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女性膝"(Gender Solution,NexGen High-Flex Implant,Zimmer)假体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女性膝骨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组共30例35膝均采用Gender Solution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所有患者术后髌股轨迹、切口愈合、膝外翻矫正角度、屈曲畸形矫正角度及膝HSS评分进行统计。结果 3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术后髌股关节运行轨迹正常,髌骨无向外脱位倾向。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膝关节外翻畸形均获得矫正,4例严重屈曲畸形(畸形≥30°)残留5°左右的屈曲畸形,术后膝关节HSS评分76~89分,平均82分。术后至随访期末X线片显示均无松动、感染征象。结论女性膝的设计特点为前髁更小、Q角增大、厚度与宽度比值小,该特点使其与亚洲女性膝关节的解剖特点更加匹配,而且保留了原来NexGen高屈曲度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女性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特别是对合并外翻畸形者髌股轨迹的改善近期疗效满意。同时,手术截骨量小,软组织松解相对少,故而骨量保留多、稳定性好;术后功能锻炼满意,膝关节屈曲早期即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冷痛与软骨下骨髓水肿(bone marrow edema,BME)的相关性.方法:自2018年5月至2019 年8 月收治92 例伴有膝冷痛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所有患者行MRI 检查,将有BME 的47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无BME 的45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  相似文献   

3.
重度膝内侧副韧带断裂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度膝内侧副韧带断裂的手术治疗。方法对12例内侧副韧带严重断裂采取手术治疗,损伤程度均是Ⅲ度,即内侧副韧带的浅、深层完全断裂,部分患者伴有内侧关节囊韧带或前、后交叉韧带断裂。手术方法按解剖对合内侧副韧带采用直接缝合法或U形钉内固定。术后随访6~24月。结果12例患者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分,比较术前(平均为35分)、术后(平均为78分)得分,P<0.05。结论重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的早期手术疗效佳。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ü HS  Guan ZP  Zhou DG  Yuan YL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0):1305-1308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4年8月74例87个膝关节外翻畸形TKA手术进行回顾分析。患者男11例,女63例,平均年龄63岁(26~80岁);股胫角(股骨和胫骨解剖轴线的夹角)平均为21·59°(12°~40°);应用后稳定型假体,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加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方法。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X线外翻角度及KSS评分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评价随访时间33·8个月(5个月~9年),根据膝关节活动度数及KSS评分评估关节功能情况。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12·4°(80°~130°),KSS评分平均为81·7分(71~93分),比术前提高了59分;功能评分平均为86·3分,比术前提高了59·8分。所有膝关节在行TKA后外翻畸形基本得到矫正,随访时外翻度数(股胫角)平均为8·7°(0°~11°),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随访时1例患者有膝关节轻度不稳症状,1例术前严重髌脱位患者术后髌骨存在半脱位,其余正常。结论对于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加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以及安装后稳定型假体的方法,可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置换时股骨髓内定位对假体排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时股骨髓内定位杆进针点的位置对下肢力线造成的误差及其相关的影响殷素。方法 :选取行TACK膝关节置换的骨关节病患者 40例。术中股骨截骨髓内定位杆的进针点为股骨滑车中心。术前术后于 14英寸× 17英寸X线片测量膝关节的股胫角 (FTA)、股骨外侧角。并根据数学模型计算TACK置换后可能造成的最大误差。结果 :股骨解剖轴线一般与股骨内侧髁相交 ,距滑车中心平均 7mm ( 0~ 11mm) ,膝外翻者股骨解剖轴线偏离滑车中心更多。术后测量股骨假体外侧角为 80~ 90° ,内外翻误差 2°以内者占 70 % ,理论计算如果进针点位于滑车中心 ,会导致外翻误差增加。结论 :真正的髓内定位杆进针点应位于股骨解剖轴线上 ,进针点外移会导致股骨假体过度外翻。术前应在全长或 14英寸× 17英寸站立正位X线画出股骨解剖轴线 ,根据股骨轴线与股骨髁交点的实际位置进行髓内定位 ,可减小误差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报道国产骨圣元化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辅助系统(YUANHUA-TKA)在复杂内外翻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体会。国产机器人在复杂内外翻TKA术中具有提高手术精准度,能实时地评估间隙平衡等优势,不再使用截骨导板,从而减少因导板偏移、移位造成的截骨不准等问题。同时,通过分析病案报道和临床经验,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漂浮膝”的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华斌 《中国骨伤》2002,15(4):243-244
