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白细胞的浸润、系膜细胞的增殖等过程有关,这与细胞粘附分子(CAMs)、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的参与密切相关。为此我们检测了30例紫癜性肾炎 (HSPN)患儿血清sICAM-1、PDGF水平,并观察了肝素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系膜增生性肾炎患儿肾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PDGFR-α、β)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肾活检组织中PDGF、PDGFR的表达.结果PDGF在MsPGN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和FSGS,PDGFR-α、β的表达高于正常肾(P<0.01);PDGF在FSGS中的表达与正常肾相比无差异,但PDGFR-α、β表达升高(P<0.01);MsPGN与FSGS的PDGFR-α、β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肾组织PDGF及其受体的过度表达可能在MsPGN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紫癜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紫癜性肾炎 (HSP)患儿机体高凝状态及肝素治疗效果。方法 对 2 4例HSP患儿肝素治疗前后测定血清D 二聚体。予肝素钙皮下注射 ,剂量 10 0IU/ (kg·d) ,疗程 2~ 3周 ;同时每周查 2次尿常规 ,观察尿蛋白转阴情况。结果 HSP患儿肝素治疗前血清D 二聚体阳性率 75 % ,正常对照组 15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5 ) ;HSP患儿肝素治疗后D 二聚体阳性率 17% ,较治疗前下降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5 )。HSP肝素治疗组较非肝素治疗组尿蛋白转阴时间缩短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HSP患儿体内存在高凝状态 ,肝素治疗HSP疗效确切、安全、方便 ,应做为HSP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4.
5.
Mo S  Yu J  Yang M  Li ZG  Li GX  Zhang L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45-48
目的 研究当归多糖(APS)、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血小板生成素(TPO)对巨核细胞株M-07e生长和凋亡的影响作用,为进一步探讨细胞因子对巨核细胞/血小板造血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和锥虫蓝拒染法进行细胞存活率检测,Annexin V、Caspase-3和JC-1 3种流式方法检测APS、PDGF和TPO对无血清培养诱导的M-07e凋亡的影响.结果 M-07e培养24、48、72 h后,APS组、PDGF组和TPO组细胞增殖及细胞存活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nnexin V法检测72 h各组死亡细胞,APS组、PDGF组和TPO组中全部死亡细胞分别占(19.41±7.59)%、(21.38±7.25)%和(18.77±8.00)%,与对照组(34.33±5.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spase-3检测结果显示,APS组、PDGF组和TPO组中Caspase-3活性增高的细胞分别占(12.27±5.18)%、(12.39±6.26)%和(13.75±8.25)%,其中APS组、PDGF组与对照组(18.92±6.0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C-1检测结果显示,APS组、PDGF组、TPO组和对照组中死亡细胞分别占(23.64±6.69)%、(28.00±10.05)%、(27.99±8.99)%和(39.48±11.86)%,AP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S组与PDGF组、TP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S与PDGF、TPO都具有促进M-07e增殖和抵抗无血清培养诱导的M-07e细胞凋亡的作用,且APS与PDGF、TPO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在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中时空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定位PDGF表达 ,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各时间点 (生后 4、7、10、14d)PDGFmRNA水平。结果 随日龄增加 ,PDGF A、 B含量发生不同的变化。高氧暴露下PDGF BmRNA含量及其表达均显著高于空气组 (P <0 .0 5 ,<0 .0 1)。而PDGF AmRNA水平及其表达却显著低于空气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高氧降低PDGF A水平 ,增加PDGF B含量。PDGF A、 B共同参与高氧暴露下肺组织损伤过程 ,是肺发育阻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过敏性紫癜(HSP)及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临床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31例HSP患儿为HSP组,28例HSPN患儿为HSPN组,另选取31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标本的IGF-1及IGFBP-3浓度,全自动生化仪检测HSPN组24 h尿蛋白定量;各组儿童均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水平、补体C3、全血细胞计数检测和尿液分析。结果:HSP组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HSPN组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均高于HSP组和对照组(均P<0.05);在12例进行肾穿刺活检的HSPN患儿中,随着HSPN病理分级的加重,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有增高趋势;有蛋白尿的HSPN患儿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均高于无蛋白尿的HSPN患儿(均P<0.05);HSP和HSPN患儿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补体C3、IgG和IgA水平以及IgA/C3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HSP急性发作期IGF-1和IGFBP-3水平升高,可能与蛋白尿的程度及肾脏损害程度有关,提示IGF-1和IGFBP-3水平可能是肾脏受累的指示。  相似文献   

8.
