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协办的"眼鼻整形美容外科临床技能研讨会暨第二届同仁中韩眼鼻整形美容外科专题研讨会"定于2011年7月8~10日在北京同仁医院举行。会议主题:最新的眼鼻美容手术进展,眼鼻整形美容手术的技巧与实践,眼鼻美容手术的微创技术进展,眼鼻外伤后的畸形修复与再造,  相似文献   

2.
耳鼻喉科与整形外科医生在耳鼻面畸形与缺损的美学整复与重建中,相互学习密切合作,逐步形成一批专科整形特色的医生队伍。“专科医生做整形,整形医生学专科”的专科化整形新理念不断完善,两科医生从合作到融合,共同参与探索践行专科化整形理念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在耳鼻专科整形与面部修复重建领域的最新探索和实践成果进...  相似文献   

3.
由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协办的"眼鼻整形美容外科临床技能研讨会暨第二届同仁中韩眼鼻整形美容外科专题研讨会"定于2011年7月8~10日在北京同仁医院举行。会议主题:最新的眼鼻美容手术进展,眼鼻整形美容手术的技巧与实践,眼鼻美容手术的微创技术进展,眼鼻外伤后的畸形修复与再造,眼鼻肿瘤术后的修复与再造等。会议宗旨:强化常见眼鼻整形美容手术的技巧,更加注重各种手术的实际操作交流,  相似文献   

4.
由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协办的"眼鼻整形美容外科临床技能研讨会暨第二届同仁中韩眼鼻整形美容外科专题研讨会"定于2011年7月8~10日在北京同仁医院举行。会议主题:最新的眼鼻美容手术进展,眼鼻整形美容手术的技巧与实践,眼鼻美容手术的微创技术进展,眼鼻外伤后的畸形修复与再造,眼鼻肿瘤术后的修复与再造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鼻整形手术技术的发展,对填充材料的使用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理解。近年来,我国整形外科的专家们,针对汉族女性鼻部的美学特征,以及不同填充材料的应用特点,设计了一系列更精确的手术方式,使鼻整形手术更趋完善。结合汉族女性的鼻部特点,对鼻背部整形、鼻尖部整形、鼻整形术后并发症及鼻整形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6.
鼻位于面部中央,位置显著而独立,是面部美学结构的关键,在整个面部美学形态和立体结构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鼻的整形再造手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早在古印度时期就有所记载。在当时的古印度,切除鼻子被当成是惩治人的一种常用手段,因此导致了这种手术的兴起。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鼻整形主要通过改变解剖结构进而改善鼻腔通气功能, 实现外形和功能的统一, 其中既包括异常结构的矫正, 也包括正常结构的保护。本文结合近年发表的文献和临床实践, 对鼻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鼻部结构与外形的关系、鼻整形术对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 以及保留性鼻整形等方面进行阐述, 以期提高读者对鼻整形相关功能、尤其是鼻阻塞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由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协办的"眼鼻整形美容外科临床技能研讨会暨第二届同仁中韩眼鼻整形美容外科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颅底重建是经鼻内镜颅底手术最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 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和患者的预后。在过去10年中, 得益于鼻内镜技术、手术设备与器械、内镜颅底解剖学、内镜颅底外科理念等多方面的进步, 内镜颅底重建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就鼻颅底外科手术中不同类型颅底缺损的特点、修复重建原则与方法、术后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与总结, 以期加强该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对相关理论体系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0.
耳科学     
971345先天性耳垂劈裂修复术i例/许庆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一1996,5(4)一209971346外伤性耳廓部分缺损的即时修复/江龙生//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一1996,12(6)一459971347预制前臂复合组织瓣修复外耳缺损/周刚一产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一1996,12(3)一封三 手术分开两期施行。第I期准备前臂复合组织瓣。取右第6、7和8肋软骨,雕刻成耳支架,埋植于前臂下1/2段皮下。使耳支架外侧面向外,其长轴应和前臂血管(挠动脉)的方向基本一致,以利于将来的移转。第亚期皮瓣移转,于3个月后手术,解剖前臂复合组织瓣,及与之相连的有足够长度的挠动静脉…  相似文献   