我科1993年5月~1998年12月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漂浮膝"24例,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一些并发症,现结合这些病例对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下肢负重位等比例全长X线片进行测量与分析,明确该组人群下肢解剖和力学轴线的特征性变化。方法:收集自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负重位等比例全长X线片数据和具有血管病变而无膝关节病史患者下肢CTA扫描数据。将具有血管病变而无膝关节病史患者作为正常人组,共20例40膝,男7例,女13例,年龄24~72岁,平均63.2岁;将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关节炎组,并将关节炎组分为内翻膝组和外翻膝组,共53例100膝,男10例,女43例,年龄52~80岁,平均64.7岁。测量股骨角(F角)、胫骨角(T角)、关节间隙角(JS角)、股胫角(FT角)、髋-膝-踝角(HKA角)、膝生理外翻角(KPV角)及股骨头颈偏距(offset)。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人组F角(79.9±2.3)°,T角(93.8±3.7)°,JS角(1.7±1.0)°,FT角(175.4±4.0)°,HKA角(181.4±4.1)°,KPV角(6.0±1.0)°,offset(38.5±6.5)mm;骨关节炎组F角(81.4±3.5)°,T角(94.6±2.7)°,JS角(2.1±2.5)°,FT角(178.1±6.3)°,HKA角(184.3±6.9)°,KPV角(6.2±1.5)°,offset(38.1±9.2)mm。KPV角在内翻膝(6.5±1.4)°和外翻膝(5.5±1.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6,P=0.005);KPV角与患者年龄之间有相关性(r=0.241,P=0.016);股骨偏心距与KPV角之间有相关性(r=0.946,P=0.000)。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平均膝关节生理外翻角为6.2°,并且与年龄、股骨偏心距呈正相关。内翻膝的平均膝关节生理外翻角大于外翻膝约1°。膝骨性关节炎下肢力学参数的改变可能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在TKA术前对下肢全长等比例X线片进行测量评估,取得下肢力学数据作为参考,可使得术中截骨变得更加合理、个体化。  相似文献   

9.
浮膝损伤及其合并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浮膝损伤是指因外力造成同侧股骨及胫骨骨折而引起膝关节漂浮或呈连枷状,同时合并有膝关节内骨折、周围皮肤、肌肉、血管和神经等软组织严重损伤.2002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浮膝损伤患者1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45膝)膝骨关节炎膝内翻畸形患者采用后稳定型人工膝关节行TKA术。术后加压包扎,应用抗生素,并加强功能锻炼。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平均30个月(3个月~6年),HSS评分由术前平均(38±8.24)分提高为术后平均(83±8.53)分,其中优32膝,良10膝,可3膝,优良率为93.3%,活动度由术前平均67.44°改善至术后平均93.68°,总外翻角平均6.2°(0°~10°)。结论TKA是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术中应重视膝周软组织平衡,矫正膝内翻畸形时遵循膝关节屈伸位间隙对称的原则,术后应加强功能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治疗晚期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1年3月~2007年7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关节组收治的9例10膝晚期痛风性膝关节炎病例,均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其中单膝关节置换8例,双膝关节置换1例,采用后方稳定型假体,随访资料完整.[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采用HSS评分系统进行分析,优6膝,良2膝,可2膝.对患者手术前和随访时HSS评分进行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术后在疼痛、功能方面都有明显改善.[结论] 伞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治疗晚期痛风性膝关节炎效果满意.手术前后控制血尿酸、术中彻底清除尿酸盐结晶、精确的截骨操作、正确的软组织松解及术后指导康复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膝内软组织异常致膝痛及功能障碍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慢性膝关节疼痛是骨科临床常见病 ,部分病人伴有运动初起的膝部功能障碍 ,这些症状不仅在中老年骨性关节炎病人出现 ,而且部分青壮年甚至少年病人中也有发生。从 1997年 3月~ 2 0 0 0年 3月 ,我们通过膝关节镜对 35 0例膝痛病人进行检查 ,发现除了关节软骨的损伤、半月板损伤外 ,髌下脂肪垫、髌上翼状皱襞、髌下前内侧滑膜皱襞的异常及不应出现的髌下前滑膜皱襞也是造成膝痛和膝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其诊治情况及病因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5 0例 ,男 6 9例 ,女 2 81例 ;年龄 15~ 81岁 ,平均 5 9 2 8岁。均有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54例57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膝关节置换术,37膝选用北京爱康宜诚AK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20膝选用瑞士普鲁斯公司后稳定性假体。结果本组54例57膝,随访1~7年,平均2.5年,按KSS膝关节评分标准,临床评分为65~99分(平均83分),功能评分65~90分(平均80分),优良率达96.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假体的设计以及手术医师的经验和技术水平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度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不但膝关节疼痛较为严重,而且膝关节增粗肥大、内外翻畸形或屈曲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全膝人工关节(Total knee arthoplasty,TKA)置换手术的开展,采用TKA治疗重度膝关节OA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现报道22例(38膝).……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髁膝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和全膝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早期临床效果与炎性指标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关节置换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  相似文献   

16.
