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生贯穿生命全过程,需要越早越好。养生是对生命的保养,而非疾病的治疗。根据自身的体质,选择不同的养生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李忠东 《家庭健康》2009,(11):18-19
中华养生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为殷商时期,主要是为了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抗病防疾的需要。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所谓生,指的是生命、生存、生长,所谓养,说的是保养、调养、补养。简而言之,养生指的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国玺 《药物与人》2009,(10):16-18
养生,简单点说就是保养生命,是指通过自我调养的方法维护身心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只有正确认识养生才能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5.
养生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是以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为目的,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综合性保健措施。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的意思等。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颐养的意思。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总之,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为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养生之道就是保养生命的道理与方法。中医养生学是研究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生活起居与疾病发生、演变的联系,以及与人体健康发展的规律,并从中提出一定相应的原则和方法,使人体内外协调统一,达到延年益寿,以防病于未然和促使病理过程消失,正常机能得到恢复的一门科学。其学说科学实用,是中国医药文化之精粹。  相似文献   

7.
张国玺 《药物与人》2004,(11):28-29
养生,即保养生命.又称摄生.道生,保生等.是指通过自我调养的方法来保养生命.使之心身健康,延年益寿。传统养生学.是指在传统医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人体生命规律,研究防病延年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8.
养生,即保养生命的意思,早在《内经》就提到了养生的方法和原则。养生的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养形体和养精神两大类,养生的原则是形体宜动,精神应静,动静得宜,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远古时代,人们通过养生,保养真气,可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而现代人之所以早衰,是因为不懂养生之道,这说明人的寿命长短不在于时世的差异,而在于人对养生的认识与态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养生有许多方式,有些人认为少动不动是长寿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年事已高的老人不愿意活动。但是从医学的角度来说,生命在于运动,成语“坐以待毙”原意为“兵谷既单,器械穷尽,而求救无望,坐待殄毙。”也可以解释为久坐不动,反而会生出许多病来,不利于健康。  相似文献   

10.
高峰 《祝您健康》2014,(3):12-13
养生,又称摄生、卫生、保生,就是保养、颐养生命,通过各种方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达到延年益智增寿目的。养生就是通过饮食、起居、运动、气功、禅定、针灸、娱乐等方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强身健体、健康长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运动养生的概念和作用运动养生法是通过适量的运动来保养生命的方法。古人称运动养生法为动形,即运动形体(身体)的方法,属传统养生学中的六大养生方法之一。传统养生学认为,适量的活动,包括日常活动、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等可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畅达经络,疏通气血,调和脏腑,增  相似文献   

12.
中医养生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方法颐养生命、保养身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养生保健贵在养德,中医养生保健重在有规律的运动,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健康,要合理饮食,平衡的饮食有益于健康,重视起居保健养生等。  相似文献   

13.
中华养生产生于上古时期,主要是为了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抗病防疾。所谓生,指的是生命、生存、生长;所谓养,说的是保养、调养、补养。《内经》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所谓养生有道,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把养生称为摄生,“摄生”即保养生机、延续生命。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摄生的重要意义和一些保养身体的方法。比如人们在劳动中发现通过活动,可减轻身体某部位的疲劳;在使用生产工具时,发现石片、骨器等可以压迫止痛;由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人们注意到熟食有益于健康等。由此形成了中医保健及原始的中药知识。  相似文献   

15.
养生又称摄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中医历来注重养生,其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重点探讨了养生问题,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比喻,说明“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的道理,突出“不治巳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提倡养生要“天人相应”,倡导人体要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通过不同的调养护理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养生之道就是保养生命的道理与方法。中医养生学是研究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生活起居与疾病发生、演变的联系,以及与人体健康发展的规律,并从中提出一定相应的原则和方法 ,使人体内外协调统一,达到延年益寿,以防病于未然和促使病理过程消失,正常机能得到恢复的一门科学。其学说科学实用,是中国医药文化之精粹。  相似文献   

17.
筱竹 《健康大视野》2012,(18):36-36
在日本,无数人因为健康的饮食、养生法则,改变了身材和亚健康状态。坚持健康养生法则,我们也能消除腹部堆积的脂肪,拥有平坦小腹,收获健康体魄。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健康向导》2012,18(4):1-1
当今社会,健康证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人都谈健康养生.其实健康源于养生,养生中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那么如何健康养生呢?首先要明确养生的目的.人之生存,总有生死,养生并不是怕死,是要达到颐养生命、增强体质、培养生机、预防疾病的目的,从而延年益寿.健康养生,就是坚持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保养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顺应四时、劳逸结合、起居有时、饮食有节、运动有恒、舒畅情志.养生是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养生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生命观,所以养生不单纯是医学问题,是人们如何看待生命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养生”一词,原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中国的养生文化自上古时期发展至今,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和内涵,而其最基础的“五气养生法”是以气养生的修身之法,要求身、心、情志、修养的调节,与当今的健康观十分契合。  相似文献   

20.
吕斌 《自我保健》2013,(2):23-23
长寿一直为人们所追求,而长寿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养生的话题。养生又名摄生、道生、保生等,指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措施而进行的一种健身益寿活动。医学专家提醒,要想延年益寿,得从日常生活习惯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