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斑秃患者脱发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在斑秃病理进程中的分布以及与T细胞的关系。 方法 对29例斑秃患者(活动期16例,非活动期13例)头皮脱发皮损进行CD1a免疫组化染色,对其中17例斑秃患者行CD4、CD8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半定量PCR测定局部皮损浅层和深层CD1a和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 斑秃患者表皮和真皮各处包括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毛囊周围,真皮深层血管周围、毛囊周围CD1a阳性LC数量均较健康对照显著增加(Z = 4.354,2.884,4.640,3.217, 3.496,均P < 0.01),活动期皮损表皮层、深层血管、深层毛囊CD1a阳性LC数量较非活动期皮损高(Z = 2.457, 2.130,1.954,P ≤ 0.05)。斑秃患者CD1a 、GM-CSF mRNA相对表达量在皮损真皮浅层虽与健康对照无差异,但在深层均高于健康对照(Z = 2.702,2.941,均P < 0.01)。斑秃患者浅层血管周围LC与深层毛囊周围CD8+ 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 = 0.618,P < 0.05),活动组浅层血管周围LC与深层毛囊周围CD8+ T细胞数量分布呈正相关关系(r = 0.795,P = 0.01),非活动组浅层血管周LC与深层毛囊周围CD8+ T细胞数量分布则无相关关系。 结论 斑秃患者皮损LC数量增加,且在活动期皮损升高更明显。活动期斑秃皮损中浅层血管周围LC与深层毛囊周围CD8+ 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推测LC在斑秃疾病进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斑秃可能是一个由细胞介导的针对生长期毛囊致毛发脱落的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细胞因子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发病最初阶段以Th1细胞因子和IL-1浸润为主,尤以IFN-γ的作用为关键。IL-10和IL-1Ra是具有抗炎症和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在治愈斑秃皮损中表达增强,提示可能在治疗斑秃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ALA-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前后尖锐湿疣皮损区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Fas)的表达,探讨其治疗尖锐湿疣的机理。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35例尖锐湿疣患者ALA-PDT治疗前后皮损区Bax,Bcl-2及Fas mRAN的表达。结果:35例患者皮损区在ALA-PDT治疗前后均可检测到Bax、Bcl-2和Fas mRNA的表达,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Fas mRNA表达水平则明显升高(P=0.004),Bax mRNA表达水平虽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264)。结论:ALA-PD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它可诱导细胞表面凋亡蛋白Fas的表达及减少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尖锐湿疣细胞的凋亡,其凋亡途径包括线粒体介导的凋亡(内源性途径)和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外源性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斑秃皮损凋亡因子Annexin V的表达并确定其与T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斑秃患者皮损(11例早期斑秃和11例中晚期斑秃)和10例正常头皮进行CD3/CD4/CD8和Annexin V的免疫组化双染。结果:早期斑秃Annexin V在浅层血管和毛囊周围的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中晚期斑秃,而在深层毛囊周围显著低于中晚期斑秃(P0.05)。早期斑秃深层毛囊周围T细胞浸润与Annexin V阳性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浅层毛囊周围两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早期斑秃浅层永久性毛囊细胞凋亡与T细胞浸润无相关性,而深层周期性毛囊周围T细胞浸润是毛囊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尖锐湿疣细胞凋亡与Fas、bcl—2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讨尖锐湿疣(CA)细胞凋亡与Fas、bcl-2表达的意义,对28例CA用TUNEL法原位检测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观察Fas及bcl-2的阳性表达。24例(85.7%)有凋亡细胞,28例(100%)Fas阳性,bcl-2仅8例(28.6%)有中低度的表达。其凋亡指数(AI)、Fas及bcl-2阳性细胞指数与病情严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AI与Fas呈显著正相关(r=0.8491,P<0.001),与bcl-2呈显著负相关r=-0.4304,P<0.01)。结果提示CA中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可能在限制病毒的繁殖上起重要作用,Fas对凋亡具有调作用,bcl-2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白塞病皮损中淋巴细胞凋亡和 Fas、 bcl-2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白塞病Fas、bcl-2和细胞凋亡在皮损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对19例白塞病(活动期12例,非活动期7例),用TUNEL原位检测皮损淋巴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观察Fas、bcl-2阳性表达。结果表明活动期白塞病 巴细胞凋亡及Fas有弱的表达,bcl-2有较强表达,。非活动期Fas及凋亡表达增强;bcl-2仅有弱的表达,两组Fas、bcl-2及凋亡指数(AI)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01,P=0.002,P=0.009)。两组淋巴细胞的AI与Fas表达呈正相关(r=0.772,P=0.000);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r=-0.899,P=0.000).Fas介导的淋巴细胞凋亡的缺陷可能是白塞病发病的的重要原因,bcl-2有抑制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与皮损组织中miR-155、Th17细胞、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及效应性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37例AD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miR-155、RORγt及IL-17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IL-17的含量;并以33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做对照。检测5例重度AD患者皮损与皮损周围组织中miR-155、RORγt及IL-17 mRNA的表达水平,并以5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为对照。 结果 AD患者PBMC中miR-155、RORγt及IL-17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分别为5.78 ± 1.78比1.82 ± 0.46,6.08 ± 1.04比1.64 ± 0.52,7.09 ± 1.75比1.71 ± 0.46,均P <0.01);AD患者PBMC中Th17细胞比例及IL-17血浆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分别为(1.78 ± 0.52)%比(0.47 ± 0.15)%,(32.51 ± 6.15) pg/ml比(11.80 ± 2.24) pg/ml,均P < 0.01。AD患者皮损、皮损周围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miR-155、RORγt及IL-17 mRNA表达水平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皮损 > 皮损周围组织 > 正常皮肤组织,F值分别为41.803、17.040和37.064,均P < 0.01。