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国梗阻性黄疸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国梗阻性黄疸学术研讨会》纪要由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会主办、青岛市市立医院协办的《全国梗阻性黄疸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4月18日至4月22日在青岛市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1800余篇,到会代表350余名。本次学术会议采用特别讲演、专题报告、大会发...  相似文献   

2.
窦科峰  张洪涛 《腹部外科》2007,20(3):142-144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肝内毛细胆管、小胆管、肝胆管或胆总管的机械性阻塞所致.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由恶性疾病所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其病因复杂,包括原发于肝、胆囊、胆道、胰腺等部位的恶性肿瘤以及转移、侵犯胆道的恶性肿瘤.由胆囊癌所造成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在临床上时有所见,其预后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梗阻性黄疸影像学特征及检查方式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梗阻性黄疸常见原因有胆道结石、肿瘤、炎症、良性狭窄等。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原是临床常见难题,然而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情况已有明显改变。影像学技术在梗阻性黄疸中不仅具有诊断作用,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梗阻性黄疸的影像学检查包括普通放射线、超声、放射性核素、  相似文献   

4.
蔡成机 《腹部外科》1999,12(5):195-196
梗阻性黄疸是一个临床征象,可因肝、胆、胰等良性或恶性疾病所致,病因复杂。众所周知,梗阻性黄疸不但会影响胆盐代谢和肝、肾功能,随着病程的推延,还会进一步损害全身免疫功能。此外,从病因角度考虑,若为恶性病变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则更应及时确诊,否则将会贻误治疗而失去适时的手术时机。因此,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应对胆道梗阻的部位、病因等给予全面的考虑,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要重视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通常,梗阻性黄疸常伴有腹痛和腹部压痛、发热、腹部肿块、胆囊肿大以及黑粪等临床表现。首先应对梗阻性黄疸同其他临床表…  相似文献   

5.
梗阻性黄疸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时德 《腹部外科》1999,12(5):235-237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的征象,可由结石、炎症、肿瘤、畸形等原因引起。临床上要鉴别梗阻性黄疸抑或肝细胞性黄疸,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大多数是可以鉴别的。在梗阻性黄疸中,要进一步了解引起梗阻的原因,有时是困难的。梗阻性黄疸有良、恶性之分,在治疗上截然不同,确定梗阻部位和原因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影像学检查如B-US、CT、PTC(PTCD)、ERCP、MRI、MRCP等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检查在定位和定性上各具优点,相互补充。现就上述影像学在梗阻性黄疸中的意义作简要叙述。一、B-US的…  相似文献   

6.
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前后胰岛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对血液胰岛素浓度的影响和手术解除梗阻后胰岛素的变化。方法:7 例梗阻性黄疸和5 例非黄疸患者被纳入研究。于术前和术后20 天空腹口服100 g 葡萄糖, 抽外周静脉血检测0、30、60、120 和180 分钟血浆胰岛素和C肽浓度。结果:黄疸组各时相胰岛素和C肽浓度均低于非黄疸组;黄疸组术后较术前明显升高。结论:梗阻性黄疸抑制胰岛素的分泌;手术解除梗阻后,胰岛素的低分泌状态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探讨胆胰系统恶性肿瘤组织与端粒酶表达的关系 ,并在术前找出一种简便、安全、快速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方法 对梗阻性黄疸病例于术前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检查 ,于造影前抽取胆汁或胰液、部分病例取活检组织 ,并于开腹手术当中再次切取癌组织标本 ,所有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 ,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恶性梗阻性黄疸组织标本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为 87 5 0 % (2 8/ 32 ) ,良性梗阻性黄疸组织标本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为 3 33% (1/ 30 ) ;(2 )恶性梗阻性黄疸体液标本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为 71 88% (2 3/ 32 ) ,良性梗阻性黄疸体液标本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为 3 33% (1/ 30 ) ,恶性梗阻性黄疸内镜下钳取的活检组织 ,其端粒酶阳性率为 83 33% (10 / 12 )。结论 在术前通过十二指肠镜采集患者的胆汁和胰液 ,并钳取活检组织 ,分别进行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 ,这是一种简便、安全、快速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良性梗阻性黄疸是指除恶性肿瘤外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因有胆道结石、胆管扭曲、胆道狭窄、胆道先天性闭锁、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等^[1]。近年来我院应用消化道吻合器、缝合器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3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梗阻性黄疸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依据主要靠影像学检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梗阻性黄疸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也在不断补充和完善。笔者对几年来在梗阻性黄疸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包括胆系X线检查、CT扫描、核素胆系造影、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等。  相似文献   

