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治疗前HBV DNA载量、ALT、AST、APTT、PT、HBsAg定量、HBeAg定量、P区基因变异、治疗过程中ALT、AST、HBV DNA下降幅度等因素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过程中与应答不佳的关系。方法选择128例CHB患者,HBeAg阳性患者84例,HBeAg阴性患者44例。均初次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治疗前检测上述基线因素及P区变异,治疗过程中ALT、AST、HBV DNA下降幅度等指标。在治疗后4、12、24周分别检测HBV DNA、ALT、AST、HBsAg定量、HBeAg定量。根据治疗24周时HBV DNA载量,分为完全应答组(HBV DNA最低检测值下限)和应答不佳组(HBV DNA下降2 lg,但仍﹥最低检测值下限)。统计分析上述指标与治疗应答的关系。结果年龄、性别、APTT、PT、ALT、AST与治疗应答无明显相关性(P0.05)。BMI、治疗前HBV DNA载量、HBsAg定量与治疗应答呈负相关,BMI高、高HBV DNA载量、HBsAg高水平患者多应答不佳(P0.05)。HBeAg阳性为应答不佳的危险因素(OR=5.431;r=0.358)。HBeAg阳性患者,治疗24周时,应答不佳组HBV DNA下降幅度大(P0.05),rtM204V/I变异率10%时易出现应答不佳(P0.05),rtL180M变异与应答无明显相关性(P0.05)。HBeAg阴性患者,治疗12周时,完全应答组HBV DNA下降幅度大(P0.05),rtM204V/I变异,rtL180M变异均与应答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BMI高、治疗前高HBV DNA载量、HBsAg定量高水平、HBeAg阳性、rtM204V/I变异率10%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时易出现应答不佳。  相似文献   

2.
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病理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临床及病理学两个层面分析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的特征,比较其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病毒载量水平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特点。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67例,行超声引导下快速肝穿刺活检,并分别检测血清ALT、AST、TBil、A/G及HBVDNA定量,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7例CHB患者中,HBeAg阴性24例(35.82%),阳性43例(64.18%)。HBeAg阴性慢乙肝与HBeAg阳性慢乙肝比较,阴性组血清ALT水平升高较阳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清AST、TBil、A/G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两组HBVDNA定量水平比较,阴性组低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和病理损伤,应给予高度重视,有条件时应进行肝穿刺活检,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BV DNA联合ALT对HBeAg阴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1月于我院诊治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0例,根据肝组织活检结果分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229例)与慢性非活动性乙型肝炎(91例),采用ROC曲线分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DNA、HBV DNA联合ALT诊断HBeAg阴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价值。[结果]与非活动性乙肝组比较,活动性乙肝组患者AST、ALT、HBV DNA水平较高(P〈0.001)。ROC曲线图显示,AST、ALT、HBV DNA、HBV DNA联合ALT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846、0.852、0.953(P〈0.05)。以AST≥40IU/L为标准诊断HBeAg阴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时,其敏感性为78.4%、特异性为64.5%;以男性ALT≥30IU/L、女性ALT≥19IU/L为标准时,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54.4%;以HBV DNA≥1×105cps/ml为标准时,敏感性为52.3%、特异性为98.4%;以男性ALT≥30IU/L、女性ALT≥19IU/L联合HBV DNA≥1×105cps/ml为标准时,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98.6%。[结论]HBV DNA联合ALT诊断HBeAg阴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价值高于单用AST、ALT、HBV DNA,可以男性ALT≥30IU/L、女性ALT≥19IU/L联合HBV DNA≥1×105cps/ml为标准诊断HBeAg阴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BeAg(+)和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BsAg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定量检测HBeAg(+)55例和HBeAg(-)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和HBV DNA的水平。结果 HBeAg(+)患者血清HBV DNA、ALT和AST水平较HBeAg(-)患者高(P〈0.05);HBeAg(+)患者血清HBsAg水平较HBeAg(-)患者低(P〈0.05);高水平血清HbsAg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低(F=10.096,P〈0.01);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与HBV DNA存在负相关(r=-0.796,P〈0.01),而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与HBV DNA无相关性(r=0.289,P〉0.05)。结论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疗效及其预测指标。方法采用替比夫定(LdT)600 mg/d治疗78例HBeAg阳性CHB患者48周,从性别、年龄、ALT和HBV DNA基线、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12周时HBV DNA转阴)为预测因素,分析其对治疗48周疗效的影响。结果性别、年龄与治疗8~48周时HBV DNA转阴无相关性(P〉0.05);5 ULN≤ALT≤10 ULN组治疗24、36及48周时HBV DNA转阴率高于2 ULN≤ALT≤5 ULN组(P〈0.05,P〈0.01);HBV DNA 106~105拷贝/ml组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高于HBV DNA〉107拷贝/ml组(P〈0.05);早期病毒学应答组治疗48周时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也高于非应答组(治疗12周时HBV DNA≥500拷贝/ml)(P〈0.05)。结论 ALT、HBV DNA基线、早期病毒学应答可能可以作为预测替比夫定抗HBV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Pei YZ  Han T  Ma XY  Li Y  Xing J  Song ZL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0):743-746
