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较新的胆系疾病检查方法,此种方法能排除胃肠道因素对胆系检查的干扰,具有相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并为胆系运动功能失调提供了诊断方法,从而弥补了传统胆囊造影检查的不足,有助于提高胆系疾病的临床诊断水平。本文详细介绍了检查的操作方法,结果判定并对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结果.方法对100例连续入院良性胆囊疾病患者施行LC,年龄30~78岁.其中胆囊息肉10例,单纯胆囊结石53例,急性胆囊炎伴结石12例,胆囊充满型结石23例,萎缩性胆囊炎2例,超标准体重19例.手术史20例,其中上腹部手术史5例.结果 99例完成LC,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45 min,平均住院时间8.4d,平均术后住院3.5d.胆道损伤1例,术后出血1例.结论 LC比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慢性胆囊炎治疗的“金标准”,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发生胆囊动脉损伤出血较开腹手术时处理更困难,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浅谈预防胆囊动脉出血的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二年时间内,对254名胆囊结石可疑病人(其中男106人,女148人,年龄在15~90岁,平均为51±19岁)在同一天同时进行胆囊超声图和口服胆囊造影两种检查,由两名医师分别进行。口服胆囊造影在检查前12小时,一次口服常规剂量的造影剂,并在脂餐前后摄片对照。通过观察,作者发现胆囊声象图比口服胆囊造影检查准确率高80%以上。作者还引证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中的动脉变异情况。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胆囊手术528例,异变28例,进行分析。结果胆囊动脉变异临床常见,包括起源、分型、走行及进入胆囊部位等。起源变异:来自右肝动脉18例,胃十二指肠动脉8例,肝固有动脉2例。胆囊动脉分型及走行变异:主干单支型胆囊动脉10例;分支型胆囊动脉18例。胆囊动脉进入胆囊部位亦有胆囊管左侧、右侧,胆囊体多种进入方式。如不妥善处理变异胆囊的动脉会造成术中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及造成胆总管损伤。结论认识胆囊动脉变异的重要性,基层医院胆囊切除术中对胆囊动脉变异的重视及处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胆囊扭转     
<正> 胆囊扭转系少见疾病。其发病机理不很清楚,临床诊断甚为困难,术前几乎都误诊,甚至延误治疗。此疾病自 Wendel 于1898年首次报告1例23岁女性患者胆囊扭转以来,至1968年 JOLN 统计国外约300例,为大宗病例。近年来国外陆续报告不少。国内至1959年以来报告病例约为25例。近20年来报导较多。本文就胆囊扭转的原因、病理、临床诊断和治疗作一文献综述。一、胆囊扭转的病因(一)、胆囊扭转的先天性因素。多数学者认为胆囊扭转发病原因与胆囊的先天性和后天性解剖变异有关。国内章中  相似文献   

7.
李继军  邹游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103-104
目的:探讨和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囊三角解剖困难的因素及处理方法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行LC中对40例胆囊三角解剖困难者,分别采用胆囊壶腹部下缘显露法,逆行胆囊切除法,胆囊切开取石,胆囊大部切除法等处理。结果:38例完成LC,中转开腹2例,置肝下引流管4例,1~3天拔管,无肝内外胆管等损伤,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依据胆囊三角解剖困难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有利于提高LC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胆遇极度解剖困难时,应果断开腹。  相似文献   

8.
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晨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1,20(4):264-265,267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变异 ,旨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法正确处理 ,提高LC手术的质量 ,减少并发症。方法 LC手术 12 0例 ,术前经过肝胆超声检查 ,口服加静脉胆管造影选择 ,排除肝外胆管结石病例 ,在气管插管全麻下 ,人工CO2 气腹 ,采用顺行或逆行法游离胆囊 ,认清“三管”的关系 ,安全钳夹后剪断胆囊管。提高对变异胆囊动脉的处理水平 ,可减少意外的紧急出血。结果 LC手术 12 0例 ,胆囊管变异 38例 ,胆囊动脉变异 2 1例 ,LC中转手术 9例 ,全组发生 1例胆总管损伤 ,4天后经开腹胆肠内引流治愈。结论 LC术中对异常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认识和处理水平 ,对提高手术质量 ,减少并发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胆囊三角区解剖变异与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胆囊三角区的解剖对于胆囊切除十分重要.清晰显露三角区是防止胆道损伤和术中大出血的关键.但临床工作中常见有局部解剖变异和组织病理改变、解剖不清而误伤肝外胆管和术中大出血的报道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10.
孔定胜  吴颜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284+3289-3284,3289
我院1993年开展胆囊腹腔镜切除(LC)以来,共切除3例镜面像胆囊,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8岁。症状均表现为反复右上腹疼痛多年,放散至后背,病史典型,3例患者术前检查明确为左位胆囊结石,脾脏位于右侧,胸部x线提示右位心脏,为内脏反位的镜面像患者。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5岁。因右下腹及剑下阵发性钻顶样疼痛、黄染7d,呕血2h,于1985年12月15日急诊入院。7年前有类似发作。检查;体温36.5℃,脉搏84次/分,血压120/80,巩膜轻度黄染,右下腹及剑突下明显压痛,莫菲氏征(+)。化验检查:白细胞10400,中性94%,血红蛋白155g/L,GPT400单位,黄疸指数10单位,便潜血((?)),B超疑诊胆囊蛔虫。初步诊断:胆道蛔虫并胆道出血、急性胆囊炎。治疗:经用  相似文献   