10.
梗阻性黄疸死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道梗阻是临床上常遇到的问题,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易出现脓毒血症、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死亡率极高。我院外科自1991年1月~1994年10月共收治梗阻性黄疸病人66例,死亡13例。现就梗阻性黄疸病人死因及对策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探讨胆胰系统恶性肿瘤组织与端粒酶表达的关系,并在术前找出一种简便、安全、快速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方法 对梗阻性黄疸病例于术前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于造影前抽取胆汁或胰液、部分病例取活检组织,并于开腹手术当中再次切取癌组织标本,所有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恶性梗阻性黄疸组织标本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为87.50%(28/32),良性梗阻性黄疸组织标本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为3.33%(1/30);(2)恶性梗阻性黄疸体液标本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为71.88%(23/32),良性梗阻性黄疸体液标本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为3.33%(1/30),恶性梗阻性黄疸内镜下钳取的活检组织,其端粒酶阳性率为83.33%(10/12)。结论 在术前通过十二指肠镜采集患者的胆汁和胰液,并钳取活检组织,分别进行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这是一种简便、安全、快速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1概述梗阻性黄疸指由胆道内或胆道邻近部位的良、恶性病变阻碍胆汁经由胆道流入十二指肠,引发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汁由肝细胞和毛细胆管逆流入血窦、窦周,使血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黄疸。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病因为胆管癌、胆囊癌及胰腺癌等,原发与转移性肝恶性肿瘤及转移淋巴结等也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病因。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前应明确病因,并与可能导致黄疸的癌前病变(如胆管乳头状瘤)及良性病变(如自身免疫性胆管炎)相鉴别;如难以明确病变  相似文献   

13.
正恶性梗阻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恶性肿瘤导致胆管狭窄闭塞,引发胆汁无法排出而在肝内淤积。大部分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就诊时已经错过了外科手术的机会,目前临床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多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等介入疗法[1-4]。但是相关研究发现,介入治疗后常发生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后图和防治并发症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3-7]。本文着重分析恶性梗阻性黄  相似文献   

14.
梗阻性黄疸大多需要手术治疗,因此又称外科黄疸,而各种非梗阻性黄疸则一般仅用内科治疗即可,不恰当的手术非但无补于实际,反而会加重病情.因此外科医师首先必须正确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另外还应充分了解由于胆道梗阻所引起的生理、病理、生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剂对 1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肠内喂养 ,分别于术前 1d、术后第 1、5、10天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结率 (RR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结率 (RRICR) ,并与术后采用部分肠外营养的 1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对比。结果 梗阻性黄疸患者存在着红细胞免疫功能抑制 ,术后喂养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剂能较快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 ,且至术后第 10天RRCR、RRICR分别为 2 8.14± 7.0 5、5 .2 3± 1.63与对照组 2 1.2 0± 8.0 4、7.3 5± 2 .2 0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喂养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剂有助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我院肝胆科自1995年12月~1997年2月收治的梗阻性黄疸88例。根据梗阻性黄疸对机体的影响,讨论了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处理。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时、准确的术中术后处理。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梗阻性黄疸可以启动肝细胞的凋亡程序,且有多种因素参与了梗阻性黄疸时肝细胞凋亡的发生过程,研究其机制对于梗阻性黄疸肝损伤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就梗阻性黄疸时肝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探究早期梗阻性黄疸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连续分析3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与15 例非黄疸患者的常规凝血指标、血常规、肝功能及血栓弹力图.结果 两组患者的肿瘤类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黄疸时间为(22±24)d.常规凝血检测结果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尽管梗阻性黄疸组患者血小板数量与无...  相似文献   

19.
胆道手术后近期黄疸的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13例手术后近期出现黄疸的病人,分析认为,当黄疸发生在胆道手术之后时,应鉴别黄疸是非梗阻性还是梗阻性,非梗阻性黄疸,一般只需内科治疗,梗阻性黄疸,属医源性胆道损伤者需要手术治疗,而由术后胆道残余结石所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可以采取手术治疗,也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梗阻性黄疸的术前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显伟  邱芳 《腹部外科》1999,12(5):197-199
梗阻性黄疸是肝胆胰外科常见的临床问题,绝大多数患者需外科手术处理,故又称外科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对肝脏功能、造血机制、肾脏功能均有较大的影响,可能发生术后致死性并发症,需要认真对待。多年来,梗阻性黄疸是否需要术前减黄治疗一直存在争论,尚无统一意见。其中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因恶性病变所致的重度黄疸患者,由于黄疸时间长,梗阻程度重,黄疸深,手术又较大,目前针对梗阻性黄疸尚缺乏术前评价标准,因此给临床外科医生带来困惑。外科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包括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梗阻的部位在肝内、肝门或胆管下端不同水平。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