目的 了解HBsAg定量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HBsAg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在3组患者中与HBV DNA的相关性. 方法 采集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组),7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及54例肝癌患者(肝癌组)的血清标本,用雅培化学发光法进行HBsAg定量测定,荧光PCR定量法检测HBV DNA量水平.多组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 HBsAg定量值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组患者中的中位数分别为2361.10、1001.64、594.35IU/ml,3组间呈逐渐下降趋势,x2= 24.39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型肝炎组与肝硬化组比较,Z= -3.75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型肝炎组与肝癌组比较,Z=-4.6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肝硬化组与肝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阳性患者,HBsAg定量值在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的中位数分别为3259.83、1077.30、789.72 IU/ml,3组间呈下降趋势,x2= 15.6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HBeAg阴性患者,HBsAg定量值在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的中位数分别为1669.00、1001.64、582.05 IU/ml,3组间呈下降趋势,x2 =6.4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 DNA定量值在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的中位数分别为5.3579、 4.2207、1.0000 log10拷贝/ml,4分位数间距分别为(4.3579 ~6.8745)、(0.0000 ~ 5.7393)、(0.0000 ~ 4.6651)log10拷贝/ml,3组HBV DNA定量值比较,x2=31.4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BsAg与HBV DNA在乙型肝炎组(r= 0.297,P<0.05)、肝硬化组(r= 0.346,P<0.05)、肝癌组(r=0.452,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HBsAg定量值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中逐渐降低,且与HBV DNA水平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停用核苷(酸)类似物(NUC)抗病毒治疗后肝炎复发致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床病情转归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停用NUC后致HBV-ACLF的CHB患者。根据HBeAg状态分为HBeAg阳性组(n=57)和HBeAg阴性组(n=51),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体征和入院时TBil、DBil、ALT、AST、PT、活化部分PT(APTT)、PT/INR、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以及并发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情况、HBV-ACLF病情转归差异。同时,选取48例持续NUC抗病毒治疗>2年且HBV DNA<20 IU/mL的CHB患者,收集并检测其血清HBV pgRNA水平,探讨影响停药时不同HBeAg状态患者HBV-ACLF预后差异的可能原因。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LdT)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年的疗效,应用Logistic回归探讨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58例采用LdT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分析其性别、年龄、基线ALT水平、基线HBV DNA载量、基线HBeAg和HBsAg滴度与治疗3年时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BeAg血清转换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3年时ALT复常率为84.48%,HBV DNA阴转率为70.69%,HBeAg阴转率为50.00%,HBeAg血清转换率为43.10%。与ALT≤2倍正常值上限(2×ULN)相比,基线ALT〉5×ULN的患者HBeAg转换率显著增高(P〈0.05);与HBeAg≤100(S/CO)组相比,基线HBeAg〉200 S/CO的患者HBeAg的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均显著下降(P〈0.05);与HBV DNA≤6 log拷贝/ml组相比,HBV DNA〉7 log拷贝/ml的患者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HBeAg转换率下降显著(P〈0.05);患者性别、年龄及基线HBsAg滴度对以上疗效指标无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基线HBeAg滴度低的患者更易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结论 LdT能有效恢复肝功能,抑制HBV复制和提高HBeAg血清转换;基线HBeAg滴度可预测LdT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HBeAg血清转换率。  相似文献   

9.
我国2019年版指南 [1]在推荐意见8中写道: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阳性、丙氨酸转移酶(ALT)正常、有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或肝细胞癌(HCC)家族史且年龄> 30岁者,建议抗病毒治疗。意即ALT正常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或阴性慢性HBV感染患者,须同时兼备年龄和家族史才推荐...  相似文献   

10.
