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7-1999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利用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因素的影响 ,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在疾病构成中的比例急剧上升。高血压又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降压治疗对防止和减少心血管疾病及控制高血压病的进一步发展都有明显效果。为探讨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趋势 ,我们对本院 1 997年至 1 999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作一调查分析。1 资料与方法利用我院药品信息网提供的 1 997- 1 999年 3年内口服抗高血压药的消耗量 ,采用 WHO药物统计方法合作中心推荐的 DDD为指标的分析方法 ,逐一统计以下数值 :1各药的日…  相似文献   

2.
已知50%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010年公布的中国高血压控制现状调查(CHINASTATUS)显示,即使是在三甲医院接受降压治疗的门诊患者中,其血压平均达标率仅为30.6%。如何更加有效地控制血压,实现降压达标,已经成为当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任务。现有数据表明,至少75%的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药物治疗才能使血压达标。因此,联合药物治疗是提高血压达标率的重要手段。联合用药的原则是,药物的作用机制互补、降压作用相加、不良反应抵消。目前临床应用的降压药物联合多达十多种方案,但不同联合用药方案的降压效果、靶器官保护作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安全和有效的控制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必不可少的措施。本文简单介绍了常用的5种降压药物(利尿剂、钙拮抗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的原则,重点介绍这5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时可能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与其它非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时可能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旨在引起临床关注联合治疗中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对用药安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薛艳华 《药品评价》2022,(2):126-128
高血压多发于老年人群,在人口老龄化的当下,老年高血压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肾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老年群体身心健康.因老年群体生理、病理特点与其他龄层不同,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导致高血压预防率、控制率较低,且病死率较高.关于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选用降压药物、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成...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即在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非同日3次或以上测量血压其中收缩压≥140mm Hg(1mm Hg=0.133kPa)或(和)舒张压≥90mm Hg.高血压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数的95%,而由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仅占5%.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有1.6亿人,每10年上升约25%,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本文就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以达到有效﹑安全的降压目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血压药物在上海郊区医院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促进高血压人群的合理用药。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4所医院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药物治疗、血压治疗达标率、相关疾病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448例住院患者血压治疗总达标率为75.4%,合并糖尿病及(或)肾病治疗达标率52.5%,住院患者人均使用降压药物种类为(1.8±0.9),日均降压费用为(3.5±2.5)元,49.8%的患者单用一种降压药物,钙拮抗药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的使用量占全部抗高血压药的30.45%和41.97%。结论:应加强高血压治疗指南的学习,提高治疗达标率。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的 90 %以上 ,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 ,除遗传因素外 ,超重、高盐摄入、饮酒、缺乏运动及社会心理应激是原发性高血压重要的易患因素 [1 ] ,所以说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在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等诸多方面是非常有效的。我院对社区内的 66例高血压患者经 0 .5 a随访对严格执行非药物治疗措施与只服用降压药物而忽略非药物治疗措施的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采用《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  相似文献   

8.
当今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降压本身,人们更注重药物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危险性的影响。2002年报道的ALLHAT研究结果,促使美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在2003年春进行了修订。ALLHAT研究结果提示,看似名不见经传的噻嗪类利尿剂,其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降压可明显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在降压过程中,降压达标率低一直是我们临床医生面临的严峻问题。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为控制血压,须使用两种或以上降压药。基于此,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高血压领域大规模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迅速发展,最近又有JNC7和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的发表,高血压治疗的传统观念得到更新。降压治疗不仅仅要将血压降至靶目标水平,而且要纠正同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选用合适药物,改善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不良重塑,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炜  郭小梅 《医药导报》2010,29(1):36-39
[摘要]大量循证医学资料表明,要改善高血压的长期预后,绝大多数患者通常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物,而且大多数需要服用2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使用降压药物,以提高长期治疗的效果和依从性,是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参阅近年来国内外降压药物治疗的文献和高血压治疗新指南,结合作者的临床用药经验,总结降压药物的新进展和研究新动向.  相似文献   

12.
杨静 《北方药学》2014,(1):184-18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贫乏已不再困扰人们,如今困扰着人们最大的问题是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而心脑血管病的一个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只要对高血压认识到位,采取措施得当,不仅可以降低血压水平而且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在对其控制措施中,又分为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手段,只有使其两者共同作用才可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因此,高血压疾病患者在服用药物外,还需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改变生活习惯、调整心态、科学饮食、进行适当的运动等措施进行治疗。以下是本人结合相关知识,对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护理方法的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13.
《医药保健杂志》2009,(1):60-60
高血压和高血糖都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糖尿病人一旦合并高血压后死亡率成倍增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后比普通高血压患者更要积极降压。降压治疗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的疾病,且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1]。因此治疗需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改善上述诸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是降低.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治疗,药物的选择是关键,我国临床应用的降压药物种类,包括中西药及各种复方制剂有几百种之多,但我国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很低,高血压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对中国、美国及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有关药物治疗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高血压药物临床选择的原则进行探讨。中、美、欧指南均认为不同类别的降压药物在某些治疗效果或特殊的人群中确实存在差异,因此对特定的强制性适应症应采用特定类别的降压药物。三个指南都强调合并用药的益处,并建议采用能维持24 h的长效药物或制剂。但三个指南在是否推荐一线治疗药物上存在明显分歧,美国指南建议噻嗪类利尿剂可作为大多数无并发症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而欧洲指南和中国指南均未推荐一线药物,认为几个主要类别的降压药均可用于高血压的起始治疗和维持治疗。中医药是我国特有的宝贵资源,各种降压中成药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缺乏高质量证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缺少中成药部分。临床上降压药物的选择首先取决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在疗效与安全性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相对价廉的药物。对于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如果没有必需使用其他药物的适应症,低剂量噻嗪类利尿药可以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案。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出台,对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应加强指南的推广和实施,促进临床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急症是短时间内血压明显升高的过程,伴急性靶器官损伤,有治疗的紧迫性和潜在的危害性。高血压急症病情凶险,即使采取治疗措施控制血压,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笔者建议居民定期常规体检,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可控制的高危因素,控制好每一项异常指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减少高血压急症的发生。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应遵从指南建议,同时给予个体化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17.
吕晓英  汪琛媛 《安徽医药》2006,10(6):469-470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在我国疾病死亡原因中占首位,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预防和治疗愈来愈重要[1] .心脑血管系统药物正确使用,反映我院医生的业务水平的高低.本文就我院2002年4月住院病人的1539张处方中使用的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治疗心功能不全药、利尿药、抗血栓药、调血脂药、调节脑循环药、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抗心肌缺血药、抗心律失常药11类药物进行药物利用研究,探讨我院心脑血管药物的用药规律及临床药物利用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压持续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由其所致的脑卒中、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肾衰竭及慢性肾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极大地消耗医疗资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2013年底发布的《2014年美国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  相似文献   

19.
<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该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发病基础,也可以引起心脑肾的并发症,血压控制是有效地防治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和重要环节。高血压病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大多数医师只重视药物治疗,忽视非药物治疗[1]。由于高血压发病和病情进展隐匿,早期常不被重视,早期轻型高血压患者往往不愿意服药,乐意接受非药物治疗,其方法简便,费用低,效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探讨基层医疗社区健康干预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140例因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与患病时间,服药时间,服药方式,情绪因素,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相关。结论降压药物治疗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手段,社区综合干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