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沙眼衣原体临床株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沙眼衣原体临床株耐药的报道日益增多[1~5],涉及的抗菌药物包括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部分耐药株被证实与临床沙眼衣原体感染治疗失败有关.  相似文献   

2.
沙眼衣原体临床分离株药物敏感性测定及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并从基因水平上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将42株经细胞培养法证实有CT感染的临床株进行McCoy细胞培养,传代至感染率达90%以上,收集标本进行药敏试验。分别检测四环素耐药质粒tetM基因;大环内酯类耐药相关的23S核蛋白体RNA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L4,通过产物测序检测基因突变;限制性片段分析(RFLP)检测gyrA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常见的基因点突变。结果药敏MIC(单位均为μg/mL)分别为红霉素0.5~2.0,克拉霉素0.008~0.032,阿奇霉素0.125~0.50,四环素0.157~0.625,多西环素0.063~0.125,米诺环素0.032~0.128,左氧氟沙星0.50~1.00,莫西沙星0.060~0.120,司帕沙星0.064~0.128,其中发现2株红霉素耐药株(MIC值2μg/mL),其23srRNA基因有C2452A,T2611C的突变(大肠杆菌序列编号),红霉素耐药株及敏感株L4基因均发现脯氨酸113(CCG)→亮氨酸(CTG)、脯氨酸156(CCC)→丙氨酸(GCC)两个位点的突变(GenBankNC000117.1),25株临床分离株中检测到tetM基因,未发现gyrA-QRDR基因中Ser83→Ile点突变。结论发现2株红霉素耐药株,未发现其它八种抗菌药的耐药株。克拉霉素显示了较高的体外抗CT活性。C2452A,T2611C的突变导致红霉素低水平耐药,L4基因的点突变可能与红霉素耐药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沙眼衣原体临床株对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基因型分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细胞培养法分离衣原体临床株,测定6种抗菌药物对沙眼衣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巢式PCR扩增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基因(omp1)的VS1-2片段,核酸测序分型。结果 346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接种后,获得76株沙眼衣原体临床分离株,其中40株传代后达到药敏试验所需菌量。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和氧氟沙星的MIC50/MIC90(μg/ml)分别为0.008/0.032、0.08/0.16、0.125/0.5、0.032/0.064、0.25/0.5、0.5/1.0。40株共检出7种基因型,其中E型有14株(35%),其次为J型10株(25%)和F型6株(15%)。7种基因型衣原体菌株对阿奇霉素的MIC50完全相同,而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氧氟沙星的MIC50在不同型别菌株间有1 ~ 4倍的差异。结论 克拉霉素、多西环素和阿奇霉素显示较强的抗衣原体活性,7种基因型衣原体对阿奇霉素显示一致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UF-100尿沉渣全自动检测仪检测4种抗菌药物在体外抗沙眼衣原体的活性。方法:选取了12份沙眼衣原体阳性的临床标本,并加入4种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检测其IC50值。结果:该方法测得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的IC50值分别是0.03mg/L、0.043mg/L、0.22mg/L、0.27mg/L,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为一组,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为一组,每组分4种浓度,各组间、组内比较(n=12,P<0.01),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快速、客观、精确多参数、可重复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广州地区沙眼衣原体临床分离菌株对阿奇霉素敏感性及常见耐药基因。方法:收集Mc Coy细胞培养阳性的111株沙眼衣原体临床菌株,PCR法扩增阿奇霉素耐药相关23S rRNA基因、核糖体蛋白L4基因以及L22基因,进行电泳并测序;随机选取46株临床菌株进行阿奇霉素药敏试验。结果:111株沙眼衣原体均未见常见耐药基因突变。46株沙眼衣原体对阿奇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8~0.32μg/mL,其中MIC_(50)、MIC_(90)分别为0.08μg/mL、0.16μg/mL。结论:广州地区沙眼衣原体临床分离菌株对阿奇霉素敏感且无常见耐药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6.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对几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检测和对比数年来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临床分离株对几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选用199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临床泌尿生殖道Ct分离株,用McCoy细胞培养法鉴定,检测7种药物抗Ct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1997-2005年,几种常用药物MIC90、MBC90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尤其是左氧氟沙星升高最为明显,MIC90由0.063mg/L升高至1mg/L,MBC90由0.063mg/L升高至4mg/L,2005年Ct临床分离株,克拉霉素、司帕沙星和莫西沙星杀菌浓度均较低,其MBC90分别为:0.25mg/L、0.125mg/L和0.063mg/L。结论Ct对几种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降低;目前Ct临床分离株对克拉霉素、司帕沙星和新药莫西沙星有较好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沙眼衣原体临床株对利福平的体外敏感性,探讨rpoB基因突变与临床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确定利福平对52株沙眼衣原体临床株的最低抑菌浓度。扩增所有临床株以及标准株rpoB基因,然后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并随机选取两株临床株进行测序。