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α_1抗胰蛋白酶及其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_1抗胰蛋白酶(α_1-antitrypsin,α_1AT),顾名思义,是一种在常规血清蛋白电泳上位于α_1球蛋白区,且具抑制蛋白酶分解作用的糖蛋白,主要由肝合成.许多研究表明,α_1AT与原发性肝癌(PHC)的关系殊为密切,这不仅表现在肝癌时血清α_1AT明显升高,而且表现在α_1AT缺乏症(α_1ATD)患者中PHC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本文拟就α_1AT的功能、理化性质、α_1AT的表现型以及α_1AT与PHC的关系等诸方面作一扼要综述.α_1AT的功能和理化性质α_1AT就其名称而言.其功能似乎仅作用于胰蛋白酶,其实不然,α_1AT除抑制胰蛋白酶外,尚能抑制其他许多蛋白分解酶.因此,目前普遍认为将α_1AT称为α_1蛋白酶抑制因子(alpha_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血管紧张素Ⅱl型受体(AT1受体)和肾上腺素能α1受体(α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有关.方法:以合成的AT1与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检测196例住院及门诊体检者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AT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其中糖尿病心肌病患者46例(糖尿病心肌病组),2型糖尿病52例(糖尿病组),高血压无靶器官受损患者58例(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糖尿病心肌病组抗AT1受体自体抗体阳性率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高血压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0.01).结论:免疫学机制可能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α_1抗胰蛋白酶物质(α_1Antitrypsin,简称α_1AT)系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因其能抑制胰蛋白酶及其它蛋白分解酶而得名。它是血清α_1球蛋白的主要成分,生理作用尚不清楚,正常血清的含量约为200毫克%。在急性与慢性感染、肿瘤、妊娠以及服避孕药时,血清α_1AT含量增加,患特发性透明膜疾病的婴儿则减少。应用淀粉—明胶电泳及抗原—抗体交叉电泳方法证明,α_1AT有若干遗传变种,组成Pi(Protease inhibitor,蛋白酶抑制物)系统。迄今已鉴定出11个等位基因及21个表现型。大多数人为PiM基因纯合子(MM);少数人(2~12%)携带变种基因,其中部分人血清的α_1AT含量与MM表现型相比并无明显改变。与α_1AT缺乏有关的重要等位基因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与蛋白尿的关系.方法 以合成的AT1R和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A组)71例、高血压无肾损害患者(B组)60例及40例健康者(C组)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尿白蛋白检测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技术检测.A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再分为A1组(UAER≥200 μg/min)与A2组(UAER 20~199 μg/min).结果 A组抗AT1和α1受体抗体阳性率为54.9%(39/71)和54.9%(39/71),明显高于B组的13.3%(7/60)和15.0%(9/60)及C组的12.5%(5/40)和7.5%(3/40),P<0.01.UAER较高的A1组,抗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为87.1%(27/31)和80.6%(25/31),明显高于UAER较低的A2组的30.0%(12/40)和35.0%(14/40),P<0.01.结论 血清抗G蛋白偶联型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有关,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与尿微量白蛋白排出的严重程度有关.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在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遗传生化、肿瘤免疫及方法学等方面阐述了α_1AT 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价值。α_1AT 为分子量55000的蛋白水解酶抑制剂,主要在肝脏合成代谢。其酶活性区由特定氨基酸组成,其Pi 编码基因位点有众多的等位基因群,分别与某些疾病相关联。原发性肝癌血清α_1AT 含量与正常人和良性肝病相比相差显著(p<0.001),尤其对甲胎蛋白阴性肝癌有互补诊断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阳性检出率,提示α_1AT 是一种新的有意义的肝癌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判断节段性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是否具有活动性,常有很大困难。作者等认为粪便α_1抗胰蛋白酶(下简称α_1AT)含量为这项诊断的一个可靠指标。作者等共对30例节段性肠炎和10例溃疡性结肠炎进行上述测定。此外,作为对照,又对这类患者进行其他检查如血红蛋白、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α_1AT以及粪便铬~(51)标记白蛋白含量等。测定结果发现粪便中α_1AT含量和粪便铬~(51)标记白蛋白含量、Best指数、Talstadt指数以及血清白蛋白值有密切相互关系,而和血红蛋白、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以及血清α_1AT含量无关。6例患者在治疗停止后不久呈现复发。在复发前,当其他指标如Tals-tadt指数尚未出现变化时,粪便中α_1AT含量即已增高。最后作者等结论,粪便α_1AT清除量测定为一简  相似文献   

7.
