药、联合用药、过敏史是导致ADK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为了减少ADR.的发生,临床上应规范左氧氟沙星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评价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3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药物选取、联合应用及给药途径等情况进行了解。结果:350例患儿均有抗菌药物应用,应用率100%,主要是给予联合用药,其中二联用药最多(47.43%),其次为三联,四联用药以上用药较少;抗菌药物主要涉及5大类,其中头孢类使用最多,磺胺类最少;给药方式主要为静脉和口服给药(81.71% vs.18.29%),无其他给药方式;头孢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3.43%),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结论: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应加强临床医师教育培训工作,以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方法 采用病历抽查的方式,共抽查2013年1~12月间740份运行病历,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结果 2013年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约占药品使用量的20.2%,其中前10名的抗菌药物约占43.5%;抗菌药物使用率47.2%,细菌送检率33.1%,平均使用抗菌药物疗程5.95 d;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病历约占10.6%,占不合理用药病历的67.8%.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运行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基本符合规定,但也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药物选择不合理、无指征用药、用药方式不合理等.  相似文献   

13.
腹股沟疝手术预防用药干预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寅  廖秋霞  田娟  蔡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089-2091
目的:促进腹股沟疝手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荆门市19家各级医院2011年1-3月和2012年1-3月腹股沟疝手术病例276例,观察其围手术期用药情况,评价其合理性。结果:干预前组抗菌药不合理使用率为95.5%,干预后组抗菌药不合理使用率为4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存在的用药起点过高、不合理联用等问题,在干预后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腹股沟疝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需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规范。  相似文献   

14.
李慧 《中国医药导报》2012,9(8):114-115,119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门诊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处方2 620张,逐张统计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儿科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36种,口服药物处方占总处方数的46.68%,注射剂处方占总处方数的32.10%,中药配方颗粒处方占19.42%;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占62.81%,使用中药注射剂处方占23.02%。结论我院儿科用药基本合理,中、西药并重,但处方用药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中药注射剂应用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15.
儿科常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回顾性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2007年1月到2012年5月CNKI数据库中有关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导致儿童不良反应(ADR)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导致儿童ADR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清开灵和双黄连注射液表现尤为突出。儿童ADR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全身反应,再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导致儿童ADR的相关因素有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制备工艺以及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不合理应用。从药品生产、国家监测和临床用药过程等方面提出减少儿童ADR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梦  张喜莲  马融  戎萍 《医学教育探索》2012,35(35):457-460
采用回顾性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2007年1月到2012年5月CNKI数据库中有关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导致儿童不良反应(ADR)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导致儿童ADR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清开灵和双黄连注射液表现尤为突出。儿童ADR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全身反应,再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导致儿童ADR的相关因素有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制备工艺以及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不合理应用。从药品生产、国家监测和临床用药过程等方面提出减少儿童ADR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不合理应用中成药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中成药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其原因,以避免避免产生毒副作用或降低临床治疗效果,保证中成药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根据2004至2006年我院住院病历用药和门诊处方用药检查中发现记录下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应用中成药的对策。[结果]中成药不合理用药主要存在辨证不足、用法用量不当、配伍不当、滥用滋补性中成药等。[结论]临床应用中成药要尊重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思路,做到合理应用中成药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2006~2007年我院西药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随机抽查我院2006~2007年西药门诊处方共19200份,进行逐一的审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的处方中,不合格处方占9.50%,其中2006年处方不合格率为9.67%,2007年处方不合格率为9.33%;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2006年占28.07%,2007年占27.18%;人均用药2.75种,人均每次药费134.76元。结论通过处方分析发现我院在药物的使用上基本合理,但在使用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使用,仍需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药处方点评对中成药合理应用的积极影响。方法 研究样本选自延安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门诊开具的8000张中成药处方,其中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的4000张处方(对照组)未经处方点评,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的4000张处方(观察组)接受处方点评,比较两组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并分析原因。结果 观察组用药不合理处方率、不规范处方率、超常处方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主要包括联用药物不合理、重复给药、超剂量用药、诊断与用药不符等;不规范处方主要包括未清楚书写中医病名、证型等信息、处方总量超过门诊最大限量、临床诊断内容未书写全面等;超常处方主要为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无适应症用药等。观察组患者的药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中药处方点评可有效规避中成药临床应用中的不合理问题,降低处方不合理现象,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保定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旨在了解其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保定市社区卫生服务站40个,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力资源问卷,对保定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医护比例为1∶0.65;男性占24.70%,女性占75.30%;年龄主要集中在30~40岁,占39.51%;大专学历所占比例最高,为55.97%,大专以下所占比例达到22.41%,研究生学历只占1.24%;职称普遍偏低,医生以初级职称居多,西医、中医分别占48.57%、59.52%,护理也以初级职称占多数,为88.54%;科研成果很低,平均每人发表论文低于0.5篇;几乎全部人员认为有必要开展社区服务,并愿意加入到社区服务行列。结论保定市在职社区服务人员的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性别比例不合理,学历普遍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科研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