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估超声(ultrasonography)在性别不安者(gender dysphoria)嗓音变调手术前后喉结构测量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有改变音调意愿的性别不安者(男变女,male to female, MtF)5例,4例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截短术(wendler glottoplasty)(其中1例同时行喉结成形术),1例行环甲接近术(cricothyroid approximation, CTA);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应用超声测量声带长度及环甲间隙距离,并于术后一个月测试嗓音基频(F0).结果 超声影像显示患者的喉结构及测量标志清晰,除1例同时行喉结成形术的患者术后未行超声检查外,余3例行声带截短术的MtF患者术前与术后超声测量声带长度差值(即声带截短长度)分别为0.37 cm(21%)、0.69 cm(37%)、0.40 cm(25%).行环甲接近术的MtF患者术前超声测量环甲间隙距离为1.0 cm,术后为-0.33 cm,环状软骨上移1.33 cm,而术前和术后CT测量环甲间隙分别为0.91和-0.30 cm,环状软骨上移1.2 cm,可见超声测量与CT测量结果基本一致.除1例外,其余4例患者术后1个月嗓音F0均较术前明显升高.结论 喉结构超声测量可为性别不安者嗓音变调手术提供客观喉部测量数据,对术前与术后评估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软腭射频消融对轻中度OSAHS成年男性患者嗓音共振峰的影响。方法 30名轻中度OSAHS男性患者,年龄24~58岁,平均40±9岁,均于局麻下行软腭射频消融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月行嗓音声学分析,比较手术前后基频(F0)和第一、二、三共振峰(F1、F2、F3)的变化。结果 30名患者的/a/、/e/、/i/、/o/元音F0、F1、F2、F3手术前后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腭射频消融对轻中度OSAHS患者的嗓音共振峰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人正常嗓音特点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正常人不同性别及年龄阶段嗓音声学特点和差异 ,分析相关因素 ,确定不同性别年龄阶段嗓音参数正常参考值。方法 :对 12 0 0例正常国人按性别、年龄分组后行嗓音声学检测并测最长声时和s/z比 ,另外频闪喉镜下观察各年龄组受试者喉部形态。结果 :男女性多项嗓音参数存在明显差异 ,基频、频率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等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最长声时、各共振峰频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且随年龄增长男女各参数变化趋势不同 ;频闪喉镜下 ,不同年龄男女性声带各有特点 ,与嗓音参数变化相符。结论 :国人正常嗓音各声学参数具有显著性别年龄差异 ,与声带大体结构及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声带显微微瓣手术后发声功能恢复的规律和嗓音训练最佳时机。方法 48例声带息肉患者行喉显微微瓣声带息肉切除术,于术前、术后3、4、5天行频闪喉镜检查及嗓音声学分析。分析比较声带粘膜波及振动、嗓音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等特征。结果术后3天患者嗓音声学分析中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噪谐比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5天患者的嗓音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及噪谐比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4及5天与术前相比,患者的声带黏膜波增强,声带无振动部位减少(均为P<0.001)。结论显微微瓣声带息肉切除术后4天患者嗓音功能好转,声带粘膜波及振动已恢复,可开始嗓音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嗓音主客观评估方法对手术中应用显微缝合技术治疗声带任克水肿的患者进行嗓音评估。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的20例声带任克水肿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外侧微瓣技术切除病变,保留声带表面部分的正常黏膜,应用显微缝合技术将黏膜对位间断缝合。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术前和术后2周、3个月、6个月的嗓音评估,嗓音评估的结果与20例(男性)正常嗓音对照,评估采用显微缝合技术的声带愈合时间和嗓音恢复程度。结果:术后2周时双声带充血,声带振动幅度及黏膜波轻度减低,患者嗓音质量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时声带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声带振动幅度及黏膜波正常,患者嗓音质量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嗓音质量保持稳定,与术后3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尸〉O.05)。结论:采用显微缝合技术治疗声带任克水肿,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3个月时嗓音质量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嗓音学分析方法评估单侧神经性声带麻痹患者的嗓音特征,探讨动态喉镜记波扫描(videostrobokymography,VSK)在评价声带麻痹患者声带振动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2例单侧神经性声带麻痹患者及30例嗓音正常对照者分别进行嗓音学检测,并进行动态喉镜检查生成喉记波图像,分析两种方法在诊断声带麻痹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嗓音学分析显示,单侧神经性声带麻痹患者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频(F0)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声谱图主要见中频、高频区谐波声能减弱或消失,二、三共振峰(F2、F3)基本消失,噪声成分明显增加;低频区谐波及共振峰(F1)仍存在,呈现不规则、中断现象;最长发声时间(maximun phonation time,MPT),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SK图像中,正常对照组声带相位均基本对侧,黏膜波正常开放商为0.48;声带麻痹组的声带闭合相均未见声门闭合,开放商均为1。