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其早期诊断准确性。方法:抽取至本院治疗的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该病临床特点。结果:本次研究中,11例误诊,2例误诊为急性食管炎,3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4例误诊为急性胃炎,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误诊为急性胆囊炎;23例患者经规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后腹痛消失、血糖下降、酮体转阴,1例死亡。结论: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容易发生误诊、漏诊,医师需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以腹痛为主症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探讨误诊原因.结果 1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均无典型胸痛症状,首发症状以腹痛为主,伴消化道其他症状.所有病例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均升高,心电图有动态改变.结论 对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就诊时常规进行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查,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KA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起病的机制及特点,减少DKA的误诊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例DKA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误诊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 26例均好转出院。结论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DKA易与外科急腹症相混淆,临床医师应对腹痛性DKA患者提高认识,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提高对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该院2010-2013年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 腹痛出现时初诊为急性阑尾炎2例,急性胰腺炎2例,急性胆囊炎4例,肾结石5例.误诊时间3~ 12h,平均8h.所有酮症酸中毒患者经24 ~ 48h的正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血糖得到控制,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得到纠正,血、尿酮体明显下降,腹痛明显缓解,无1例死亡.结论 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易与外科急腹症等混淆,初诊时难以鉴别,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认识,加强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血糖监测,以减少误诊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残病率及死亡率,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特点,以降低腹痛为首发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发生率,有效的提升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治疗的认识,并积累丰富的治疗经验。方法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诊治的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对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本组对20例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治疗经验。结论以腹痛为首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一般较为严重,但是在检查中往往会出现漏诊、误诊等现象,应该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研究20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将20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男女数量及比例、首发症状、误诊情况、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作总结归类分析。结果 20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中5~12岁儿童是过敏性紫癜的高发群体,男多于女(1.2:1)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的患儿占80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儿占50例,以关节疼痛等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占50例,以肾脏为首发症状的占20例;误诊率为87例,腹部症状为首发,占较大比例;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缓解症状141例。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时,易导致误诊,糖皮质激素对其治疗有积极意义,故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观察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从而提升该类病症的就诊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结合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29例,对其临床表现以及误诊原因进行总结。结果:本组29例患者确诊并接受抢救治疗,其急性腹痛症状出现好转,酮症消失。结论: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往往会与外科急腹症出现混淆,降低就诊率,为此医务人员在治疗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该类症状的了解,分析病患的病史,降低误诊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混合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易致误诊的因素。结果:6例首发表现以呕吐、腹泻为主,伴有腹部不适,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0例首发表现以腹痛反复阵发性发作为主,脐周疼痛(其中3例发热,发热症状先于腹痛症状),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2例首发表现为脐周及右下腹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早期治疗阶段,腹痛均无缓解,4 h~7 d出现不同程度的双下肢皮疹而诊断为混合型过敏性紫癜,给予泼尼松2 mg/(kg·d)分次口服、抗生素、氯雷他定、大剂量维生素C等治疗,治疗3 d后腹痛均缓解,治疗10~15 d治愈出院。结论:临床遇到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时,要时刻观察疾病的演变过程。对无皮疹表现,早期对症治疗效果不佳者,要认真分析病史资料,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胃镜、腹部B超、血沉等)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伴血、尿淀粉酶升高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因常被诱发因素所掩盖,加之部分患者否认糖尿病既往史,临床上易误诊为急性胰腺炎,若未及时诊治,常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加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认识并分析其误诊为急性胰腺炎的原因,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
蒋青峰 《北方药学》2013,(12):131+90-131,90
目的: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内科疾病误诊情况。方法:我院于2012年8月收治了76名有腹痛症状的患者,这些患者被误诊为内科疾病,对这些误诊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病史、症状、特征等进行明确的诊断。结果:通过诊断后发现,内科疾病有59例,剩下的17例施行剖腹探查术获确诊,6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为急性心力衰竭,4例为过敏性紫癜,2例为急性肺炎。结论: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内科疾病常常出现,但病因复杂、变化多端,很容易引起误诊。医师必须根据患者的病史及其他情况仔细地进行判断,这样才会减少误诊出现的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中急性腹痛的发病机制、与急腹症的鉴别要点及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对16例以急性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16例患者确诊并经抢救治疗后急性腹痛症状好转,酮症消失。结论以急性腹痛起病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时与外科急腹症难以鉴别,临床医师应加强对DKA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认识,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腹型过敏性紫癜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卿 《江西医药》2007,42(9):806-807
目的 探讨以腹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对1998~2006年收治的30例以腹型紫癜为首发症状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未出现典型皮肤紫癜前往往被误诊,误诊率为63.3%.结论 如果遇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部症状与体征不符合,无皮疹出现时,应想到该病可能,可行胃镜检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3.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红晶  丁瑞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122-123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误诊、漏诊9例,误诊率达32.1%,探讨对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认识,减少误诊率。以腹痛起病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易出现误诊、漏诊,临床医师要加强病史询问,全面体检,加强血糖、生化检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4.
