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异常的尿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开放手术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线细、排尿无力、尿失禁等,使患者以为手术效果差或“后遗症”而进一步就诊。我们对120例BPH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患者,60岁。主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8个月于2005年11月20日入院。夜尿4~6次,排尿等待时间长,尿线无力,偶有分叉。直肠指诊:前列腺Ⅱ度增大,中央沟变浅、质韧、无结节、无压痛,指套无染血。B超示前列腺5.2cm×4.7cm×4.6cm,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较多钙化强光团,边缘包膜欠清晰。中叶向膀胱腔内突出,突出部位黏膜欠光滑。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tPSA1.36ng/ml,fPSA0.23ng/ml,F/T值16.8%。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见前列腺中叶凸向膀胱内口,切面似有黏液状物质分泌,透明、较粘稠,未见明显结节。电切至前列腺包膜,置20F三腔尿管,术后持续冲洗,预防应用抗生素48h。术后5d拔除尿管,排尿通畅。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2012年8月我科收治1例膀胱结石患者,男,59岁,因“尿急尿频尿痛3个月余,发现膀胱结石半个月余”入院,伴有排尿时放射至龟头处一过性疼痛,变换体位后好转;半个月前于外院就诊,行泌尿系超声检查示:膀胱结石,大小13mm,前列腺增生伴钙化,残余尿量50ml。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及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小便常规示红细胞1-2/HP,白细胞2+/HP,尿隐血阴性;胸片及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1例前列腺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1个月”入院。直肠指诊前列腺Ⅲ。大.质硬,表面不光滑。血PSA为175.08ng/ml。B超及MRI检查均提示前列腺癌.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腺癌.行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9个月后症状加重,复查血PSA为7.4mg/ml。MRI提示前列腺腺癌,行前列腺电切术,病理检查为前列腺小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示CD56(+),NSE(+),CgA(-).LCA(-)。遂以GP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800mg,DDP150mg,采用4周方案,一共行4个疗程。从第2个疗程开始同步局部放疗(3D-CRT。每次3Gy,总量60Gy)。结果:复查CT前列腺局部肿瘤消失,排尿通畅,但在随访的过程中。患者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结论:雄激素阻断治疗后,前列腺腺癌可能转化为小细胞癌,前列腺小细胞癌少见,恶性程度高,确诊需依靠临床及病理表现。强调早发现,早治疗。治疗以化疗为主,可辅以放疗,早期前列腺小细胞癌,也可行前列腺癌根治加化疗。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软斑症术后感染2例赵佐文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317000)例1.患者男,50岁。间歇性尿频、尿急、排尿困难4年,导尿排尿1天。1989年4月5日入院。平素体健,无结核史。直肠指检:前列腺Ⅱ度肥大,表面不光滑,质韧,左侧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2例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患者资料.例1 40岁,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会阴部胀痛不适,B超示前列腺增大,周边整齐.血清PSA 1.92 ng/ml,尿流率呈下尿路梗阻尿流曲线.例2 56岁,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尿频、尿急、夜尿增多,B超、CT提示前列腺不均匀增大,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后,患者拒绝手术转放射治疗后失访.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例1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切除前列腺组织83 g,随访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排尿通畅.例2失访.病理检查,2例肿瘤均由梭形细胞和胶原束构成,镜下见特征性黏液样变和血管外皮瘤样变.例1有丝分裂相为1个/10 HP,免疫组化:CD34(+),CD99(+),bcl-2(+),S-100(-),SM-A(-).病理诊断: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例2有丝分裂相为4个/10 HP.免疫组化:CD34(+),CD99(+),bcl2(+),CK(-),S-100(-),SM-A(灶性+),desmin(-).病理诊断: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恶性).结论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罕见肿瘤,确诊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主要治疗方式是TURP和前列腺根治术,良性病变预后好.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8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10余年,加重2d于2010年11月29日入院。10余年前无明显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夜尿3~4次,尿线变细,排尿费力,尿等待。直肠指检:前列腺4.5×4.0cm大小,质韧,中央沟消失。国际前列腺症状评(internationa1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评分28分,生活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前列腺结石1例广东省晋宁市人民医院(515300)黄耀丰患者,60岁,已婚。1986年5月行膀胱取石术,术后排尿正常。1988年10月以来经常出现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有时伴尿频、尿急和尿痛,以“前列腺增生症”治疗效果欠佳,症状逐渐加重,于199...  相似文献   

9.