对于渗出性肠病的诊断,目前除应用同位素标记物试验外,其它功能性检查方法甚少。同位素标记物有Cr~(51)白蛋白、Fe~(59)右旋糖酐、Cu~(67)血浆铜兰蛋白和Nb~(95)白蛋白等。为了避免应用同位索,可使用以生理状态存在于血浆中的物质来作为内源性标记物,后者应不被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所变性,而又能通过简单的方法加以定量。α_2抗胰蛋白酶(简称α_1AT)似乎符合上述条件,这是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具有抗胰腺酶的作用,用免疫化学法容易定量。作者等在以前的工作中曾指出,α_1AT肠道清除率的测定可使渗出性肠病简便地作出诊断。方法:研究对象为28例成年人,其中15名为正常人,18例有蛋白丢失的器质性消化道疾病:Crohn病6例、出血性结肠-直肠炎3例、成人乳糜泻1例、消化道肿瘤1例、小肠广泛切除1例、溃疡性空肠回肠炎1例。测定血清和连续几天收集的粪便中α_1AT浓度,由此算出“平均清除率”,用于诊断有无消化道蛋白丢失。最初连续10天做试验,以后简化为3天。测定系用Mancini  相似文献   

8.
血清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铜蓝蛋白(CP)、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等主要在肝脏中合成。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所制造,并与感染有关。我们应用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血液研究室提供的 PA、CP、TF、α_1AT 和 Fn 的抗血清,对58例健康成人和129例各型病毒性肝炎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α1受体)、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高血压病合并肾损害有关.方法以合成的β1、AT1、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56例高血压并肾损害患者和58例高血压无肾损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β1、AT1、α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高血压病并肾损害组抗β1、AT1、α1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9%(38/56)、46.4%(26/56)、46.4%(26/56),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的19%(11/58)、15.5%(9/58)、12.1%(7/58)和及正常对照组的15%(6/40) 、10%(4/40) 、12.5%(5/40),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血浆蛋白的丢失通常用放射性标记的大分子物质检测。α_1-抗胰蛋白酶(简称α_1AT)是肝脏合成的蛋白酶抑制剂,血浆浓度为2~5g/L。它既不被消化酶降解,也不被肠道重吸收,故可作为蛋白丢失性肠病的内源性标志,但对其可靠性尚有不同见解。作者为验证在Crohn病患者中α_1AT作为肠道蛋白质丢失指标的有效性,比较了α_1AT和~(51)铬-白蛋白两者的肠道清除率,并比较α_1AT清除率与Crohn病的病变部位、范围、炎症活动度及手术切除等因素的相关情况。方法:用放射免疫扩散法测定10名正常对照者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对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29只,根据不同月龄,分为3.5月龄组8只、12月龄组8只、18月龄组7只和24月龄组6只。检测大鼠心肌组织α1-AR与AT1R和α1-AR与AT2R蛋白激酶C活性;并分别与α1-AR单独激动时蛋白激酶C活性进行比较。结果与激动α1-AR后比较,激动AT1R和α1-AR后,各月龄组大鼠心肌α1-AR介导的蛋白激酶C活性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激动α1-AR后比较,激动AT2R和α1-AR后,3.5月龄组、12月龄组大鼠心肌α1-AR介导的蛋白激酶C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月龄组和24月龄组大鼠心肌α1-AR介导的蛋白激酶C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AT1R在各年龄组均使α1-AR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增强作用;在心脏衰老过程中,AT2R对α1-AR的信号转导途径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60例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血液中的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转铁蛋白((?)).连株蛋白(HP)及铜蓝蛋白(CP)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接1990年第六次全国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与蛋白尿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AT1R和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A组)71例、高血压无肾损害患者(B组)60例及40例健康者(C组)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尿白蛋白检测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技术检测。A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再分为A1组(UAER≥200μg/min)与A2组(UAER20~199μg/min)。结果A组抗AT1和α1受体抗体阳性率为54.9%(39/71)和54.9%(39/71),明显高于B组的13.3%(7/60)和15.0%(9/60)及C组的12.5%(5/40)和7.5%(3/40),P<0.01。UAER较高的A1组,抗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为87.1%(27/31)和80.6%(25/31),明显高于UAER较低的A2组的30.0%(12/40)和35.0%(14/40),P<0.01。结论血清抗G蛋白偶联型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有关,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与尿微量白蛋白排出的严重程度有关。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在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G-蛋白耦联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R)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R)自身抗体是否与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THD)发病相关.方法 以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277例受试者血清中AT1R、α1R和β1R自身抗体.237例甲状腺毒症(TT)患者分为治疗组(n=148)和恢复组(n=89)、或THD(n=46)和TT无心脏病组(n=191).正常对照组40名.结果 (1)TT组AT1R、α1R和β1R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6%、27.8%和23.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5% 、10.0%和7.5% (P<0.05);TT患者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组3种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36.3%、32.2%和28.1%)明显高于非GD组(19.7%、16.7%和12.1%,均P<0.05).