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规范和改进精神科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3~2004年2年间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3258例患者发生医院医院感染126例次,感染率约为2.5%,感染例次率为3.85%,感染部位分布为前三位的为上呼吸道(46.7%),胃肠道(27%),下呼吸道(16%),发病以年老住院时间长者居多。结论:通过监控分析,采取干预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确切发生率、常见危险因素与经济损失等监测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55所核定床位在400张以上的医院中,抽出18所综合性医院,组织近40名防治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对1999年10月份出院病例进行专项调查。结果:调查的19235例出院病人,共发现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402例,415例次。平均发生率为2.1%。按科室计神经内科发生率最高(5.4%),其次为血液科(4.8%);妇产科、儿科和眼耳鼻喉科则不足1%。平均每1000住院日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1.0例。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人工气道/呼吸机连续使用≥3d,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相对危险度(RR)为16.7;65-79岁老年人的RR为4.2,而80岁以上的高得则达6.0;颅脑外科手术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是对照组的2.3倍。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造成的损失显,感染组住院时间51d,较对照组延长31.0d,每例增加医疗费用平均18386.1元。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死率25.8%,而无感染组仅2.3%。结论:上海地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病率甚高,危害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汉市人民医院连续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为有效防控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3~2015年每年某日0~24:00所有住院患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对3年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应调查患者2152例,实际调查2121例,实查率98.56%,发生医院感染77例,81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3.63%,例次现患率3.82%,2013~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依次为4.06%、3.49%、3.3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57例(70.37%),其次为泌尿道7例(8.64%)、上呼吸道3例(3.70%)等;医院感染居前5位科室分别是综合ICU(36.11%)、神经外科(11.38%)、血液科(7.38%)、儿科(4.51%)、神经内科(4.0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3.84%,治疗性用药患者中59.33%送标本做细菌培养检测,2013~2015年治疗用药依次为79.6%、86.74%、90.13%。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部位及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和医院感染变化趋势,了解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为后期开展医院感染目标监测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2000年6月。2004年10月间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2.3%,例次感染率为16.4%。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占35.6%;其次是泌尿道和胃肠道,分别占24.6%与10.2%。年龄、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饮酒史、合并糖尿病、意识障碍程度、白细胞计数、应用H2-受体阻滞剂和抗菌药物等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应高度重视并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制定有效的感染监控措施。方法:采用前瞻兼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对我院2006年、2007年3333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a发生医院感染1191例,感染率为3.58%,感染例次为1217例,例次率为3.65%,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最高,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减少侵袭性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我院各科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不同科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各科室经过培训的监测医生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492例,其中31例发生医院感染(6.30%);现患率较高的科室有:ICU(57.14%)、泌尿科(12.12%)、普外科(11.76%)、中医康复科(10.34%);感染部位以泌尿道最常见;抗菌素使用率为18%;细菌培养率67.74%。结论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便于及时发现和调整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7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006年本院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影响因素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本院被确诊为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分析其中金葡菌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将非金葡菌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Kirbv—Bauer琼脂扩散测定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构成、原发疾病、所在病区、诊疗经过、诱发因素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本院共有金葡菌培养阳性标本495例次.确诊为医院感染者96例次,其中91例次(76例患者)病史资料完整,非金葡菌医院感染354例次。76例中死亡20例.占2006年本院金葡菌医院感染者的26.32%。性别、年龄对金葡菌医院感染的发生无显著影响,而金葡菌医院感染发病最多的病区为神经外科,占30.77%(28例次/91例次)。下呼吸道标本培养金葡萄阳性者占所有金葡菌医院感染者的79.16%。诱发金葡菌医院感染的因素为手术、留置导尿、深静脉穿刺等侵入性操作。金葡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98.90%。结论:2006年本院金葡菌医院感染以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患者高发,可能与其原发病重、一般情况差有关.金葡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最主要的诱发因素为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 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3年1-12月入住ICU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并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7例患者中,163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24.1%;感染212例次,感染例次率为31.3%;感染主要部位依次是呼吸道(143例次,67.5%)、血液(28例次,13.2%)和泌尿道(15例次,7.1%);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64株,30.2%)、铜绿假单胞菌(35株,16.5%)和肺炎克雷伯菌(24株,11.3%)。不同年龄、住院时间、入ICU时疾病诊断个数、机械通气时间患者及有无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针对ICU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手卫生、做好侵入性操作的管理,尽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降低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儿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2年1月-2004年12月间我院儿科住院患者7432例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率为3.12%,感染例次率3.40%;感染部位依次为胃肠道、呼吸道、口腔、皮肤软组织;婴幼儿医院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医院感染患儿住院天数高于无医院感染者;原发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感染性疾病患者。结论 综合医院医院感染与年龄、部位分布、住院天数、原发疾病、侵袭性操作等相关。  相似文献   

10.
