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糖的关系及糖化血红蛋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既往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分为糖尿病组、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分析急性脑梗死时糖化血红蛋白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正常血糖组疗效优于糖尿病组、高血糖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后2组(P均<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增高影响急性脑梗死预后,及时控制高血糖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糖调节受损(IGR)和糖尿病(DM)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时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方法: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及病史将2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其中单纯急性脑梗死组103例、合并糖调节受损组37例、合并糖尿病组84例,对3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合并糖尿病组的气虚证分值较单纯急性脑梗死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调节受损组的火证分值较单纯急性脑梗死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组的风证和气虚证分值较合并糖调节受损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血糖异常时,中医证候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糖尿病中医证候衍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起病48h内血糖水平与脑卒中的严重程度、病变部位和不良转归率的关系。方法:测定160例无糖尿病病史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起病48h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结果:本组160例中,血糖升高组重症占37.8%,血糖正常组重症占5.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血糖升高组后循环脑梗死构成比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血糖升高组的不良转归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无糖尿病史发生,应激性血糖升高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作为病情变化、梗死部位及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的血糖水平动态变化,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89例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并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89例患者有53例(59.55%)发生高血糖;血糖水平越高,脑梗死灶面积越大或出血量越多;病变位于基底节区者发生高血糖的几率明显高于其它部位者;正常血糖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高血糖组。结论:脑血管病急性期发生高血糖的几率很高,并与出血量的多少、梗死灶面积大小和病变部位存在密切关系,高血糖对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入院应激性高血糖对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肾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60例非糖尿病急性STEMI患者,均行冠脉介入术。以入院时血肌酐≥26.4μmol/L或入院48 h内增加50%作为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依据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入院前用药情况及入院时血糖、肌酐及其他基线生化参数。统计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住院病死率,同时应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价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应激性高血糖与AKI发生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AKI组96例(13%),入院血糖水平、MACE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AKI组(P均0.05),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AKI组(P0.05),且AKI发生率随入院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增加。AKI组SF-36量表中的身体机能、躯体角色、活力、角色情绪、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低于非AKI组(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应激性高血糖可作为AKI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OR=1.10,95%CI(1.03,1.18),P=0.02]。结论入院应激性高血糖可导致急性STEMI患者AKI的发生,增加MACE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社区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新会区会城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90例非糖尿病ACS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无血糖控制),每组30例。统计干预前和干预30 d时3组心肌酶、左心室重构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3组干预前各组肌酶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干预30 d心肌酶指标均较干预前降低;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心肌酶指标亦均较对照组降低,且大剂量组亦低于小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左心室重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大剂量组左心室重构发生率亦低于小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大剂量组的发生率亦低于小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CS合并急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有利于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改善,且血糖控制效果越好效果更佳,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从而改善ACS合并急性高血糖患者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应激性高血糖持续时间对预后的风险分析。方法:选取310例脑出血患者分析应激性高血糖产生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应激性高血糖持续时间组与脑出血预后不良率的关系。结果:入院时GCS评分低,出血量大,血肿破入脑室是影响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脑出血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下降天数与疾病的预后有相关性(r_s=0.461,P0.001),随着应激性高血糖持续时间延长,脑出血患者病情预后越差(P0.001)。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病情重,出血量大,血肿破入脑室是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应激性高血糖持续时间越长,患者疾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8.