普通电切镜下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使用普通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RP)治疗梗阻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TUERP治疗BPH患者42例。结果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70min,术后3~5d拔除导尿管,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6.8±3.3)分降至(7.1±3.2)分(P〈0.05),最大尿流率(MFR)由术前(6.8±2.4)mL/s上升至(18.5±2.7)mL/s(P〈0.05),剩余尿(Ru)由术前(92.5±45.2)mL降至(21.4±10.8)mL(P〈0.05)。5例出现短期尿频、尿急,1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结论TUERP是治疗BPH的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Zhao Z  Wang G  Na YQ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4):957-959
目的 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症状的变化及其与术前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对28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进行随访,对其手术前、后排尿症状评分和术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年龄(70±6)岁。术前前列腺体积(75±39)ml,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5±5)ng/ml,最大尿流率(8±3)ml/s,切除前列腺重量(32±19)g。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4±7)分,生活质量评分(QOL)(4.6±1.0)分,平均梗阻症状(3.6±1.2)分,平均刺激症状(3.5±1.0)分。结果 术后IPSS(7±7)分,生活质量评分(1.2±1.1)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不同排尿症状改善的幅度不同,平均梗阻症状的改善幅度大于平均刺激症状的改善。术后夜尿和尿频分别为(2.2±1.1)分和(1.2±1.4)分。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患者术后排尿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的改善程度与术前IPSS和QOL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术前前列腺体积、T-PSA、最大尿流率、切除前列腺重量无相关性。梗阻症状的改善优于刺激症状的改善,而夜尿是改善幅度最小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前列腺原发更为罕见,我院于2013年3月诊治1例,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男,78岁,2008年出现尿频、尿等待症状,夜尿3~4次,B超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10.45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1.69ng/ml。自服哈乐等药物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后自行停药。此次因上述症状加重而就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年,药物控制尚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术前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术后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对800例拟行TVP的BPH患者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并于术后随访1年,观察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结果:800例BPH患者术前最大尿流率均〈15ml/s,IPSS评分平均〉29分。根据术前最大尿道压力、最大尿道压力与充盈时膀胱最大压力的关系、膀胱顺应性及是否存在尿道外括约肌与膀胱逼尿肌压力不协调等指标共分为四组。术后1年最大尿流率平均分别为18.3ml/s、17.9ml/s、9.2ml/s和8.2ml,s,IPSS评分平均分别为12分、11分、23分和26分。其中各组术后最大尿流率〉15ml/s,分别占89.8%、85.5%,29,2%和22.5%。Ⅰ组、Ⅱ组术后各项指标与Ⅲ组,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动力学榆查对BPH患者行TVP术的疗效有良好的评价作用,可为BPH患者采用何种治疗方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病人男,21岁,未婚。因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流脓3个月,曾在新化县人民医院就诊。尿检RBC(十),WBC(2+),拟诊为尿道感染,曾用硫酸庆大霉素、呋喃坦啶、知柏地黄九、龙胆泻肝汤等治疗2多个月不见缓解反而加重,伴有纳差、乏力、尿黄,并出现呕血、解柏油样便400~500ml/d,少尿(<400ml/24h)而就医。追问病史,病人起病前有数次性乱史。体查:T37.2℃,P117次/min,R21次/min,BP12.4/6.8kPa,神志清楚,中度贫血貌,巩膜及皮肤黄染。肝下界左锁骨中线肋缘下2cm,剑突下3.5cm,边缘纯,表面光滑,无触…  相似文献   

14.
120W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120W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操作技巧,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2例BPH患者应用120W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超声测得前列腺体积30~160ml,平均(60.2士15.8)ml。记录术中操作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尿动力学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2~145min,平均(72.0±26.6)min,无输血病例。平均留置尿管3.6天。8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暂时出血2例,5例泌尿系感染1例,1例因泌尿系感染术后1周后再次置入尿管,无尿失禁。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最大尿流率(Q…)由术前(3.5±4.7)ml/s增至(18.6±5.6)ml/s,剩余尿量(PVR)(125.4±218.4)ml降至(23.4±31.5)ml。大体积(≥60m1)和小体积(〈60m1)前列腺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Q。、PVR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20W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BPH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学习曲线较短,且不受前列腺体积限制。但应注意手术技巧的掌握。  相似文献   

15.
