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商陆皂甙甲对阿霉素肾小球硬化大鼠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商陆皂甙甲(EsA)对阿霉素肾小球硬化大鼠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sA组、依那普利组,模型组、EsA组、依那普利组采用单侧肾切除并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剥离肾脂肪包膜,不切除肾脏,术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术后1周开始,EsA组按20 mg.kg-1.d-1给EsA腹腔注射,依那普利组按10 mg.kg-1.d-1给依那普利混悬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2 mL生理盐水灌胃,连续治疗93 d后处死。观察EsA对肾小球硬化大鼠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肾小球病理改变及肾小球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结果8周、13周时,模型组、EsA组和依那普利组大鼠24 h尿蛋白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EsA组和依那普利组大鼠尿蛋白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处死前模型组、EsA组和依那普利组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白蛋白显著减低(P<0.05);EsA组和依那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Scr、BUN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EsA组、依那普利组肾小球硬化指数、Col-Ⅳ的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强(P<0.05),但EsA组、依那普利组肾小球硬化指数、Col-Ⅳ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弱(P<0.01)。EsA组和依那普利组之间血清白蛋白、Scr、BUN、肾小球硬化指数、Col-Ⅳ的表达及8周和13周尿蛋白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A可减轻肾小球硬化大鼠系膜基质中Ⅳ型胶原的过度沉积,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对慢性肾衰大鼠肾结构与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肾小球细胞凋亡对肾结构与肾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硬化大鼠模型,光镜和电镜观察肾小球结构变化,并检测其有核细胞记数。用原位检测肾小球细胞凋亡指数。结果疾病组各时间点调亡指数明显升高(P〈0.01),于12周达高峰。疾病组肾小球中有核细胞数与肾小球细胞凋亡指数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肾小球内凋亡细胞数与肾功能恶化程度呈密切正相关,凋亡指数与BUN和Sc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43和0.9006。结论随病情进展,实验性肾硬化大鼠中肾小球细胞发生过度调亡,导致细胞数目减少,加重肾小球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浊方对肾小球硬化(GS)大鼠模型肾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延缓GS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化浊方高、中、低剂量组及厄贝沙坦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单侧肾脏切除建立肾小球硬化模型,予灌胃治疗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肾小球病理改变及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免疫组化(IHC)检测肾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治疗8周后,各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SCr、BUN的水平均低于模型组,肾脏病理显示大鼠肾小球硬化较模型组改善,以化浊方高剂量组明显。高剂量组大鼠肾脏TGF-β1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中低剂量组及厄贝沙坦组。结论:化浊方可能通过抑制大鼠肾脏TGF-β1的表达,改善肾脏病理形态,延缓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4.
商陆对阿霉素肾病肾小球胞外基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商陆水煎剂能否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蓄积。方法单侧肾脏切除并重复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商陆组、依那普利组,对照组为假手术大鼠。给药14wk,肾脏石蜡切片PASM染色测定肾小球基质相对面积;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层粘连蛋白(laminin,LN)与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表达。结果①商陆组与依那普利组ECM相对面积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二者间无统计差异;②与模型组比较,商陆组与依那普利组肾小球LN、FN表达下调(P〈0.05),MMP-2表达上调(P〈0.05)。结论商陆水煎剂对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ECM蓄积、延缓肾病进展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病肾小球细胞凋亡(脱噬作用)介导因子的表达及依那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8~10周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干预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24只。于实验第1天、第21天分别对干预组、模型组大鼠注射阿霉素2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2次注药后干预组大鼠的饮用水加入依那普利50mg/L。第2次注药后4周、12周、20周、28周各组分别处死4只大鼠,取肾组织行病理检测,并用末端标记法及电镜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Fas抗原(CD95)、Bcl-2蛋白和Ⅱ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2R)表达;并计算其在肾小球中表达的阳性单位。[结果]在20周后,干预组和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出现硬化,肾小球细胞调亡频率也显著增加。但干预组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和肾小球细胞凋亡指数(GAI)均较模型组小。在20周和28周,干预组和模型组肾小球Fas抗原表达较对照组显著性增加,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28周时,于预组肾小球Bcl-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性增高。3组大鼠肾组织AT2R的表达主要在远曲小管,肾小球中未见表达。在干预组和模型组,Fas抗原和Bcl-2蛋白阳性单位值与GSI和GAI相关均有显著性。[结论]大鼠阿霉素肾病肾小球硬化时,肾小球细胞凋亡可能是受Fas抗原介导和Bcl-2蛋白调控的。依那普利于预可减少  相似文献   

6.
