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小肠长度占全消化道总长的70%~75%,小肠肿瘤占消化道肿瘤的1%~6%,小肠肿瘤多发生于50~70岁老年人,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原发性小肠肿瘤分为小肠良性肿瘤和小肠恶性肿瘤,小肠良性肿瘤较少见,好发于回肠,空肠次之,十二指肠最少见,良性肿瘤根据组织来源,分为间叶性肿瘤和上皮性肿瘤,前者包括间质瘤、脂肪瘤、血管瘤、纤维瘤等,上皮性肿瘤主要是腺瘤;小肠恶性肿瘤占胃肠道全部恶性肿瘤的2%~3%,包括腺癌、类癌、恶性淋巴瘤和间质肉瘤,其中以癌肿居多,癌瘤好发部位是十二指肠壶腹部周围.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小肠肿瘤较少见,据统计小肠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3%~6%,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2%。在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中,以腺癌为常见,占49%,其次,肉瘤占32%,类癌占19%;小肠良性肿瘤,腺瘤性息肉占28%,平滑肌瘤占19%,脂肪瘤占15%,血管瘤占10%,纤维瘤占9%,淋巴血管瘤占8%,神经原瘤占6%,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是起源于消化道间叶组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间质干细胞的一类肿瘤.胃肠道间质瘤中小肠间质瘤发病占20%~30%[1],近年来对胃间质瘤报道甚多,但对小肠间质瘤报道较少.作者对13例小肠间质瘤进行了免疫表型分析,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SIST)是一种少见肿瘤,属于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文献[1]报道,胃肠间质瘤约占胃肠道肿瘤的1%~3%。小肠间质瘤约占GIST的25%~40%[2]。小肠间质瘤病变部位隐匿,症状多样,预后不一,早期诊断困难。首次多就诊于消化科、普外科、普内科、急诊内外科,甚至妇产科及体检发现。本文拟通过对我院近年确诊的小肠间质瘤病历统计分析,了解该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增进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14年4月本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63例小肠间质瘤病例,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结  相似文献   

5.
淋巴管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管的良性肿瘤,亦称海绵状淋巴管瘤或淋巴管水样囊肿等。国内文献报道[1-2],仅在肠系膜、纵隔等部位及婴幼儿患者有淋巴管瘤的相关报告,而孤立性肝淋巴管瘤在国内鲜见报道。国外文献报道肝淋巴管瘤也仅有少数个案。本文通过分析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例孤立性肝淋巴管瘤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等,及其诊治过程,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肠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的病理特征及其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小肠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不同肿瘤、瘤样病变病理特征及CT表现。结果病理检查显示60例患者中恶性肿瘤5例,良性肿瘤35例,肿瘤样病变20例,均呈现息肉状且往肠腔内突出特点;胃肠道间质瘤病灶在黏膜下,梭形肿瘤细胞,排列走向不一;脂肪瘤也位于黏膜下,黏膜表面溃疡,肿瘤切面黄色;淋巴组织增生镜下显示黏膜层存在病灶,细胞分化成熟。CT对小肠肿瘤、肿瘤样病变检出率均为90.00%,腺癌CT增强扫描呈现"快速上升-平台"特点;小肠淋巴瘤CT表现为肠壁增厚、肠管狭窄、腹膜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胃肠道间质瘤以腔外生长为主,圆形或椭圆形,病灶与周边正常肠壁边界清楚。结论小肠肿瘤以良性肿瘤为主,病理特征、CT表现在小肠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英 《中外健康文摘》2007,4(8):152-153
小肠肿瘤的发病率低,占胃肠道肿瘤的1%~5%,主要是良性肿瘤,由于其无特有的临床症状,早期诊断较困难,而小肠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仅占0.2%,容易误诊以至延误治疗。我院子2003-2005年收治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小肠肿瘤6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肠良性肿瘤约占全部小肠肿瘤的1/4,其中约20%发生于十二指肠。由于小肠肿瘤发病率低,仅占胃肠道肿瘤的3%~6%,故十二指肠良性肿瘤临床非常少见,其中平滑肌瘤只占全部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1/5。由于早期没有症状及缺乏特异性,往往需待临床上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肿块、黄疸等表现时才就医被发现。现结合我院1例就有关诊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小肠虽占有胃肠道总长的70%~80%,然而小肠肿瘤较为少见,仅占胃肠道肿瘤的5%,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2%是源于小肠[1].我院自1993年5月~2000年5月共收治小肠肿瘤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小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尽管成人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占消化道总长度的70%,但小肠肿瘤的发生率仅占胃肠道肿瘤的1%-3%。且以小肠恶性肿瘤为多,良性肿瘤仅占约25%。良性肿瘤少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其生长缓慢、病程长、症状不典型及容易忽略等因素,待继发症状出现需要手术或施行其他腹部手术时,  相似文献   

