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从而进一步探讨其二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免疫功能的机制的影响。方法入选确诊的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和对照组34例(腹腔镜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30/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41%(27/34),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IFN-r、IL-4、IFN-r/IL-4)治疗后的第1、3、12个月均较治疗前、正常健康组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异常,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情况,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免疫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传统营养支持,研究组采取早期免疫营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各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RF)和血红蛋白(HB)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 +/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水平及淋巴细胞总数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免疫营养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其免疫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ICCO技术(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例,患者不同程度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病、营养不良等慢性疾病。对照组给予CVP监测补液,研究组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GCS评分、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急性肺水肿发生率和死亡率及治疗1个月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急性肺水肿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恢复良好率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能改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陈秀琼  阳初玉  黄东挺 《广西医学》2008,30(9):1357-135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脑外伤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33例脑外伤恢复期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即应用神经细胞激活剂、针刺疗法、高压氧疗及康复治疗后,进行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级、步行能力分级、Bathel 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再次进行评价.结果 肢体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BI、MMSE 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型脑外伤恢复期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董凯  董建伟 《当代医学》2016,(35):188-18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115例颅脑损伤患者中伴发早期精神障碍的患者69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者.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疗效和复发率方面有明显优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优势,其价格低廉,副作用小,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改善病情,促进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外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高压氧配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颅脑损伤治疗总有效率94.6%,对照组83.9%,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助于脑组织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为额颞顶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额颞顶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颅内压均明显下降。在术后第5天,研究组患者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62%(33/39),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1.54%(24/39),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额颞顶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可取得确切的疗效,降低其颅内压及死亡率,改善其预后,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南阳中心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9例。研究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统计两组预后情况,并对比手术前后炎性因子[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术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IL-2、TNF-α、NSE水平明显较低,IL-4水平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恢复良好率相比,研究组(44.83%)高于对照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应用于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可显著缓解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炎性因子对机体损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128-131
目的探讨早期评估与分级管理康复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8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早期评估与分级管理康复模式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及康复干预期间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综合功能的康复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综合功能的康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评估与分级管理康复模式进行干预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综合功能康复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陶冶 《当代医学》2014,(36):153-154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6)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结合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9%,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体征指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西医用药联合针灸、推拿治疗颅脑损伤康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84例纳入研究,根据康复期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给予中西医用药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昏迷状态、康复情况以及认知功能。结果:手术后3、7、14 d时,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评分、BI评分以及MMSE总评分、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用药联合针灸、推拿治疗有助于促进昏迷状态恢复,改善肢体功能、生活能力以及认知功能,是颅脑损伤康复期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何世花 《中外医疗》2013,(18):37-38
目的探讨亚低温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8月—2012年4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护理,护理2周后,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护理可以促进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流动力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中医综合治疗对脑外伤后期康复的疗效观察。[方法]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中医综合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及中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2%,同时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都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中医综合治疗对脑外伤后期康复中疗效确切,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具有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作用的中药怀牛膝对重度颅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怀牛膝治疗颅脑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以自制改良的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装置造重度颅脑损伤大鼠模型,给怀牛膝水煎剂灌胃治疗1周,采用TUNEL法原位检测损伤区神经细胞的凋亡,观察怀牛膝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牛膝组治疗的颅脑损伤大鼠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其他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的中药怀牛膝促进颅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可能是怀牛膝改善了大鼠的免疫功能,增强了机体对受损神经细胞的清除能力,故凋亡细胞数增加。  相似文献   

15.
唐杰 《四川医学》2011,32(9):1443-1444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同时配合头部局部亚低温疗法,观察治疗的效果及GCS评分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30例,联合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同时配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疗法,对照组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GCS评分变化。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组的植物状态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联合组与对照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同时配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疗法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GCS评分,降低植物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1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接受标准激素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标准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治疗组的近期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D19+/CD20+淋巴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可提高治疗疗效,安全性好,能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妥洛特罗贴剂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PEF、FEV1、FVC、FEV1/FVC)及炎症因子(IFN-γ、IL-4、IFN-γ/IL-4)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31%vs 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PEF、FEV1、FVC、FEV1/FVC显著升高;治疗后,观察组的PEF、FEV1、FVC、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IFN-γ、IFN-γ/IL-4显著升高,IL-4显著降低;治疗后,观察组的IFN-γ、IFN-γ/IL-4显著高于对照组,IL-4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妥洛特罗贴剂能显著减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强化胰岛素治疗组(n=35)及常规胰岛素治疗组(n=34),强化组将24h平均血糖控制在5.0-8.0mmol/L之间,常规组将24h平均血糖控制在8.1-11.1mmol/L之间。结果强化治疗组患者预后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24h内的血糖峰值与颅脑损伤的伤情和预后密切相关,伤情越重,血糖升高越明显,预后也越差,将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5.0-8.0mmol/L之间,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开颅减压性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控制体温(35~36℃)联合中度过度通气(PaCO3 30~34mrnHg):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与预后。方法61例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分成控制体温联合中度过度通气疗法组(治疗组)30例与常规治疗法组(对照组)31例,通过与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以观察采取控制体温(35~36℃)联合中度过度通气(PaCO2 30~34mmHg)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预后。结果控制体温(35~36℃)联合中度过度通气(PaCO2在30~34mmHg)组(治疗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P〈0.05),而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控制体温联合过度通气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特别是对术后伴有严重脑水肿,中、重度颅内高压和顽固性中枢性高热的重型患者能明显减少病死率,且操作简单,体温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易控制,技术要求不高,并发症少,尤其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是目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