7.
褐藻多糖硫酸酯对阿霉素肾硬化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FPS)对阿霉素肾硬化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组),阿霉素肾硬化模型组(M组),褐藻多糖硫酸酯治疗组(FPS组),洛汀新治疗组(B组)。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肾脏组织纤连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RT-PCR测定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mRNA。结果:FPS能减少尿蛋白、降低BUN和Cr,减轻基质增生和肾小球硬化,且能减少TGF-β1、FN、ColⅣ表达,下调肾皮质TGF-β1P、AI-1 mRNA表达。结论:FPS能减轻阿霉素肾硬化大鼠肾脏损害,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螺旋藻对阿霉素肾硬化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阿霉素肾硬化对照组(M组),螺旋藻组(SP组),贝那普利治疗组(B组)。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肾脏组织纤连蛋白(FN)、IV型胶原(Col IV)、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RT-PCR测定肾皮质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螺旋藻能减少尿蛋白、降低BUN和Scr,减轻基质增生和肾小球硬化,且能减少FN、Col IV、TGF-β1的表达。下调肾皮质TGF-β1mRNA的表达。结论螺旋藻能减轻阿霉素肾硬化大鼠肾脏损害,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浊方对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 mRNA(TRPC6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延缓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各6只,模型组、化浊方高、中、低剂量组及厄贝沙坦组各12只,造模后用化浊方治疗8周,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病理,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TRPC6 mRNA表达。结果:治疗8周后,各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Scr)、尿素氮(BUN)均低于模型组(P0.05),肾脏病理显示大鼠肾小球纤维增生较模型组改善,均以高剂量组改善明显。模型组大鼠TRPC6 mRNA表达增高,各治疗组肾脏TRPC6 mRNA表达较模型组低(P0.05)。结论:化浊方能降低肾小球硬化模型大鼠24 h尿蛋白、Scr、BUN及改善肾小球纤维增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大鼠肾脏TRPC6 mRNA的表达而延缓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肾小球硬化模型大鼠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小球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将2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5只)和模型组(10只)。模型组于大鼠右背行右肾切除术,术后第7天,尾静脉注射阿霉素(ADR)5 mg/kg,间隔21 d后再次注射ADR 3 mg/kg,建立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假手术组剥离右肾包膜,尾静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正常组仅尾静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1,3,5,7,9,11周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于术后11周心脏采血处死大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并计算大鼠脾脏指数(SI)、胸腺指数(TI);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0,TNF-α;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GSI)。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造模后大鼠体质量、SI、TI、血清IL-10表达量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GSI、血清BUN及Scr含量、血清TNF-α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肾小球呈局灶节段性硬化,间质内有明显淋巴细胞浸润,并有纤维化。结论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发生与I L-10和TNF-α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方对5/6肾切除大鼠肾功能衰竭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120只SD雄性大鼠,建立5/6肾切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温阳活血方组、科素亚组、温阳活血方+科素亚组。分别在给药后4、8、12周,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处死,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肾功能指标。结果:肾脏病理显示,模型组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或消失,肾间质伴有一定程度的纤维化。3个治疗组病理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温阳活血方组和温阳活血方+科素亚组肾小球硬化程度轻于科素亚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和24h尿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NAG)明显均明显升高(P<0.01,P<0.05);3个治疗组BUN、Scr、Cys-C和24h尿蛋白、尿NAG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温阳活血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Scr、BUN、Cys-C和24h尿蛋白、尿NAG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DN大鼠疗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疗效。方法采用STZ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病理组、通络益肾汤治疗组、西药治疗组(糖适平+洛汀新)。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一般状况、血糖、肾功(BUN、Scr)、肾脏病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病理组比较,通络益肾汤治疗组大鼠一般状况改善较好,血糖明显下降(P<0.05),血清BUN、Scr显著降低(P<0.01)。通络益肾汤治疗组与西药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通络益肾汤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进展,对糖尿病肾病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方防治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测尿蛋白阴性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苯钠普利组、复方鳖甲软肝方组,每周测大鼠体重,每2周1次收集大鼠24h尿量,测24h尿蛋白定量,10周后处死大鼠,分离血清观察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总蛋白(TP)和清蛋白(Alb),应用HE、六胺银染色及Mallory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数据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复方鳖甲软肝方能够减轻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病理损害,增加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体重,减少尿蛋白排泄,提高血TP和Alb水平,降低BUN和SCr,改善肾功能。