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肾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的成熟,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的致敏肾移植受者较前增加很多,肾移植后易发生急性排斥反应造成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甚至移植失败。文章对24例致敏肾移植受者进行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单克隆抗体联合免疫吸附预处理后,观察其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情况,并与正常肾移植受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肾移植受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相似,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应用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单克隆抗体及免疫吸附对致敏肾移植受者预处理后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降至正常后,可以安全地实施同种异体肾移植。  相似文献   

2.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是一类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常导致移植物丧失功能。目前,强效免疫抑制剂和B淋巴细胞抑制剂的应用使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逆转率明显提高。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案。 方法:对20例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肾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给予抗胸腺球蛋白、蛋白A免疫吸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在蛋白A免疫吸附初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后留血标本测定群体反应性抗体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均有效逆转。随访48个月,1例患者在移植后5个月时因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而停用免疫抑制剂,继而发生剧烈的急性排斥反应而行移植肾切除,恢复血液透析,其余患者移植肾功能良好,至随访终点时平均血肌酐浓度为(132.6±44.2)µmol/L。提示,抗胸细胞球蛋白联合蛋白A免疫吸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够有效逆转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完全逆转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并不影响移植肾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背景:国内外有关预防高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超急性、急性排斥反应提高人肾存活率取得满意效果,然而临床对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阴性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研究则罕见报道。 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的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既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2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术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的首次肾移植患者,动态分析移植后14 d内反映急性体液性排斥的相关指标,包括IgG型抗HLA抗体,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C4d及细胞表面分子原位检测。 结果与结论:21例患者既往均有输血或妊娠史;18例患者移植后第7天抗HLAⅠ类IgG抗体阳性率>80%,11例于移植后第7天抗HLA Ⅱ类IgG抗体> 80%;5例女性患者于移植后第5~8天发生移植肾破裂,抗HLAⅠ类和Ⅱ类IgG抗体均>96%;21例受者均检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13例(61.90%)供、受者存在HLA-A2和HLA-A11的错配并产生对应DSA,包括5例移植肾破裂受者;病理组织形态学均有不同程度急性损伤,免疫组化可见管周毛细血管区(PTC)C4d沉积,原位染色CD34(+)、CD68(+)、CD4(+)。提示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监测不能完全反映受者的预致敏状态;移植后早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可预测和诊断既往致敏受者急性体液性排斥的发生;C4d、CD68(+)作为其的辅助诊断指标,可提高诊出率;HLA-A2和HLA-A11在既往致敏受者是高危致敏基因。  相似文献   

4.
背景:应用灵敏的技术可以检测到致敏肾移植患者体内低水平抗体,但是即便如此临床上依然无法完全检测出全部抗体。 目的:探讨抗供者特异性抗体对致敏肾移植受者的临床意义及其在预测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肾移植术前常规检测补体依赖淋巴细胞毒试验和群体反应性抗体,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者(PRA≥10%)检测抗供者特异性抗体,其术后临床结果与抗供者特异性抗体阴性患者做比较。 结果与结论:在379例接受肾移植的患者中,55例患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10%,这些患者中75%曾有过致敏史。其中20例检测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这些阳性患者肾移植术后更易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和移植肾存活率低下等。结果提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的存在与移植物失功、排斥反应有显著相关性。而体内仅存非抗供者特异性抗体的患者移植效果相对好。对于淋巴细胞毒试验阴性但体内抗供者特异性抗体阳性的肾移植患者,术后需要更积极地监测免疫功能和调整免疫抑制方案。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依然是导致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物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如何无创、快速、准确地进行诊断并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目的:通过检测尿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变化,并结合部分肾组织活检病例,探讨尿MCP-1在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及治疗后的表达。 方法:选择2008-10/2009-02在郑州人民医院肾病移植科住院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2 例,均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肾功能稳定组为肾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的42例患者,急性排斥组为肾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20例患者,以同期在郑州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检查肾功能正常且自愿留取尿样的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用肾移植患者均给予常规免疫抑制方案,另外急性排斥组给予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或甲基强的松龙强化冲击治疗。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尿MCP-1质量浓度变化。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肾功能稳定组尿MCP-1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P > 0.05),急性排斥组尿MCP-1质量浓度显著升高(P < 0.01)。与治疗前比较,急性排斥组20例患者经强化治疗后尿MCP-l质量浓度均显著降低(P < 0.01),其中17例临床症状缓解、辅助检查恢复正常,尿MCP-1质量浓度接近对照组,3例无效,尿MCP-1质量浓度高于对照组。肾穿刺活检8例,肾脏病理提示均为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与急性排斥组治疗前尿MCP-1质量浓度基本相似(P > 0.05)。