紫癜性肾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致肺发育和肺损伤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 ,PDGF)是一种重要的促有丝分裂的肽类调节因子和趋化剂 ,通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receptor,PDGFR)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在肺生长发育中 ,PDGF作用至关重要。氧可刺激PDGF产生 ,但不同浓度氧对PDGF有不同影响。胚胎期低氧引起PDGF产生可促进肺发育 ;而在出生后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却引起肺氧化应激损伤、纤维化 ,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ronchopulmonarydys plasia ,BPD) [1,2 ] 。本文就PDGF与肺发育及肺损伤的关系作一综述。  一、PDGF及…  相似文献   

10.
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损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4  
目的 观察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HSPN)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 ,将 2 2 8例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分为肝素治疗组 (119例 )和对照组 (10 9例 ) ,肝素治疗组患儿在起病和每次复发时给予肝素钠 12 0~ 15 0U/kg加入 10 %葡萄糖水 10 0ml中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连续 5d ;或肝素钙 10IU/kg皮下注射 ,每天 2次 ,连续 7d。对照组患儿在起病和每次复发时给予 10 %葡萄糖 10 0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连续 5d。两组患儿均同时给予基础治疗 (口服维生素C和芦丁治疗 ) ,直至临床症状消失。以后每 2周观察尿常规至患儿首次治疗后≥ 3个月。结果 平均随访 6个月 ,肝素治疗组发生肾炎 9例 (7 6 %) ,对照组发生肾炎 30例 (2 7 5 %) ,肝素治疗组肾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肝素治疗组患儿肾炎出现的时间为 (82± 6 4)d ,对照组为(34± 32 )d(P <0 0 1) ;肝素治疗组在起病 3个月内出现肾炎者 4例 (4 4%) ,对照组 3个月内出现肾炎者 2 8例 (93%) ,其中 15例患儿是在 1个月内出现肾损害的。肝素治疗组中HSPN表现为单纯血尿 2例 ,血尿 +蛋白尿 6例 ,血尿 +肾病 1例 ;对照组单纯血尿 12例 (4 0 %) ,血尿 +蛋白尿 15例 (5 0 %) ,血尿 +肾病 3例 (10 %)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  相似文献   

11.
紫癜性肾炎复发患儿的临床、病理、预后及复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的复发因素及与预后相关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随访HSPN38例患儿2~15年,对获得的完整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分别按其临床、病理类型,预后分级标准进行分类比较。结果患儿预后与起病时的临床分型、病理类型、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及正规治疗疗程密切相关,与发病年龄无关;在导致复发的因素中,感染、尤其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结论为改善儿童HSPN预后,除积极控制感染、减少复发次数外,尽早肾活检、制定正规治疗方案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与过敏性紫癜(HSP)肾脏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4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HSP患儿70例,并按有无肾脏损害将其分为非紫癜性肾炎(HSPN)组和HSPN组。另选体检健康的50例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PAF-AH mRNA表达,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PAF-A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变化。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HSPN组PAF-AH mRNA及蛋白表达、VEGF及HSP70表达均较非HSPN组及健康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非HSPN组PAF-AH蛋白表达、VEGF及HSP70表达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2.HSPN组PAF-AH与VEGF蛋白表达及HSP70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Pa<0.01)。结论 PAF-AH参与了HSP的发病过程,并且PAF-AH水平与肾脏损害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在过敏性紫癜(HSP)儿童表达的意义。方法HSP患儿58例。其中急性期30例,缓解期28例。正常对照组23例。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其血浆VEGF、sVCAM-1水平,并进行两两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HSP急性期患儿血浆VEGF、sVCAM-1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a〈0.01),且二者呈正相关(r=0.939P〈0.001)。结论VEGF、sVCAM-1可能参与HSP发病过程,对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免疫球蛋白A肾病与紫癜性肾炎患儿临床病理比较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欧茜  李秋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1):1104-1106
目的对比研究IgA肾病(IgAN)和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理改变的异同,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比较33例IgAN和69例HSPN患儿的临床表现、尿常规、血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免疫球蛋白(Ig)、C3和C4等指标及肾病理活检结果。结果IgAN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前常有呼吸道感染病史;临床上以血尿为主,缺乏皮疹、腹痛、消化道出血症状,血红蛋白低于HSPN组。而IgAN和HSPN在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程度、血浆清蛋白水平及血IgG、IgA、IgM、IgE、C3、C4水平及肾病理改变程度及特征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IgAN和HSPN在临床、免疫学指标、病理改变方面极其相似,是否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江西地区汉族儿童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173G/C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HSP)、紫癜性肾炎(HSPN)的相关性。方法HSP患儿131例[并肾炎80例(HSPN组),未并肾炎51例(单纯HSP组)]与健康对照儿童105例,均于晨起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应用Promega人全血基因组DNA试剂盒提取其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法扩增目的DNA片段,内切酶(AluⅠ)酶切消化产物,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分析MIF-173位点多态性,凝胶电泳图像系统判断基因型。采用频率计数法计算单纯HSP组、HSPN组和健康对照组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采用SPSS11.5软件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进行χ2检验,计算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以估计各基因型对疾病发生的相对危险度。结果MIF-173G/C位点检测出3种基因型,分别为GG型、GC型、CC型。单纯HSP组和健康对照组仅检出GG和GC型,而HSPN组3种基因型均检出。HSPN组MIF-173基因突变型(37.5%)和C等位基因频率(20.0%)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0.0%、10.0%)(χ2=6....  相似文献   

16.