孟庆革 《河北中医》2010,32(8):1268-1270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及预后的差异。方法将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68例、非糖尿病脑梗死组46例及一过性血糖升高脑梗死组38例,对3组头颅CT检查结果、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空腹血糖(FPG)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非糖尿病脑梗死组较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和一过性血糖升高组患者脑梗死面积小(P0.05);非糖尿病脑梗死组TC、TG、HDL-C、LDL-C、VLDL-C和FPG水平均较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一过性血糖升高脑梗死组低(P0.05);非糖尿病脑梗死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较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一过性血糖升高脑梗死组低(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的疗效及预后较非糖尿病脑梗死组差,其不良预后与高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按空腹血糖测定水平分为血糖异常组(A组)22例和血糖正常组(B组)30例,比较2组临床症状、病死率。结果A组发病症状不典型,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与病死率均高。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提示预后差,尽早有效控制血糖,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型糖尿病脑梗死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比较糖尿病组(DM)合并脑梗死与非糖尿病组(N-DM)合并脑梗死的症状、类型、治疗效果,分析糖尿病与急性脑梗死是否存在加重关系。结果:糖尿病脑梗死组出现失语与偏瘫的发生率、脑梗死部位及病灶大小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脑梗死组发生肺部感染、心肌缺血、肾功能损害、梗塞后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后病情较重,预后不良,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式防治脑梗死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糖尿病脑梗死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比较糖尿病组(DM)合并脑梗死与非糖尿病组(N-DM)合并脑梗死的症状、类型、治疗效果,分析糖尿病与急性脑梗死是否存在加重关系。结果:糖尿病脑梗死组出现失语与偏瘫的发生率、脑梗死部位及病灶大小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脑梗死组发生肺部感染、心肌缺血、肾功能损害、梗塞后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后病情较重,预后不良,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式防治脑梗死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LDL-C、CRP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ACI患者80例(ACI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于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检测其LDL-C、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CI组急性期和恢复期LDL-C、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恢复期比较,ACI组急性期LDL-C、CRP明显高于恢复期(P<0.01);相关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与LDL-C、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CRP与LDL-C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LDL-C与CRP的升高可能是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LDL-C与CRP水平升高可以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提供较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GSP)检测在应激性高血糖以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用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我院住院患者中测得高血糖者、糖尿病患者以及正常体检者进行GSP测定,并追踪血糖状态最终诊断,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应激性高血糖者GSP1.75±0.32,糖尿病者GSP3.19±0.31,正常对照组GSP1.69±0.33,经t检验,应激性高血糖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SP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GSP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GSP可以做为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高血糖鉴别诊断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前瞻性观察非糖尿病高血糖对急性脑血栓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按血糖值分为非糖尿病高血糖组,并配对分入正常血糖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评定和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非糖尿病高血糖组治疗1、2周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结论:非糖尿病高血糖对急性脑血栓的疗效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应激性高血糖的相关因素和预后关系。方法我院儿科在200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101例住院危重新生儿,在101例重症儿中测出56例高血糖为观察组;对照组为本院妇产科正常新生儿52例。结果观察组56例血糖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52例血糖均值,观察组53例患儿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和痊愈,复查血糖均正常。有3例血糖均值高于22.1mmol/L;治疗后无死亡。结论危重新生儿更应重视高血糖的发生,血糖越高其预后越差,高血糖是反映重症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严格控制血糖对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则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措施,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静脉泵入胰岛索,并多次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适水平,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的改善及脑梗死进展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7天、15天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脑梗死进展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格控制血糖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62例(Ⅱ组)患者与2型糖尿病无脑梗死78例(Ⅰ组)进行回顾性分析。2组病例均记录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Ⅱ组收缩压、舒张压、2 h PG、TC、TG、LDL-C、HDL-C与Ⅰ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其余高血压患者在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高血压与无高血压患者在Ⅰ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FPG及脉压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血糖、高血脂是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应强调综合多重危险因素的控制,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脑梗死的发生,达到有效降低糖尿病终点事件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血糖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糖升高与AMI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1995—2002年65例确诊的非糖尿病AMI患者,按空腹血糖值分组,≤6.4mmol/L为血糖正常组,>6.4 mmol/L为血糖升高组,比较2组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血脂水平和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近期病死率。结果血糖升高组的心肌酶等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2组间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糖升高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AMI早期血糖升高与AMI的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术后采用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对应激性高血糖的不同影响,为老年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60岁以上行胆囊切除、胆管取石的老年患者60例,术后随机分为EN组及PN组,每组30例,比较术后血糖及胰岛素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以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EN组应激性高血糖发病率明显低于PN组(P<0.01),术后并发症以及伤口愈合情况均优于PN组(P<0.01)。结论术后肠内营养对预防老年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清簇集蛋白、和肽素和抵抗素在2型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85例,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单纯急性脑梗死、单纯2型糖尿病和健康体检者各30例,分别为急性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簇集蛋白、和肽素和抵抗素的水平。观察各组血清簇集蛋白、和肽素和抵抗素水平变化,及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簇集蛋白、和肽素和抵抗素水平与HbA1c、脑梗死面积,神经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血清簇集蛋白、和肽素和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急性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均<0.05),急性脑梗死组和2型糖尿病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急性脑梗死组和2型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簇集蛋白、和肽素和抵抗素水平随着HbA1c水平、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的升高而升高(P均<0.05)。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组血清簇集蛋白、和肽素和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结论簇集蛋白、和肽素和抵抗素参与了2型糖尿病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其水平对于判断病情,神经损伤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