AD患者PBMC中miR-155 mRNA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Th17细胞比例、RORγt mRNA表达水平、IL-17 mRNA表达水平及IL-17血浆含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5、0.426、0.402、0.410、0.408,均P < 0.05;皮损及皮损周围组织中miR-155 mRNA表达水平与RORγt、IL-17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8和0.435,均P < 0.05。 结论 AD患者miR-155、Th17细胞及其效应性细胞因子高表达可能与AD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以及凋亡凋控基因表达蛋白bcl-2、Fas抗原和Fas配体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视于正常人(P<0.01)和其他疾病患者(P<0.05);bcl-2抗原表达显著低于正常人和其他疾病患者(P<0.01),而Fas抗原、Fas配体表达三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SLE患者体内淋巴细胞凋亡的明显增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而bcl-2对淋巴细胞凋亡抑制作用的减弱可能较Fas/Fas配体诱导促进淋巴细胞的凋亡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与皮损组织中miR-155,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及效应性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42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及8例皮损组织中miR-155表达情况及RORγt,IL-17的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IL-17水平。并以同期35例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及5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PBMCs中miR-155表达,RORγt与IL-17的mRNA表达及血清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均0.01),miR-155表达与RORγt和IL-17的mRNA表达、IL-17血清水平及皮损面积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PASI)呈正相关(P均0.01);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皮损周围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间miR-155,RORγt和IL-17 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皮损皮损周围组织正常皮肤组织,P均0.01),皮损及皮损周围组织中miR-155表达与RORγt,IL-17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及皮损组织中miR-155高表达,且与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及效应性细胞因子高表达相关,参与银屑病的疾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梅毒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DC)各亚型及表达不同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的频数在梅毒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20例梅毒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15例正常人外周血DC各亚型及表达不同细胞因子(包括IFN-γ、IL-2、IL-4、IL-10、IL-12)CD4+、CD8+ T细胞亚群的频数。结果 20例梅毒患者外周血髓系DC亚型(CD11c+)的表达,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升高(t = 3.339,P < 0.01),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 < 0.05)。梅毒患者外周淋巴系DC亚型(CD123+)的表达,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梅毒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胞质内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升高(t =14.890,P < 0.01),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 < 0.01);梅毒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胞质内细胞因子IL-2、IL-4、IL-10、IL-12的表达,IL-2和IL-12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升高(t = 10.899,4.292,P均 < 0.01),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 < 0.05),IL-4和IL-10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 < 0.01)。梅毒患者外周血CD11c+、CD123+的表达与IFN-γ、IL-12的百分比不存在相关关系(P均 > 0.05)。结论 IFN-γ、IL-2和IL-12可能在梅毒清除过程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而IL-4、IL-10起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综述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等生长因子及白介素1和α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对毛囊生长的调控和上述因子在斑秃毛囊中的变化和作用,人类白细胞抗原和细胞间粘附分子的表达与斑秃的免疫效应有关。毛乳头凋亡不受bcl-2原癌基因保护。最后简介了斑秃基因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探讨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状况与斑秃发病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18例轻型斑秃、24例重型斑秃患者及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经PHA刺激后具有代表性的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和具有代表性的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 IL-4)、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经PHA刺激后轻型斑秃患者PBMC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β)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Th2型细胞因子(IL-4、 IL-10)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5);重型斑秃患者PBMC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基因表达不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5),而且还高于轻型斑秃病人(P<0. 05);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基因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5),与轻型斑秃病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斑秃患者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失衡,表现以Th1型细胞因子基因过度表达为特征的Th1型反应,可能参与了斑秃的发病机制。 