软组织平衡在膝内翻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效果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分析骨性关节炎膝内翻角度的组成及软组织平衡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矫正作用。方法对100例145个骨性关节炎膝内翻关节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准确截骨并结合软组织平衡术矫正内翻。然后测量手术前后负重位X线平片,对比截骨与软组织平衡的矫正效果。结果全部膝内翻患者术前平均内翻角度为9.2°±3.1°(5°~30°),其中软组织失衡性内翻占53.2%,胫骨骨性内翻占22.8%,胫骨平台关节面磨损及破坏占24.0%。术后测量表明,胫骨平台截骨角度平均为4.3°,占膝内翻矫正度数的27.9%;软组织平衡术矫正的平均度数为10.7°,占膝内翻矫正度数的72.1%。全部病例术前膝关节HSS评分为38分(5~57分),术后出院时评分为87分(75~90分)。结论骨性关节炎膝内翻角度的组成有两方面:(1)胫骨结构性内翻:包括胫骨近端骨性内翻和膝关节内侧关节面的磨损及胫骨平台的破坏所导致的内翻;(2)膝关节侧副韧带及软组织失衡导致的内翻。测量结果表明骨性关节炎膝内翻中软组织失衡性内翻占膝内翻角度的主要部分,对于骨性关节炎膝内翻的关节置换,除准确的截骨外,正确的韧带松解及软组织平衡是手术矫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膝降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膝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12例(共13侧)膝周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侧8例,左侧3例,双侧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21 d,平均(5.4±3.8)d。本组患者的膝周缺损面积为(3 cm×4 cm)~(6 cm×8 cm)。均采用膝降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膝周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2例,行游离皮片移植10例。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膝关节活动情况。结果本组所有皮瓣均成活,其中11例患者皮瓣转移后均一期愈合,1例患者术后5 d出现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供区游离植皮的10例患者皮片均成活良好,直接拉拢缝合的2例创口愈合形成不明显的线性瘢痕。本组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4±0.8)年。所有患者膝关节均活动良好,下蹲及行走均恢复良好。结论膝降动脉岛状皮瓣可有效保全膝关节活动,是修复膝周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浮膝损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卫星 《中国骨伤》2005,18(11):687-688
“漂浮膝”是指由于外伤造成同侧股骨和胫骨骨折所形成的病理改变,1975年Blake等将此病理改变称为“浮膝”。这是一种发病率不断增加的严重损伤,它增加了骨科在处理上的难度,同时患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置换术(T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同一组医师诊治的197例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86例, 女性111例, 年龄(67.7±10.5)岁(范围:46~92岁)。UKA组101例, TKA组96例。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UKA和TKA患者进行匹配, 共41对患者匹配成功。采用t检验、χ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短期随访结果。结果匹配后UKA组与TKA组相比, 围手术期指标方面, UKA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更少[(15.3±6.4)g/L比(20.1±7.5)g/L, t=-3.117, P<0.01], 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更少[(160.5±29.3)mg比(186.1±46.8)mg, t=-2.969, P<0.01], 术后住院时间更短[(7.0±2.0)d比(10.0±2.5)d, t=-6.000, P<0.01];关节功能方面, 术后1年随访时, UKA组术后关节遗忘感评分更高[(65.1±7.6)...  相似文献   

20.
软组织平衡定量评定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临床上膝关节置换手术中软组织平衡测量的需要,开发一种新的软组织平衡测量方法和系统,并运用于膝关节胫侧副韧带平衡的测量分析。方法通过在平行面板表面装有6个精密的微型压力传感器获得一种膝关节软组织的平衡定量评定系统(专利申请号200510033073.1),用于定量测量胫侧副韧带后束或前后束松解后的软组织张力,松解范围为关节线水平以下1.5cm处。结果本测量系统能以二维或三维图像的方式动态显示张力的大小,精度可达到小于10g/bit,可较好地完成膝关节间距调节和软组织张力大小的测量。应用测量系统检测显示,内侧副韧带的不同松解方式可造成不同状态的韧带张力下降。内侧副韧带后束松解1.5cm时,韧带张力在屈膝90°位时平均下降6.32%,在伸膝位时下降33.61%。内侧副韧带前、后束同时松解1.5cm时,韧带张力在屈膝90°位和伸膝位时分别下降44.96%和41.30%。结论软组织平衡测量系统能定量反映软组织松解的张力变化和平衡状态,有助于导引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软组织松解操作,提高手术质量。实验研究提示,伸膝位内侧副韧带张力主要由内侧副韧带后束形成,内侧副韧带前束主要提供屈膝位的内侧副韧带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