提示尿液中MCP-1水平可早期无创性诊断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可无创性监测治疗效果,其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时肾脏病理损伤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寻找一种能定量分析供受者间免疫反应强度的方法来预测急性排斥反应。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用ELISPOT法检测术前分泌IFN-r的供者特异性活化T细胞的频度,观察随访期内有无急性排斥及肺部感染,并观察HLA错配与急性排斥的关系。 结果 (1)115例PRA阴性肾移植受者中有25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供者特异性活化T细胞频度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78.75?2.81 vs 14.85?4.66 P<0.01)。此项指标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4.0%和94.4%。(2)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HLA-I、II及总的错配数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3)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肺部感染率较高(44.0% vs 14.4% P<0.05)。 结论 通过术前对产生IFN-r的供者特异性活化T细胞频度的检测,可预测急性排斥反应,对潜在供者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葡萄球菌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19例成人全身型MG并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判定。结果所有入选病人均完成2次免疫吸附治疗;第2次治疗后的IgG、IgA、IgM浓度明显下降(P<0.0001);Osserman分级、改良美国MG基金会(MGFA)评分、MG日常生活量表(ADL)和徒手肌力量表(MMT)均明显改善(P<0.0001)。MG特异性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的患者2次治疗后抗体滴度明显下降;治疗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明显上升。部分病人有轻度不良反应,但总体耐受性良好,各项安全性临床评定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葡萄球菌蛋白A免疫吸附可以迅速改善全身型MG病人的病情。  相似文献   

8.
背景:很多实验已证实,可溶性CD30可作一种除群体反应型抗体以外的新的分子标志物来评估移植受者移植前免疫状况。 目的:比较sCD30与群体反应性抗体对预测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7-01/2008-01在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完成。 参试者:接受肾移植的患者120例。 方法:检测120例肾移植前患者血清sCD30与群体反应性抗体浓度,移植后患者接受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的免疫抑制疗法。移植后6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映判断采用肾穿刺活检,确诊患者是否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 主要观察指标:通过检测移植前后sCD30,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观察患者sCD30、群体反应性抗体与急性排斥关系。 结果:总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5.8%(19/120),sCD30与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均阳性患者与两项都是阴性的患者相比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42%和7%,P =0.001)。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患者中若检测出sCD30呈阳性,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概率会显著升高(21%和5%,P =0.019)。致敏组人群检测结果阳性率较高。 结论:sCD30的高表达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众多实例和资料证实,群体反应性抗体的存在与否及该抗体的致敏程度对于是否发生排斥反应及移植物存活率的高低、移植后器官功能的实现都有着重要意义。 目的:检测肾移植受者术前、术后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并结合患者临床排异情况,分析肾移植患者术前、术后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98-09/2000-05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科肾移植研究室完成。 对象:选择在北京友谊医院接受肾移植的633例患者,男348例,女285例,年龄16~67岁。 方法:采用美国One Lambda 公司和德国Biotest公司淋巴细胞冷冻板,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一两个月内血清中的群体反应性抗体。 主要观察指标:术前及术后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临床排斥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591例,移植后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164例,61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占10.3%;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42例,移植后30例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占71.4%,12例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肾移植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与阳性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01);肾移植前后群体反应性抗体均为阴性患者427例,术后24例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占5.6%;肾移植后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164例,70例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占42.7%。肾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与术后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并发生排斥反应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01)。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和阳性与术后排异与否的相关系数为0.612,术后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和阳性与术后排异与否的相关系数为0.685,二者在P=0.01水平有明显相关性。 结论:群体反应抗体对预测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术前、术后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的概率较高;而术前、术后群体反应抗体阴性的患者发生急性排斥的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背景:高血脂为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泼尼松和他克莫司都会对患者血脂产生影响。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与环孢素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脂的影响。 方法:按照不同的服药方案将肾移植后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环孢素A组(n=20),免疫抑制剂方案为环孢素A+麦考酚酸莫酯+泼尼松;他克莫司组(n=23),免疫抑制剂方案为他克莫司+麦考酚酸莫酯+泼尼松。于移植前,移植后1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抽血化验,观察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两组各项指标移植前后比较均有差异,两组间比较,移植后1个月和6个月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显著(P <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对肾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的患者实施以环孢素A为免疫抑制剂的方案,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易升高,他克莫司在脂类代谢方面表现出更少的不良反应。