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8年~1999年共手术治疗空肠憩室所致消化道大出血患者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例患者,年龄46~62岁,平均51.3岁。男性4例,女性1例。全部病人都有程度不同的下消化道出血,从黑便到大量红色皿便。出血量在500~1000ml。其中反复消化道出血3例。首先经胃镜排除食管、胃或十二指肠出血,再经结肠镜排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十年内发现并治疗4例空肠憩室所致的大量便血患者,所有病例均表现为鲜红色便,其中3例男性,年龄54~66岁.2例术前检查证明出血部位在小肠,剖腹探查发现空肠憩室,1例术前检查未明确出血部位,剖腹探查发现空肠憩室,这3例患者均施行病变空肠段切除,术后症状消失,随访时间分别为1年、3.5年和6年,无出血复发.另一例患者,肠系膜动脉造影显示空肠憩室的外溢,血管造影术后出血停止且无复发,未行手术治疗,5年后死于心肌梗塞.4例中2例尚有多发结肠憩室.文章并详细介绍4例病人诊断和治疗经过.  相似文献   

3.
有并发症的成人Meckel憩室的急诊手术治疗:附2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成人Meckel憩室并发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手术的29例成人Meckel憩室的临床资料。结果 18—30岁的患者占79.3%。憩室出血12例(41.4%),急性化脓性憩室炎9例(31.0%),憩室穿孔6例(20.7%),憩室致肠梗阻2例(6.9%)。术前经小肠造影结合^99mTcO4-r核素扫描明确诊断4例(13.8%),误诊25例(81.2%)。29例均行手术治疗,28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成人Meckel憩室并发症容易误诊为阑尾炎等疾病。对下腹疼痛病人,尤其是年轻患者,若有下消化道出血,应想到Meckel憩室的可能性。小肠造影结合核素扫描是诊断憩室及憩室出血的有效方法。有并发症的Meckel憩室应尽早手术.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成人小肠胃黏膜异位致消化道出血1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肠胃黏膜异位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24年间收治的11例小肠胃黏膜异位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发病中位年龄29岁。其中9例发病有腹痛。常规内镜检查均无阳性发现;6例于手术前行放射性^99m锝核扫描均有放射性示踪剂吸收和浓集;1例肠系膜钡餐示末段回肠重复畸形;1例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发现近端空肠出血。本组病例均行病变部位小肠段切除,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胃黏膜异位症,其中病变位于空肠者5例,回肠者6例。11例病灶与肠憩室、肠壁炎性肿块、肠重复畸形并存。11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放射性^99锝扫描对小肠胃黏膜异位症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手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空肠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疾病.多数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临床容易误诊.且可致反复消化道出血。空肠血管瘤在出血量小、诊断明确前可行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且有近期再出血可能。对出血量较大者则常需手术治疗。我院于2009年4月收治了1例空肠血管瘤致反复消化道出血的43岁男性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十二指肠憩室的外科治疗丁需清十二指肠憩室是消化道的常见病,但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并不多。我院自1986年以来,对十二指肠憩室行外科手术治疗1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2例,其中男女各6例,年龄在24~的岁,平均为53.5岁。本组病例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不明原因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小肠出血,临床常规检查多不能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我院自1997~2003年对28例不明原因急性消化道出血行急诊介入诊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8例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14~76岁,平均54岁。24例为内科保守治疗无法控制的反复大量便血者,1例胃空肠吻合术后便血,2例肝癌肝动脉破裂出血,1例胆总管取石术后出血。所有病例最后均经手术、血管造影和病理证实。28例患者中,肿瘤性病变15例,其中小肠平滑肌瘤9例,结肠肿瘤4例,肝癌2例。血管性病变(肠道血管畸形)7例,肠道憩室1例…  相似文献   

8.
十二指肠憩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影像诊断的不断发展.十二指肠憩窒的发现率明显增多,与胆胰疾病的关系及外科治疗问题再度引起重视。1958~1994年住我院患者确诊十二指肠憩室总计300例,其中男182例,女118例。年龄17~87岁,乎均59.37岁,憩室总计327个,58例并存胆石症,占19.3%。6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憩室切除术4例,胃部分切除加憩室切除术1例;憩室切除术加胆囊切除术1例;未见憩室胆囊切除术3例;胃空肠吻合术1例;胆囊切除术10例;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探查4例,胆总管空肠吻合术1例。  相似文献   

9.
报告采用经肝圆韧带肝膈面径路施行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治疗肝管结石21例,其中伴医源性胆管损伤3例,左肝管结石8例,肝内泥沙状结石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2例,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左肝管残余结石伴囊状扩张3例,胆管外伤,多次胆管手术及左肝管结石并出血各1例。患者年龄32-50岁占75.9%。  相似文献   

