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2005至2009年部分报告职业病分布状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区近5年来由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诊断的192例职业病病例(排除尘肺及放射性职业病)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该区前三位的职业病种类为职业性皮肤病、急性职业中毒及职业性眼病,12例死亡均为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发病工龄最短为急性职业中毒(0.19年),最长为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4.59年),不同种类职业病间工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0.86,P〈0.001);硫化氢中毒与非硫化氢中毒间工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4.74,P=0.029)。[结论]急性职业中毒特别是硫化氢中毒是该区危害后果最严重的一类职业病,工龄短于1年者是急性中毒发生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区2000至2009年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松江区2000至2009年确诊的职业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病种类、发病趋势和患者年龄分布等特征。[结果]松江区2000至2009年间共发生416例职业病。其中,职业性皮肤病病例数居首(144例),占总病例的34.62%,病种以化学性皮肤灼伤(139例)为主,其次为职业性皮炎(4例);第二位为职业性眼病,为78例,占总病例的18.75%,以化学性眼部灼伤(45例)和电光性眼炎(33例)为主;居第三和第四位的分别是慢性职业中毒69例(16.59%)和尘肺48例(11.54%)。416例职业病患者中男性322例,女性94例。职业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5.81岁,慢性职业中毒和尘肺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34.47岁和44.52岁。尘肺病患者接尘工龄的中位数为9.5年,尘肺病新发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他职业病发病人数2006年之前逐年上升,之后略有下降。[结论]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是该区常见的职业病,应加强接触化学危害因素工人的防护。重视高发的慢性职业中毒和尘肺病的预防控制,尤其应注意尘肺新发病例逐年增加和低龄化的现象,加强粉尘作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深圳市职业病的发病情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数据对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该市的职业病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共报告职业病520例,其中以尘肺(138例)、职业中毒(234例)、职业性皮肤病(67例)为主;尘肺病以矽肺为主(83.33%),主要发生在建筑业;职业中毒以有机溶剂危害为主(82.05%),其中以正已烷、苯中毒高发为特点,主要发生在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结论 该市2006-2010年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主要以尘肺、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为主,中小型私营企业是职业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镇江市2006—2013年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当地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3年镇江市职业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3年镇江市共确诊职业病7大类31种659例,尘肺病、职业中毒和职业性皮肤病发病数位居前3位,分别占病例总数的79.97%、6.07%和5.61%。尘肺病以矽肺为主(占尘肺病例数的59.20%)。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占职业中毒病例数的32.5%,其中氯甲烷中毒病例数居首位,占53.85%;慢性职业中毒占职业中毒病例数的67.5%,其中以正己烷和苯中毒引起的病例数为主,分别占慢性中毒病例数的62.96%和25.93%。职业性皮肤病中主要是化学性皮肤灼伤,占职业性皮肤病例数的54.05%。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病例均为噪声聋病例。职业病病例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集中分布于建筑、电力、非金属矿采选业、水泥制造、煤炭行业,并以男性为主。[结论]尘肺病、氯甲烷、正己烷和苯引起的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和噪声聋为镇江市重点职业病。职业病病例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集中分布于建筑、电力、非金属矿采选业、水泥制造、煤炭行业,应把这些重点企业、重点行业作为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监控对象。  相似文献   

5.
以镇江市2003~2007年确诊的职业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病种类、发病趋势和患者年龄等特征。5年来镇江市共诊断406例新发职业病,其中尘肺362例,占89.16%;职业中毒39例,占9.61%。职业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1.8岁,平均发病工龄(不包括急性职业中毒)为17.5年。新发尘肺以矽肺、煤工尘肺和水泥尘肺为主,引起职业中毒的主要危害因素为正己烷和苯。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威海市近几年职业病发病特点,更好地制定防治对策与措施。[方法]对2006~2010年威海市报告的职业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全市累计报告各类职业病病例160例,无死亡。报告病例中,尘肺106例(矽肺55例、电焊工尘肺24例、煤工尘肺8例、铸工尘肺13例、石棉肺2例、碳黑尘肺3例、滑石尘肺1例),慢性职业中毒27例(苯及苯系物中毒20例、铅及其化合物中毒5例、其他职业性慢性中毒1例、职业性中毒性肝病1例),急性职业中毒6例(一氧化碳中毒、氯气中毒、铅及其化合物中毒各1例,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3例),其他职业病21例(职业性噪声聋4例,手臂震动病8例,职业性皮炎3例,减压病、中暑、职业性肿瘤、棉尘病、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职业性哮喘各1例);2006年9例,2007年35例,2008年31例,2009年40例,2010年45例;环翠区73例,文登市6例,乳山市47例,荣成市34例。尘肺病例中,发生于机械、船舶、建材、轻工、地质矿产行业的占78.30%。[结论]威海市职业病发病比较严重,尘肺和职业中毒是主要职业病。  相似文献   