结果52株临床菌株中未检出耐药株,利福平的最低抑菌浓度是0.004~0.030mg/L。SSCP和测序均未发现rpoB耐药突变。结论利福平治疗沙眼衣原体失败患者未检测到rpoB基因突变,利福平治疗失败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299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近4年来天津地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对阿奇霉素、米诺环素、莫西沙星3种临床常用抗生素体外药物敏感性,并评价药敏结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采集到的符合要求的299例临床标本及E型标准株破壁、离心后接种于细胞培养板的McCoy细胞,培养60~72 h后碘染观察衣原体包涵体.原代培养阴性或阳性的标本均进行传代培养.阴性标本均传代培养至第5代,阳性标本传代培养至感染率达90%以上,收集标本进行3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共培养出沙眼衣原体阳性株104株,阳性率为34.78%.其中McCoy细胞感染率达90%以上的菌株共94株,药敏(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分别为阿奇霉素(0.063~1.000 mg/L),米诺环素0.004~0.128 mg/L,莫西沙星0.030~0.240 mg/L.应用阿奇霉素、莫西沙星、米诺环素治疗后的沙眼衣原体总体阴转率分别为44.44%、63.46%、88.89%.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呈不同程度的下降,米诺环素抗衣原体活性相对较强.整体评价临床各类药物治疗效果与时间变化趋势分析,药敏结果与临床疗效之间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衣原体培养结果的影响,并分析药敏变化。 方法 取临床经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确定为衣原体感染者的尿道或宫颈拭子进行传代培养,碘染后发现包涵体者为培养阳性。分析患者临床用药与培养阳性及阳性代数之间的关系,并对阳性菌株进行体外药敏测试。结果 2010—2012年,共培养临床标本285份,阳性39份;未用药即培养的标本61份,阳性17份(27.87%);用药后培养224份,阳性22份(9.82%),两组阳性率比较,χ2 = 13.22,P < 0.05。未用药组阳性的17例中,1代阳性4例,2代5例,3代5例,4代2例,5代1例;用药后组阳性的22例中,2代2例,3代3例,4代9例,5代6例,6代2例,未用药与用药后培养标本首次出现沙眼衣原体包涵体的代数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未用药标本出现阳性代数早于用药后的标本。对培养阳性的39份的标本进行体外药敏检测,结果发现,未用药患者的MIC值低于用药患者。 结论 与未用药患者的标本相比,用抗菌药物患者的标本在应用细胞培养法检测衣原体时阳性率低,出现阳性者需增加传代才能检出。 【关键词】 衣原体, 沙眼; 治疗结果; 培养技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天津地区近年来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临床分离株对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的药物敏感性,筛查耐药株,以及体外莫西沙星与阿奇霉素、莫西沙星与米诺环素的相互作用情况.方法:将经McCoy细胞培养法检测出的41例沙眼衣原体临床株,传代培养至感染率达90%以上,通过微量稀释法进行莫西沙星、阿奇霉素和米诺环素3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以及棋盘稀释法测定莫西沙星与阿奇霉素、莫两沙星与米诺环索两组抗菌药物联合后的体外相互作用情况.结果:在体外,莫西沙星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03~0.24 mg/L.莫西沙星与阿奇霉素体外联合时对51.22%的临床株为协同和相加作用;莫西沙星与米诺环素联合时对85.37%的临床株为拮抗作用.结论:在体外,莫两沙星与阿奇霉素联用,其抗菌活性均明显提高,因此为反复或持续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联合治疗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提示联合用药的疗效可能优于单用一种抗菌药物,同时可以降低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发生;相反,莫西沙星与米诺环素联合应用时.它们之间的拮抗作用将极大地降低各自的抗菌活性.联合药敏试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单独药敏试验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湖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淋球菌对环丙沙星、青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钠、大观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6.33%、10.76%、18_35%、29.75%、87.34%、84.81%、100.00%.结论 环丙沙星、青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类抗生素已不宜作为本地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大观霉素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耐伊曲康唑烟曲霉临床株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自一例对伊曲康唑无效的肺曲霉球患者体内系列分离6株烟曲霉。利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微量液基稀释法M38-A方案和E-test法测定6株烟曲霉临床分离株对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结果 6株烟曲霉中,2株对伊曲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 0.5 μg/mL,其他4株的MIC均 > 16 μg/mL;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对6株烟曲霉的MIC分别为1 μg/mL和0.25 ~ 1 μg/mL,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对6株烟曲霉的最低有效浓度均 ≤0.03 μg/mL。E-test法测定结果也显示,卡泊芬净和伏立康唑对6株烟曲霉有良好的抑制活性。结论 耐伊曲康唑烟曲霉临床株对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伏立康唑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PEG)促进沙眼衣原体D-UW-5/Cx型、E-UW-5/Cx型标准株生长的最适浓度及对4种常用抗菌药物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在沙眼衣原体D、E型菌株接种于致密单层的McCoy细胞时,加入含有不同浓度PEG的离心液,离心后在孵箱中静置2 h后换成衣原体感染液,48 h后固定,碘染计数包涵体数量。