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石河子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3年我院上报的452例ADR报告,分别从ADR的级别、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转归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2例ADR报告中,新的/严重的ADR为136例(占30.09%);发生ADR患者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10岁以下患者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242例,占53.5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为285例(占56.21%);引发ADR最常见的是化学药(354例,占75.48%);ADR的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122例,占25.85%),其次为血液系统损害(120例,25.42%).结论:新的/严重的ADR报告在分析和评价中意义重大,加强和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上报的217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的ADR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多于女性;以中年组最多。药物共涉及17类97种,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比例最高69例(31.80%),其次为抗肿瘤药物60徽(27.65%)。β-内酰胺类药物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其次是喹诺酮类。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其次是口服。ADR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主,其次是胃肠道反应。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合理用药,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中心的报告特点,促进ADR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ADR报表质量。方法对我院的231例ADR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报告人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发的ADR较多(93.9%);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42.3%);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50.3%)。结论抗菌药物是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航空工业中心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状况及引发的相关因素,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尽量减少临床工作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收集到的2002~2006年航空工业中心医院277例ADR报告的报表资料,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反应类型、临床表现等输入计算机,用Excel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7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56;单一用药221例,合并用药56例;因果关系评价为肯定80例,很可能137例,可能50例.怀疑7例,无法评价3例;本人或其家庭有药物过敏史的63例;抗茵及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73.3%;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52.7%.结论:老年患者应作为临床ADR监测的重点人群;应注意掌握抗感染药物的用药指征,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及合并用药;中成药的使用应注意慎重用药,特别是静脉用中药注射剂宜单独使用,并注意用药剂量.必须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尽可能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维护患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从患儿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药品种类、ADR分级等方面对我院78例儿童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收集的78例儿童ADR报告为我院2008~2011年所发生.结果:78例ADR报告中,1~3岁儿童ADR发生率最高,性别差异不明显;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途径,有50例(64.11%);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45例(57.69%);引发ADR药品以头孢菌素类最多;ADR分级以轻中度为主.结论:临床应合理应用儿科药物,并重视ADR的监测及药物咨询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冯茹  刘静  屠峰  苗羽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698-169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收集的138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ADR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最多,占总数的68.12%(94例);以静脉滴注方式76.81%(106例)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38.41%(53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7.
何全 《兵团医学》2012,(2):53-55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收集到的20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占28.50%。由抗菌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占31.50%。注射给药途径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途径,占90.00%。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全身症状及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应重视医院ADR的报告及监测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致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方法统计该院2006—2012年上报的抗感染药物致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情况、抗感染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剂量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3例抗感染药物致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例数最多,占51.91%;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所占比例最大占79.78%;未根据老年人肾功能进行减量的占39.44%。结论抗感染药物致老年人不良反应/事件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是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加强老年人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解放军174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及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08年~2009年收集整理的147份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不良反应涉及药品种类、损害的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7份不良反应报告涉及的药品中,抗微生物药居首位(42.86%),其次是中药制剂(12.93%);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70.75%);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57.82%)。结论临床应重视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用药尤其是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10年兵团623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析。方法:运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管理平台,从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年龄、性别、药品种类、使用药品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累及系统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兵团各单位受到一定重视和普及;2010年623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共涉及药品270种。其中,化学药品的病例报告数占总报告数的85.7%,涉及223个品种,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占累及系统的45.2%,抗感染药物在化学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占40.5%;中药病例报告数占总报告数的14.3%,涉及47个品种,其中,中药注射剂是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剂型。结论:不合理用药特别是不合理联合用药和抗感染药物不合理使用,是造成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培训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郭晓莺  李青山  程景明 《武警医学》2012,23(4):299-301,304