梁艳  梁慧  刘友德 《山东医药》2008,48(35):92-92
检测55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定量、HBV—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本组患者HBeAg定量与HBV.DNA定量呈正相关(r为0.457,P〈0.05),血清ALT水平与HBeAg定量和HBV—DNA定量呈负相关(r分别为-0.152、-0.194,P均〈0.05)。认为血清HBeAg、ALT及HBV—DNA三者相互影响,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HBeAg水平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1月我科诊治的9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HBeAg水平分为低水平组(HBeAg<500 S/CO)和高水平组(≥500 S/CO),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24个月。结果 在24月末,48例血清低水平HBeAg组完全应答、部分应答和无应答率分别为47.9%、31.2%和20.8%,显著优于48例高水平组(分别为43.7%、12.5%和43.7%,P<0.05);低水平组HBeAg转阴率(54.2%)、HBeAg转换率(47.9%)、HBV DNA转阴率(93.7%)明显高于高水平组(分别为27.1%、25.0%、77.1%,P<0.05);高水平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恢复差于低水平组(P<0.05)。结论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水平对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血清HBeAg水平可能与机体清除HBV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HBV感染者血清中HBVcccDNA、HBeAg及HBV DNA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HBV感染者血清HBVcccDNA与血清HBV DNA及HBeAg的关系。分别以PER分子信标技术和ELISA方法对非HBV相关肝炎、HBV健康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AHB)、慢性乙型肝炎(CHB)、乙肝肝硬化、乙肝患者血清中HBVcccDNA HBV DNA含量及HBeAg进行了检测。HBVcccDNA仅见于HBV DNA阳性血清中;HBeAg阳性组的HBVcccDNA阳性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P〈0.05);145例HBV DNA阳性患者中,HBVcccDNA阳性组HBVD—NA水平显著高于HBVcccDNA阴性组(P〈0.01)。血清HBVcccDNA可能是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大量复制的血清标志。  相似文献   

13.
《肝脏》2015,(10)
目的用人体自身DC-CIK免疫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HBsAg、HBeAg、HBV DNA以及肝功能的变化,以探讨自身DC-CIK免疫治疗抗病毒作用。方法从人血中分离单抗细胞,在体外诱导自体DC细胞,乙型肝炎疫苗负载,和CIK细胞共同培养,制备DC-CIK细胞,给予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输用。每周1次,共5次。检查治疗前后肝功能TBil、ALT、AST,病毒学指标DNA、HBsAg、HBeAg定量。结果 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人体自身DC-CIK免疫治疗(5次)4周,前后比较发现肝功能TBil、ALT、AST有明显好转,病毒学指标HBsAg、HBeAg、HBV DNA都有下降,但仍未实现阴转。结论 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人体自身DC-CIK免疫治疗,在4周时间内就有明显的抗病毒效果,以及肝功能好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4例拉米夫定治疗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疗效分为失败组和成功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用药前ALT、HBV DNA水平、治疗24周后HBV DNA阴转、规则用药、HBeAg性质及HBV YMDD变异等因素。结果拉米夫定治疗失败96例,成功128例;与成功组比较,失败组治疗前ALT水平、治疗24周后HBV DNA阴转率、HBeAg阳性患者治疗中阴转和血清转换率低(P〈0.01),治疗前HBV DNA水平和HBV YMDD变异率高,患者不规则用药(P〈0.01),两组在年龄和性别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LT、HBV DNA基线水平,治疗24周后HBV DNA阴转、用药规则,HBV YMDD变异及治疗后HBeAg性质改变均是影响拉米夫定治疗CHB疗效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特征,了解机体的免疫状况和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患者检测结果,分为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两组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原发性肝癌发生率、病毒DNA载量及ALT、AST、TBiL检测水平、Child-Pugh分级等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构成上有明显差异,HBeAg阴性组年龄较阳性组大;阴性组病程较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肝功能指标如ALT、AST、TBi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组水平较阴性组高;Child-Pugh分级A级阳性组患者较多,而C级阴性组患者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毒DNA载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组病毒DNA载量大于阴性组;原发性肝癌发生率两者无明显差别;性别构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eAg阳性和阴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在年龄、病程、肝功能、Child-Pugh分组、病毒DNA载量上有差异,两组肝癌发生率和性别构成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云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与临床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云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 探讨其与慢性HBV感染者的性别和年龄、不同临床疾病谱、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云南地区慢性HBV感染者117例, 其中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ASC)2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55例(轻度21例、中度24例、重度10例)、慢性重型肝炎(CLF)18例、乙肝后肝硬化(LC)11例及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7例, 采用反向杂交技术(RDB)检测HBV基因型, 并对与其性别年龄、临床分型和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云南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 