将沙眼衣原体接种于McCoy细胞,接种过程中用0.7%(7 g/L)PEG处理菌株,McCoy细胞感染率达90%以上确定沙眼衣原体接种量后进行药敏实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体外4种抗菌药物对沙眼衣原体的作用。将取自31例衣原体细胞培养阳性且基因分型为D、E型的临床标本加入或者不加入0.7%PEG,接种于致密单层的McCoy细胞后计数第1代全孔包涵体数量。结果 0.7%PEG能使沙眼衣原体E型包涵体数量提高3.44倍,D型包涵体数量提高3.56倍。在体外,PEG处理过的沙眼衣原体D、E型标准株对阿奇霉素、莫西沙星、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与未经PEG处理的沙眼衣原体标准株药敏结果一致。0.7%PEG可以显著增加沙眼衣原体D、E型临床标本传代产生的包涵体数量。结论 0.7%PEG可以显著促进沙眼衣原体D型、E型的生长,但对药敏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大观霉素与头孢曲松体外对沙眼衣原体的单独抗菌作用以及分别与红霉素、氧氟沙星和多西环素的联合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培养液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体外单独对沙眼衣原体的抗菌作用,棋盘格稀释法研究抗菌药物体外联合后的相互作用情况。受试沙眼衣原体株总共12例,临床株10例,质控株2例。Ridit检验比较不同抗菌药物联合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沙眼衣原体而言,大观霉素与头孢曲松和几种抗菌药物体外联合后多数为无关作用。大观霉素与红霉素或多西环素联合时,分别有42%(5/12)和50%(6/12)的菌株表现出协同作用;头孢曲松与多西环素联合时8%(1/12)的菌株为拮抗作用;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联合时8%(1/12)表现为协同作用。统计结果显示,与大观霉素或头孢曲松联合时,红霉素、氧氟沙星及多西环素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红霉素或多西环素联合时,大观霉素比头孢曲松更为有效,U值分别为2.46和2.83,P值均<0.5;与氧氟沙星联合时,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大观霉素与红霉素或多西环素体外联合对沙眼衣原体能产生更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四种变量:尿道炎症状和体征,尿中多形核白细胞(PMN)数,尿道拭子衣原体细胞培养的包涵体数和末次排尿与试验间隔时间来评价酶免疫法(EIA)检测男性尿标本衣原体的敏感性。病例来源于在STD诊所就诊的有或无尿道炎症状和(或)体征的男性共318名。嘱患者提供20ml清晨首次尿或较长时间(至少4小时)不排尿后的首次尿标本并取三份尿道拭子,分别做革兰染色、衣原体培养和淋球菌培养。将尿标本分成五份,三份分别用三种EIA试剂盒检测衣原体,另外两份进行衣原体培养和PMN计数。结果:在男性,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率为14.8%(47/318)。14例淋病患者中6例合并CT感染。除外淋病患者,有尿道分泌物体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治疗失败与耐药的报道日渐增多.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产生主要与gyrA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uinolone-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点突变有关[1].为了监测近年天津地区Ct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敏感性,我们检测了52株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敏感性,并且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研究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点突变.  相似文献   

18.
本刊今后将在基层园地栏中刊登有关临床或基础医学等方面文稿,供基层工作者继续教育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中国广西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庆大霉素的药物敏感性以及庆大霉素与其他7种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广西地区14个地级市的37家医疗机构收集淋球菌临床分离株584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克肟、阿奇霉素、大观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的药物敏感性。将各抗生素MIC值进行以2为底数的对数转换,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庆大霉素MIC与其他7种抗生素MI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庆大霉素的MIC范围为1~16 mg/L,MIC_(50)及MIC_(90)值分别为4、8 mg/L;361株(61.8%)庆大霉素MIC≤4 mg/L,为完全敏感菌株,223株(38.2%)MIC为8~16 mg/L,为中度敏感株,未见耐药株。淋球菌对阿奇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的耐药菌株数分别为136(23.3%)、415(71.1%)、339(58.0%)和574(98.3%),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的低敏菌株数分别为17(2.9%)和6(1.0%),未发现对大观霉素耐药的菌株。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庆大霉素MIC与阿奇霉素、大观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MIC弱相关(均P<0.05),与头孢曲松、头孢克肟MIC之间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本研究中测试的所有淋球菌分离株均对庆大霉素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庆大霉素与其他抗生素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20.
长治地区69株淋球菌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武延隽,李水仙,胡德华,刘振武,和玉英长治医学院(邮政编码046000)我们从130例泌尿系感染的标本中,分离出69株淋球菌,并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按常规方法,男病人取尿道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