关键词:斑秃;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γ-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β; 白介素-4 ; 白介素-10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未经刺激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白介素(IL)-10mRNA、IL-18mRNA和Fas mRNA的表达水平在系统型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82例SLE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提取总RNA,应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并比较SLE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BMC中IL-10mRNA、IL-18mRNA、Fas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SLE患者组PBMC IL-10 mRNA、IL-18 mRNA、Fas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 ). SLE患者组三个因子的变化趋势一致,成正相关(r=0.713,r=-0.565,r=-0.593,P<0.01).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存在IL-10mRNA、IL-18mRNA、FasmRNA表达异常,IL-10mRNA,IL-18mRNA和FasmRNA的高表达在SIE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斑秃皮损中Fas及Fas配体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斑秃(A组),10例全秃(B组)患者及5名正常对照头皮Fas及Fas配体(FasL)的表达。结果见Fas在A组中的毛囊,毛囊周围浸润的淋巴细胞有更强的表达,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皮的阳性表达在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FasL在A组6例,B组2例的表皮,A组4例的毛囊角质形成细胞有弱表达,Fas/FasL的阳性表达可能参与斑秃发病的某些免疫过程,全秃更强的Fas 表达,似与其更严重的免疫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斑秃(AA)患者皮损及健康头皮标本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褪黑素受体(MR)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AA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组GR-α、GR-β、MR1的表达.结果:GR-α的表达在AA组明显强于健康组(P<0.05);在毛囊生长期和静止期细胞中AA组GR-α的表达强于健康组(P<0.01);GR-β在AA组与健康组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MR1在AA组表皮层表达弱于健康组(P<0.05);在真皮间质炎细胞中AA组高于健康组,并与间质炎细胞分布关系密切(P<0.05).结论:GR-α不仅在正常毛发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通过对毛囊生长期和静止期的影响参与了斑秃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IL-18在慢性湿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测定慢性湿疹患者皮损中IL-18、IFN-γmRNA表达水平,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IL-18、IFN-γ蛋白水平。用EASI标准对慢性湿疹患者病情进行评分。结果 慢性湿疹患者皮损和健康对照组皮肤组织IL-18 mRNA分别为(1.04 ± 0.29) pg/mL、(0.52 ± 0.15) pg/mL,IFN-γ mRNA分别为(0.96 ± 0.34) pg/mL、(0.47 ± 0.12) pg/mL。慢性湿疹患者皮损中IL-18 mRNA、IFN-γ mRNA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二者与慢性湿疹病情评分呈正相关。慢性湿疹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中IL-18蛋白分别为(475.8 ± 59.4) pg/mL、(123.6 ± 29.5) pg/mL,IFN-γ蛋白水平分别为(10.1 ± 7.0) pg/mL、(11.1 ± 3.4) pg/mL。血清中IL-18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IFN-γ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1),二者与慢性湿疹病情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IL-18可能参与慢性湿疹的发病过程,在皮损局部,可能与其诱导产生IFN-γ等Th1型细胞因子,介导超敏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氟芬那酸丁酯(BT)对紫外线诱导皮肤急性光毒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KH-1无毛小鼠背部随机编号分为6组,仅照光组、BT+照光组、照光+BT组、基质+照光组、照光+基质组、空白组.在处理后24 h收集各组皮肤标本,HE染色,用实时PCR检测caspase 3、p53、COX-2、PGER1、IL-1β、IL-6的表达量以及免疫荧光检测caspase 3的表达量.结果 照光后24 h,与仅照光组相比,涂抹BT软膏组皮肤水肿程度减轻,凋亡细胞的数目减少.实时PCR显示:与空白组相比,仅照光组caspase 3、p53、COX-2、PGER1、IL-1β、IL-6均有升高(P<0.05);BT软膏+照光组与仅照光组比较,caspase 3、p53、COX-2、PGER1、L-1β、IL-6表达明显下调(P<0.05),照光+BT软膏组仅caspase 3、p53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免疫荧光检测:仅照光组与空白组相比caspase 3表达明显上调;与仅照光组比较,BT软膏+照光组和照光+ BT软膏组caspase 3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BT可以部分抑制紫外线对于SKH-1无毛小鼠皮肤造成的急性光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白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以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mRNA的表达与发病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31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6例正常人皮肤中IL-17、IFN-γ和MIP-3αmRNA的表达.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正常人皮肤组织中均有IL-17、IFN-γ和MIP-3α mRNA的表达.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IL-17 mRNA的表达水平为1.142±0.059(A值,下同),较正常人对照组(0.879±0.034)明显增高(P<0.001);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在皮损和正常人对照分别为1.114±0.056和0.905±0.026,差异有显著性(P<0.001);MIP-3αmRNA的表达水平为1.140±0.052,亦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868±0.031)(P<0.001).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IL-17、IFN-γ及MIP-3αmRNA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9.
毛发疾病     
981631 斑秃患者皮损和血清白介素2受体检测/张国学(同济医大附属协和医院)…//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30(6).-398 对12例斑秃患者皮损毛囊内和囊周浸润的单一核细胞白介素2受体(IL-2R)的表达和血清可溶性  相似文献   

20.
评价复方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影响.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健康对照者,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前、后的斑秃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水平.斑秃患者体内IFN-γ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IL -4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后,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4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可能是通过调节T细胞,尤其是Th1细胞的功能,从而影响细胞因子网络而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