结论嗓音学分析可客观评估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嗓音特征。VSK是一种评价检查声带振动功能的有效方法,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气道多平面扩容术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嗓音的影响。方法:对26例重度OSAHS患者于上气道多平面扩容术前后,分别应用针对嗓音相关的主观调查问卷和嗓音频谱分析软件进行客观统计学分析。结果:主观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6例患者上气道多平面扩容术后4例(15.4%)出现短时间的轻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所致的鼻腔反流现象,均于术后1周内消失;3例(11.5%)术后发声有轻度鼻音增高,尤以术后1周内较明显而后逐渐消失;2例(7.7%)扁桃体Ⅲ度肥大者诉发声清晰度较前提高,原有轻微含糖音消失;总体评价是嗓音障碍指数量表、嗓音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嗓音客观参数基频F0和F1、F2、F3及F4共振峰频率手术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上气道多平面扩容术能够解除重度OSAHS患者上气道的阻塞性因素,同时进行鼻腔和咽腔的塑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声道共鸣腔,但对重度OSAHS患者嗓音的主观心理听觉评估无明显变化,嗓音客观参数基频F0和F1、F2、F3及F4四个共振峰频率均无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与"正常老年人嗓音变化的观察与分析"一文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拜读了梁莺等〔1〕撰写的“正常老年人嗓音变化的观察与分析”(简称“梁文”) ,发觉该文中有两处值得商榷。1 关于元音共振峰频率值的正确性元音音色是由声腔的共振决定的。发元音时首先是声带振动 ,产生一准周期性的声带音 ,频谱谐波的频率越高 ,振幅就越小 ,频谱的振幅曲线从高到低呈明显的斜坡 (图 1 ,左 ) 〔2〕。声带音通过声腔时产生共振作用 ,和声腔固有频率相同或相近的一些谐波的振幅得到加强 ,另外一些谐波的振幅则减弱甚至消失 (图 1 ,右 )。声腔形态的改变使得它的固有频率发生变化 (图 1 ,中 ) ,声带音通过声道时所产生的共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嗓音的影响。方法对42例OSAHS患者在行腭咽成形术前和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时分别应用电子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采集其嗓音声学样本进行声学分析,分析/a:/、/i:/、/u:/、/ai:/、/o:/5个元音的声学指标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较,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时各元音基频(F0)无差异(P>0.05)。元音/ai/、/o:/共振峰各峰值无变化(P>0.05),元音/a:/、/u:/第三、四共振峰(F3、F4)峰值均低于术前(P<0.01),术后一个月和三个月元音/i:/第三共振峰(F3)降低,第四共振峰(F4)增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PPP对OSAHS患者元音/a:/、/u:/、/i:/的F3、F4有影响(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嗓音训练对声带任克水肿患者术后发音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10月~2021年6月收治的75例声带任克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训练组(37例),对照组单纯行声带显微微瓣手术,训练组在行声带显微微瓣手术的同时,术前1周至术后8周接受嗓音训练,并对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4、6、8周分别进行嗓音声学评估。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2周仍有声嘶,甚至比术前更重;术后4周,声带形态基本恢复,声嘶逐渐改善;术后6周训练组的嗓音声学指标明显改善;术后8周,与对照组相比较,训练组的嗓音声学指标基本稳定,F0、shimmer、NNE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带显微微瓣手术联合围手术期规范的嗓音训练,有利于改善声带任克水肿患者术后的嗓音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嗓音功能情况及变化趋势,以探讨不同术式与患者术后嗓音质量的关系.方法 应用计算机嗓音声学测试系统(Dr.Speech Science for Windows软件,美国泰亿格公司产品)对30例正常对照者及55例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其中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20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18例,喉扩大垂直切除术组17例),于术后5年内不同时间进行嗓音声学测试,并对所测得的平均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第一共振峰频率(F1)、第二共振峰频率(F2)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三种术式F0均较正常对照组低,jitter、shimmer、NNE均较正常对照组高.jitter、shimmer、NNE数值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喉扩大垂直切除术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组/a:/、/i:/、/u:/的第一共振峰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喉水平部分切除术后嗓音功能恢复最佳,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最差.嗓音声学分析可作为评价喉癌术后发声质量的定量指标,有助于针对性地指导患者术后嗓音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2.