11.
小肠肿瘤是指从十二指肠起到回盲瓣止的小肠肠管所发生的肿瘤。小肠占胃肠道全长的75%,其黏膜表面积约占胃肠道表面积的90%以上,但是小肠肿瘤的发生率仅占胃肠道肿瘤的5%左右,小肠恶性肿瘤则更为少见,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由于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及体征,不易为病人和医生所察觉,往往不能及时诊断,而是在出现出血、梗阻或处理其他疾病时才发现。  相似文献   

12.
血管淋巴管瘤(hemolymphangioma)是一种罕见类型的淋巴管瘤,表现为血管和淋巴管相混合,又称脉管瘤,常发生于婴幼儿,且多位于体表等部位[1]。成年人血管淋巴管瘤发生率极低,文献报道很少;目前文献报道的发生部位多位于头颈部,鲜见于脾脏、胰腺、腹膜后、食道、胃、小肠、直肠等[2];而位于小肠系膜内的血管淋巴管瘤仅有3例中文文献报道[3-5]。本文报道1例小肠系膜内血管淋巴管瘤,同时对小肠及小肠系膜内血管淋巴管瘤文献复习,并对其进行解剖分型。  相似文献   

13.
小肠血管瘤为临床罕见疾病,其发生率为小肠良性肿瘤的7%~10%,胃肠道肿瘤的0.2%左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和(或)梗阻,但由于其解剖部位隐蔽及诊断手段的局限性等,临床误诊率较高。本文将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小肠血管瘤病例,并回顾相关文献,就小肠血管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  相似文献   

14.
小肠间质瘤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起源于消化道间叶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间叶干细胞的一类肿瘤,其原发部位主要是胃(50%~60%)和小肠(20%~30%).GIST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占所有消化道肿瘤的0.1%~0.3%,20%的小肠恶性肿瘤是间质瘤.本文将确诊的9例小肠间质瘤作一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小儿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近年有上升之势,故必须予以注意。方法:对1977.1~1998.5经我院手术治疗的38例小儿胃肠道肿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经手术治疗,13例恶性消化道肿瘤患儿术后5年内死亡,而良性肿瘤中仅1例小肠巨大海绵状淋巴管瘤患儿术后10天死亡,死亡率分别为65%和5.56%。结论:小儿胃肠道肿瘤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肠梗阻、呕吐、吐血、便血和贫血等,诊断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X线、B超、CT、RMI、DSA、γ照相、(99)mTC扫描和内窥镜等。而治疗则是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6.
小肠恶性肿瘤仅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5%[1],而胃 肠道恶性间质瘤更是少见。胃肠道恶性间质瘤是一种间叶源 性软组织肿瘤,在过去的临床工作中,常被误诊为平滑肌瘤、 平滑肌肉瘤等。近年来,随着病理免疫组化技术的开展,才陆 续有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报道。2002年4月~2004年4月, 我院收治胃肠道恶性间质瘤患者1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分析,旨在达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地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48~81岁,平均 56岁。经病理免疫组化技术CD117和CD34测定,部分表达 SMA或S-100或NSE[2]。腹部扪及包块…  相似文献   

17.
小肠肿瘤发病率仅占全胃肠道肿瘤的1%~6%,小肠肿瘤虽然发病率低,但临床表现各异,病理类型多,临床检查方法受客观条件限制大,因而误诊、漏诊率较高。在各种小肠肿瘤中,血管瘤较少见,发生在十二指肠的罕见[1-2],同时合并异位胰腺的,在国内外文献中鲜见报道。2013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发生1例,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率较胃肠道其他部位肿瘤发生率低,约占胃肠道肿瘤的1%~6%,小肠肿瘤有良恶两类,恶性肿瘤约占75%[1]。良性肿瘤较常见的有腺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及纤维瘤、较为少见的有脂肪瘤、血管瘤、畸胎瘤[2]。恶性肿瘤以淋巴瘤、腺癌、平滑肌肉瘤、类癌等较多见,此外,小肠还有转移肿瘤如卵巢癌、黑色素瘤等[3]。小肠脂肪瘤多发于60~70岁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粘膜下层,为界限清楚的  相似文献   

19.
小肠淋巴管瘤是一种罕见的小肠良性肿瘤,早期因无特殊临床表现易被误诊、漏诊,随着疾病进展,瘤体增大会侵及周围组织,并引发相关临床表现。本文通过回顾1例成人小肠淋巴管瘤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疗经过,结合文献探讨小肠淋巴管瘤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电子小肠镜、病理组织学特点,以便于临床医生对该疾病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和了解。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少见,作者收集了我院1958~1990 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共9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本组男性62例,女性30例,男女之比为2.07:1,年龄 11~79岁,平均 46.2岁,其中良性肿瘤平均年龄50.6岁,恶性肿瘤平均年龄44.5岁,40岁以上者73例,占79.3%,占同期胃肠道肿瘤1.7%。1.2 肿瘤分类、部位及侵犯程度 见Tab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