12.
胆囊扭转甚少见。作者最近见到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40岁,住院号82257,剑突下持续性针刺样疼痛3天,伴发热、呕吐于1982年3月3日入院,过去无类似发作史,一年前患过肺结核。查体:T38℃,P118次/分,BP120/100mmHg,一般情况差,巩膜,皮肤无黄染,中度脱水,桶状胸,双肺呼吸音粗,肝浊音界在右腋中线七肋间叩及,腹部平坦,上腹呈板样紧张,压痛、无移动性叩浊,肠鸣音弱。化验检查:红细胞345万,白细胞27300,中性86%,淋巴14%。X线透视检查:双肺结核,肺气肿征,腹部中等度肠腔充气,未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及液平面。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变异胆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驰华  刘旭 《医学争鸣》2006,27(19):1764-1764
0引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eopy cholecystectomy,LC)由于创伤小、患恢复快、疼痛小而迅速在国内外得到了普及,但是由于腹腔镜手术要求技术较高,对于复杂的解剖变异辨认较难,经常出现中转开腹的情况.我们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献及回顾我院收治肝外胆道异常患,对其腹腔镜手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胆囊疾病     
胆结石非常普遍 ,其患病率显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并且也与性别、体重和种族有关。所幸的是 ,大多数胆结石不引起严重症状 ,如 :胆绞痛和黄疸。虽然胆管结石可能需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磁共振扫描来确诊 ,但探测胆结石 ,超声显像效果最好。治疗严重的胆结石一般行胆囊切除术 ,而其中三分之二通过腹腔镜实施。治疗胆管结石可以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括约肌切开取石或行开腹胆总管切开术。对于某些病人而言 ,用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acid)使结石溶解可能是一个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案。手术后普遍有持续性的症状 ,而…  相似文献   

15.
16.
陈金明  陈吉林  毛泽军 《浙江医学》2011,33(9):1359-1361
残余胆囊是胆囊切除术后最常见的残留病变,当前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实施胆囊切除术者也明显增加。随着胆囊切除术[包括开腹胆囊切除术(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普遍开展,残余胆囊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笔者所在两家医院于1998年8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残余胆囊25例,现将诊治经过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胆囊动脉与胆囊管解剖关系的诊断及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2008年7月~2009年9月间21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镜下胆囊动脉与胆囊管之间的走行变异和分布规律.结果 216例患者中,根据镜下胆囊管与胆囊动脉间解剖关系分为4型:Ⅰ型177例,Ⅱa型9例,Ⅱb型7例,Ⅲ型11例,Ⅳ型12例.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胆囊切除手术,未发生血管及胆管损伤.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镜下明确胆囊管与胆囊动脉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18.
朱勇 《中外医疗》2013,32(2):56-57
目的 1、比较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老年良性胆囊类疾病治疗效果,探讨在治疗老年患者时,哪一种手术方式更为可靠、安全。方法选取该院中2006年2月—2012年2月患有良性胆囊疾病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218例,随机抽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及开腹胆囊切除各50例对其进行分析,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对两组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疗效情况要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其中包括手术的时间、出血量、止痛剂的应用、手术后的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要优于开腹手术治疗,其手术的创伤较小、痛苦较少,而且手术对胃肠道的影响较小,患者在手术之后的恢复比较快,出院迅速。因此,根据老年的生理功能以及身体衰退的情况来说,其比较适合于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疾病。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特殊型胆囊拔出方法彭祥玉马明坤陈开(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637000)我院1993年3月~97年9月共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1120例。其中特殊型胆囊94例。笔者采用自制尼龙袋,辅助胆囊的拔出,解决了特殊型胆囊拔出时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剥离方法的改进周平柱(南昌县向塘中心医院外科南昌县330201)我科自90年以来对传统的胆囊剥离方法进行改进,应用于临床20例,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以右上腹闷痛反复发作多次入院,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手术时间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