结论:复方鳖甲软肝方能减轻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球硬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金锁固精丸加味方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金锁固精丸加味方组(中药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 mg/kg复制肾病综合征模型;中药组同时给予金锁固精丸加味方水煎剂96g/kg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等容积饮用水灌胃,连续45 d;分别取24h尿、血清及肾组织观察该方对模型大鼠24h尿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及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金锁固精丸加味方能降低24 h尿蛋白和血清总胆固醇,升高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但对血清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影响(P>0.05);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电镜检查结果均显示该方可减轻模型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结论】金锁固精丸加味方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胶囊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贫血大鼠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升清降浊胶囊治疗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致SD大鼠肾性贫血模型。据体重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清降浊胶囊高浓度组灌服0.192g.mL-1,清降浊胶囊中浓度组灌服0.096g.mL-1,清降浊胶囊低浓度组灌服0.048g.mL-1,肾衰宁对照组灌服0.046g.mL-1溶液,每日灌胃1次。治疗4周和6周后观察实验大鼠血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TNF-α表达。结果治疗4周和6周后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BC、HGB明显降低(P<0.05),Scr、BUN明显升高(P<0.05),AST、ALT无明显改变,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增加,肾组织中TNF-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肾衰宁组、升清降浊胶囊各浓度组与模型组比较:RBC、HGB明显升高(P<0.05);Scr、BUN明显降低(P<0.05);AST、ALT无明显改变;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减轻;肾组织中TNF-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6周时升清降浊胶囊低浓度组较肾衰宁对照组RBC、HGB升高明显(P<0.05),Scr、BUN降低明显。结论升清降浊胶囊可能是通过清除尿毒素增加红细胞的生成,降低炎性细胞浸润,抑制TNF-α在肾组织的表达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延长红细胞寿命,起到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郑志方  陈国利  王文涛  敬小青 《西部医学》2023,35(10):1433-1438
目的 探讨曲克芦丁(TRO)通过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介导自噬反应减轻阿霉素(ADM)诱导的肾病综合征(NS)大鼠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ADM诱导的NS大鼠模型。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TRO组(TRO-L组,50 mg/kg)、高剂量TRO组(TRO-H组,100 mg/kg)、高剂量TRO+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TRO-H+CC组,100 mg/kg TRO+20 mg/kg CC),每组12只。收集造模前后大鼠24 h尿液检测尿蛋白含量。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中白蛋白(ALB)、总蛋白(TP)、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的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SOD、MDA含量。TUNEL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的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的AMPK和mTOR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脏A...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络益肾温阳方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9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其余51只采用左侧单肾切除术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复制DN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7只大鼠分为病理对照组(16只)、中药治疗组(16只)、洛汀新+糖适平西药治疗组(15只),给药10 w。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一般情况,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空腹血糖、血清尿素氮、血肌酐;计算肾脏肥大指数,并行HE染色观察肾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一般状况明显改善,体重显著增加(P<0.01);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空腹血糖、血清尿素氮、血肌酐、肾脏肥大指数显著降低(P<0.01);肾病理组织学变化明显减轻。结论:通络益肾温阳方对DN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芪地黄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人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地黄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病人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2组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和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相应指标的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黄芪地黄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其作用可能与改善肾功能和降低24 h尿蛋白、IL-6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具有抗炎活性的牛蒡子苷对雷公藤甲素(TP)所致的大鼠肾毒性的保护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含药液的PBS),牛蒡子苷组(500 mg· kg-1· d-1),雷公藤甲素组(500 μg· kg-1· d-1),联合用药组(牛蒡子苷500 mg· kg-1· d-1+雷公藤甲素500 μg· kg-1· d-1)。分别予以相应处理后,采血测定肾脏生化指标,取肾脏测定肾脏指数并用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进一步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记录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炎症相关通路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在体内实验中,牛蒡子苷显著降低了TP所致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等肾脏生化指标和肾脏指数(P<0.05)。此外,牛蒡子苷明显改善了TP所致的肾细胞的水肿,空泡化和点状坏死等组织病理学改变。在体外实验中,牛蒡子苷抑制了TP诱导的HK-2细胞毒性,24 h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改善了凋亡的细胞形态,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逆转了炎性通路中IκBα和Nuclear p65蛋白表达(P<0.05)。结论 牛蒡子苷可以减轻雷公藤甲素所致的肾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