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评价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内镜下经鼻视神经减压术中视神经管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行内镜下经鼻视神经减压术的患者45例,男38例,女7例,平均年龄(32.8±15.1)岁.所有患者术前行螺旋CT扫描并通过CT仿真内镜技术重建蝶窦或筛窦外侧壁及定位视神经管,并与术中实际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除4例视神经管粉碎性骨折患者外,其他患者经CT仿真内镜均能很好显示蝶窦或筛窦外侧壁以及定位视神经管,并与术中结果基本一致.CT仿真内镜显示具有定位意义的蝶窦内骨嵴8例(19.51%),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患者35例(85.37%),与术中结果一致.结论 螺旋CT仿真内镜能立体的、直观的显示蝶窦或筛窦外侧壁以及视神经管定位,可以为术者提供立体、直观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为临床人体器官腔内检查提供了全新的影像诊断,本文将仿真支气管镜检查与临床采用硬管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做了对比,评估仿真支气管镜对儿童气道异物诊断与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耳蜗长度的CT及显微解剖测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人耳蜗内腔形态重建和长度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例国人无耳疾颞骨标本(左6右4)被随机编号,分别经多层螺旋CT超薄扫描,仿真内镜三维重建及长度测量后行显微镜下耳蜗蜗管间断开窗,刻度微管蜗管长度直接测量,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结果仿真内镜可三维重建可反映耳蜗蜗管内腔形态的立体结构并允许直接进行多方位观察,利用定位图标可直接进行长度测量;显微解剖直接测量蜗管长度,客观准确.两组所测长度分别为(25.2±1.95)mm和(29.4±1.45)mm,前者比后者稍短,后者与姜泗长等结果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 05).结论多层螺旋CT结合仿真内镜重建可获取反映较真实膜性蜗管形态结构的三维立体构图,直接的长度测量简单易行.蜗管间断开窗导管微丝引导下的直接长度测量方便、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利用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CT)影像定位辅以磁性探测器对眼内磁性异物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41例(41眼)眼外伤,术前均进行螺旋CT检查,同时用磁性探测器进行术前异物磁性判断,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螺旋CT异物显影35例,最大7 mm×3mm ×1 mm,最小1.2 mm×1 mm×1 mm,其中磁性探测器检出21例磁性异物,均成功经磁铁吸出术摘出异物.结论 利用螺旋CT诊断和定位眼部异物,联合磁性探测器进行磁性判定,对术前决定是否选择用磁铁外路吸出的手术方式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对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有明确或可疑呼吸道异物吸入史,怀疑为支气管异物的患者180例,无呼吸道异物吸入史,有自发性皮下气肿、气胸患者6例行肺多层螺旋CT平扫及MPR重建,诊断有异物者行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无异物者观察或保守治疗.分析MPR对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 在180例可疑支气管异物患者中,MPR显示165例有异物影,15例未见异物.165例有异物影者均行支气管镜检查术,发现异物163例(均为单侧),黏脓痰阻塞支气管腔2例,异物及脓痰位置与MPR所示一致,诊断敏感性为98.8%(163/165),假阳性率1.2%(2/165).15例未见异物者,随访观察1个月以上均未见异常.6例自发性皮下气肿患者MPR检查均未见异物,经保守治疗均治愈,诊断特异性为100%(21/21),假阴性率为0(0/21).结论 多层螺旋CT MPR技术在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295-297)  相似文献   

6.