梁宏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514-2515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临床上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胃肠道出血等为特征。一般过敏性紫癜患者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而在典型皮肤紫癜出现之前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较少,以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则更为少见。现将11例以腹痛、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误诊分析,以探讨过敏性紫癜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5.
儿童过敏性紫癜1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侠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686-1687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对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认识,以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8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68例HSP患儿中,除皮肤紫癜外,关节肿痛48例,消化道症状56例,其中4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儿误诊为急腹症,肾脏受损34例,伴有肾损害病程延长,个别病例肾损害迁延数年。结论:儿童HSP在发生皮肤紫癜前可有腹痛等前期表现。易误诊,且肾损害影响预后,故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以非典型首发症状首诊时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以首发症状误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首诊时误诊为急腹症14例,慢性支气管炎、肺炎7例,急性脑血管疾病6例,咽喉炎3例,牙痛1例。结论以非典型首发症状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诊时易误诊,临床医生应重视其发病诱因、高危致病因素,提高鉴别诊断能力,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加强以急性腹痛为首发临床表现的过敏性紫癜的诊疗认识,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9例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主要的误诊原因。结果误诊患者率最高为肠绞痛(47.3%),肠道蛔虫症(15.7%)。结论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紫癜发病诱因复杂、临床特征不典型,针对急诊首诊医务人员需要注意鉴别诊断并结合临床相应诊疗技术进展,以便尽早确诊后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以骨关节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HL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2例以骨关节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另1例误诊生长痛,误诊时间2~3年.结论 以骨关节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少见,极易误诊,临床上对治疗效果不佳的骨关节损害的青少年患者,逐渐出现其他系统损害,应进行铜蓝蛋白、角膜K-F环、尿铜等检查,以排除肝豆状核变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白塞病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我科近期误诊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确诊的1例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白塞病的首发表现各异,本例患者以发热、扁桃体化脓为首发症状,抗生素治疗无效时,病程中出现外阴溃疡,行针刺试验阳性,诊断为白塞病,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好转。结论白塞病的首发表现各异,当出现以发热、扁桃体化脓为首发症状,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到白塞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以及内镜下胃肠黏膜的改变及误诊原因,指导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9年5月间吉林省延吉市医院门诊和住院的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3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行胃镜检查,19例行结肠镜检查。结果腹痛的严重程度与腹部体征不一致,腹部查体无固定的压痛点及明显的腹肌紧张。27例经胃镜检查均见胃肠黏膜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糜烂或溃疡,1例伴有食管下段贲门黏膜充血。经内镜检查发现病变以十二指肠降段、回肠末段、回盲部和升结肠为重,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伴有浅溃疡,黏膜较脆,触之易出血。本组临床表现的特点是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基础上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分别为41%、27%、19%、11%。皮肤紫癜出现之前腹痛为首发的过敏性紫癜容易误诊,34例中误诊病例为26例,分别误诊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等。结论过敏性紫癜可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复杂,易造成误诊,临床症状程度与胃肠黏膜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内镜下胃、肠黏膜病变检出率为100%,胃镜检查在过敏性紫癜中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