7.
项丹红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565-1568
目的分析2002—2011年度上海市闵行区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和趋势,更好地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02—2011年度职业病新发病资料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2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闵行区2002—2011年度职业病发病呈先升后降的抛物线型趋势;共有新发病691例,男性(598例)占86.54%,女性(93例)占13.46%;其中按职业病病种发病占前4位的是职业性皮肤病(35.89%)、职业中毒(17.08%)、职业性眼病(15.05%)、尘肺病(14.91%);发病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在20~49岁的患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8.73%;发病时接毒工龄小于3 a的人数占53.84%。结论 2002—2011年度上海市闵行区职业病病种中高风险职业病为职业性皮肤病、职业中毒、职业性眼病和尘肺病,急性职业中毒防治工作仍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尘肺病是全球分布最广的职业病,也是我国发病人数最多的职业病[1]。青浦区是上海工业企业较为集中的郊区之一,承接市区产业转移,集聚相当数量的机械制造和建材加工企业。为了解辖区尘肺发病年龄、工龄及发病特征,研究疑似尘肺病例与尘肺确诊病例间的关系,探索疑似尘肺管理在职业病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尘肺防控策略,笔者对2002—2013年青浦区尘肺和疑似尘肺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总结2008-2012年青岛市新发职业病发病情况,为青岛市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根据青岛市职业病诊断档案资料,对2008-2012年新发职业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 2008-2012年青岛市新发职业病共405例,发病病种居前五位的依次是尘肺病(281例)、职业中毒(53例)、职业性噪声聋(51例)、职业性皮肤病(9例)、职业性哮喘(8例)。 结论 尘肺病、职业中毒和噪声聋是今后青岛市职业病防控的重点疾病;结合青岛市行业分布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卫生服务,有助于降低职业病发病率,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宝鸡市职业病发病特征及趋势,为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4—2021年宝鸡市职业病报告情况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4—2021年共报告新发职业病6类18种314例,男性296例,占94.27%,女性18例,占5.73%。职业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5.71±9.10)岁,接害工龄中位数为8年;新发职业病以职业性尘肺、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化学中毒为主,占92.36%;职业病患者主要分布在小微私营的采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结论 宝鸡市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应加强对小微型企业职业性尘肺病、职业性传染病和职业性化学中毒的防治,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成都市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确定职业卫生工作防治的重点。方法收集2009年度本市职业人群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苯作业人员的血常规异常、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下降、电离辐射作业人员的晶体混浊及硫化氢、氨作业人员的鼻炎、咽炎等检出率最高,全年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4.02%,检出慢性职业性苯中毒5例,矽肺1例。结论本市2009年度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大部分良好(85%左右),但部分苯、粉尘、噪声以及刺激性气体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将其职业健康监护作为成都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现状,为制定本区相关防治措施,明确职业健康工作重点和方向提供数据支撑及对策建议。方法 通过江苏省职业病防治信息管理平台收集2019—2021年淮安区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人员体检情况、职业禁忌证及疑似职业病等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9—2021年淮安区共有20 018名作业工人开展了职业健康检查,其中上岗前检查4 253人、在岗期间检查15 425人、离岗检查340人。接触物理因素体检9 672人,占48.32%;接触化学物质4 189人,占 20.92%,接触粉尘6 157人,占30.76%。共检出疑似职业病 14 人,其中12人接触物理因素(职业性噪声聋)、2人接触化学物质;检出职业禁忌证277人,其中接触粉尘11人,接触物理因素256人,接触化学物质10人;不同危害因素间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疑似职业病=9.216,P<0.01、χ2职业禁忌证=218.845,P<0.01),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物理因素、化学物质、粉尘。结论 本区职业健康检查企业及人数逐年上升,但与本区摸底调查数仍有差距,应重点关注由噪声引起的职业目标疾病,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西南地区不同性别、学历、年龄、工龄人群职业紧张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学历、年龄、工龄人群的职业紧张。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测试4278例职工的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应对资源。结果职业任务、紧张反应总均分及各子项得分(除工作环境、业务、心理紧张反应外):男性均高于女性,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自我保健子项: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同时在社会支持、人际关系和工作满意度方面女性也高于男性。在年龄方面,40岁~及≥50岁两个组,职业任务总均分及任务过重、任务冲突、责任感、任务不适四个子项得分均显著高,而应对资源子项中,≥50岁组,在社会支持子项得分最低(P<0·05)。在工龄方面,也表现出最长工龄组:≥30年组职业任务总均分及任务过重、任务冲突、责任感等子项得分均高,而应对资源子项中:20年~组在社会支持子项得分最低(P<0·05)。在文化程度方面,低学历组职业任务、紧张反应得分高,而应对资源得分却最低(P<0·05)。结论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学历群体的职业紧张源、紧张反应、应对资源,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不同职工,特别是中、老年职工的职业紧张,提高职工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是职业卫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归纳梳理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发展历史,具体描述目前我国初步形成的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的内容,探讨该法律体系在立法目的、体系、内容和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Following the enactment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Law in Israel in 1988, school-based occupational therapists (OTs) were expected to modify their practice patterns by, providing services within the classroom or other educational settings, increasing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team members, and implementing indirect intervention models such as monitoring and consult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intervention patterns of school-based OTs in Israel. The study sample included 77 school-based OTs. Th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which included: (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2) implementation and perceptions towards intervention models, and (3) team-work practices of the OTs.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most of the time (76.9%) OTs still implement the 'direct therapy' model, working outside the classroom and focusing on improving performance components. These findings imply that school-based OTs in Israel are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their practice patterns, and are mostly applying the medical model. However, due to the relatively small sample, it is important to repeat this survey using a larger sample of OTs who work in different settings and with various age groups.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蚌埠市职业病分布特点,为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5年至2004年蚌埠市职业病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蚌埠市新诊断的职业病共4大类,9种,54例,主要分布在化工、建材、轻工、机械等行业,占职业病发病人数的92.6%。结论应着重对化工、建材、轻工、机械等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进行防治,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监测,保护职工健康。  相似文献   