眼外伤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眼外伤后第一时间内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1月~2002年3月,因眼外伤行多层螺旋CT检查共58例,除1例车祸伤为双眼损伤外其余均为单眼病例。年龄20~73岁,平均46.3岁。首选眼眶水平位扫描,必要时加冠状、矢状位及三维成像。资料传输到Alatoview工作站,由资深医师阅读并出报告。结果 59眼中,CT扫描有阳性改变47眼(79.7%)。其中眼眶骨折22眼,眶内软组织损伤16眼,眼球损伤16眼。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够在眼部受伤后,特别是头面部多发伤及眼屈光间质浑浊时第一时间内明确眼部受损情况,为眼外伤的诊断及手术处理提供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窦黏液囊肿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本院2005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7例鼻窦黏液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鼻内镜检查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87例鼻窦黏液囊肿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头痛、眼球突出、视力下降、面部隆起等非鼻部症状。影像学检查见鼻窦占位;病理检查示囊肿发生于蝶窦9例、筛窦14例、蝶-筛窦26例、额窦15例、额-筛窦9例、上颌窦14例。结论鼻窦黏液囊肿的鼻部症状不明显。CT、磁共振成像和鼻内镜检查有助于鼻窦黏液囊肿的诊断。根据病变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严重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炎的临床细菌学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经CT或(和)磁共振成像检查证实的37例孤立性蝶窦炎,采用无菌方式在鼻内镜下取蝶窦分泌物及黏膜,进行细菌培养并药敏试验,同时行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术后依据细菌培养结果进行药物治疗。结果37例孤立性蝶窦炎需氧菌检出30例,检出率为81.1%(30/37),与正常鼻腔上鼻道需氧菌检出率(80.0%,24/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性蝶窦炎病例中,革兰阳性菌27例,占90.0%,革兰阴性菌3例,占10.0%;而正常上鼻道组革兰阳性菌检出16例,占66.7%,革兰阴性菌8例,占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敏感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全部病例均治愈。影像学检查显示窦腔良好,鼻内镜检查显示窦口开放良好,无粘连。结论孤立性蝶窦炎感染以需氧菌为主,其中革兰阳性菌占绝大比例。CT或(和)磁共振成像检查联合鼻内镜手术是诊治孤立性蝶窦炎的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997年7月~1998年6月经手术证实的鼻窦炎鼻息肉病例中曾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且资料完整的60例,分析和讨论了鼻窦炎和鼻息肉分期分型诊断及鼻内镜手术中应用CT检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急诊眼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0至2007年11月急诊行螺旋CT检查的眼外伤127例(129眼)。除2例为双眼损伤外,其余为单眼外伤。首选眼眶水平位扫描,必要时加冠状位扫描。结果129眼中,螺旋CT扫描有阳性改变122眼(94.57%),其中眼眶骨折58眼(47.54%),眶内软组织损伤34眼(27.87%),眼球损伤30眼(24.59%)。结论螺旋CT扫描技术对于急诊眼外伤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获取泪囊窝各项CT测量数值,分析年龄、性别因素对其的影响,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100例被检者进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测量分析泪囊窝各项数据。结果:泪囊窝长度平均为12.28±2.68mm;深度平均为6.56±1.06mm。泪囊窝的内侧壁与鼻腔正中矢状位基本平行。分性别比较,男性泪囊窝较女性略为长、宽;分年龄比较,中老年组泪囊窝各项数值大于青年组。结论:行眶内壁骨折修复术或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前,应先行64层螺旋CT检查,以明确不同类型泪囊窝骨性构成,预测手术可能遇到的问题,防止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在眼部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运用螺旋CT对眼部异物进行定性和定位检查,以期了解螺旋CT在眼部异物诊断中的优缺点。方法 对52例可疑眼部异物患者,采用螺旋CT的横切、冠状位扫描、CT多平面重建和/或表面覆盖法重建。结果 发现眼内或眶内异物存留者20例,其中普通X线未显影而螺旋CT显影者8例,并可基本确诊异物的位置,漏诊1例。结论 螺旋CT对眼内、眶内异物的诊断具有特殊的价值,尤其对细小异物和重要部位异物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回顾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真菌性鼻窦炎32例,探讨其螺旋CT征象。