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衣展华  丁锷  陈俊飞 《肝脏》2011,16(5):426-427
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抗病毒治疗可控制慢性乙型肝炎(CHB)发作和疾病进展已成为共识。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的研发成功为治疗CHB提供了新的武器。恩替卡韦(ETV)是最近批准新一代的抗HBV环戊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有很强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自2007年在国内上市以来,因疗效肯定、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采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CHB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健康对照人群及CHB患者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24周前后血清ALT、HBV DNA、IL-4及IL-10的浓度,分析治疗前后4种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CHB患者血清中IL-4和IL-10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HB患者血清中ALT、HBV DNA、IL-4及IL-10水平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恩替卡韦能有效抑制HBV复制,降低CHB患者血清IL-4和IL-10的水平,并减轻肝脏炎症,改善CHB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康健  马德强  张银华 《肝脏》2012,17(7):529-530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恩替卡韦为环戊酰鸟苷类似物,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于初次抗病毒治疗患者和拉米夫定治疗失效患者均具有显著的抗HBV作用2。本研究旨在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期望为CHB患者制定更加有效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更充分的依据。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国产恩替卡韦与合资恩替卡韦治疗不同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4周的疗效。方法 57例CHB患者接受国产恩替卡韦治疗,40例接受合资产恩替卡韦治疗。国产药物治疗患者中血清HBeAg阳性39例,血清HBV DNA水平≥1×106 IU/m1者38例,合资产药物治疗患者HBeAg阳性26例,高病毒载量者27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采用微粒子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24 w末,国产和合资产恩替卡韦治疗患者血清HBsAg水平分别为(3651.7±1403.2)IU/ml和(3713.9±1117.5) IU/ml(P>0.05);血清HBeAg阴转率分别为17.9%和19.2%(P>0.05);在高病毒载量患者,24 w末血清HBV DNA水平分别为[lg (3.0±0.5)和lg (2.9±0.4),P>0.05];在低病毒载量患者,则分别为【lg (2.6±0.3)和lg (2.5±0.5),P>0.05】。结论 两种恩替卡韦在降低血清HBsAg水平、促进血清HBeAg阴转和抗病毒疗效等方面疗效确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据Hepatology 2020年4月报道】题: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对HBV相关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作者Choi J等)替诺福韦(TDF)和恩替卡韦(ETV)均为目前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指南中的一线治疗药物,有较高的抗病毒疗效和较低的耐药性。韩国蔚山大学医学院峨山医学中心研究团队的既往研究表明,使用TDF治疗的CHB患者相比于ETV治疗能显著降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风险。该团队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分析,探讨了TDF与ETV治疗对HBV相关HCC根治性肝切除术后肿瘤复发及总生存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芬兰  艾迎春  程计林 《肝脏》2014,(12):968-97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病毒携带、慢性肝炎进展和相关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常见疾病,大多数国家已批准干扰素及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A)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等)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由于NA 抗病毒药物主要是阻止 HBV 聚合酶的逆转录过程,而不能直接干扰共价闭合环状 DNA(cccDNA)的形成,因此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此过程中常伴随 HBV 聚合酶耐药突变的出现和选择[1]。  相似文献   

7.
收集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前(基线)及治疗4、12、24周时血清标本,以及30例免疫耐受期HBV感染者(对照组)血清标本,ELISA法检测INF-γ、IL-4水平结果CHB组基线INF-γ、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INF-γ值较基线升高(P〈0.05),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IL-4水平各时间点呈下降趋势。认为恩替卡韦对CHB患者体内细胞免疫有一定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联合穴位埋线足三里、期门、三阴交穴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提供新的疗法和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符合入组标准的CHB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治疗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联合穴位埋线足三里、期门、三阴交穴。观察治疗后4周、8周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第24周和第48周两组患者的HBV标志物定量及HBe Ag转阴率、HBe 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 DNA载量。结果:治疗组患者各时段HBe Ag转阴率、HBe 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足三里、期门、三阴交穴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方法与单用恩替卡韦片抗病毒治法比较,能显著提高患者HBe Ag转阴率和HBe 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另30例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治疗4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8周时,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分别为83.3%对86.6%、43.3%对46.6%和100%对100%(P〉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疗效与恩替卡韦片相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及肝纤维化程度。方法:回顾分析经恩替卡韦治疗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HBeAg阳性的CHB患者。140例CHB研究对象中,45例经超声诊断为CHB合并NAFLD(...  相似文献   