紫癜性肾炎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尿分析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正常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61例查尿微量蛋白及行肾活检并行病理分析,探讨早期肾活检的重要性。方法选择初治或复治,伴或不伴有关节及消化道症状,且尿分析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正常的HSPN患儿,多次查尿微量蛋白,如尿微量蛋白正常或初检异常但1~2周内尿微量蛋白很快恢复正常者,不予肾活检,而持续尿微量蛋白异常或反复尿微量蛋白异常≥3次者行肾活检,观察病理变化;比较尿Alb的量、尿微量蛋白选择性与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以及肾组织中免疫复合物IgA、IgG、IgM的沉积与病理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所有尿分析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正常,而持续尿微量蛋白异常或反复尿微量蛋白异常≥3次者,行肾活检,肾脏均有不同程度(Ⅱ~Ⅲ级)损害,其中Ⅱa26例(42.6%),Ⅱb10例(16.4%),Ⅲa21例(34.4%),Ⅲb4例(6.6%);且尿Alb的量、尿微量蛋白选择性与病理损害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a>0.05);随病理程度加重,肾组织中IgA IgG IgM共同沉积的比例增加(P<0.05)。结论对HSPN尿分析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正常的患儿,要密切检测尿微量蛋白,尽早行肾活检,及时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IgA抗内皮细胞抗体(IgAAECA)在过敏性紫癜(HSP)诊断中的价值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55例HSP患儿(其中急性期40例,恢复期15例),20例健康儿血清SVCAM-1水平,应用荧光免疫印片法检测IgAAECA阳性率。结果HSP肾炎组SVCAM-1较非肾炎组明显升高,且急性期高于恢复期,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均<0.01)。HSP肾炎组IgAAECA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肾炎组,IgAAECA阳性组SVCAM-1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均<0.01)。结论SVCAM-1、IgAAECA参与HSP的发病过程,可反映疾病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18.
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与病理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及疾病转归。方法分析42例HSPN患儿的临床和病理改变,其中40例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病理表现Ⅰ级9例,Ⅱ级21例,Ⅲ级12例,未见Ⅳ级及Ⅳ级以上病例。临床表现为孤立性血尿、孤立性蛋白尿病理为Ⅰ、Ⅱ级,血尿和蛋白尿病理为Ⅰ~Ⅲ级,肾病综合征型病理为Ⅱ、Ⅲ级,且肉眼血尿多见于Ⅱ、Ⅲ级患儿;ACE基因DD型肾脏病理损伤重。结论HSPN临床表现不能预测肾脏病理形态改变,但病理损伤越重蛋白尿越重。肉眼血尿和蛋白尿可作为早期肾活检指征;ACE基因DD型肾脏病理损伤重;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盐酸贝那普利对紫癜性肾炎降低尿蛋白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紫癜性肾炎(HSPN)小儿降低尿蛋白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治疗效应与病理类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及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的关系。方法HSPN患儿9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对症处理;盐酸贝那普利组64例在对症处理基础上加用盐酸贝那普利,3.5~5.0岁3.5mg/d,5~7岁5mg/d,7~9岁7.5mg/d,9~16岁10mg/d,其中16例治疗1个月效应不佳,剂量增加至原剂量1倍。总疗程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0.5、2.0、3.0个月均监测血压、血清清蛋白、血BUN、Cr、电解质、24h尿蛋白定量等。治疗前用PCR法检测患儿ACE基因。结果盐酸贝那普利组降低尿蛋白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增加剂量降尿蛋白效应可增强。ACE基因DD型及Ⅱ型降低尿蛋白疗效高于ID型;病理类型Ⅱ级病例组降尿蛋白疗效高于Ⅲ级(P〈0.05);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轻中度组降尿蛋白疗效高于重度组(P〈0.01)。结论盐酸贝那普利可明显降低小儿HSPN蛋白尿,且有一定剂量相关性,安全可靠。治疗效应不仅与ACE基因多态性相关,更与病理类型及治疗前尿蛋白定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尿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HSPN患儿,并以12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每例儿童均于同一时间点分别收集血、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尿MIF水平,比较并分析二组结果在统计学上差异。结果HSPN患儿血清MIF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MIF水平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HSPN患儿存在肾脏对MIF的异常分泌,后者很可能进一步促成HSPN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