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在眼内异物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们对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间经螺旋CT确诊为眼内异物 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评价螺旋CT在眼内异物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临床资料本组共 44例 ,46眼 ,男 3 9例 ,女 5例。年龄 6~ 48岁 ,平均3 1 1岁。外伤至就诊时间 3 0分钟~ 3 0天 ,平均 5天。右眼 18例 ,左眼 2 4例 ,双眼 2例。双眼者均为爆炸伤 ,呈多发性异物。螺旋CT检查共发现异物 45枚 ,手术摘出 47枚 ,其中铁 41枚 ,铜丝 2枚 ,铅弹 1枚 ,玻璃 2枚 ,木刺 1枚。经 1次螺旋CT检查确诊并准确定位者 3 9例 ,2次者 5例。异物最小 0 5mm× 0 5mm×1 0mm ,最大 5 0mm× 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眼内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因眼内异物排查行螺旋CT检查共45例,除2例为双眼损伤外,其余为单眼病例.首选眼眶水平位扫描,必要时加冠状位扫描.扫描结果与手术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 发现眼内异物42例(44眼),其中金属异物30例(32眼),非金属异物12例(12眼),经螺旋CT定位的眼内异物经眼科手术全部成功摘出.结论 螺旋CT扫描对眼内异物的检出及定位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度近视眼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高度近视眼眼环组织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对28例53只高度近视眼和32例64只正视眼,采用GE Lightspeed pro16层螺旋CT机行CT灌注扫描,获取眼球赤道后眼环血容量值(BV),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近视眼赤道后部眼环BV值均值(4.61±1.48)ml/100g,正视眼为(7.72±1.92)ml/100g2组BV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该区域血管的大小、多少和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存在明显差异;眼球屈光度与眼环CT灌注BV值呈正相关(r=0.793,P<0.01),即随近视屈光度数增加,眼环灌注BV值减少。结论: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眼环BV值能反映高度近视眼眼环组织微循环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是一种较好的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放性眼眶骨折沿原创口Ⅰ期微钛板坚固内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除外严重的眶颅复合伤,对21例(21眼)开放性眼眶骨折,先行眼眶螺旋CT检查并行螺旋三维CT成像重建眼眶及眶周影像及明确骨折处。术中以充分暴露骨折线为原则,在清创的同时,将原外伤创口顺延扩大或不扩大,术中植入微钛板并坚固内固定。其中一例合并下眶壁塌陷,术中植入羟基磷灰石骨板。结果21例均达到Ⅰ期愈合,观察3个月,并行CT检查,未发现感染或微钛板排斥、脱落,眼眶成形效果好、无明显眼功能障碍。结论微钛板坚固内固定眼眶骨折手术简便,固定效果可靠,是眼眶骨折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法。开放性眼眶骨折Ⅰ期手术沿原刨口入路是可行的同时也是经济的。  相似文献   

18.
叶茂  叶青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2):2402-2403
目的:分析和评价螺旋CT对眼眶内侧壁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9例40眼眼眶内壁爆裂性骨折的资料,均行螺旋CT常规检查,同时进行多平面重建(PMR),并对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眼眶壁骨折直接征象为眶壁骨质的连续性中断、粉碎、凹陷,多合并内直肌增粗、眶内积气、筛窦积气等间接征象。结论:螺旋CT能准确显示眼眶壁骨折的部位、程度和并发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上期起,介绍了颞骨CT的多平面重建。在螺旋CT扫描的基础上,可以对颞骨水平位(轴位)CT断层进行不同片面的重建。上期重点介绍中耳结构尤其在听骨方面的重建,本期重点介绍各个平面的半规管重建,并介绍CT水成像的内耳结构重建。同时还介绍MRI内耳T2加权三维重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和评价螺旋CT对眼眶内侧壁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45只眼)眼眶内侧壁爆裂性骨折患者的资料,均行螺旋CT常规检查,同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并对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眼眶内侧壁骨折直接现象为眶壁骨质的连接性中断、粉碎、凹陷,多合并内直肌增粗、眶内积气、筛窦积液、积血等间接征象.结论 螺旋CT能准确显示眼眶内侧壁骨折的部位、程度和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