王靖  杨爱芝  赵应兰  周红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68-1669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现状。方法床边调查与病例调查相结合。结果调查1346例住院患者,当日医院感染现患率4.23%,例次现患率4.90%,其中重症ICU17例(39.5%),血透室7例(16.7%),各重点科室感染部位不同;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重症ICU抗生素日使用率为79.1%,血透室使用率为61.9%,新生儿室使用率为28.6%,产房为100%;各重点科室抗生素使用目的不同;细菌培养率均较低。结论加强侵入性操作的感染控制,规范重点科室抗生素的使用行为,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1.
王悦  史利克  戚小敏 《临床荟萃》2003,18(6):311-313
目的:为了监测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本次调查843人,查出医院感染48人,49例次,现患率为5.69%,例次现患率为5.81%,感染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结论:加强对易感人群的保护,特别是对老年人和患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的保护,尽量减少或者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08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医院感染的现患水平.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方法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中心制作的调查计划书,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结果本次断面调查应查住院病例1246例,实查住院病例1237例,实查率99.28%,医院感染59例(67例次),感染率4.77%(例次感染率5.4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其中上、下呼吸道分别为20例次和22例次,占29.85%和32.84%)为主,其次为皮肤软组织8例次(占11.94%)。不同科室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内科、儿科以上呼吸道为主,外科与其它科室以下呼吸道为主,其它科室现患率(感染病例主要为老年病科病例)12.58%最高,较内、外、妇、儿科差异均具显著性(x^2值〉3.67,0.025〈P〈0.01)。结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在保护住院病人机体免疫力的情况下,对长期住院治疗病人医院感染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1年和2012年两年间医院感染的变化趋势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9月21日和2012年8月16日0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的出院患者,不包括当日的新入院患者),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统一标准填写个案调查表,并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和2012年捌查当日共调查住院患者1165例,实查率均为100%,共有39例患者发生46例次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88%和2.80%;2011年调查当日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神经外科(27.27%)和心胸外科(16.67%),2012年调查当日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重症医学科(28.57%)和心血管内科(9.09%);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和表浅切口感染。2011年和2012年调查当日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3.07%和40.56%,两年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和治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2011年有227例,病原学监测87例,送枪率为38.33%;2012年有187例,病原学送检118例,送检率为6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今后的重点工作是加强呼吸道、泌尿道和手术部位感染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构成比、病原学送检率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填写个案调查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1110例,发生医院感染人数53例,感染例次为57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77%,例次现患率为5.1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血液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综合ICU为高发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37%。结论:现患率调查方便、快捷,能真实反映感染现状,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加强重点人群、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控钳,提高临床病原学送检率,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该院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感染部位、病原体种类、细菌耐药及抗菌药物使用等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查阅电子病历结合印证的方法,调查分析2014年9月20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院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16%(102/1978),例次感染率为5.41%(107/1978)。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4.10%(25/39),排名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60%(625/1978),病原菌送检率为55.52%(347/625)。结论现患率调查可在短期内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分析高危科室、高危因素、高危感染部位,为开展目标性监测和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江  杨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560-8561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方法:调查某院2005—11/2006—10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270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1.48%,其发生与住院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等因素有关。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控制血糖水平,缩短住院时间等是预防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颅脑外科病人医院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脑外科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对2005年脑外科住院病人中发生医院内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在647例住院病人中发生医院感染45例,感染率6.68%。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5.3%),明显高于其他感染;颅内感染(0.62%),泌尿道感染率(0.46%),手术伤VI感染率(0.31%)。结论:颅脑创伤性手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吸氧、使用呼吸机、鼻饲,导尿等侵人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医务人员应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加以分析。方法 对2003年至2006年间8424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438例,总感染率为5.2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泌尿道最为常见,其构成比分别是31.5%、18.2%;患者的年龄、病种、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时间、药物应用以及标本的送检率和医院的管理方式等都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使我们真正认识到医院感染所造成的危害,它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水平。总之,我们必须针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重点监控,同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合理应用药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抗茵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原学送检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临床监测医生负责调查工作。参与调查监测人员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集中统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调查表的填写等。调查日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填写《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及《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床旁调查表》,感染管理科负责资料整理、统计工作。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290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17%,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5.86%;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创伤外科(8.57%)、神经内科(5.36%);医院感染主要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35.30%)、表浅手术切口(23.53%)、泌尿道(17.65%);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90%,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15.49%。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法简单、快速、有效,可基本反映医院感染情况,能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晓华 《中国康复》2005,20(1):63-63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有效控制措施。方法:对314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体检单、病程记录、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等进行调查,并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178例(5.7%),以精神科男病区为最高(9.5%),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51%)。结论:改善传统的精神科病房的封闭管理模式,适当缩短住院时间,规范医护人员诊疗操作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