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对43例新生儿呼吸衰竭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进行抢救与护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新生儿出现呼吸衰竭及早进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全部抢救成功。结论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是抢救急危重新生儿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能明显降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且正确的护理也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呼吸衰竭患者围气管插管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呼吸衰竭患者行经口腔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54例明显改善,好转出院,10例死亡。结论加强围气管插管期护理是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6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0例患者经过机械通气,7d出现肺部感染2例,10d出现肺部感染5例,经过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10d后肺部感染症状得到控制3例,2例完全耐药伴全身功能衰竭死亡,另2例经呼吸机支持治疗20d,配合抗生素治疗,逐渐脱机。结论加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能减少呼吸机治疗引起的相关并发症,能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情况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3):410-410
经口气管插管是指气管导管经口腔通过咽喉、声门而进入气管。由于气管插管的患者依赖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将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如发生意外或处理不当,可产生严重后果,危及生命。我科近3年来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共42例,现就9例患者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手术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幼儿手术后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效果。结果本组死亡2例,出现肺部并发症20例,经对症治疗,调整呼吸机和使用抗生素等治疗后治愈。结论幼儿先心病手术后加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期间的呼吸道管理,防止各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可使先心病患儿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高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魏君 《哈尔滨医药》2012,32(1):23-24
目的 比较不同口腔护理法对在ICU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的效果.方法 将42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48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实验组采用改良口腔护理法(口腔刷洗法+口腔冲洗法)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机械通气2周后VAP发生率.结果 机械通气2周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口腔护理法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倩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5):219-220
无创鼻面罩机械通气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迅速,能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并可避免减少因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带来的诸多问题。本科有26例患者使用TBird呼吸机治疗,22例好转出院,4例由于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只有重视使用呼吸机患者的护理,才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防止机械通气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庄瑰霞 《河北医药》2005,27(11):870-871
机械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内套管进行辅助呼吸.在机械通气期间气管插管固定、套囊充气、气道湿化、吸痰、清除套囊上滞留物等护理操作频繁,如操作不规范或技术不到位,容易导致气管插管脱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压伤、气道梗阻、窒息等并发症,有时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通过对908例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护理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各种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经验,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法气管插管前做好气道准备,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固定,掌握吸痰时机和技巧,持续气道湿化,配合肺部体疗.结果机械通气47例,机械通气时间<3 d 18例,>3 d 29例,最短2 h,最长186 h,平均92 h;均无堵管、脱管现象,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例.成活37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6例.结论规范的气道护理是确保有效机械通气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小儿呼吸衰竭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需机械通气治疗,但长时间机械通气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增加病死率.本文探讨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早期拔除气管插管[1],改用无创机械通气,缩短气管插管时间,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合并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留置螺旋形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ICU收治43例脑血管意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23例和B组20例.分别留置螺旋形鼻肠管和鼻胃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结果鼻肠管组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小于鼻胃管组(P〈0.05)。结论脑血管意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能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并能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儿的得力措施。婴儿因生理特点对气道护理有着特殊的要求和标准,护理不当易造成脱管,内脱管、痰痂阻管以及呼吸机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救治成功率,现将笔者总结1例婴儿气管插管护理经验和教训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由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的呼吸功能不全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ICU内18例病人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根据不同呼吸状态,选择适宜的通气方式。结果:有效的机械通气,配合高质量的护理,使病人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认为选择适宜的通气方式,适时有效的吸痰,加强气道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谨慎脱机是提高此类病人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与病原特点,以此为根据减少发病率,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实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了解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之间的联系,检测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对比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结果结果发现,在患者机械通气治疗1周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例数只有9例,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超过1周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例数有25例,即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越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更高;同时研究分析发现,所有患者中共有29例实行气管插管,43例采取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20例,气管切开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有14例,也就表明气管插管患者更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所有患者共检测出72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等;患者治疗期间的病死率为37.9%;且单一的病原菌感染者病死率低于多种病原体感染患者。结论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应尽可能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采取人工气道治疗方法的同时,科学选择抗菌药物,对患者快速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治疗早产儿重度窒息的疗效。方法对娩出时重度窒息的140例早产儿采用适时快速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和非气管插管的不同复苏方法,比较重度窒息抢救成功率和复苏后的并发症。结果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组较对照组重度窒息病死率显著降低,5min内复苏成功率高,并且复苏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对重度窒息儿及时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能有效地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的相关护理。方法总结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护理包括体位、病情观察、气管插管管理、呼吸道管理、拔管护理、基础护理等方法。结果 21例患儿中除家属放弃9例、死亡1例外,11例均顺利脱机并治愈出院。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发生率为9.5%。结论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护理有效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缩短了上机时间,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更提高了患儿的成活率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杨茂林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28-229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ARDS且应用呼吸机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无创机械通气治愈,无创使用时间为4~8d;12例无创治疗效果失败改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5~25d,死亡4例;24例早期即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使用时间为5~15d,死亡2例。结论早期即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可显着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可湿化气管插管装置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传统的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加热湿化器,观察组的气管插管管壁上增加可湿化装置,建立专门的湿化通道,以痰液粘稠度Ⅱ度为理想评价指标。结果机械通气患者有13例发生VAP,共培养23株病原菌,观察组VA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4.4,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导管上建立专门的湿化通道在呼吸机使用中湿化效果良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40例新生儿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的相关护理。方法介绍40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护理:体位、病情观察、气管插管的管理、呼吸道管理、拔管护理、基础护理。结果40例患儿中除家属放弃3例,死亡2例,35例顺利脱机并治愈出院。本组病例中有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5%。结论有效地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缩短了上机时间,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更提高了患儿的成活率与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建立,新一代多功能呼吸机的引进,使得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我科自2002年以来,应用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已达320余例。其中多数是通过经口气管插管建立起来的人工气道与呼吸机相连接,人工气道管理是保证呼吸衰竭治疗成功的关键,现将我们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