18.
合肥市职业卫生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合肥市职业卫生现状,为指导今后开展职业卫生工作、预防控制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合肥市78家企业进行调查,结合合肥市2001~2005年企业职业有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性健康体检资料,对职业危害因素、职业性健康损害发生情况和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目前合肥市职业性健康体检率为13.46%,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为2.05%,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配置率低,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不容乐观,职业性健康损害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应加大职业病防治投入,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体制,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力度,保护职工健康。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广西职业病发病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02~2004年广西职业病诊断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2004年报告职业病216例。其中,新诊断尘肺病145例,慢性职业中毒18例,急性职业中毒8起、36人,死亡7人,其他职业病17人,尘肺病和急性中毒是发病人数最多的职业病种。2002、2003、2004年非公有制企业报告职业病人数分别占当年职业病人数的16.98%、31.48%、41.67%,非公有制企业职业病发病人数有较大幅度上升。[结论]非公有制企业的职业病发病高峰已经来临,当前应把职业病防治的工作重点放在职业病多发的冶金、有色金属、煤炭、建材、化工、轻工行业的非公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s

To evaluate process and outcome of a multifaceted occupational health intervention programme on whole‐body vibration (WBV) in forklift truck drivers.

Methods

An experimental pretest/post‐test control group study design. The authors trained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 (OH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use of the programme. OH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sked to deliver care as usual. In total, 15 OHS, 32 OHS professionals, 26 companies, and 260 forklift drivers were involved. Post‐test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e year after the start of the programme.

Results

Baseline data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programme showed no difference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Results of the outcome evaluation indicate a slight, although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WBV exposu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 = 0.06). Process evaluation revealed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company policy toward WBV, attitude and intended behaviour of forklift drivers, and a trend towards an increase in knowledge of OHS professionals and company managers. The number of observed control measures with a major impact (levelling of surface and reduction of speed) was rather low. In those cases where control measures had been take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WBV exposure. This limited effect of the programme might be caused by the short period of follow up and the dropout of participants.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usefulness of the programme within the OHS setting were rated good by the participants.

Conclusions

This programme to decrease WBV exposure was partially effecti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intermediate objectives were observed. More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 in the field of WBV is nee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