(2)TT治疗组AT1R和α1R自身抗体阳性率(40.5%和33.1%)明显高于TT恢复组(16.9%和19.1%,均P<0.05).(3) THD组AT1R和α1R自身抗体阳性率(52.2%和43.5%)明显高于TT无心脏病组(26.7%和24.1%,均P<0.05).结论 抗G-蛋白耦联型AT1R、α1R和β1R自身抗体可能与甲状腺毒症发病有关,且AT1R和α1R自身抗体在THD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α1受体)、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高血压病合并肾损害有关。方法以合成的β1、AT1、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56例高血压并肾损害患者和58例高血压无肾损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β1、AT1、α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高血压病并肾损害组抗β1、AT1、α1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9%(38/56)、46.4%(26/56)、46.4%(26/56),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的19%(11/58)、15.5%(9/58)、12.1%(7/58)和及正常对照组的15%(6/40)、10%(4/40)、12.5%(5/40),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发现,在Alzheimer型老年性痴呆(SDAT)患者脑内老年斑中,组成淀粉样蛋白的不仅有B蛋白,还有α_1-广抗糜蛋白酶(ACT)抗体阳性物质,这提示ACT可能也是构成老年斑的蛋白质之一。为此,作者以确诊的15例SDAT患者为对象,以17名正常人为对照,测定血清及脑脊液中ACT和α_1-抗胰蛋白酶(AT)的浓度,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脑脊液中ACT及AT浓度:SDAT患者分别为4.2±2.2μg/ml、28.4±27.0μg/ml;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转换生长因子-β_1(TGF-β_1)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F)的窖蛋白-1、Ⅰ型胶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FLF,以未加TGF-β_1的HFLF为对照组.分别以不同终浓度(2、5和10 μg/L)TGF-β_1处理的HFLF为实验组,每组5×10~8细胞,实验重复3次,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TGF-β_1刺激3、6、12和24 h后各组窖蛋白-1及其mRNA、Ⅰ型胶原和α-SMA蛋白表达.组间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直线回归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GF-β_1作用后,HFLF窖蛋白-1的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减少,呈时间-浓度依赖关系;TGF-β_1作用12 h,中剂量组(5 μg/L)窖蛋白-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积分吸光度值(0.59±0.06和0.53±0.04)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12和1.45±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9.279和95.786,均P<0.01);TGF-β_1作用24 h,中剂量组(5 μg//L)Ⅰ型胶原和α-SMA蛋白表达的积分吸光度值(1.35±0.09和0.75±0.06)明显高于对照组(0.28±0.04和0.18±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1.221和65.477,均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FLF窖蛋白-1的蛋白表达下调与Ⅰ型胶原和α-SMA蛋白表达上调旱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923和-0.793,均P<0.05).结论 TGF-β_1可下调HFLF窖蛋白-1的mRNA和蛋门表达,并与Ⅰ型胶原和α-SMA蛋白表达上调呈负相关,提示HFLF窖蛋白-1下调可能与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α1-受体)、M2胆碱能受体(M2-受体)、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高血压病合并肾损害有关.方法以合成的β1、M2、AT1、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56例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和58例高血压无肾损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β1、M2、AT1、α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高血压病并肾损害组抗β1、M2、AT1、α1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9%、46.4%、46.4%、46.4%,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的19%、20.7%、15.5%、12.1%和高于正常对照组10%、12.5%、17.5%和15%(P<0.01).结论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粒细胞弹力纤维酶是Baugh等人首次分离、精制的中性蛋白酶,循环血液中的90%为α_1-蛋白酶抑制剂(α_1-PI),其余10%为结合的不活化状态的巨球蛋白(α_2-MG)。作者对急性期引起白细胞数增加的急性心肌梗塞的粒细胞弹力纤维酶值做了经时测定,并对其与严重度,心血流动力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将其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和α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级以上高血压病患者194例,给予规范抗高血压联合药物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降压达标组和降压未达标组,40例正常血压志愿者作为对照.以合成的抗AT1-受体和α1-肾上腺素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抗AT1-受体和α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同时检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和儿茶酚胺浓度.结果高血压病组抗AT1-和α1-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8%(52/194)和 25.3%(49/194),较正常血压组(7.5% 和 5.0%)明显升高(P<0.01).进一步分析表明,降压未达标组抗AT1-受体和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9%(42/98)和36.7%(36/98),明显高于降压达标组(10.4%和13.5%)(P<0.01).降压未达标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儿茶酚胺水平、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等指标亦明显高于降压达标组.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存在抗AT1-受体和α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主要在难治性高血压病患者中检出,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