分别为41.0%(48/117)和54.7%(64/117) , 并以C型为最多(χ2 = 4.38, P = 0.036);D型1例(0.86%), B、C混合型2例(1.71%), A、C混合型2例(1.71%). B基因型在轻度慢乙肝组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中、重度慢乙肝组(χ2 = 8.27、11.98, P = 0.004、0.001)、ASC组(χ2 = 5.46, P = 0.02)、CLF组(χ2 = 4.13, P = 0.042)和LC/HCC组(χ2 = 11.3, P = 0.001). C基因型在LC/HCC组和重度慢乙肝组所占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轻度慢乙肝组(χ2 = 11.3, P = 0.001;χ2 = 8.78, P = 0.003), 与其他各临床型组间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C基因型在HBV DNA( )组和HBeAg(-)组r所占的比例均分别显著高于HBV DNA(-)组(χ2 = 6.63, P = 0.01)和HBeAg( )组(χ2 = 7.12, P = 0.008). B基因型在HBV DNA低水平复制组中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高水平复制组(χ2 = 4.12, P = 0.042). C基因型在HBV DNA高水平复制组中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B基因型(χ2 = 3.89, P<0.05). C基因型在年龄≥30岁组中所占的比例(63.3%)高于年龄<30岁组(45.6%)(χ2 = 3.7, P = 0.05). HBV基因型在性别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云南地区存在HBV的B、C、D、B C和A C基因型, 以B型和C型为主要基因型, 并以C型为最多. B基因型在轻度慢乙肝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临床型HBV感染者, 并且与HBV的低水平复制和低年龄有关. C基因型主要分布于重度慢乙肝和LC/HCC、HBV DNA高水平复制、年龄≥30岁的患者中. 提示C基因型与慢乙肝重度、肝硬化、肝细胞肝癌及HBV DNA高水平复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8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以阿德福韦酯和苦参素胶囊治疗26周,观察两组治疗26周和52周时患者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结果在治疗52周结束时,两组患者AL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26.2%对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德福韦酯和苦参素胶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较之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ALT持续正常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肝功能、HBeAg、HBV DNA及肝组织炎症状况,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ALT持续12个月正常及ALT异常肝穿病理证实存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性别、HBeAg、HBV-DNA及组织病理学结果,应用秩和检验、χ2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LT正常组与ALT异常各组比较,肝脏组织病理炎性程度无明显差异,ALT正常组HBV DNA载量较ALT异常组低,AST/ALT比值大于1与ALT异常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血清白蛋白、性别、HBeAg及胆碱脂酶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LT正常亚组中,72%的患者ALT在30~50 U/L之间,两组之间组织病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的肝硬化患者中,HBeAg定量与肝脏炎性程度无相关性,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结论 ALT正常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组织存在明显炎症,AST/ALT比值大于1在肝硬化组明显升高,炎性程度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HBeAg定量与肝脏炎性程度无相关性,而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肝脏》2015,(10)
目的调查维生素D3在HBV感染导致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随机对我院乙型肝炎患者共12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7例,原发性肝癌17例,检测外周血中维生素D3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时行HBeAg定量,HBV DNA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肝癌组的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50 nmol/mL的比例分别是23%(18/78)、15%(4/27)、0%(0/17)。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中,维生素D3差异性分析(T=0.882,P=0.381),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中HBV DNA阳性组与HBV DNA检出限组中,维生素D3差异性分析(T=0.631,P=0.63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维生素D3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降低(肝癌组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在慢性乙型肝炎中,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阳性组与HBV DNA检出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sVAP-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阳性组60例和HBV DNA阴性组36例,另选择5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sVAP-1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sVAP-1的表达水平与HBV DNA及肝脏炎性反应的关系。结果血清sVAP-1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慢性乙型肝炎HBV DNA阳性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V DNA阳性组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低于HBV DNA阴性组(P0.05)。sVAP-1水平与HBV DNA、ALT、AST、TBil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Alb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sVAP-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升高,且其与HBV DNA水平及肝脏炎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