目的了解太原市医务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认知情况,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对太原市各类等级12所医院的医务人员共计714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据工作年限、职称、学历、专业、单位级别进行分类比较,了解其对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掌握、认知情况,发现各人群认知情况的差异,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太原市医务人员对ADR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但对于ADR的相关法规及报告制度认知有明显差异。认识度高低与工作年限和职称关系不大,与学历高低成正比,且以药学专业的认知度最高;单位级别越高越重视,与ADR相关的工作越完善。结论加强宣传与培训,普及ADR知识;发挥专业优势作用,做好安全评价工作;提高监测人员业务水平,提升应对ADR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情况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10年12月收集上报的902例ADR/ADE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及年龄,严重ADR的发生率,ADR/ADE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用药途径及诱发ADR/ADE的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02例ADR中,有447例(49.6%)是由抗菌药物引起的。其中阿奇霉素是引起ADR的最多的药物(占31.47%),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累及最多的是皮肤。药物-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能确定的有79%,撤药后恢复率达到95%。结论在我院的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是ADR发生的最常见的诱因,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注意监测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ADR)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分析2008年1月—2010年4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出现左氧氟沙星ADR的92例患者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类型以及治疗和预后。结果本组年龄<60岁患者有35例(38.04%),年龄≥60岁患者有57例(61.96%);静脉用药发生患者83例(90.22%),口服用药者9例(9.78%);联合用药所致70例(76.09%),单独用药22例(23.91%)。本组变态反应35例(38.04%),发生率位居首位;其次消化系统反应20例(21.74%),全身性损害15例(16.30%)等。所有患者经调整滴速、停药或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左氧氟沙星ADR发生率日趋升高,临床医护人员应掌握其相关因素,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9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ADE)以及产生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10年1月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96例进行分析,对其用药情况、年龄、ADR、累及系统-器官等临床相关因素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96例中用药环节存在不当58例(60.4%),包括不符合适应证或不辨证用药、同一输液瓶续滴未冲洗输液管、超剂量应用和用药次数过多等。正确用药情况下ADR38例(39.6%),其中清热解毒类占44.7%,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类占44.7%,补益类占10.5%,一般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75%,以皮肤反应和胃肠道反应为主。结论用药不当是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容易被临床忽视,需要医生遵循中药注射剂的适应证和用法正确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一组离退休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及用药情况的调查,总结老年人群慢性病用药经验。方法查阅患者健康档案,统计150名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用药品种、主要慢性病用药情况、未用药和超适应症用药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慢性病患病率达100%。长期服药126例(84.0%),人均服药5.1种,其中1~5种71例(56.4%),6~10种42例(33.3%),11种以上者13例(10.3%),最多达21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3.5%。结论老年人多患慢性病,长期服药种类多,严格遵循老年人群用药原则,合理用药,定期专家综合评估,避免用药误区和无指征用药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s:Considering the growing use of imaging modalities and contrast agents, radiologists are prone to encounter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mainly aim to evaluate the knowledge of radiologists regarding pharmacovigilance (PV). Also, we intend to ga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previous ADR experiences. Secondarily, we hope to increase the awareness about contrast-medium-related ADRs and attract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properly reporting these ADRs.Methods:A survey was generated by using an online survey webpage, and the relevant link was e-mailed to radiologists and radiology residents. The survey begins with a short explanation about the study. The second section contains questions about PV knowledge level, and the final section aims to ga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experienced ADRs.Results:The survey was completed by 202 participants. 65.3% stated that they were aware of PV. 24.8% of the participants said that they know the national PV program. 97% told that they knew the term ADR. 66.3% of the participants encountered an ADR. 53.7% of them reported these ADRs. 70.8% of them reported these ADRs to a clinician.Conclusions:Radiologists encounter ADRs almost as frequently as the other doctors. Their awareness about PV is similar with othe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hey have fewer information about TUFAM and PvCPs. Radiologists generally prefer to communicate with a clinician about an ADR. Overall condition of radiologists about PV is quite similar with othe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education can improve it, as for the others.Advances in knowledge:Radiologists encounters ADRs almost as frequently as the other doctors. Overall condition of radiologists about PV is quite similar with othe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education can improve it, as for the others.  相似文献   

17.
吕娟丽  刘旭  仲华  刘振华 《武警医学》2018,29(9):874-878
 目的 探讨细辛脑注射剂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有关数据库,对细辛脑注射剂ADR病例报告进行文献汇总,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情况、ADR等信息,并将危及生命的严重ADR归为本次研究的重点。结果 纳入研究的85例中,重型ADR 41例,构成比48.23%;年龄小于6岁的患者54例(63.41%),发生重型ADR 28例,构成比68.29%; 90.58%ADR出现在用药10 min内,80.48%的重型ADR发生时间小于5 min;ADR累及循环系统156例次,占34.51%;呼吸系统116例次,占25.66%。有2例经治疗无效死亡,1例经治疗13 d后失视,其余82例均经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 细辛脑注射剂引起的ADR以过敏反应为主,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发生重型ADR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死亡,建议临床要做好ADR的监测与防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地西泮(安定)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兴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ADR),以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月急诊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兴奋患者共158例,根据采用肌注和静脉不同方式给予地西泮分为肌内注射组91例和静脉注射组67例,两组的年龄、性别、饮酒量、就诊时间以及地西泮使用剂量无显著性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统计分析地西泮不同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肌内注射组有效率为92.31%,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危险率为0%。静脉注射组有效率为100%,有3例发生心跳骤停,2例发生误吸、呼吸骤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6%。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兴奋患者应用地西泮镇静治疗,以肌内注射为好,静脉注射有可能诱发严重的医疗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老年用药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诱发ADR相关因素,以建立健全ADR监测制度,保持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2月老年用药中发生ADR患者546例(男337例,女209例),年龄60~88(71.4±13.2)岁,并把收集的这些ADR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结果发生ADR的546例老年患者中男性(61.7%)高于女性(38.3%),发生率最高的是抗菌药类药物。ADR发生与使用抗菌药种类、中药注射剂质量、给药途径等相关。ADR常见临床表现依次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结论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的是抗菌药类药物,临故床上必严格掌握,做到安全、合理和有效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