与环孢素A相比,肾移植后患者应用他克莫司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与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极为密切,内皮微粒脱落于激活或凋亡的内皮细胞,能直接而特异地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检测血浆中内皮微粒对肾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监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目的:探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循环内皮微粒的数量和表型的变化及与急性排斥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同基因和同种异基因大鼠腹腔原位肾移植模型;移植后5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进行Banff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中CD144+内皮微粒数量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CD144+内皮微粒的数量;分析内皮微粒的数量和表型与肾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与结论:与同基因移植组比较,异基因移植组Bnaff评分明显增加(P < 0.01),肾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明显增强(P < 0.01);与同基因移植组比较,异基因移植组CD144+内皮微粒的数量和携带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内皮微粒的水平明显增加(P < 0.01)。内皮微粒的数量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程度呈正相关(P < 0.01),携带细胞间黏附分子1内皮微粒的水平与移植肾脏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呈正相关(P < 0.01)。提示肾移植后对内皮微粒数量和表型进行检测对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临床实践中发现活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并不少见,耐激素导致的排斥反应屡有发生,且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严重者导致移植失败,影响人/肾长期存活率。 目的:探讨活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临床特点及转归。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2005-02/2008-09活体肾移植192例和尸体肾移植168例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转归,对活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活体肾移植和尸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耐激素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46.2%和22.8%,57.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活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发热,移植肾区疼痛、血尿、尿少等症状及感染、肾周血肿等并发症少于尸体肾移植。活体肾移植19例急性排斥反应经强化治疗全部逆转,而尸体肾移植38例急性排斥反应,35例逆转,2例破裂切除,1例肾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提示,活体肾移植较尸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耐激素急性排斥反应少,临床表现轻,易逆转,预后好,同时活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临床表现不典型,耐激素排斥率较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密切观察肾功能变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肾移植后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越来越少,但是受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过程中,无明显临床症状,血肌肝上升不明显甚至正常的亚临床排斥反应现象频繁发生。 目的:观察肾移植后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6,8,10水平变化和C-反应蛋白变化及相互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实验,于2006-06/2007-10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完成。 对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8例,男51例,女17例,年龄21~60岁。随访时间至少1年。正常对照人群20名。 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免疫生化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移植肾病理活检,将随访68例患者分为亚临床排斥组和无排斥组,观察无排斥组和亚临床排斥组干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6,8,10水平,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和IMMAGE全自动免仪疫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 结果:肾移植后,随访期患者白细胞介素2,6,8,10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发生亚临床排斥反应时,白细胞介素6,8,10显著高于未发生排斥组(P < 0.01)。干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6,8逐渐降低,呈规律性的降至基础水平,白细胞介素6,8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92, P < 0.01;r=0.85, P < 0.01)。白细胞介素10在发生排斥时激剧上升,然后下降,甚至出现一过性低于基础水平,干预治疗有效后逐渐上升至基础水平。 结论:①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正常者其免疫功能仍有异常。②白细胞介素2在亚临床排斥反应发生和抗排干预治疗时变化不明显。③白细胞介素6,8在肾移植亚临床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中与组织细胞的炎症损伤有关。④白细胞介素10在亚临床排斥反应发生和抗排干预治疗中反应敏感。  相似文献   

14.
背景: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物功能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诊断主要靠肝组织穿刺活检,带来感染、出血等风险。如何无创、简单、准确地进行诊断成为当前该领域的热点。目的:观察分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表达与人类肝移植急性排斥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59例肝脏移植受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表达情况。将受者按照有无急性排斥反应分为急性排斥组和非排斥组;并将非排斥组按肝功能情况分为肝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及其临界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结论:急性排斥组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0、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均低于与非排斥组(P=0.032, 0.002),而排斥组中白细胞介素2高于非排斥组(P=0.002)。肝功正常组与异常组间白细胞介素10、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25,0.084),而肝功能异常组白细胞介素2表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P=0.02)。ROC曲线下面积为人类白细胞抗原G >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结果提示,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表达都与排斥相关,三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为诊断急性排斥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15.
