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论扩大<伤寒论>方临床运用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伤寒论》方,为外感热病立法,然其兼说杂病,亦复有之。而辨证论治,原理互通,故《伤寒论》之方,可兼疗杂病;其中杂病之方,略加变化,亦可兼治伤寒(广义)。此所以扩大其临床运用之来由,一也。石寿棠谓“汉张太守《伤寒》一书,立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随病之变迁用之,千变万化,灵妙无穷,万病皆当仿之为法,不可仅作伤寒书读也”。“万病”,言其多也;“仿之为法”,并非按图索骥,谓其仿效、近似、以类相从,灵活变通之意也。  相似文献   

2.
外用药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之丰富,方法之多采,历史之悠久,均堪称道。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医方书,其中即载有“傅(敷)法”、“封(涂)法”、“洒(喷撒)法”、“浘(冲洗)法”、“浴法”、“熏法”以及“沃(月直)(灌肠)法”等等。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该法是仲景遵《内经》“结者散之”,“散者收之”之旨创立的一个治疗法则,具有散邪敛正、调整阴阳之功。并根据《伤寒论》原文详阐了该法遣方用药法度。认为外感内伤均可运用。  相似文献   

4.
吐法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理论概述吐法 ,是通过涌吐的方法 ,排出体内病邪的一种疗法。《诗·大雅·丞民》说“柔则茹之 ,刚则吐之”,是关于吐法的最早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高者 ,因而越之”一直奉为吐法的主要理论根据。汉朝张仲景精于伤寒 ,亦重视吐法 ,在《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说 :“宿食 ,在上脘 ,当吐之 ,宜瓜蒌散。”通观仲景用吐法 ,规范严谨 ,病位局限于“胸中”“心中”“中脘”,宜实而忌虚 ,沿《内经》之理论 ,匡定了吐法治病的定势。南宋许叔微 ,恪守经方 ,尤有发挥。屡用吐法治中风风涎潮于上膈、气闭不通证。在《普济本事方》中…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中对水饮痰湿证的治法,八法(汗、吐、下、和、消、清、温、补)具备,方药各异,然八法之中,又互相联系。处方用药又各有特点,但不离“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虚之”、“虚者补之”之法则。在学习先师经验中,要师其法而不泥其方,灵活领会辨证施治的精神,方能效优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清代徐灵胎在其《兰台轨范》中说:“先识疾病之所由生,再辩病状之所有异,治必有定法,法必有定方,方必有主药”。诊病之贵,在于“辨”,治病之要,在于“定”。所以对病程较长的慢性病一旦认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病辨证施治的专书。从方剂学角度来讲,它又是一部理、法、方、药贯穿在一起的方剂学佳作,为祖国医学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伤寒论》用药83味,载方113首,包括了汤、丸、散、膏、栓、灌肠等剂型。其辨证之准确,立法之得宜,制方之严密,用药之精奥,垂于千载,一直奉为医家之楷模。自明、清以来,《伤寒论》已被尊为“经典”著作,其方已被誉为“经方”。余不揣固陋,今就《伤寒论》方剂上的一些特点,予以讨论。运用《内经》制方理论的典范《伤寒论》由始至终没有直接引用《内经》之文,但其理、法、方、药皆在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中对水饮痰湿证的治法,八法(汗、吐、下、和、消、清、温、补)具备,方药各异,然八法之中,又互相联系。处方用药又各有特点,但不离“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虚之”、“虚者补之”之法则。在学习先师经验中,要师其法而不泥其方,灵活领会辨证施治的精神,方能效优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每览《温疫论》,常被所载方后注中“加姜煎服”、“生姜煎服”、“水姜煎服”“姜枣煎服”等煎服法所困惑。有些明明是《伤寒论》之方,如白虎,承气之类,但是有性氏却以煎服法的不同异于仲景。更有甚者,方中已用干姜,而方后仍注“水姜煎服”。细考全书,载方凡33张,竟有17张与姜有缘。是单纯的调和药性?抑或别出心栽,另有用意?百思而不得其解。适验之临床,茅塞始开,真谛稍悟,似有所得,颇觉吴氏于此并非画蛇添足,却是匠心独具,堪可与其善用下法相提并论。爰就《温疫论》生姜  相似文献   