正常成人嗓音频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为探讨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阶段我国正常成人嗓音的声学特征,应用计算机频谱分析技术对145例18~80岁正常人的嗓音进行声学参数检测.结果表明:各年龄段男女基频(F_0),第二、三共振峰(F_2、F_3),频率微扰商(FPQ)以及中、青年男女间振幅微扰商(APQ)有显著性差异,男性振幅微扰商(APQ)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六十岁以后又明显升高,老年男性基频(F_0)明显升高而老年女性基频(F_0)则明显下降.本研究可为临床嗓音的分析评估提供客观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单侧声带麻痹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颈袢喉返神经吻合术与声带外侧自体软骨充填术、声带脂肪注射术的疗效。方法单侧声带麻痹143例,病程6个月至12年。行颈袢与喉返神经吻合术(A组)89例:声带外侧自体软骨充填术(B组)25例;声带自体脂肪注射术(C组)29例。治疗前后以电子喉镜、频闪喉镜、声音评估和嗓音声学参数分析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A组术后术侧声带均内移至正中位,肌体积增大,发音时声带突明显内收,声门后裂隙消失,声带振动及黏膜波均恢复对称性,声门闭合良好:嗓音恢复正常86例。3例接近正常;声学五参数频率微拢、振幅微拢、标准化嗓音能量、基频及最长声时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前三项明显小于术前,后两项明显大于术前,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B组及C组术后声带均不同程度内移,但声带均无运动,声门后裂隙仍较明显。B、C组术后声嘶有不同程度好转,声学前三参数平均值均明显小于术前,最长声时明显大于术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而基频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B、C组的声学参数前三项均明显大于A组,而基频及最长声时明显小于A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B、C组间的声学五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单侧声带麻痹以神经修复术疗效最佳;声带外侧充填术及声带脂肪注射术也有治疗效果,不适合神经修复者仍可选用:脂肪注射术往往须多次注射方能维持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喉良恶性增生疾病嗓音声谱图特征,探讨在喉疾病鉴别诊断及预后观察中计算机声学测试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计算机嗓音声学测试系统(Dr Speech Science for Windows 软件)检测80例正常成人及140例声带良恶性增生疾病患者的元音信号,并分析比效其声谱图特征(谐波、共振峰、噪声成分等).结果:正常成人声谱图由连续、规律、清晰的谐波波纹构成,图形清晰、整齐,低、中、高频区分别可见声能增强的第1、2、3共振峰(F1、F2、F3),高频区偶见极少量噪声成分.各类病态嗓音声谱图特征为谐波及共振峰不规则、断裂甚至消失,噪声成分增加;根据谱图损害程度可将其分为4型,声带良性病变多为1,2型,声带恶性病变多见3,4型.结论:计算机声学检测的声谱图特征可作为评价嗓音质量的客观指标,有助于初步鉴别喉部病变性质及动态观察预后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大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29例双侧声带外展麻痹患者,均行内镜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手术前后行声门测量及嗓音分析.结果 29例患者术后1周内均成功拔管.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平均((x)±s,下同)声门面积为(21.9±4.7)mm2和(40.3±5.2)mm2,声门后部最大横径为(1.47 ±0.37) mm和(4.82±0.5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74和6.24,P值均<0.05).术后3个月26例(89.7%)患者对嗓音质量表示满意.手术前后嗓音声学参数中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最长发音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至3.5年,中位数2年,患者均无呼吸困难,可从事轻体力劳动.结论 内镜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嗓音训练治疗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喉显微手术后发音质量改善不佳患者的疗效.方法30例声带息肉和12例声带小结患者均于全麻下完成喉显微手术,术后1月仍声音嘶哑,对这42例患者进行12周嗓音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心理辅导和宣教、肌肉松弛练习、呼吸训练、共鸣+吟唱练习,于训练前、训练12周后进行嗓音障碍指数(V H I)评分、嗓音声学分析、纤维喉镜或动态喉镜检查.结果42例患者嗓音训练后声嘶明显好转,声带水肿减轻.