背景:对移植受者尿液成分进行定期监测可以作为判断移植肾功能、状态的一种方法。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尿液中供者细胞出现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60例供者为男性、受者为女性的肾移植受者,分为移植后早期检测组40例、急性排斥组10例、移植后功能稳定组10例。定期提取尿液中细胞DNA,利用PCR检测Y染色体上特异的基因片段DYZ-1。 结果与结论:在手术第1日受者的尿液中可检测到供者细胞DNA,随着时间的延长,尿液中供者细胞DNA量逐渐减少,至术后1个月,有8例受者的尿液中供者细胞DNA消失,其中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另外32例受者的尿液中仍有供者细胞DNA的出现,其中7例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存活3个月以上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0例患者,7例尿液标本中能检测到供者细胞DNA,对急性排斥者进行治疗后1个月,71.4%转为阴性;而在稳定期的10例肾功能良好受者,仅1例受者尿液中DYZ-1基因阳性。提示对肾移植受者尿中供者细胞DNA的进行定期检测,可以作为监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及预后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6.
背景:细胞凋亡在移植免疫和移植物功能丧失发生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Fas/FasL系统被认为是细胞凋亡参与肾移植的急性排异反应过程的主要途径之一。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术后血清sFas和sFasL水平变化及其在预测早期急性排异反应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肾移植受者80例分为肾功能稳定组(49例)、急性排斥反应组(23例)和环孢素A中毒组(8例)。另选择性别、年龄与肾移植受者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肾移植受者术后均常规使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给予每日甲基强的松龙6~8 mg/kg冲击治疗,3 d为1个疗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sFas和sFasL水平。 结果与结论:肾移植组患者手术前的血清sFas和sFas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急性排斥反应组血清sFas、sFasL水平高于相同时间段肾功能稳定组(P < 0.05)。环孢素A中毒的肾移植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血清sFas、sFasL水平变化与肾功能稳定组基本相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动态监测血清sFas、sFasL水平可能对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磊  田野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31):6023-6026
背景:肾脏移植的受者BK病毒感染相关性肾病可引起移植肾功能不全和输尿管梗阻,是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的:检测肾移植患者后BK病毒血症的发生率,分析BK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1-09/2007-1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完成。 对象:因终末期肾病而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121例,同时选取20例因肾功能衰竭患者而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 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121例肾移植患者移植后不同时期血液标本中BK病毒 DNA含量;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为血液BK病毒 DNA均阳性组和血液BK病毒 DNA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供肾冷缺血时间,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是否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免疫抑制剂方案和供肾类型的差异。 主要观察指标:应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确定BK病毒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肾移植受者BK病毒病毒血症的发生率为24.7%(30/121),高于肾功能衰竭血透患者其阳性率为5%(1/2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多因素分析显示冷缺血时间3.34 (RR 3.34,95% CI 2.76~5.60)和无心跳供肾(RR 2.19,95% CI 1.32~3.97)是移植术后BK病毒血症的危险因素。而移植前年龄、标本留取时间和激素冲击治疗与移植后受者BK病毒血症发生无关。 结论:肾移植后BK病毒感染发生率增高,冷缺血时间延长和无心跳供肾为肾移植后BK病毒感染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背景:由于群体反应性抗体是引起体液性排斥反应的主要抗体,目前国外研究的最多,国内较少见有关群体反应性抗体和C4d在慢性体液排斥反应中作用的报道, 目的:通过检测移植肾组织C4d表达及群体反应性抗体分布,观察体液免疫在肾移植后慢性排斥中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比分析,病例来自2006-01/2007-1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器官移植科。 对象:选择经移植肾穿刺活检确诊(依照Banff97标准)为慢性排斥的患者36例作为慢性排斥组,男27例,女9例,平均年龄(43.17±12.18)岁。随机抽取移植肾功能正常门诊随访的106例受者作为对照组,男51例,女55例,平均年龄(43.33±9.50)岁。两组患者肾移植均在1年以上。 方法:慢性排斥组移植肾穿刺标本做C4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移植后血群体反应性抗体。 主要观察指标:分析慢性排斥组内C4d的表达及其与群体反应性抗体分布的关系、群体反应性抗体在慢性排斥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 结果:①36例慢性排斥患者中,19例C4d在移植肾管周毛细血管沉积,阳性率为53%,C4d沉积与慢性排斥特征性病理形态显著相关(P < 0.01);C4d阳性患者移植后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C4d阴性患者(P =0.001)。②慢性排斥组移植后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01);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移植后转为阳性者比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01);两组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939)。 结论:肾移植后慢性排斥中半数以上存在体液性排斥,移植后血群体反应性抗体和移植肾组织C4d检测可及早明确慢性体液免疫损害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