10.
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后3h内确诊6例.24~72h内确诊4例,7211后确诊3例。3例行十二指肠裂口修补,2例行十二指肠造瘘,2例行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1例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行改良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行十二指肠两断端关闭、胃空肠吻合,1例行十二指肠远端关闭、近端与空肠端侧吻合.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6例(46.2%)出现切口感染、十二指肠瘘、消化道出血、胰瘘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2例(15.4%)患者死亡,分别死于多器官系统衰竭和感染中毒性休克。结论早期诊断与正确的术式选择是成功救治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作者回顾分析了波士顿大学医疗中心和市立医院从1971—1980年间49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动脉造影材料,其中包括急性出血、慢性出血和复发性出血的临床征象。检查动脉造影照片以明确下消化道的异常部位以及有无造影剂外溢现象,并与手术发现予以对照。结果:49例患者中,24例(49%)发现局部病灶,计结肠憩室11例,血管发育异常9例,息肉、结肠静脉曲张、美克氏憩室和空肠动静脉血管畸形各1例。其中12例(50%)见有造影剂外溢。在上述12例出血病灶中,11例为结肠,1例为美克氏憩室。9例血管发育异常均无造影剂外渗征象。24例动脉造影确诊中,16例(67%)在右半结肠,6例(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小肠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1例小肠出血患者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例小肠出血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探查,5例直接发现病灶,联合应用胆道镜检查发现病灶16例。病变部位位于空肠15例,其中肿瘤9例,憩室2例,血管病变4例;回肠5例,其中肿瘤3例,憩室1例,血管病变1例;多部位病变1例,为憩室。病理报告显示平滑肌瘤6例,腺瘤3例,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间质瘤2例,Meckel憩室炎伴出血4例,血管畸形3例,黏膜下血管瘤2例。恶性肿瘤3例均位于空肠。术后患者复查大便隐血均阴性。恢复良好,随访未再发消化道出血。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检查对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因的小肠出血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该技术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病变诊断准确性高,在基层医院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小肠扭转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空肠憩室是诱发小肠扭转的因素之一。本文报告空肠憩室合并小肠扭转12例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42~73岁,平均58岁。12例均有突发剧烈腹痛、呕吐、肠鸣音亢进、肠型,腹透见充气肠袢和液平等小肠梗阻表现。11例既往有反复发作腹痛史。8例为多发性憩室,4例为单发性憩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主动脉消化道瘘九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提高主动脉消化道瘘的诊治水平。 方法 对9 例主动脉消化道瘘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诊治进行探讨。 结果 主动脉消化道瘘发生率占同期收治消化道出血的0-072% (9/12 431) ,占同期胸腹主动脉瘤的3-4% (9/262) 。9 例中男5例,女4 例,平均年龄56-8 岁。均有预兆性出血特征,腹部搏动性包块和休克,6 例出现腹痛,所有特殊检查均未能诊断主动脉消化道瘘。术中或尸解诊断主动脉十二指肠瘘4 例,主动脉空肠瘘3 例,主动脉横结肠瘘1 例,主动脉食管瘘1 例。9 例中有5 例行急诊手术,共有7 例死亡,2 例存活。3 例行主动脉瘤及肠瘘手术,其中原位人工血管置换术2 例存活。 结论 临床对具有出血、腹痛、腹部搏动性包块三联征,影像学检查发现患有胸腹主动脉瘤者,应高度怀疑主动脉消化道瘘可能。迅速积极的手术是唯一有效抢救病人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所从1964年4月至1984年4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美克尔憩室18例。其中2例引起下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现报告如下。例1.男性,33岁。曾于1981和1983年两次因下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住院。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此后行全消化道钡剂检查和乙状结肠镜检,均未发现出血病灶。后在一次住院期间,一次便血500ml,昏  相似文献   

16.
美克尔憩室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常发生下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憩室炎、穿孔等合并症。现将我院27年来收治有症状的美克尔憩室73例作一分析,并着重讨论合并下消化道出血使用放射性核素  相似文献   

17.
自1996.9~2001.9,我科共收治60岁以上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48例,其中治愈30例,好转9例,死亡9例。本文报告有关的临床资料,并着重探讨老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及诊治体会。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共48例,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60~82岁,平均69.2岁。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伴有脑室内出血12例。2.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发病诱因:情绪激动11例,抽烟酗酒后8例,便秘用力排便6例,劳累过度1例,无明显诱因22例。病史:高血压25例,脑动脉硬化18例,心脏病病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小肠憩室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最近我们遇到1例,复习有关文献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男,53岁。间断上腹痛、反酸、嗳气16年,近半年常有呕吐,于1984年5月19日入院。住院2天后发生大量呕血和柏油样大便,行急症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胃小弯有直径约6cm肿块,其中央有大溃疡伴出血。Treitz韧带附近40cm的空肠系膜缘有大小不等的憩室17处,直径自0.5~3cm。行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罹患憩室的空肠段切除端端吻合术。标本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粘液腺癌;多发性空肠假性憩室病。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异位胰腺并消化道大出血7例,2例位于胃窦前壁,2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2例位于空肠,1例位于回肠。本文对异位胰腺的发生率,出血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空回肠非Meckel憩室临床少见,文献报告尸检发现率为0.073~0.8%。本病术前难以确诊,多因并发炎症、出血、肠石、肠梗阻等手术时发现。笔者近期收治一例,除多发空肠非Meckel憩室外还并有肠石、肠梗阻,现报告如下。女,78岁。因腹痛、腹胀3天于1993年2月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