10.
试论《内经》方剂气味配伍理论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素问》、《灵枢》所载方剂虽仅12方,但其方剂学的水准却是相当高的。方剂是各单味药经过配伍后产生的新的药效组合。由于古人有“方不轻授人”的保守思想,从而影响《内经》后期方剂的发展,直到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总结314首方公之于众,才使方剂配伍有了飞跃,因而被后世称为“群方之祖,众法之宗”。就制方理论而言,张仲景勤求灵素之古训而才有如此成就,因此探讨《内经》方剂气味配伍理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在谈过了“用方简者,其术日精”,强调用药轻简的道理后,再谈复方多法之论,似乎有些犄忤。其实不然,用方轻简与复方多法分别用于不同的证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张景岳所谓:“人身之病,变化无穷,其治法则千变万态,原不可以一例也”(《质疑录》)。中医制方,自古即有大、小、缓、急、奇、偶、复七种之分,其中,偶方与复方即是复方多法之意。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西医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方式局限,临床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文章认为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多以实证为主,临床常见肺热血瘀、血热动风之象,将其分为3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以八法之清法为主,立“清肺”“清血”“清风”为法,自拟瘙痒方,临床收效颇丰。文章从病因病机、理法方药方面对瘙痒方进行分析并通过列举医案佐证。  相似文献   

13.
“甘温除大热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温除大热法,为元气虚发热而设,其理论渊源,始于《内经》而彰于东垣,如《内经》提出了“虚则补之”,“劳者温之”等治则,对内伤发热,明确提出了“温能除大热”;李东垣认为脾胃受损乃内伤发热之关键,阴火之生,根源在元气之不足,因此创制了补中益气汤等调补脾胃之方治疗内伤发热。后世薛己发展了东垣学术思想,提出阴虚补脾的方法。近代医家拓宽了该法的运用,使甘温除大热法不局限于气虚发热。  相似文献   

14.
《素问·至真要大论》倡导诊治疾病“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以平为期”不仅是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遣方用药的指导思想,也是新时代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促进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原则。孙光荣教授将“以平为期”作为指导思想,从“理”“法”“方”“药”4个方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倡导中西医感情相亲、真诚合作、互惠互利、开放包容,推进中西医结合;临证遣方用药,遵经方之旨,不泥经方用药,用药清平轻灵,以平为期。深刻领会并临床践行“以平为期”学术思想,需要中医师着力提升文化与医学两方面修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张仲景的合方理论。方法以文献学、数学的方法,分别探讨张仲景合方的动机与目的、合方的依据、合方的原则,合方中方与方间的“七情”关系,合方的功效,合方“先煎后合”与“先合后煎”之异同。结果合方动机与目的除获取更好的临床疗效外尚存在信仰和经验的问题;合方的依据是依据证候与病机;合方的原则是增效与减毒,合方中方与方间在比重上起码存在着主辅、对等关系;从方与方间的相互作用来看可能存在着类似中药配伍的“七情”关系;合方的功效将产生相加、协同与拮抗;合方“先煎后合”与“先合后煎”的不同制备法将影响合方的疗效。结论合方是方剂发展的另一条路,是方剂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合方能够拓广现有方剂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李锋 《医学争鸣》2010,(1):9-11
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人,公元150年出生(桓帝和平元年),卒于公元219年(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将《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有机结合并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所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药学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之经典名著,建立中医临证基本环节——“证、法、方、药”,开“辨证”之先河,  相似文献   

17.
孙思邈与龙宫方——《千金方》中的佛教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思貌《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有不少精妙的佛教医学内容,归纳起来,大致包括大慈救苦之心、“四大”发病之说,耆婆治病方药和佛门养生方法。这些佛教医学内容与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所称的“龙宫方”传闻有内在联系,并认为“龙宫方”之“龙”,非指有神通能变化的“龙神”,当是“龙象”之言。“龙象”比拟具有勇力、猛于修行的人。  相似文献   

18.
《普济方》中口腔医学内容初探杨兰兰医二院关键词医史文献口腔学普济方《普济方》是我国中医学宝藏中的重要著作。该书426卷,“凡一千九百六十论,二千一百七十五类,七百七十六法,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九方,二百三十九图”,部头之大,在我国中医学宝藏中居于首位。《...  相似文献   

19.
《千金方》共收录了六千多方剂,在当时堪称方药全书,但其中并未忽视对针、灸、膏摩等方法的搜集,于灸法尤为重视,将之与针法、汤药并列为治病三大法。孙氏引《内经》“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之论述,并发挥说:“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要方》卷二十九·明堂三人图第一);甚至认为:“虽丰药铒,诸疗之要,在火艾为良”(《翼方》卷十七·中风第一)。何  相似文献   

20.
刘亚娴教授从事纯中医辨治恶性肿瘤已近五十年,临床中用经方特别强调要“尊经”与“离经”,“尊经”即尊崇经典,遵循经典;“离经”即要思维活跃,脱框,活用经方。兹就跟师所学,举以下活用经方治疗显效之病例以证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