11.
鼻整形按照手术目的可以分为美容性鼻整形和功能性鼻整形。功能性鼻整形是通过调整鼻部框架结构来改善鼻子的通气功能,手术过程中,外观也会发生改变。常见的功能性鼻整形病种有歪鼻、尾段鼻中隔偏曲、陈旧性鼻骨骨折、鼻软骨畸形、内外鼻瓣的塌陷和狭窄等。现将对功能性鼻整形的解剖学基础与进展作一综述,以提高对功能性鼻整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现代鼻整形技术发展至今历时百余年,期间耳鼻咽喉科医生和整形外科医生分别在各自领域推动鼻整形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现代鼻整形技术的发展历程与临床进展,包括由鼻科学中发展出的功能性鼻整形和整形外科学中发展出的美容性鼻整形。鼻整形技术由开始的切除性鼻整形发展至结构性鼻整形,以及近几年提出的保留性鼻整形,功能保护的重要性在鼻整形中愈来愈被认识。随着学科的发展与融合,功能性鼻整形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拓展,以适应未来鼻整形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将于2006年10月下旬举办为期三天的“鼻畸形整形与功能重建”继续教育学习及研讨会,项目编号为:20060701036,授予国家级Ⅰ类学分10分。研讨会将邀请多位具有丰富鼻整形经验的专家教授参与授课,内容将涵盖鼻整形和功能重建的解剖介绍及国内外最新的鼻整形技术专题讲座,并有精彩翔实的手术录像讲解。课程包括鼻面部美容手术解剖学:鼻面部影像学介绍;畸形鼻的手术研究:头面部畸形和美容畸形手术: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等(详见第二轮通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鼻内入路鼻内镜辅助下鼻-鼻中隔整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1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外鼻形态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8例, 女性4例, 年龄28~58岁。所有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 采取鼻内半贯通切口矫正鼻中隔偏曲, 同时依据病情需要联合软骨间切口、下鼻甲前缘切口等, 行截骨、驼峰矫正、鞍鼻矫正等手术操作。分别采用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 NOSE)、鼻整形结果评估量表(Rhinoplasty Outcome Evaluation, ROE)、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对术后鼻塞及鼻外形改善的满意程度。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12例患者术后鼻中隔偏曲矫正满意, 鼻塞程度显著减轻。鼻通气NOSE评分及VAS评分均降低[(21.67±10.30)分比(70.83±14.12)分, (1.83±1.03)分比(8.33±0.89)分, t值分别为9.49、16.30, P值均<0.05]。10例合并歪鼻畸形...  相似文献   

15.
头颈面部疤痕,影响颜面部美观.单纯手术切除整形缝合后又易形成新的疤痕.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本文采用手术切除疤痕及时加局部放射治疗,共治疗16例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1 4~32岁,平均年龄22.8岁.烧伤植皮后疤痕2例.自发性疤痕1例.外伤后疤痕5例.手术切口疤痕8例.其中2例有3次手术整形复发史,5例有2次整形复发史.  相似文献   

16.
随着面部外伤发生率的增加, 眶骨骨折愈发常见, 其中眶内侧壁最为菲薄, 极易发生骨折, 可引起视物模糊、复视、眼球内陷等并发症。眶内壁骨折的手术治疗主要为改善患者出现的眼球内陷、复视等症状, 改善患者的视功能。本文主要对现阶段眶内壁骨折的手术时机、手术术式、修补材料等手术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腮腺肿瘤切除术历经200多年,手术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手术切口的选择上,从传统主张大切口、大翻瓣术式,到现代功能性腮腺外科理念引导下利用人体天然隐蔽部位的改良除皱美容切口,以及在内镜辅助下的各种个性化改良手术切口,让手术越来越精细化,并可以达到术后不留可见瘢痕的美学效果。在根治肿瘤的前提下,还尽可能保存器官的形态和功能。这些理念和技术的改进提高了腮腺肿瘤的治疗水平。本文回顾了腮腺肿瘤手术方式的变革与发展,并就腮腺手术切口的设计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术是有文献记载的最古老的手术之一, 即通过切开颈段气管, 置入气管套管, 解除患者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  相似文献   

19.
招生启事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四科(外耳整形再造二中心)是我国最大的外耳缺损与畸形的专病治疗中心之一,开展各种先天性、外伤性、烧伤后等耳缺损和畸形的特色治疗。中心治疗手段丰富,尤其在全耳郭再造方面对Brent技术、Nagata技术和皮肤扩张技术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提出了这些技术的手术适应症,显著提高了手术效果。中心拥有床位35张,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 以及鼻科手术技术发展与领域的延伸, 围手术期的安全与风险管理备受关注, 尤其是患者前期慢性疾病的用药管理问题。虽然某些慢病用药管理有相关的指南, 但少数慢病用药因临床研究有限, 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就常见慢病围手术期的用药管理进行综述, 以期为鼻科围手术期慢病用药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