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立德树人”视域下思政元素融入医学超声影像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2017级184名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互联网+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与超声医学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应用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思政教学调查问卷、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及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测评教学效果。结果教学实施后,90%以上的学生认为有效提高了爱国主义意识、提升了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了专业认同感、治病救人的责任担当、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人文关怀理念及医患沟通技巧等;学生的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和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教学前(P < 0.05~P < 0.01)。结论“立德树人”视域下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医学超声影像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在培养卓越的社会主义医学影像人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追求,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元素。以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为基础,将抗疫精神及抗疫中的热点事件与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融合,培养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实现“三全育人”目标,培养合格的新时代医学生。  相似文献   

3.
在“大思政”观引领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订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计划,这既契合了医学人文以“爱”为精神内核的育人理念,又响应了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本研究以“大思政”观为引领,围绕加强医学生思政工作一体化建设,从学科、文化、实践3个维度出发,培育“大师资”、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聚焦专业优势,凝练特色品牌,实施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计划,以培育出有灵魂、有温度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新医科”建设中医学人文素养培育愈发重要,构建以“育人为驱动力—立德树人为核心—‘全过程’育人路径”,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APP平台,采取随机抽样进行调研,分析数据结果,探讨构建全过程育人的路径。结果 通过实证调研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情况开展数据统计与分析,医学生人文素质综合自我评分以及在人文认知、态度和行为维度方面,均呈现性别、年级差异性特征,并利用交叉分析医学生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教育效果呈现出显著性(chi=37.058,p=0.012<0.05)。结论 医学人文素养有助于全过程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提高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实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临床专业基础化学配位化合物基本概念为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等方法,了解配位化学发展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我的能力以及配合物在医学中的运用能力,力争使学生具有优异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6.
新医科突出以“五术融合”的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内蕴着“对人的全面关怀和对人的生命全程关爱”这一医学人文价值诉求,切实彰显了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时代立德树人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价值引领和实践准则,而医学人文教育丰富了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成为引领和创新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路径。中医药院校应植根学科特色,深挖教材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彰显医学人文教育的独特内涵;应将“三个文化”与校园特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促使文化自信内化为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资源;应以“中医+”思维统领课程思政体系,通过“医文交叉”创新医学人文教育协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中心环节,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药理学专业知识教育中,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素养的全面型实用人才也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药理学是医学专业本科生第5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教研组以线上线下教学为主阵地,结合具体知识点从明确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建设思政内容,设计教学方式等环节进行研究,发挥药理学教学在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延安精神、建立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作用,实现知识、能力、素养三维目标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让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践、每一位老师都发挥育人的功能。因此,在《诊断学》的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传承高尚医德情操,培养“德艺双馨”的医学生,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诊断学》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强调以德为先的教学理念,培养优秀教师队伍,挖掘诊断学中的思政元素,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全面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9.
培养“医师科学家”是新时期医学高等教育加快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一门医学专业核心必修课程,药理学以培养“医师科学家”精神为出发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10.
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学生的思政教育备受重视。生理学作为医学基础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相似文献   

11.
在综述《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以《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为导向开展的医学信息素养教育创新实践,构建了“2+2+2”医学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即嵌入两种教学情境(大学生创新训练与医学生PBL教学)、确定两种阈值(阈值概念和阈值能力)及学生馆员的双向反思,提出了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同时嵌入医学本科生的科研与职业训练,通过提升“阈值能力”帮助学生跨越“阈值概念”的理解障碍。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的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线上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而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医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使得医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手段和方法,可广纳知识,以术证道,提高中医临床技能。中医院校的医学生是中医院的重要人才储备,中医传承要坚守初心,立德树人,需要带教教师言传身教,精细育才。在中医临床医学生的学习管理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教学工作要注重对医学生大局思维和精细思维的培养,做到学、思、践、悟贯通。  相似文献   

13.
医学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医学专业技术人才,为人民生命健康服务的主阵地,每一名教师都有育人责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基础课、专业课教育教学全过程及各个环节,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种教育理念即为“课程思政”。医学机能学是融合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且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实验性学科,是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核心课程,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医科背景下如何将课程思政与医德教育融入机能学实验教学,如何在教学中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充实、同向同行,是新时代背景下机能学实验课程改革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顺畅呼吸,“肺”常健康,这是每一个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心声,此方案包含16个学时的呼吸系统疾病教学设计方案。2017年9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要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1]。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进行教学设计,具体如下。1贯彻“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根本任务本次教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临床课程,所以在第一节课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具有敬业、专注、精益、责任等品质。随即师生一起重温医学生誓言,传承医学始祖希波克拉底的永恒医学信仰。  相似文献   

15.
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在教学中厚植爱国情怀,强化价值引领,加强职业精神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为党和国家培养担当大任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6.
医学课程思政揭示了医学“真善美”的教育本质,科学性、人文性是医学“求真”与“崇善”的体现,二者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达到“尚美”的至高境界,研究医学课程思政建设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教学目标上,医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应包括基本素养目标,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法治素养、道德修养,又包括了专业素养目标,即医学人文修养,由此,可确立“五位一体”的医学课程思政育人模型。在实践路径上,应从转变教育理念、筑牢育人意识,确立教学目标、明确育人方向,深挖思政元素、明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构建评价指标、科学评价教学效果等五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三全育人”的教育宗旨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契合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规律,是发挥教育合力、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通过“德技并修”来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践行三全育人的现实路径和重要举措。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缺乏体系化及大数据依托,医学生“知德”与“行德”不统一,医德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与学生创新性认知思维不相符,与临床和社会真实需求脱轨,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医学生职业素养要求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医学生“德技并修”的医德培养路径,形成了“医德三融入、知行三递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创新多维度医德教育教学方式、搭建医德实践平台、建设医德文化教育数据管理平台等培养路径,以期为高职医学生医德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围绕医学高校美育与德育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建构二者协同发展的实效机制,以此顺应时代发展格局的演变与更迭,积极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同时符合社会医学发展要求,这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组建一支拥有突出临床技能及科研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中医药人才队伍是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措施,其中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教育理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在培养过程中发现,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过多注重自身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旨在分析基于立德树人根本培养目标的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培养的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希望为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培养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刘瑜  王城  周柯均  邓琳  郑蕾  蒲娟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29):119-121
小儿外科疾病繁杂,解剖复杂,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导致学生临床学习的内容多,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小儿外科对制定临床教学的内容及教学方法要求较高。本文收集儿科医学生在小儿外科临床见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探讨适合儿科医学生在小儿外科临床见习的教学改革。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内容及用多样化教学法教学,因材施教;丰富入科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临床工作、正确认识医患矛盾;在临床带教上采用导师负责制,提升学生临床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多途径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