11.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的疗效。方法 43例HBeAg阳性和18例HBeAg阴性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4周和48周时的疗效。结果在治疗24周时,HBeAg阳性组HBV DNA转阴15例(34.9%)4,8周时转阴28例(65.1%),而HBeAg阴性组分别转阴15例(83.3%)和17例(94.4%,P=0.001和0.018);两组在24周和48周时ALT复常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713和0.138);在34例HBV DNA定量〉10^7copies/ml与27例HBV DNA定量〈107copies/ml两组中,治疗24周时,HBV DNA转阴例数分别为11例(32%)和19例(70%,P=0.03),治疗48周时,则分别为23例(68%)和22例(81%,P=0.22)。结论本研究提示恩替卡韦治疗CHB有很好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2.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初治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比夫定是国内最新上市的核苷(酸)类似物,其抗病毒疗效优于拉米夫定,亦优于阿德福韦酯[1],在体外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均显示了很强的抗HBV活性,而恩替卡韦的临床试验同样显示了其强大的病毒抑制作用.目前尚无完整的两者对比研究.本文通过对17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初治患者使用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观察分析其1年时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恩替卡韦初治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过程中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与HBV DNA载量,探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s Ag与HBV DNA的关系,观察HBs Ag用于评估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 125例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36周定量测定HBs Ag与HBV DNA载量。结果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36周,HBs Ag水平下降不明显(P=0.146),而HBV DNA水平则持续下降(P0.05),治疗前两者呈负相关(r=-0.375,P0.001),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二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s Ag不能很好地作为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疗效监测指标,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评价HBs Ag与HBV DNA二者之间相关性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4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和恩替卡韦组,比较两组治疗第12周和24周的疗效。结果在治疗12周时,两组患者HBV DNA低于检测水平和ALT复常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治疗组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恩替卡韦组(36.7%对14.3%,26.7%对6.7%,P〈0.05);在治疗24周时,两组HBV DNA低于检测水平、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替比夫定组HBeAg阴转率高于恩替卡韦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基线ALT水平高的患者更易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结论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疗效相当,但替比夫定治疗患者HBeAg阴转率稍高于恩替卡韦治疗。  相似文献   

15.
秦景桃  陆建春  柳龙根  薛源 《肝脏》2014,(8):591-592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抗病毒的疗效并分析其预测因素。方法 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48周,分别于基线、4、12、24和48周检测患者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定量。结果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分别达95.1%和91.8%,HBsAg定量较基线显著下降(P〈0.05);48周时完全病毒学应答率与第4周时HBV DNA载量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恩替卡韦抗病毒安全、有效;第4周时HBV DNA载量对48周时完全病毒学应答率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cccDN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2年对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及肝细胞内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恩替卡韦治疗2年的慢乙肝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HBV cccDNA的变化。同时比较其中12例具备治疗前后肝活检标本患者的肝细胞内HBV cccDN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2年后,112例患者中有96例(85.71%)血清HBV DNA低于500 copies/ml,所有患者血清中均检测不到HBV cccDNA。12例患者肝细胞内均可检测到HBV cccDNA,且与治疗前相比元明显下降。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可有效抑制HBV复制,但不能清除肝细胞内的HBV cccDNA,停药后仍有病毒反弹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预防性治疗HBV携带者合并肺结核(PTB)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ATDH)的作用。方法  171例HBV携带者合并PTB患者接受2HRZE/4HR方案抗结核治疗,57例B组患者同时接受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口服,54例C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结果 在治疗早期,C组患者ATDH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或B组(P<0.05),但在治疗3个月时,由于临床干预,3组ATDH发生率无显著性相差(P>0.05);在治疗6 m末,C组血清HBV DNA、ALT和TBIL水平分别为(2.4±0.8) copies/ml、(35.2±5.8)U/L和(13.0±4.2) μmol/L,与A组[分别为(5.4±0.9) copies/ml、(65.4±9.0)U/L和(32.4±7.6) μmol/L]或B组[分别为(4.9±1.1) copies/ml、(50.6±8.0)U/L和(25.5±8.0) μmol/L]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HBV携带者合并PTB患者在抗结核开始时,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可抑制HBV DNA复制,防止HBV再激活,降低ATDH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孙奎霞  李杰  庄辉 《肝脏》2011,16(2):147-149,166
目前我国已批准了4种结构不同的核苷(酸)类似物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分别是胞嘧啶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LAM)、腺嘌呤核苷磷酸酯类似物阿德福韦酯(ADV)、鸟嘌呤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ETV)和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替比夫定(LdT)[1]。这些药物在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逆转录酶的作用下,掺入HBV DNA链,终止DN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纳入HBeAg阴性CHB患者62例,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24周。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在治疗24周结束时,患者肝功能ALT、HBV D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升高,CD4~+/CD8~+比值也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能通过抑制HBV复制、降低CHB患者体内病毒载量,间接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核苷(酸)类似物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治疗已11年余.从1998年拉米夫定的应用到2003年阿德福韦酯的应用,再到2005年恩替卡韦和2007年替比夫定的临床投入,乃至不久后即将在中国大陆上市的替诺福韦、克拉夫定、恩曲他滨,CHB的抗病毒治疗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目前我国临床上已陆续应用了前4种药物,而要达到CHB治疗的总体目标[即: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型肝炎病毒(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则要通过长期抗病毒治疗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