嗓音训练后患者嗓音障碍指数(VHI)及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及嗓音障碍严重程度指数(分别为22.21±9.48分、0.21%±0.18%、1.33%±0.55%、1.40±1.32)均较术前(分别为45.32±12.51分、0.35%±0.12%、2.38%±0.47%、-4.82±1.37)明显改善,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嗓音训练能纠正不良的发声习惯,有利于促进声带息肉或小结术后患者的发声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单侧腺叶切除术后嗓音变化的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因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单侧腺叶切除术且无喉神经损伤的患者34例(研究组,男16例,女18例)为研究对象,在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频闪喉镜检查及嗓音声学分析,分析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信噪比(harmonics-to-noise ratio,HNR)、最大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并进行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量表自我评估,比较手术前后结果,并与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无发声障碍的全麻下行慢性中耳炎手术的40例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研究组女性患者术后1周VHI评估中,生理(phsical,P)、情感(emotional,E)及总体(total,T)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E评分仍高于术前(P<0.05);研究组女性术后3个月及男性术后1周、1个月、3个月VHI各项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女性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MPT值均减小(均P<0.05),术后1周及1个月,F0值均降低(P<0.01,P<0.05);研究组男性患者术后1周MPT、F0值均小于术前(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单侧腺叶切除术后,即使无喉返及喉上神经损伤,嗓音主客观评估指标也可异常,术后1周时最重,术后3个月时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的单发声带息肉在手术前后嗓音客观声学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方法对48例女性单发声带息肉患者术前行Ofympus内镜测量器检查,明确声带息肉的位置、形态;使用MDVP嗓音分析软件对声带息肉患者术前、术后3天及1周行声学分析检查。比较分析声学参数基频F0、频率微扰百分比Jitt.振幅微扰百分比shim、噪谐经N/H之间的变化。结果①术前:基频F0元音/a/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i/和/ /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i/和/ /3个元音的Jitt、shim、N/H声带息肉前1/3组均明显高于中1/3组,其中/i/和/ /两元音的N/H两组间差异不显著。②术后3天:3个元音的基频F0显示声带息肉前1/3组较中1/3组平均值稍低;3个元音的Jitt平均值显示声带前1/3组较中1/3组平均值稍低;/a/、/ /音的shim平均值声带息肉前1/3组比中1/3组值略高;3个元音的N/H平均值声带息肉前1/3组与中1/3组相似。③术后1周:3个元音的F0、Jitt、Shim、N/H平均值声带息肉前1/3组与中1/3组相似。结论声带息肉术后声嘶均有明显好转;术后3天声带息肉前1/3组较中1/3组声嘶明显,但术后1周基本相同,提示声带息肉术后恢复时间为1周左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双侧声带麻痹治疗术后声门面积及嗓音质量。方法 46例双侧声带麻痹患者分别采用激光杓状软骨切除术(A 组24例),膈神经替代喉返神经吻合术(B 组9例),喉外径路杓状软骨切除声带外移固定术(C 组13例)治疗,手术前后行声门测量及嗓音分析。结果 A、B、C 组拔管率分别为91.7%(22/24)、88.9%(8/9)、100.0%(13/13),3种术式术后最大开放声门面积平均(x±s)分别为:(47.2±7.4)mm~2、(78.3±16.0)mm~2、(48.1±6.5)mm~2。B 组术后声门面积明显大于 A、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4.46和3.85,P 值分别为0.000和0.001)。A、C 组术后声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P=0.101)。A 组术后17例能保持术前的嗓音质量,7例恶化;B 组术后5例嗓音好转,1例恢复正常,3例无变化;C 组术后3例嗓音无变化,10例恶化。B 组9例术后膈神经修复侧膈肌均麻痹不动,肺活量及最大呼吸容量为术前的72%~84%及76%~84%;半年后膈肌动度恢复达35%~76%,肺活量及最大呼吸容量为术前的93%~97%及91%~98%。结论膈神经替代吻合术后拔管患者声门面积最大,嗓音最好。激光杓状软骨切除和喉外径路杓状软骨切除声带外移固定术均能建市足够气道,拔除气管套管,但前者嗓音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扁桃体手术前后咽腔的改变对患者嗓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术前1d及术后4周的临床资料。将患者依据扁桃体体积分为2组:一度和二度患者为A组(18例),三度患者为B组(15例)。运用多维嗓音分析软件进行嗓音频谱分析,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第一共振峰(F1、B1)、基频、频率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的变化。结果:①33例患者扁桃体手术前后F1、B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患者手术前后B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前后B1、F1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3例患者扁桃体手术前后基频、频率微扰、振幅微扰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谐噪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扁桃体手术前后共鸣腔的变化会引起患者嗓音的变化,主要改变为共振峰频率及带宽的改变,并且扁桃体体积越大,改变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