经尿道气化加电切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重度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EVP)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治疗重度BPH患者90例。结果:手术时间45-124min,平均95min,平均切除前列腺组织39g。1例发生电切综合征。术后24-96h拔除导尿管,排尿均通畅。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2年,IPSS由术前平均30.8分下降至术后7.2分(P<0.001),最大悄流率(Qmax)由术前平均5.1ml/s或升至术后平均16.7mol/s(P<0.001),剩余尿由术前平均420ml降至术后平均10ml。术后继发性出血3例(3.3%),尿道狭窄(2.2%),暂时性尿失禁3例(2.25),永久性尿失禁2例(2.2%)。结论:TUEVP加TURP联合治疗BPH兼有两者优点,是治疗重度BP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耻骨后解剖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技术改进,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前列腺癌患者98例,平均年龄64岁。术前PSA 2.0~108.6 ng/ml,平均18.5 ng/ml。A期6例、B期68例、C期24例。耻骨后解剖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改进步骤包括: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应用集束血管钳协助完成耻骨后血管复合体(耻骨前列腺韧带+背静脉复合体)的结扎切断;采用“4+1”方法行膀胱尿道吻合术(“4”指重建的膀胱颈与尿道黏膜对黏膜2、5、7和10点4针吻合、“1”指将缝扎耻骨后血管复合体的2-0缝线于重建的膀胱颈12点、距吻合缘0.5~1.0 cm处浆肌层穿过,将重建膀胱颈与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固定)。结果98例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3 h。术中平均出血量约400 ml,输血37例。3例发生直肠损伤,术中行直肠修补,均Ⅰ期愈合。术后病理报告:盆腔淋巴结阳性12例,切缘阳性12例,精囊浸润13例。术后随访3~68个月。术后3个月内PSA下降至≤0.2 ng/ml者95例。保留尿管2~3周,术后6个月有Ⅱ度以下尿失禁者8例,7例于6个月内恢复控尿,1例于术后12个月时仍有Ⅰ度尿失禁。术后发生尿道狭窄4例,通过腔内治疗治愈。3例复发后给予间断全激素阻断治疗者分别于术后57、60、64个月死于肿瘤复发与转移。结论改进的耻骨后解剖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可有效切除肿瘤,同时保留控尿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采用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拟或单纯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患者32例,其中13例行单纯行内分泌治疗,19例行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剩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5年生存率。结果:术后3个月,TURP+内分泌治疗组血PSA、剩余尿量及IPSS分别由术前的(35.7±12.1)ng/ml、(145.0±65.8)ml、(21.4±5.1)分降至(4.9±1.9)ng/ml、(27.0±15.2)ml、(8.7±2.6)分(P〈0.05),最大尿流率由(4.3±1.6)ml/S增至(11.7±3.7)ml/s(P〈0.05);治疗12个月后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单纯内分泌组术后3个月血PSA由(31.4±10.7)ng/ml降至(5.6±2.2)ng/ml,两组比较,血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剩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及IP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组5年生存率为50%,TURP+内分泌组为51.5%,总体生存率差异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919)。结论:TURP+内分泌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影响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后尿频的原因,为临床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84例以尿频为主要症状就诊的前列腺增生症(BPH)行TURP术后1个月的患者,采用尿常规、尿道膀胱镜、尿流动力学等检查手段,查找其术后尿频的原因,并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治疗,随访至尿频症状消失。结果手术可有效解除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部分患者因术后相关并发症使尿频改善不理想,其中单纯泌尿系感染22例(26.2%),尿道外口狭窄9例(10.7%),尿道狭窄12例(14.3%),逼尿肌不稳定29例(34.5%),膀胱颈纤维化3例(3.6%),不明原因尿频9例(10.7%)。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结论TURP术后尿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术前需向患者交代清楚;诊治过程中应该加以全面考虑,对因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发病原因,观察了20例BPH患者应用非洲臀果木提取物──通尿灵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患者排尿困难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最大尿流率由治疗前11.08±36ml/s增加到20.55±6.73ml/s(P<0.01),症状评分由治疗前21.15±5.62分下降到11.65±5.07分(P<0.01),残余尿量由治疗前91.26±49.13ml下降到20.17±18.92ml(P<0.01)。认为通尿灵适用于轻、中度BPH及腺体较大而不宜手术者的对症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尿灵抑制某些生长因子所介导的细胞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症状性前列腺增生剩余尿(PVR)、最大尿流率(Qmax)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73例BPH患者进行IPSS评分、并测定Qmax、PVR及前列腺体积。应用相关分析评价各检变量间的相关性及其不同组问各指标的比较。结果:PVR与IPSS、前列腺移行带体积均呈正相关,与Qmax呈负相关。与年龄、前列总腺体积之问均无相关(P〉O.05)。PVR<10ml组与10~30ml组在年龄、IPSS、前列腺移行带体积和Q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VR 10~30ml组与≥30ml组在年龄、前列腺移行带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IPSS、Q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Qmax〈10ml/s组,Qmax与年龄、IPSS、PVR、前列腺总体积和前列腺移行带体积均呈负相关;在Qmax〉10ml/s组,Qmax与上述指标均呈无相关(P〉0.05);除年龄外,两组问上述指标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症状性BPH患者PVR≥30ml,Qmax〈10ml/s时,在排除其他因素引起逼尿肌损害所致的PVR增加及Qmax降低后,应及早解除畴胱出口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